一种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6890发布日期:2019-08-03 16:5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多用于发电厂领域,避免热蒸气排放对外部环境造成危害。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冷凝器设备,例如专利申请号201410641273.4所提到的一种冷凝器(10)中,入口连接器(22)(致冷剂供应至此)连接至第一集管(12)的侧壁。入口连接器(22)设置在第一集管(12)的上端部分附近,并且通过以预定的角度向下地倾斜的倾斜部分(32)连接至第一集管(12)的侧壁。此外,当致冷剂从入口连接器(22)供应进入第一集管(12)的内部时,致冷剂通过倾斜部分(32)以第一集管(12)的高度方向朝大致的中心区域供应。因此,可使致冷剂相对于以第一集管(12)的高度方向平行布置的多个管子(16)大致以均匀的方式流动,并且可实现热交换。

还例如专利申请号201721541665.9所提到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箱体,所述冷凝器箱体内固定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蛇形蜿蜒设置,且换热管底部连接有一进水管,换热管顶部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冷凝器箱体,所述冷凝器底部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冷凝箱体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道密封阀,第一道密封阀通过密封腔室连接有一回程管路,所述回程管路与冷凝器箱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不凝气体随时抽空,而不影响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有效保证高换热效率。

基于上述两处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虽然能够进行蒸气冷凝作业,但是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几点问题,包括有:对设备内部散热冷却效果较差,容易导致设备内部所流通的蒸气无法有效的进行冷凝,影响设备内部冷凝效果;并且对设备内部流通的空气过滤效果较差,在长期使用时,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容易将设备内部散热区域堵塞,影响设备内部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冷凝器设备,对设备内部散热冷却效果较差,容易导致设备内部所流通的蒸气无法有效的进行冷凝,影响设备内部冷凝效果;并且对设备内部流通的空气过滤效果较差,在长期使用时,空气中含有的杂质容易将设备内部散热区域堵塞,影响设备内部散热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包括主体,进风口,排风口,滑槽,风机,滤网,进气管,风冷管,风冷散热片,连接管,水冷柱,水冷通道,冷冻水进口,冷冻水出口,排水管和叶片;所述主体后端开设有两处进风口,且主体前端顶部开设有一处排风口,并且进风口与排风口相通;所述主体内部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处滑槽,且滤网左右两端分别位于两处滑槽内;所述风机安装在主体上,且风机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安装在主体左侧端面上,且进气管分别与三处风冷管相连接;所述风冷散热片分别与三处风冷管相连接,且风冷散热片位于主体内部,并且风冷散热片位于进风口和排风口连通部位处;所述连接管共有三处,且连接管一端位于水冷通道内部;并且连接管另一端与风冷管相连通;所述水冷柱与相邻两处水冷柱相互连通,且水冷柱位于主体内部;所述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进出口部位均位于为主体左侧端面上;所述排水管分别与三处水冷柱内部所开设的水冷通道相通,且排水管出口端位于主体前端面上;所述叶片分为三组,共二十一处,且叶片分别安装在三处水冷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呈垂直状态安装在主体内部后端,且滤网位于主体后端进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滑动连接于主体内部所开设的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管为“S”形弯曲结构,且风冷管外部焊接有多处风冷散热片,并且风冷散热片为瓦楞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管共有三组,且三组风冷管均呈垂直状态放置在主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管底部通过连接管与水冷柱内部水冷通道相连,且水冷柱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水冷柱内部分别与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柱共有三处,且水冷柱内部开设有七处水冷通道,且水冷通道通过连接管与主体外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通道内部中间部位安装有两处叶片,且两处叶片转动连接于水冷通道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滤网的设置,有利于对设备内部流通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含有的杂质线毛等将设备内部风冷散热片堵塞,影响设备内部冷凝效果,并且配合滑槽的设置,方便人员定期将滤网从设备取出清洗,避免滤网上附着物过多,将滤网堵塞,影响设备内部气流流通效果。

三处风冷管的设置,有利于将单股热蒸气分为三股分别进行散热冷却,缩短单股热蒸气风冷所需时间;并且配合风冷散热片的使用,可有效的增大设备内部风冷散热面积,使风冷管更够将自身热量充分的释放到空气中,加速风冷管冷却效果。

