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5171发布日期:2019-04-20 04:4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制作过程包括煎、炒、炸、烤等,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油烟,而油烟不仅对厨房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且厨房操作人员长期呆在油烟环境对身体危害较大,严重的,甚至会罹患癌症,因此,油烟机广泛的应用于厨房之中,油烟机系家庭厨房为吸净烹调时所产生的油烟之类的电器。

传统油烟机主要包括侧吸式油烟机和顶吸式油烟机,随着人们对厨房空间利用要求的提高,现在油烟机又出现了集成灶、烟灶蒸一体机等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上述烹饪装置中的集烟装置一般设于上方,集油盒则安装在柜体的底部,集烟装置上吸收过滤的油污则需要导油管导入集油盒内,现有的导油管一般顶端与集烟装置连接,底端直接插入集油盒内,则导油管的底端容易从集油盒内脱离,而导致导油管内的油污滴落到集油盒外部,对柜体或厨房地面造成污染;或者,现有的导油管一般直接穿过柜体底板上的通孔,将油污导入集油盒内,然而导油管与底板的连接牢固性较差,也容易从通孔内脱落,对柜体造成污染。

即,现有净烟装置中的导油管的出油端固定难度大、牢固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烹饪装置中导油管的出油端固定难度大、牢固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头,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外部,且与所述内套管共轴线设置,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固接,且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形成环状的插接槽

所述插接槽的槽底设有漏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漏油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漏油孔沿所述插接槽的周向分散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插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固接,所述插接端伸出所述外套管之外形成插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插接端的管内壁沿其周向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自内向外为扩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固接有连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固接于所述外套管背离所述插接槽的一端,且与所述外套管该端的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外套管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包括集烟装置、导油管和上述转接头,所述集烟装置的下方设有集油盒,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集油盒上,所述导油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集烟装置上,另一端插接于所述转接头的插接槽内,该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具有上述转接头的所有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集烟装置的下方设有柜体,所述集油盒设于所述柜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盒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柜体底板的底部,所述柜体的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集油盒相对应;所述转接头的外套管配合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插接槽朝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其中,转接头包括用于与柜体底板或别的装置连接的外套管、用于与导油管插接连接的内套管,内套管与外套管同心固接,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导油管插入的插接槽,插接槽的槽底设有供油污流入外套管内部的漏油孔;其中,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包括用于聚拢吸收油烟的集烟装置、用于将集烟装置内形成的油污导入转接头并流至转接头下方集油部件或油污排放处的导油管、用于对导油管的下端进行固定的转接头用于收集转接头流出的油污的集油盒。

厨房产生油烟需要使用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时,集烟装置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处于负压状态,厨房的油烟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集烟装置内,油烟中的油烟颗粒与集烟装置的内部或其内部部件碰撞,油烟颗粒在其上形成油污,油污最终汇聚到集烟装置的底部,导油管的顶端与集烟装置的底部连通,油污流入导油管内,并经导油管向下流动流至导油管的底端,导油管的底端插接于内套管与外套管套接形成的插接槽内,内套管插入导油管内部,外套管套在导油管外部,导油管内的油污流入内套管内,并流至转接头下方设置的集油部件或油污排放处;另外,内套管插入导油管内,部分油污能够经内套管与导油管之间的间隙流出,并流入插接槽内,随后经插接槽槽底的漏油孔流入外套管的内部,最后向下流入集油盒内,从而减少导油管与内套管之间外溢的油污在插接槽内堆积向外溢出,对柜体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其中,转接头设于集油盒上,导油管插接于转接头上,从而实现转接头对导油管出油端的位置固定,确保导油管内导出的油污经出油端能够流入集油盒内,减少导油管的出油端固定难度大,容易松动而对厨房内部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转接头的连接座通过螺纹紧固件固接于柜体的底板上;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转接头与柜体底板上的安装孔处于脱离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标:1-内套管;2-外套管;3-插接槽;4-连接座;5-限位台阶;6-集烟装置;7-柜体;8-导油管;9-集油盒;11-导油槽;31-漏油孔;41-连接孔;71-底板;7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头,如图4所示,包括内套管1和外套管2,外套管2套设于内套管1的外部,且与内套管1共轴线设置,内套管1与外套管2固接,且内套管1与外套管2之间形成环状的插接槽3;插接槽3的槽底设有漏油孔3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集烟装置6、导油管8和上述转接头,集烟装置6的下方设有集油盒9,转接头设于集油盒9上,导油管8的一端连通于集烟装置6上,另一端插接于转接头的插接槽3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及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其中,转接头包括用于与柜体7底板71或别的装置连接的外套管2、用于与导油管8插接连接的内套管1,内套管1与外套管2同心固接,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导油管8插入的插接槽3,插接槽3的槽底设有供油污流入外套管2内部的漏油孔31;其中,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包括用于聚拢吸收油烟的集烟装置6、用于将集烟装置6内形成的油污导入转接头并流至转接头下方集油部件或油污排放处的导油管8、用于对导油管8的下端进行固定的转接头和用于收集转接头流出的油污的集油盒9。

