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650发布日期:2019-11-12 21:41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水速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热水系统已广泛用于各家庭中。但现有的加热系统中,无论是采用热泵方式加热、太阳能加热还是热泵结合电加热管共同加热方式,均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水温,满足生活用水使用要求。

中国专利CN201320263130.5公开了一种速热式热泵热水器,包括外壳、置于外壳中的内胆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与内胆之间的换热器,所述外壳底部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及出水管的进水端均伸入所述内胆中,所述内胆中具有至少一根局部电加热管,所述局部电加热管一端部呈螺旋状,且该局部电加热管的螺旋状部分至少有一段套设于出水管的进水端,所述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该速热系统在使用时,启动热泵系统,通过微通道换热器换热,对内胆中水进行预热,同时启动局部电加热管,对出水管的进水口周围的水进行局部加热,由于仅对一小部分区域的水进行加热,并且该部分区域为出水必经的区域,因此,当水流经过该区域时,通过局部电加热管螺旋状部分的加热,可保证水流进入出水管的过程中被瞬时加热,当需要的热水量不太大时,进一步提升出水温度,实现快速出热水,成本较低且适用范围较广。但该速热系统仍存在一些缺陷,其加热时间过长,效率低,不能实现速热,结构设计不合理,进入加热区域的水只有部分与电加热管直接接触,提升温度有限,通过局部加热区域加热的方式不能满足需求,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解决了现有速热系统加热时间过长,效率低,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速热需求,节能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包括外壳、内胆、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换热器、进水管、出水管和控制器,所述内胆固定安装于外壳内部,所述内胆的内腔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内胆分隔为上内胆和下内胆,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上内胆和下内胆的左开口和右开口,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机构以及分别与第一加热机构连接并用于加热内胆内部冷水的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固定安装于内胆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分别穿插并延伸至上内胆和下内胆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嵌设于外壳的侧壁上且一端穿插并延伸至上内胆内部,所述换热器固定安装于内胆内部且各换热管分别与隔板穿插连接,所述进水管与下内胆连接且延伸至外壳外部,所述出水管与上内胆连接并延伸至外壳外部,所述出水管与上内胆的连接端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加热区,所述第二电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加热机构以及与第二加热机构连接并用于加热出水加热区内部待加热温水的第三电加热管,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外壳上,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穿插设有连接下内胆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加热管为螺旋电加热管,所述第三电加热管的中轴轴向与出水加热区待加热温水的水流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嵌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端穿插并延伸至上内胆的内腔上端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使用时,通过换热器对内胆内部的冷水进行换热,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工作,通过第一加热机构为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提供热能,通过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分别对上内胆和下内胆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下内胆的冷水通过加热后变轻上浮,进入到上内胆,在上内胆顶部形成高压区,高压区的热水推进低压区的冷水,使冷水下沉到下内胆,冷热水之间形成动态热循环状态,通过上、下内胆之间冷水、热水的强对流,增强了冷水与电加热管直接接触的频率,加速了热传递,从而大大提高了加热速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上内胆内部的水温,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检测数据达到控制器设定的既定值时,控制电磁阀的打开,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通过出水管排至出水加热区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加热机构加热,通过第三电加热管将一定温度的热水快速加热到所需温度,避免了因内胆内部空间过大,导致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极大地缩短了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结构合理,满足冷水速热需求,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水加热区的剖视图。

图中:1、外壳;2、内胆;201、上内胆;202、下内胆;3、第一加热装置;301、第一加热机构;302、第一电加热管;303、第二电加热管;4、第二加热装置;401、第二加热机构;402、第三电加热管;5、温度传感器;6、换热器;7、进水管;8、出水管;9、控制器;10、隔板;11、左开口;12、右开口;13、电磁阀;14、出水加热区;15、保温层;16、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管道;17、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小户型生活热水速热系统,包括外壳1、内胆2、第一加热装置3、第二加热装置4、温度传感器5、换热器6、进水管7、出水管8和控制器9,所述内胆2固定安装于外壳1内部,所述内胆2的内腔中部设有横置的隔板10,所述隔板10将内胆2分隔为上内胆201和下内胆202,所述隔板10上设有用于连通上内胆 201和下内胆202的左开口11和右开口12,所述第一加热装置3包括第一加热机构301以及分别与第一加热机构301连接并用于加热内胆2内部冷水的第一电加热管302和第二电加热管303,所述第一加热机构301固定安装于内胆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加热管302和第二电加热管303分别穿插并延伸至上内胆201和下内胆202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嵌设于外壳1的侧壁上且一端穿插并延伸至上内胆201内部,所述换热器6固定安装于内胆2内部且各换热管分别与隔板10穿插连接,所述进水管7与下内胆202连接且延伸至外壳1外部,所述出水管8与上内胆201连接并延伸至外壳1外部,所述出水管8与上内胆201的连接端设有与控制器9电连接的电磁阀13,所述出水管8上设有出水加热区14,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包括第二加热机构401以及与第二加热机构401连接并用于加热出水加热区14内部待加热温水的第三电加热管402,所述控制器9固定安装于外壳1上,所述第一加热机构301和第二加热机构401分别与控制器9 电连接。

具体来说,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15。

具体来说,所述外壳1的底部穿插设有连接下内胆202的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管道16。

具体来说,所述第三电加热管402为螺旋电加热管,所述第三电加热管 402的中轴轴向与出水加热区14待加热温水的水流方向一致。

具体来说,所述外壳1上嵌设有水位传感器17,所述水位传感器17的一端穿插并延伸至上内胆201的内腔上端位置。

使用时,通过换热器6对内胆2内部的冷水进行换热,同时,通过控制器9控制第一加热装置3工作,通过第一加热机构301为第一电加热管302 和第二电加热管303提供热能,通过第一电加热管302和第二电加热管303 分别对上内胆201和下内胆202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下内胆202的冷水通过加热后变轻上浮,进入到上内胆201,在上内胆201顶部形成高压区,高压区的热水推进低压区的冷水,使冷水下沉到下内胆202,冷热水之间形成动态热循环状态,通过上内胆201和下内胆202之间冷水、热水的强对流,增强了冷水与电加热管直接接触的频率,加速了热传递,从而大大提高了加热速度,通过温度传感器5实时检测上内胆201内部的水温,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9,当检测数据达到控制器9设定的既定值时,控制电磁阀13的打开,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通过出水管8排至出水加热区14内,通过控制器 9控制第二加热机构401加热,通过第三电加热管402将一定温度的热水快速加热到所需温度,避免了因内胆2内部空间过大,导致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极大地缩短了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结构合理,满足冷水速热需求,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