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332发布日期:2019-08-21 00:1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换热系统,特别是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食品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因加热工艺需蒸汽作为热源,产生的高温冷凝水量非常大,旺季时每天高达上百吨的冷凝水,部分实现回收工艺重新利用,但仍有大量富余。富余冷凝水直接排放,由于温度大于40℃,不符合环保要求,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因此热排放需要额外的冷却设备,已成为一种成本。在另一方面,废弃冷凝水的如果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池,会得污水处理池水温高达70℃。厌氧池微生物的最适温度为35℃,超过这个温度微生物会直接失效,降低污水处理效率,这也是冷凝水需要降温的一个原因。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提高热能利用率,经济效益较好的冷凝水降温系统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热能利用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水管和市政水管,冷凝水管和市政水管之间设有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两块平行的压板,两块压板中间设有多层交替设置的换热板,相邻的换热板上下朝向相反,两块压板间经螺杆螺母紧固,换热板包括设置在板体两端的一对流通孔和一对封闭孔,换热板上设有与流通孔和封闭孔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流通孔的周围环形分布有单向导流凸起,单向导流凸起在流通孔径向的截面呈楔形,且楔形的朝向与流通孔的水流方向相同。

前述的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中,所述的密封圈包括一对平行的密封平面,密封平面之间经位于同一个圆上的圆弧平面相连接;所述密封平面的中间设有沿密封圈长度方向设置的分割槽。

前述的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中,所述的单向导流凸起包括至少两圈,且相邻圈的单向导流凸起错位设置。

前述的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中,所述换热板的中部设有沿板体长度方向阵列的波浪折线型换热凸起,换热凸起包括互相倾斜且间隔设置的凸条。

前述的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中,市政水管和板式换热器之间设有水软化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冷凝水管与市政水管用板式换热器相连接,如此一来,冷凝水可以降低至合法排放温度,而市政自来水又得到了加热,不管是用于员工的淋浴还是产品加工上的预热,都能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可观的加热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板式加热器,通过在流通孔设置单向导流凸起,使水流较统一地单向流动,减少紊流的产生,由此使水流更快流过,减少积垢,有效减轻了现有板式加热器由于流通孔处尺寸缩小导致水体紊流通过慢,容易积垢,降低换热效率的问题。多圈错位设置单向导流凸起有助于提升单向流动的限制效果。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密封平面的被分割槽一分为二。与现有截面为圆形的密封圈相比,首先平面的结构放置在换热板上更稳定,不会扭转,便于密封圈和换热板的粘合;其次,分割槽可以容纳粘合剂,对于先涂胶和粘密封圈的制造工艺来说,这种结构可有效提高粘合性;最重要的,圆形密封圈需要较大压力使自身变形,进而使其与换热板的接触从线面接触变为面面接触以保证密封性,而本实用新型平面接触面积大,密封性好,而且分割为两个平面可以适应密封圈变形,避免单一平面下中间因应力过大而开裂。在相同的老化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更进一步地,换热板上的换热凸起单体为凸条,相邻凸条不接触,既使水体更顺畅流过,又避免了现有的折线型换热凸起存在拐角,从而有效降低积水垢速率,保证换热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热能利用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换热板水体流通通畅,积水垢速率低,高效换热持久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单向导流凸起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板式换热器,11-压板,12-换热板,13-流通孔, 14-封闭孔,15-单向导流凸起,16-凸条,20-冷凝水管,30-市政水管,40-密封圈,41-密封平面,42-圆弧平面,43-分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冷凝水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冷凝水管20和市政水管30,冷凝水管20和市政水管30之间设有板式换热器10;所述板式换热器10包括两块平行的压板11,两块压板11中间设有多层交替设置的换热板12,相邻的换热板12上下朝向相反,两块压板11 间经螺杆螺母紧固,换热板12包括设置在板体两端的一对流通孔13 和一对封闭孔14,换热板12上设有与流通孔13和封闭孔14配合的密封圈40;所述流通孔13的周围环形分布有单向导流凸起15,单向导流凸起15在流通孔13径向的截面呈楔形,且楔形的朝向与流通孔 13的水流方向相同。

所述的密封圈40包括一对平行的密封平面41,密封平面41之间经位于同一个圆上的圆弧平面42相连接;所述密封平面41的中间设有沿密封圈40长度方向设置的分割槽43。

所述的单向导流凸起15包括至少两圈,且相邻圈的单向导流凸起15错位设置。

所述换热板12的中部设有沿板体长度方向阵列的波浪折线型换热凸起,换热凸起包括互相倾斜且间隔设置的凸条16。

市政水管和板式换热器10之间设有水软化器。在当地市政的自来水硬度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加设水软化器,水软化器采购市售的成熟产品即可。

具体经济效益:

本司在红豆车间、椰果车间需要用蒸汽加热(椰果车间调配罐共 6个,每罐单个工艺循环消耗1t热水,整个椰果调配每日消耗热水总量140t要求温度60-80℃),一年蒸汽消耗量19000t,其中直接换热比例20%无冷凝水,其余为间接换热有冷凝水,则冷凝水总量为 15200t;

冷凝水温度≥80℃,其热值为336kJ/kg;

蒸汽费用为210元/t;

饱和蒸汽潜热值为2030kJ/kg,潜热为换热设备有效利用的热量;

全年冷凝水总量约为15200t,总热值为 15200*1000*336=5107200000kJ;

假设冷凝水降温至30℃排放,则温差为50℃,可利用热量为 3192000000kJ;

折算为蒸汽量为3192000000kJ/2030kJ/kg≈1572t

折合1572t*210元/t=33万元,即可利用热量全部回收后,每年可节约33万元蒸汽费用。

工作原理:冷凝水和市政自来水通过板式换热器10换热。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换热器10基于常规的板式换热器10原理。即交替设置两个换热板12,相邻换热板12相当于上下颠倒。换热板12上有密封圈40,压板11经螺杆螺母将换热板12压紧。如此一来相邻的两块换热板12便形成矩形的流道。换热板12上有4个通孔,通过密封圈40的设置,仅有一侧的上下两个孔与流道连通,即流通孔13;另一侧的封闭孔14则与夹住该换热板12的前后两块换热板12相连通。板式换热器10原理相对成熟,在此不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流通孔13设置单向导流凸起15,使水流较统一地单向流动,减少紊流的产生,由此使水流更快流过,减少积垢。换热板12上的换热凸起单体为凸条16,相邻凸条16不接触,既使水体更顺畅流过,又避免了现有的折线型换热凸起存在拐角,从而有效降低积水垢速率,保证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40密封平面41的被分割槽43一分为二,首先平面的结构放置在换热板12上更稳定,不会扭转,便于密封圈 40和换热板12的粘合;其次,分割槽43可以容纳粘合剂,对于先涂胶和粘密封圈40的制造工艺来说,这种结构可有效提高粘合性;最重要的,平面接触面积大,密封性好,而且分割为两个平面可以适应密封圈40变形,避免单一平面下中间因应力过大而开裂。在相同的老化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40密封效果更好,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