厨房产生油烟需要使用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时,集烟装置6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处于负压状态,厨房的油烟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集烟装置6内,油烟中的油烟颗粒与集烟装置6的内部或其内部部件碰撞,油烟颗粒在其上形成油污,油污最终汇聚到集烟装置6的底部,导油管8的顶端与集烟装置6的底部连通,油污流入导油管8内,并经导油管8向下流动流至导油管8的底端,导油管8的底端插接于内套管1与外套管2套接形成的插接槽3内,内套管1插入导油管8内部,外套管2套在导油管8外部,导油管8内的油污流入内套管1内,并流至转接头下方设置的集油部件或油污排放处;另外,内套管1插入导油管8内,部分油污能够经内套管1与导油管8之间的间隙流出,并流入插接槽3内,随后经插接槽3槽底的漏油孔31流入外套管2的内部,最后向下流入集油盒9内,从而减少导油管8与内套管1之间外溢的油污在插接槽3内堆积向外溢出,对柜体7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其中,转接头设于集油盒9上,导油管8插接于转接头上,从而实现转接头对导油管8出油端的位置固定,确保导油管8内导出的油污经出油端能够流入集油盒9内,减少导油管8的出油端固定难度大,容易松动而对厨房内部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集烟装置6的下方设有柜体7,集油盒9设于柜体7上;具体的,集油盒9可拆卸式安装于柜体7底板71的底部,柜体7的底板71上设有安装孔711,安装孔711与集油盒9相对应;转接头的外套管2配合插接于安装孔711内,且插接槽3朝上设置。这里是转接头与柜体7连接的一种具体形式,转接头的外套管2插接于柜体7底板71的安装孔711内,导油管8可以将集烟装置6内的油污向下导入转接头处,并经转接头的内套管1流入集油盒9内,转接头的外套管2与底板71的安装孔711配合插接,内套管1与导油管8配合插接,油污经内套管1的内部流过,从而减少油污对柜体7和底板71造成的污染;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将集油盒9从柜体7底部取出,将其内的油污清理干净,重新装入柜体7底部即可继续使用。

此外,转接头的内套管1也可以与柜体7固接,固接难度要小于导油管8与柜体7的固接,在实现固定导油管8出油端的基础上,还可以减少直接连接导油管8与柜体7对导油管8造成的损坏。

