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或具有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6438发布日期:2020-09-11 21:5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或具有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或具有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3/160952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公知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并排多个扁平管的热交换部、配置于液体侧端部的分流器、以及配置于热交换部与分流器之间的集管。在该热交换器中,在集管内,以沿着扁平管层叠的方向并排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空间,各空间与对应的扁平管连通。此外,集管内的各空间和分流器由细管连接。在这样构成的热交换器中,形成有多个路径(制冷剂流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这种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扁平管以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较多。该情况下,在被用作冷凝器时,与由于分流器的设置高度而产生的压头差相关联地,液体制冷剂容易滞留在配置于最下层附近的扁平管(路径)中。提供一种抑制液体制冷剂滞留的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观点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第1分流部和多个第2分流部。热交换部包含多个扁平管。多个扁平管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第1分流部具有第1管、多个第2管和主体部。第1管是供制冷剂出入的配管。第2管形成比第1管靠热交换部侧的制冷剂流路。主体部在内部形成有第1空间。第1空间与第1管的一端和各第2管的一端连通。第1空间使从第1管和第2管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第2分流部形成热交换部与第1分流部之间的制冷剂流路。第2分流部在内部形成有第2空间。第2空间与对应的扁平管的一端连通。第2空间与对应的第2管的另一端连通。第2空间使从对应的扁平管和第2管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3个以上的第2空间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跟与中央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管的数量相比,与下层侧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管的数量较少。中央第2空间是设置状态下中央的第2空间。下层侧第2空间是设置状态下比中央第2空间靠下方的第2空间。

在第1观点的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3个以上的第2空间沿着铅垂方向并排,跟与中央第2空间(位于中央的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管的数量相比,与下层侧第2空间(比中央第2空间靠下方的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管的数量较少。由此,促进被用作冷凝器的情况下的第1空间内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头(head)的降低。与其相关联地,在被用作冷凝器时,在与具有液体制冷剂滞留的倾向的下层侧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多穴管(下方的路径)中,促进制冷剂良好地流动。其结果是,在被用作冷凝器时,抑制液体制冷剂滞留。

另外,这里的“中央第2空间”是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多个第2空间中的、配置于最上层的第2空间与最下层的第2空间之间的第2空间。“中央第2空间”至少包含在设置状态下位于从热交换器整体的高度尺寸的下端起三分之一以上且从上端起三分之一以下的高度的空间。“中央第2空间”的数量根据第2空间的数量而适当选择。

此外,这里的“下层侧第2空间”是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多个第2空间中的、以配置于最下层的第2空间为首的、配置于比中央第2空间靠下方的第2空间。“中央第2空间”的数量根据第2空间的数量而适当选择。

第2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的热交换器中,还具有第3管和至少一个第3分流部。第3管在第1管为制冷剂的入口管的情况下是制冷剂的出口管。第3管在第1管为制冷剂的出口管的情况下是制冷剂的入口管。第3分流部形成第2分流部与第3管之间的制冷剂流路。第3分流部在内部形成有第3空间。第3空间与对应的扁平管的另一端连通。第3空间与第3管连通、或者与配置于和扁平管同一层的第2扁平管的一端连通。在第1管为制冷剂的入口管的情况下,第3空间是使从扁平管的另一端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第3管或第2扁平管的空间。在第1管为制冷剂的出口管的情况下,第3空间是使从第3管或第2扁平管的一端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扁平管的空间。

第3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或第2观点的热交换器中,热交换部使扁平管内的制冷剂与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在设置状态下,跟通过与下层侧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管的周围的空气流的风速相比,通过与比下层侧第2空间靠上方的第2空间连通的扁平管的周围的空气流的风速较大。

第4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第3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中,下层侧第2空间配置于设置状态下的热交换部的整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下的高度位置。

第5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第4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位于最下层的扁平管与下层侧第2空间连通。

第6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第5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多个下层侧第2空间沿着铅垂方向并排。

第7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第6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中,在设置状态下,多个中央第2空间沿着铅垂方向并排。

第8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第7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中,第1管在设置状态下以从第1空间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主体部。第2管在设置状态下以从第1空间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主体部。

第9观点的热交换器在第1观点~第7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中,第1管在设置状态下以从第1空间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主体部。第2管在设置状态下以从第1空间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主体部。

第10观点的冷冻装置具有压缩机和第1观点~第9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热交换器。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室外单元的概略分解图。

