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液管组件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8538发布日期:2019-05-31 22:0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液管组件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液管组件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比如汽车空调中常用的平行流换热器,因其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平行流换热器主要由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液管组成,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置集液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但是随着环保型自然工质CO2的应用,换热器中的工作压力要比使用现有的R134a和R1234yf等冷媒介质高出5-6倍,对换热器尤其是其中集液管的耐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换热器中的集液管包含D型管、圆管和特殊异型等不同结构,其中:圆管结构的两排集液管一般是通过钎焊连接在一起的,由于集液管为圆管,虽然单个集液管的耐压性能很好,但是两个集液管之间直接接触的面积小,导致焊接面积小,钎焊质量和连接强度较差,因此换热器整体的耐压强度小,容易发生破坏失效而导致冷媒介质的泄漏,影响空调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液管组件及换热器,实现集液管的稳定可靠连接和钎焊,提高集液管组件的耐压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液管组件,包括:

第一集液管,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集液管均为圆管,且两个所述第一集液管上相对开设有连接孔;

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弧形部和凸起,且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凸起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凸起插接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集液管的所述连接孔,所述弧形部抵接于另一所述第一集液管的外壁以连通两个所述第一集液管,且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凸起分别通过钎焊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集液管。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集液管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孔;

所述连接件设有至少一个,且所述凸起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集液管的所述连孔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凸起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集液管的外径均为15-21mm,壁厚均为1.2-2.0mm。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集液管的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插接有端盖以密封所述第一集液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集液管组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并排设置且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的两个第二集液管,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集液管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集液管、另一所述第二集液管和另一所述第一集液管之间均连接有若干换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为扁平管,且所述扁平管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将所述扁平管分割为多个腔室的筋。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换热管两侧均连接设置有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液管组件,通过设置贯穿开设有通孔的弧形部和凸起,凸起插接于一个第一集液管的连接孔内,能够对连接件进行定位和限位,防止连接件或第一集液管在装配和钎焊过程中移位,而且凸起和这个第一集液管的钎焊焊接面积大,钎焊质量好,连接强度高,而且弧形部和另一个第一集液管的外壁面相配合使得钎焊焊接面积较大,钎焊质量好,连接强度高,使得两个第一集液管和连接件构成的集液管组件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换热器,结构稳定可靠,耐压强度较高,工艺可行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液管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液管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集液管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中:

1、第一集液管;11、连接孔;12、缺口;13、第一插接孔;

21、弧形部;22、凸起;201、通孔;

3、第二集液管;4、换热管;41、筋;42、腔室;

5、翅片;6、进口压板;61、第一连通孔;7、出口压板;71、第二连通孔;8、侧板;9、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液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液管1和连接件。其中,第一集液管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集液管1上相对开设有连接孔11。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集液管1的结构相同,均为圆管,圆管的外径为12-21mm,壁厚为1.2-2.0mm。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弧形部21和凸起22,且弧形部21和凸起22上贯穿开设有通孔201,凸起22插接于其中一个第一集液管1的连接孔11,弧形部21抵接于另一个第一集液管1的外壁以连通两个第一集液管1,且弧形部21和凸起22分别通过钎焊连接于两个第一集液管1。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为圆柱形结构,且弧形部21和凸起22通过板材冲压一体成型。

通过设置贯穿开设有通孔201的弧形部21和凸起22,凸起22插接于一个第一集液管1的连接孔11内,能够对连接件进行定位和限位,防止连接件或第一集液管1在钎焊过程中移位,而且凸起22和这个第一集液管1的钎焊焊接面积大,连接强度高,而且弧形部21和另一个第一集液管1的外壁面相配合使得钎焊焊接面积较大,钎料分布均匀,连接强度高,使得两个第一集液管1和连接件构成的集液管组件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弧形部21上沿弧形部2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八个凸起22,两个凸起22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不相等。相应地,每个第一集液管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1,具体为开设有八个,且连接孔11为圆形,八个凸起22和每个第一集液管1的八个连接孔11一一对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起22和每个第一集液管1上连接孔1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钎焊之前,将八个凸起22分别插入其中一个第一集液管1的八个连接孔11内对连接件进行限位和定位,能够避免第一集液管1或连接件发生偏移。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部21的周向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仅能够实现两个第一集液管1的连通,而且弧形部21能够作为与其对应地第一集液管1的加强板,提高这个第一集液管1的耐压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上述的集液管组件,另外还包括并排设置且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的两个第二集液管3,其中一个第二集液管3和其中一个第一集液管1、另一个第二集液管3和另一个第一集液管1之间均连接有若干换热管4。具体而言,其中一个第一集液管1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插接孔13,与这个第一集液管1对应地第二集液管3的侧壁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插接孔,第一插接孔13和第二插接孔一一对应,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第一插接孔13和一个第二插接孔内连通第一集液管1和第二集液管3,并且换热管4的两端均通过钎焊焊接连接于第一集液管1和第二集液管3。该换热器的两个第一集液管1的连接稳定,强度大,而且换热器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各个部件装配后整体进行钎焊,结构稳定,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具有更高的耐压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集液管3和第一集液管1的结构相同,每个集液管的芯体材料为三系铝合金或六系铝合金,外壁面含有5%-10%的焊料合金层,而且每个集液管的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缺口12,两个第一集液管1的相邻两个缺口12内插接有一端盖9,并且端盖9通过钎焊焊接连接于两个第一集液管1来密封两个第一集液管1的端部。相应地,两个第二集液管3的相邻两个缺口12内插接有一端盖9,并且端盖9通过钎焊焊接连接于两个第二集液管3来密封两个第二集液管3的端部。

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每个换热管4的上下两侧均连接设置有翅片5,在本实施例中,翅片5为波浪形翅片,其上下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换热管4,不仅能够增加换热面积,而且能够对换热管4提供支撑,增强换热器的稳定性。此外,为了增强最上层和最下层翅片5的连接稳定性,该换热器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侧板8,两个侧板8分别连接于位于最上层和最下层的翅片5。

另外,该换热器还包括进口压板6和出口压板7,进口压板6和出口压板7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通孔61和第二连通孔71,进口压板6通过钎焊连接于开设有进口的第二集液管3,并且第一连通孔61和进口相连通形成换热器的介质进口。出口压板7通过钎焊连接于开设有出口的第二集液管3,并且第二连通孔71和出口相连通形成换热器的介质出口。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4为扁平管,扁平管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将扁平管分割为多个腔室42的筋41,在本实施例中,筋41设置有十三个,将扁平管分割为十四个腔室42,使得冷媒介质能够充分的与扁平管的内壁接触以进行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筋4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液管组件与实施例一中的集液管组件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设置有两个,每个连接件均包括相连接的弧形部21和凸起22,两个连接件的凸起22数量之和等于第一集液管1上的连接孔11的数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换热介质分配调节的需要,连接件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更多个,但是连接件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集液管1上连接孔11的数量。另外,相邻两个凸起22之间的距离相等或不相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