具体的,上述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可以为集成灶,柜体7的顶板上安装有灶台,集烟装置6设置在顶板上,灶台上的炉头烹饪产生油烟,集烟装置6对油烟进行抽吸净化处理,集烟装置6内形成的油污经导油管8和转接头导出至指定位置进行收集或处理;除集成灶外,如图1所示,上述集成式厨房烹饪装置还可以为烟灶蒸一体机,柜体7的顶板上安装有灶台,集烟装置6安装在灶台上方(可视为顶吸式油烟机或侧吸式油烟机),柜体7内部安装有蒸箱,且蒸箱的箱门设置在柜体7前侧,能够自由打开,集烟装置6内形成的油污经导油管8和转接头导出至指定位置进行收集或处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烟装置6可以包括集烟罩,集烟罩的集烟面板上设有进风口,集烟罩内部安装有风机,集烟罩的底部呈缩口的锥状,导油管8与锥状的缩口端连通。使用集烟装置6时,开启风机,风机将集烟罩内部抽吸为负压状态,厨房油烟经进风口进入集烟罩内,油烟气流中的油烟颗粒与集烟罩内壁及风机等碰撞形成油污,油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随后在锥状底部的导流作用下流至缩口端,并流入导油管8内,随后经导油管8流至转接头,并经转接头流至指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进风口处设有滤油网,滤油网对进入集烟罩内部的油烟进行初步过滤净化,以减少油烟在集烟罩内产生的油污量,相应减少油污经导油管8导出时对柜体7产生污染的几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漏油孔31可以为多个,多个漏油孔31沿插接槽3的周向分散分布。多个漏油孔31沿插接槽3的周向分散分布,在实现内套管1与外套管2连接牢固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快速对溢入插接槽3内的油污进行导流,以减少油污在插接槽3内堆积外溢,对柜体7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漏油孔31可以为四个,四个漏油孔31沿插接槽3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内套管1的两端可以分别为连接端和插接端,连接端与外套管2的内壁固接,插接端伸出外套管2之外形成插接头。导油管8的出油端与转接头连接时,内套管1伸出外套管2之外的插接头首先插入导油管8内,对导油管8的插接行程进行导向,直至导油管8的出油端插入插接槽3内,从而提高导油管8与转接头的连接精确度;此外,插接头的设置还可以加大内套管1与导油管8配合插接的连接面积,提高内套管1与导油管8的连接牢固度,从而进一步减少油污从导油管8与内套管1之间的间隙外溢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可以在内套管1插接端的管内壁沿其周向设有导油槽11,导油槽11自内向外为扩口状。导油管8内的油污流至内套管1的插接端时,与扩口状的导油槽11相遇,在导游槽的导流作用下进入内套管1内部,从而减少油污经导油管8与内套管1之间的间隙外溢,对插接槽3及柜体7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可以在外套管2的外壁上固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上设有两个连接孔41,两个连接孔41分别位于外套管2相对的两侧。连接座4用于与底板71固接,以实现转接头与底板71的二次连接,进一步提高转接头与底板71连接的牢固度,相应提高转接头对导油管8的出油端的固定牢固度,减少导油管8容易松动而对柜体7等造成污染情况的发生;连接座4上的两个连接孔41分别位于外套管2相对的两侧,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底板71上时,能够对转接头的两侧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连接座4及外套管2与底板71的连接牢固度。

具体的,底板71上也设有与连接孔41相对应的通孔,使用螺纹紧固件依次穿过相对应的通孔和连接孔41,将连接座4与底板71连接在一起,实现连接座4与底板71的可拆卸式固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孔41除设置为两个外,还可以为三个或多个。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座4可以固接于外套管2背离插接槽3的一端,且与外套管2该端的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5。在底板71上安装转接头时,外套管2的底部凸出连接座4的部分插接于底板71上的安装孔711内,底板71嵌入连接座4与外套管2之间形成的限位台阶5内部,外套管2的底端与底板71的底面一致,连接座4与底板71连接完成后,可以有效提高转接头与底板71连接的整齐度;此外,导油管8内的油污流经内套管1后流入外套管2内,经外套管2后直接流出底板71,随后流入集油盒9内,从而减少油污对底板71上安装孔711的侧壁造成的污染,提高底板71的洁净度,也可以有效减少油污在该处堆积对转接头的出油端造成堵塞,而影响导油管8正常导油情况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