图4是示出配置于底框上的设备的配置方式和室外空气流的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室外单元外壳内的室外空气流流动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与图6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8是俯视观察时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9是热交换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的x-x线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第1集管和气体侧集合管的分解图。

图12是第2集管的分解图。

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第2集管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安装有分隔板和整流板的第2分隔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从上方观察第2集管的图。

图16是放大了第2集管的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

图17是折返集管的立体图。

图18是沿着水平方向切断折返集管的剖视图。

图19是放大了沿着铅垂方向切断的折返集管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分流器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双点划线包围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22是示意地示出沿铅垂方向切断分流器主体的截面的放大图。

图23是分流器主体和液体侧出入口管的立体图。

图24是分流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25是从顶面侧观察分流器主体的图。

图26是从底面侧观察分流器主体的图。

图27是示出从水平方向观察的分流器主体的周围的放大图。

图28是示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27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29是示出在炉中移动分流器主体时使用的工具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0是示出俯视观察时的第1集管、气体侧集合管、第2集管和分流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1是概略地示出从上风侧观察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各路径的示意图。

图32是概略地示出从下风侧观察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各路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热交换器)和空调系统1(冷冻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具体例,并不限定技术范围,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上”、“下”、“左”、“右”、“前”、“后”、“前面”、“背面”、“上下方向”、“左右方向”、“铅垂方向”、“水平方向”意味着各图所示的方向,表示设置状态下的方向(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中的左右和/或前后也可以适当反转)。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被应用于空调系统1的热源单元即室外单元10。

(1)空调系统1

图1是空调系统1的概略结构图。空调系统1是借助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进行对象空间(居住空间或储藏室内等被空调空间)的冷却或加热等空气调节的系统。空调系统1主要具有室外单元10、多个(这里为2台)室内单元20、以及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

在空调系统1中,室外单元10和各室内单元20经由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连接,由此构成制冷剂回路rc。在空调系统1中,在制冷剂回路rc内进行如下的冷冻循环:制冷剂被压缩,被冷却或冷凝,被减压,被加热或蒸发后,再次被压缩。

(1-1)室外单元10

室外单元10设置于室外空间。室外空间是进行空气调和的对象空间外的空间,例如是建筑物的屋顶等室外、地下空间等。室外单元10经由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而与各室内单元20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一部分(室外侧回路rc1)。作为构成室外侧回路rc1的设备,室外单元10主要具有多个制冷剂配管(第1配管p1-第9配管p9)、气液分离器11、压缩机12、油分离器13、四路切换阀14、室外热交换器15和室外膨胀阀16等。这些设备(11-16)借助制冷剂配管连接。

第1配管p1连接气体侧联络配管gp和四路切换阀14的第1端口。第2配管p2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端口和四路切换阀14的第2端口。第3配管p3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出口端口和压缩机12的吸入端口。第4配管p4连接压缩机12的排出端口和油分离器13的入口。第5配管p5连接油分离器13的出口和四路切换阀14的第3端口。第6配管p6连接油分离器13的回油口和第3配管p3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第7配管p7连接四路切换阀14的第4端口和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出入口。第8配管p8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出入口和室外膨胀阀16的一端。第9配管p9连接室外膨胀阀16的另一端和液体侧联络配管lp。另外,这些制冷剂配管(p1-p9)实际上可以由单一的配管构成,也可以经由接头等连接多个配管而构成。

气液分离器11是为了抑制液体制冷剂被过度吸入到压缩机12中而贮留制冷剂以进行气液分离的容器。

压缩机12是对冷冻循环中的低压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直到成为高压为止的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2具有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要素借助压缩机马达(图示省略)而被旋转驱动的密闭式构造。压缩机马达能够借助变频器进行运转频率的控制,由此,能够进行压缩机12的容量控制。压缩机12的启停以及运转容量由室外单元控制部19控制。

油分离器13是对与从压缩机12排出的制冷剂相容的冷冻机油进行分离并使其返回到压缩机12的容器。

四路切换阀14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阀。

室外热交换器15是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或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5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室外膨胀阀16是能够进行开度控制的电动膨胀阀,根据开度对流入的制冷剂进行减压或进行流量调节。

