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2284发布日期:2019-05-15 23: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热水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热水灶。



背景技术:

CN101968234A公开一种高效回收热量节能灶,包括灶膛以及与灶膛相通的排烟管,在灶膛上设置一个回火装置,回火装置包括锅圈、烟气回火道和集火圈,锅圈设置在灶膛与锅相接触的位置处,集火圈上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回火道位于集火圈与锅圈之间,锅圈还设有一个排烟孔,排烟孔与烟气出口形成一体,排烟孔与排烟管相通;烟气回火道之下灶膛与吸热水箱周围形成一个空腔,烟气回火道底端与空腔相遇,空腔底端与排烟管相通;在灶膛以及排烟管外围均设有吸热水箱,排烟管分为横排烟管道和竖排烟管道,横排烟管道与灶膛的排烟孔相通,竖排烟管道与外界相通。

这种高效回收热量节能灶,灶膛只具有一个吸热水箱,灶膛内的烟气的热量不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

这种高效回收热量节能灶,由于集火圈上设有烟气出口,在锅底下面形成了面积较大的气体通路,灶膛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集中流向该通路,通过该通路流入烟气回火道,这就使得经集火圈上设置的烟气出口流入烟气回火道的高温烟气(火苗)多,经集火圈上边缘与锅底下表面之间的缝隙流入烟气回火道的高温烟气(火苗)少,结果是经集火圈上设置的烟气出口流入烟气回火道的高温烟气(火苗)中,没有与锅底接触的那部分高温烟气(火苗)几乎没有对锅底产生加热作用就流入烟气回火道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灶。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灶,具有一外圈吸热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内圈吸热水箱,位于外圈吸热水箱内,内圈吸热水箱的内圆筒壁板所包围的空间形成炉膛;外圈吸热水箱的内圆筒壁板与内圈吸热水箱的外圆筒壁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开放式环状烟道;开放式环状烟道与炉膛连通;一均火圈,固定在炉灶内或内圈吸热水箱的顶壁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灶与现有的炉灶相比,由于增加一内圈吸热水箱,使灶膛内的烟气的热量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由于均火圈上边缘不具有烟气出口,使高温烟气(火苗)在炉膛内分布均匀,加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灶,还具有一封闭式环状烟道,位于外圈吸热水箱内,与开放式环状烟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炉灶,还具有一顶部吸热水箱,与外圈吸热水箱顶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炉灶,顶部吸热水箱为一能够移开的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炉灶,还具有一底部吸热水箱,与外圈吸热水箱底部和内圈吸热水箱底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炉灶,内圈吸热水箱的顶部与外圈吸热水箱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灶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灶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灶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燃气热水灶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100具有一内圈吸热水箱10、一外圈吸热水箱20、一封闭式环状烟道30和一均火圈40。

内圈吸热水箱10具有一内圆筒壁板11、一外圆筒壁板12和一圆环形顶壁板13。圆环形顶壁板13的内圆边缘与内圆筒壁板11的顶端密封焊接,外圆边缘与外圆筒壁板12的顶端密封焊接。

外圈吸热水箱20具有一内圆筒壁板21和一外圆筒壁板22。内圆筒壁板21的高度低于外圆筒壁板22的高度。一圆形内顶壁板233的边缘与内圆筒壁板21的顶端密封焊接。一圆形外顶壁板24的边缘与外圆筒壁板22的顶端密封焊接。

圆形内顶壁板23与圆形外顶壁板24之间的空间为顶部吸热水箱50。

内圈吸热水箱10的外圆筒壁板12底端的高度与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底端的高度相同。

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底端的高度与外圈吸热水箱20的外圆筒壁板22底端的高度相同。

外圆筒壁板12底端和内圆筒壁板21底端的高度高于内圆筒壁板11底端和外圆筒壁板22底端的高度。

一圆环形内底壁板25的内圆边缘与外圆筒壁板12底端密封焊接,外圆边缘与内圆筒壁板21底端密封焊接。一圆环形外底壁板15的内圆边缘与内圆筒壁板11底端密封焊接,外圆边缘与外圆筒壁板22底端密封焊接。

圆环形内底壁板25与圆环形外底壁板15之间的空间为底部吸热水箱60。

内圈吸热水箱10的顶部空间通过一短管16与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部空间密封地连通。

封闭式环状烟道30为圆环筒状,固定支承在外圈吸热水箱20内。

均火圈40为圆筒形或圆锥形筒体,焊接在内圈吸热水箱10的圆环形顶壁板13上。

内圈吸热水箱10的外圆筒壁板12、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和圆环形内底壁板25所包围的空间为开放式环状烟道70。

开放式环状烟道70的空间通过一短管26与封闭式环状烟道30的内部空间密封地连通。一排烟管31与封闭式环状烟道30外壁板上的开口和外圈吸热水箱20的外圆筒壁板22上的开口密封焊接。

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所包围的空间和内圈吸热水箱10的圆环形顶壁板13和圆环形内底壁板25与圆环形外底壁板15之间的空间为炉膛80。

炉膛80的下部内通过一支承板81支承一可燃气体燃烧器90。

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100使用情况如下:

如图3所示,通过进水短管27向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100的吸热水箱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

使可燃气体燃烧器90投入工作,开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沿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流动,在炉膛80内通过内圈吸热水箱10的内圆筒壁板11和顶部吸热水箱50的圆形内顶壁板23,对内圈吸热水箱10内的水和顶部吸热水箱50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高温气体穿过均火圈40顶端表面与圆形内顶壁板23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向下进入开放式环状烟道70的空间,通过内圈吸热水箱10的外圆筒壁板12、外圈吸热水箱20的内圆筒壁板21和底部吸热水箱60的圆环形内底壁板25,对内圈吸热水箱10内的水、外圈吸热水箱20内的水和底部吸热水箱60内的水进行加热,然后,高温气体进入封闭式环状烟道30,通过封闭式环状烟道30的四周壁板,对外圈吸热水箱20内的水进行加热,最后,高温气体经排烟管31排入大气。吸热水箱内的热水经热水出口短管28排出。

由于均火圈40固定安装在内圈吸热水箱10的圆环形顶壁板13上,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受到均火圈40的阻挡,使炉膛80上部内的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均匀分布,不像现有技术的集火圈那样,其上设有烟气出口,形成了面积较大的气体通路,灶膛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集中流向该通路,几乎没有对锅底产生加热作用就流入烟气回火道了。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200的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100的结构大部分相同,相同的部分用同一标号表示,且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200的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100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

外圈吸热水箱20具有一圆环形顶壁板29,其内圆边缘与内圆筒壁板21的顶端密封焊接,外圆边缘与外圆筒壁板22的顶端密封焊接。

增加一顶盖1。顶盖1为一封闭的壳体,作为顶部吸热水箱。

顶盖1壳体两侧分别具有一热水进口短管2和一热水出口短管3。一柔性管4的两端分别与外圈吸热水箱20的热水出口短管28与顶盖1壳体的热水进口短管2密封连接。

顶盖1密封地盖在外圈吸热水箱20的圆环形顶壁板29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燃气热水灶200,当将顶盖1移开后,能够同时用于烹调和烧热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