水冷柱和水冷通道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冷却水对设备内部流通的蒸气进行冷却,使蒸气能够遇冷凝结成水珠汇集到水冷通道内壁上,提高设备内部蒸气冷凝效果;并且配合叶片的使用,可使水冷通道内部流通的蒸气相互混合,以便蒸气更好的与水冷通道内壁想接触,提升蒸气凝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内部风冷管与水冷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风冷管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柱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主体-1,进风口-101,排风口-102,滑槽-103,风机-2,滤网-3,进气管-4,风冷管-5,风冷散热片-501,连接管-6,水冷柱-7,水冷通道-701,冷冻水进口-702,冷冻水出口-703,排水管-8,叶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的冷凝器设备,包括主体1,进风口101,排风口102,滑槽103,风机2,滤网3,进气管4,风冷管5,风冷散热片501,连接管6,水冷柱7,水冷通道701,冷冻水进口702,冷冻水出口703,排水管8和叶片9;所述主体1后端开设有两处进风口101,且主体1前端顶部开设有一处排风口102,并且进风口101与排风口102相通;所述主体1内部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处滑槽103,且滤网3左右两端分别位于两处滑槽103内;所述风机2安装在主体1上,且风机2通过电源线与外部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4安装在主体1左侧端面上,且进气管4分别与三处风冷管5相连接;所述风冷散热片501分别与三处风冷管5相连接,且风冷散热片501位于主体1内部,并且风冷散热片501位于进风口101和排风口102连通部位处;所述连接管6共有三处,且连接管6一端位于水冷通道701内部;并且连接管6另一端与风冷管5相连通;所述水冷柱7与相邻两处水冷柱7相互连通,且水冷柱7位于主体1内部;所述冷冻水进口702和冷冻水出口703进出口部位均位于为主体1左侧端面上;所述排水管8分别与三处水冷柱7内部所开设的水冷通道701相通,且排水管8出口端位于主体1前端面上;所述叶片9分为三组,共二十一处,且叶片9分别安装在三处水冷柱7内。

其中,所述滤网3呈垂直状态安装在主体1内部后端,且滤网3位于主体1后端进风口101处;具体作用,可将吹入设备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内部含有的杂质沾附在风冷管5和风冷散热片501上,影响设备内部对空气冷凝效果。

其中,所述滤网3滑动连接于主体1内部所开设的滑槽103内;具体作用,方便人员定期对主体1内部所安装的滤网3进行更换清洁,避免滤网3内部附着物过多,影响设备内部空气流通效果。

其中,所述风冷管5为“S”形弯曲结构,且风冷管5外部焊接有多处风冷散热片501,并且风冷散热片501为瓦楞状结构;具体作用,可增大设备内部风冷散热面积,使设备能够更加充分与外界空气想接触,将热量通过空气释放到外界,降低内部温度,提高风冷管5内部蒸气冷凝效率。

其中,所述风冷管5共有三组,且三组风冷管5均呈垂直状态放置在主体1内部;具体作用,可将单股热蒸气分散到三组相通的风冷管5内,同时通过风机2对三股热蒸气进行风冷作业,不仅提高了设备内部热蒸气冷凝效率,还有效的缩短单股热蒸气风冷所需时间。

其中,所述风冷管5底部通过连接管6与水冷柱7内部水冷通道701相连,且水冷柱7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水冷柱7内部分别与冷冻水进口702和冷冻水出口703相连通,具体作用,通过水冷柱7内部流动的冷冻水对水冷通道701内壁进行降温,使流通进进水冷通道701内部的蒸气能够遇冷凝结成水滴沾附在温度较低的水冷通道701内壁上,起到蒸气冷凝效果。

其中,所述水冷柱7共有三处,且水冷柱7内部开设有七处水冷通道701,且水冷通道701通过连接管6与主体1外部相通;具体作用,通过七处水冷通道701,可将流通进水冷柱7内部的蒸气分散为多股,增大蒸气与水冷通道701内壁接触面积,提高蒸气遇冷冷凝效果。

其中,所述水冷通道701内部中间部位安装有两处叶片9,且两处叶片9转动连接于水冷通道701内部;具体作用,当蒸气在水冷通道701内部流通时,叶片9受蒸气流通的影响自行转动,将水冷通道701内部蒸气混合,使水冷通道701内部蒸气能够更加充分的与水冷通道701内壁相接触,实现蒸气冷凝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热蒸气通过进气管4导入主体1内部风冷管5内;热蒸气在风冷管5内部流通时,风机2启动向风冷管5外壁所安装的风冷散热片501进行送风,使风冷管5内部热蒸气冷却下来;在风机2向设备内部进行送风时,滤网3对风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沾附在风冷散热片501上,影响风冷管5散热效果;随后蒸气通过连接管6排入水冷柱7内部各水冷通道701,水冷柱7内部流动的冷冻水,使水冷通道701内壁保持低温状态;水冷通道701内部流通的蒸气遇冷开始凝结在水冷通道701内壁上,在蒸气冷凝的同时,叶片9同步转动,将水冷通道701内部蒸气混合,提高蒸气冷凝效果;水冷通道701内壁冷凝形成水珠汇聚到水冷通道701底部,随后水流通过水冷通道701流入排水管8内,通过排水管8排出设备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