此外,室外单元10具有生成室外空气流af(参照图4、图5)的室外风扇18。室外空气流af(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空气流”)是从室外单元10外流入室外单元10内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空气的流动。室外空气流af是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时与室外热交换器15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18包含室外风扇马达(图示省略),与室外风扇马达联动地进行驱动。室外风扇18的启停由室外单元控制部19适当控制。

此外,在室外单元10配置有多个室外侧传感器(图示省略),这多个室外侧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的状态(主要是压力或温度)。室外侧传感器是压力传感器、或者热敏电阻或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在室外侧传感器中例如包含有检测压缩机12的吸入侧的制冷剂的压力即吸入压力的吸入压力传感器、检测压缩机12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即排出压力的排出压力传感器、以及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

此外,室外单元10具有对室外单元10中包含的各设备的动作/状态进行控制的室外单元控制部19。室外单元控制部19包含具有cpu和存储器等的微计算机、及各种电气部件。室外单元控制部19与室外单元10中包含的各设备(12、14、16、18等)和室外侧传感器电连接,彼此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此外,室外单元控制部19与各室内单元2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25或遥控器(图示省略)进行控制信号等的发送接收。室外单元控制部19被收纳于后述的电气安装箱39(参照图3、图4)中。

室外单元10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1-2)室内单元20

室内单元20设置于室内(居室或天花板背侧空间等),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一部分(室内侧回路rc2)。作为构成室内侧回路rc2的设备,室内单元20主要具有室内膨胀阀21和室内热交换器22等。

室内膨胀阀21是能够进行开度控制的电动膨胀阀,根据开度对流入的制冷剂进行减压或进行流量调节。

室内热交换器22是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

此外,室内单元20具有室内风扇23,该室内风扇23用于吸入对象空间内的空气,使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而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再次将其送到对象空间。室内风扇23包含作为驱动源的室内风扇马达。室内风扇23在驱动时生成室内空气流。室内空气流是从对象空间流入室内单元20内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而向对象空间吹出的空气的流动。室内空气流是流过室内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的加热源或冷却源,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2时与室内热交换器22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此外,室内单元20具有对室内单元20中包含的设备(21、23等)的动作/状态进行控制的室内单元控制部25。室内单元控制部25具有包含cpu和存储器等的微计算机、及各种电气部件。

(1-3)液体侧联络配管lp、气体侧联络配管gp

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是连接室外单元10和各室内单元20的制冷剂联络配管,在现场被施工。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的配管长度和配管直径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适当选定。另外,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实际上可以由单一的配管构成,也可以经由接头等连接多个配管而构成。

(2)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下面,对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在空调系统1中,主要进行正循环运转和逆循环运转。这里的冷冻循环中的低压是被吸入到压缩机12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吸入压力),冷冻循环中的高压是从压缩机12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排出压力)。

(2-1)正循环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正循环运转(制冷运转或制冷循环除霜运转等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4被控制成正循环状态(图1的四路切换阀14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当正循环运转开始后,在室外侧回路rc1内,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12中,在被压缩后排出。在压缩机12中,进行与运转中的室内单元20要求的热负荷对应的容量控制。具体而言,根据室内单元20要求的热负荷设定吸入压力的目标值,控制压缩机12的运转频率以使吸入压力成为目标值。从压缩机12排出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

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由室外风扇18输送的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冷凝。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联络配管lp流入运转中的室内单元20的室内侧回路rc2。

流入运转中的室内单元20的室内侧回路rc2的制冷剂流入室内膨胀阀21,根据室内膨胀阀21的开度被减压直到成为冷冻循环中的低压后,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2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23输送的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气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22流出。从室内热交换器22流出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内侧回路rc2流出。

从室内侧回路rc2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气体侧联络配管gp流入室外侧回路rc1。流入室外侧回路rc1的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11。流入气液分离器11的制冷剂暂时滞留后,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2中。

(2-2)逆循环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逆循环运转(制热运转等)时,四路切换阀14被控制成逆循环状态(图1的四路切换阀14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当逆循环运转开始后,在室外侧回路rc1内,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12中,在被压缩后排出。在压缩机12中,进行与运转中的室内单元20要求的热负荷对应的容量控制。从压缩机12排出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外侧回路rc1流出,经由气体侧联络配管gp流入运转中的室内单元20的室内侧回路rc2。

流入室内侧回路rc2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2,与由室内风扇23输送的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从室内热交换器2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室内膨胀阀21,根据室内膨胀阀21的开度进行减压或流量调整后,从室内侧回路rc2流出。

