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389发布日期:2019-07-31 20:1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米稀是主要原料为人参、砂仁、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等药食两用材料,并以“热食”的形式为胃病患者提供更加符合传统中医养胃习惯的早餐,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经过配料、混合搅拌,先熟制糊化,再经辊筒干燥烘干成片(需要用到辊筒干燥生产设备),然后经切片机切片粉碎后进行接料包装,而在辊筒干燥烘干过程中,需干燥处理的浆料流入辊筒干燥机时,可能会分布不均,造成涂布在辊筒上的浆料薄厚不均,从而导致烘干成片的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发明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料块和分流板,进料管将需要进行烘干的浆料送进进料块内,通过分流板进行分流,再通过通管进入出料块内,通过两组夹辊相对转动,对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均匀的进入辊筒一侧的进料槽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辊筒,所述辊筒顶部设置有进料槽,所述辊筒两侧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支撑板两侧均设置有基座,所述辊筒一侧的基座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并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辊筒另一侧的基座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入管,所述蒸汽进入管贯穿支撑板和连接块并延伸至辊筒内,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进料块,所述进料块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块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部设置有两组分流板,所述第一空腔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料口,所述进料块底部设置有出料块,所述出料块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置有两组夹辊,所述出料口与出料块之间设置有通管,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设置有出料孔,所述第二空腔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夹辊两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进料块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出料块一侧设置有两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一端贯穿出料块内壁并与凸块相连接,所述连接轴与调节轴之间设置有传输带,所述调节轴中部设置有齿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一侧设置有通风管,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置有引流板。

优选的,所述工作板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座,两组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刮刀。

优选的,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配合,两组所述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工作板中部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工作板底部设置有收集盒。

优选的,所述工作块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进料块和分流板,进料管将需要进行烘干的浆料送进进料块内,通过分流板进行分流,可以将浆料分成若干份,通过各个通管均匀的进入出料块内,通过在夹辊一侧的调节轴上设置有齿轮,且两组齿轮相互啮合,有利于当第二电机通过传输带带动一组夹辊转动时,可以在齿轮的转动下,使两组夹辊相对转动,对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均匀的进入辊筒一侧的进料槽内,有利于使浆料均匀的铺在辊筒上,从而提高烘干成片的质量,且夹辊通过两端的凸块与出料块内部的凹槽相配合,既可以使夹辊可以转动,又可以放置夹辊在出料块内产生位移,有利于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牢固性,本装置结构合理,通过添加进料块和出料块,有利于在浆料还未进入辊筒的进料槽内时就开始调整,有效使浆料均匀涂铺在辊筒上;

2、通过设有吸风机和通管,吸风机可以有效将浆料烘干时产生的湿气吸走,而通管可以对准辊筒,有利于吸风机吸收湿气的效率,可以有效防止湿气对烘干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块与通管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块与夹辊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轴与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块与夹辊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工作板、2支撑板、3辊筒、4进料槽、5连接块、6基座、7第一电机、8蒸汽进入管、9连接杆、10进料块、11进料管、12第一空腔、13分流板、14出料口、15出料块、16第二空腔、17夹辊、18通管、19出料孔、20凹槽、21凸块、22第二电机、23挡板、24连接轴、25调节轴、26传输带、27齿轮、28定位板、29吸风机、30通风管、31引流板、32支撑座、33刮刀、34出料槽、35收集盒、36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米稀自动辊筒干燥装置,包括工作板1,所述工作板1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板2,两组所述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辊筒3,所述辊筒3顶部设置有进料槽4,所述辊筒3两侧与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支撑板2两侧均设置有基座6,所述辊筒3一侧的基座6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2并与连接块5相连接,所述辊筒3另一侧的基座6顶部设置有蒸汽进入管8,所述蒸汽进入管8贯穿支撑板2和连接块5并延伸至辊筒3内,所述支撑板2顶部设置有连接杆9,两组所述连接杆9之间设置有进料块10,所述进料块10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所述进料块10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12,所述第一空腔12中部设置有两组分流板13,所述第一空腔12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料口14,所述进料块10底部设置有出料块15,所述出料块15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6,所述第二空腔16内部设置有两组夹辊17,所述出料口14与出料块15之间设置有通管18,所述第二空腔16底部设置有出料孔19,所述第二空腔16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凹槽20,所述夹辊17两端均设置有凸块21,所述进料块10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一侧设置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与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连接轴24,所述出料块15一侧设置有两组调节轴25,所述调节轴25一端贯穿出料块15内壁并与凸块21相连接,所述连接轴24与调节轴25之间设置有传输带26,所述调节轴25中部设置有齿轮27,齿轮27可以带动两组调节轴25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定位板28,所述定位板28顶部设置有吸风机29,所述吸风机29一侧设置有通风管30,所述第二空腔16内部设置有引流板31,引流板31可以使浆料进入两组夹辊17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板1顶部设置有两组支撑座32,两组所述支撑座32之间设置有刮刀33,刮刀33用来将烘干的浆料刮下;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块21与凹槽20相配合,两组所述齿轮27相啮合,可以防止夹辊17产生位移;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板1中部设置有出料槽34,所述工作板1底部设置有收集盒35,收集盒35用来放置烘干的浆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块底部设置有支撑柱36,所述支撑柱36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在使用时,装置一端通过螺旋运输机将浆料运输到进料管11内,而进料管11又将需要进行烘干的浆料送进进料块10内,通过分流板13对浆料进行分流,可以将浆料分成若干份,通过各个通管18均匀的进入出料块15内,而夹辊17一侧的调节轴25上设置有齿轮27,且两组齿轮27相互啮合,当第二电机22通过传输带26带动一组夹辊17转动时,可以在齿轮27的转动下,使两组夹辊17相对转动,从而对浆料进行挤压,使浆料均匀的进入辊筒3一侧的进料槽4内,有利于使浆料均匀的铺在辊筒3上,从而提高烘干成片的质量,且夹辊17通过两端的凸块21与出料块15内部的凹槽20相配合,既可以使夹辊17可以转动,又可以放置夹辊17在出料块15内产生位移,有利于提高装置运行时的牢固性,本装置结构合理,通过添加进料块10和出料块15,有利于在浆料还未进入辊筒3的进料槽4内时就开始调整,有效使浆料均匀涂铺在辊筒3上;

参照说明书附图1,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定位板28,所述定位板28顶部设置有吸风机29,吸风机29可以有效将浆料烘干时产生的湿气吸走,而通管18可以对准辊筒3,有利于吸风机29吸收湿气的效率,可以有效防止湿气对烘干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