从室内侧回路rc2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液体侧联络配管lp流入室外侧回路rc1。流入室外侧回路rc1的制冷剂流入室外膨胀阀16,根据室外膨胀阀16的开度被减压直到成为冷冻循环中的低压后,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出入口。

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与由室外风扇18输送的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出入口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11。流入气液分离器11的制冷剂暂时滞留后,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2中。

(3)室外单元10的详细情况

图2是室外单元10的立体图。图3是室外单元10的概略分解图。

(3-1)室外单元外壳30

室外单元10具有构成外廓且收纳各设备(11-16等)的室外单元外壳30。室外单元外壳30通过组装多个板金部件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室外单元外壳30的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面的大部分为开口,该开口作为用于吸入室外空气流af的吸气口301发挥功能。

室外单元外壳30主要具有一对安装腿31、底框33、多个(这里为4根)支柱35、前面面板37和风扇模块38。

安装腿31是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从下方支承底框33的板金部件。在室外单元外壳30中,在前端附近和后端附近配置有安装腿31。

底框33是构成室外单元外壳30的底面部分的板金部件。底框33配置于一对安装腿31上。底框33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状。

支柱35从底框33的角部分沿铅垂方向延伸。在图2-3中,示出支柱35从底框33的4个角部分分别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状况。

前面面板37是构成室外单元外壳30的正面部分的板金部件。

风扇模块38安装于各支柱35的上端附近。风扇模块38构成室外单元外壳30的前面、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比支柱35靠上侧的部分、以及室外单元外壳30的顶面。风扇模块38包含室外风扇18和喇叭口381。更详细地讲,风扇模块38是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口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中收纳了室外风扇18和喇叭口381的集合体。在风扇模块38中,室外风扇18以旋转轴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风扇模块38的上表面部分开放,作为从室外单元外壳30吹出室外空气流af的吹出口302发挥功能。在吹出口302设置有格子状的格栅382。

另外,在图2-3中,示出室外单元10具有一个风扇模块38的例子,但是,室外单元10也可以具有多个风扇模块38。例如,也可以是2个风扇模块38左右并排配置。该情况下,室外单元10也可以构成为,与具有一个风扇模块38的室外单元10相比,具有尺寸较大的室外单元外壳30,左右各具有一个前面面板37。此外,该情况下,根据室外单元外壳30的尺寸,也可以构成为室外热交换器15的尺寸较大。

(3-2)配置于底框33上的设备

图4是示意地示出配置于底框33上的设备的配置方式和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的图。如图4所示,在底框33上,包含气液分离器11、压缩机12、油分离器13和室外热交换器15在内的各种设备配置于规定位置。此外,在底框33上配置有收纳室外单元控制部19的电气安装箱39。

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沿着室外单元外壳30的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面配置的热交换部40(参照图4)。热交换部40具有与吸气口301大致相同的高度尺寸。室外单元外壳30的背面和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大部分为吸气口301,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部40从该吸气口301露出。换言之,可以说室外单元外壳30的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实质上由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部40形成。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3个热交换部40,与其相关联地,在俯视观察时,左右具有弯曲部分(参照图8所示的b1、b2、b3),呈正面方向打开的大致u字形状。

(3-3)室外单元外壳30内的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

图5是示意地示出室外单元外壳30内的室外空气流af流动的方式的图。如图4-5所示,室外空气流af从形成于室外单元外壳30的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面的吸气口301流入室外单元外壳30内,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热交换部40)后,主要从下方朝向上方流动,从吹出口302流出。即,室外空气流af经由吸气口301沿着水平方向流入室外单元外壳30内,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后,向上方向回转而朝向吹出口302从下方朝向上方流动。关于流入室外单元外壳30的室外空气流af,接近室外风扇18的空间与远离室外风扇18的下方空间相比,风速较大。与其相关联地,关于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部40的室外空气流af,与通过下部分(特别是比中央靠下方的路径)的空气相比,通过上部分(特别是比中央靠上方的路径)的空气的风速较大。

(4)室外热交换器15的详细结构

图6是室外热交换器15的立体图。图7是从与图6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立体图。图8是俯视观察时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示意图。

室外热交换器15主要具有热交换部40、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折返集管80和分流器90。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部40、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折返集管80和分流器90全部为铝或铝合金制。临时组装的状态的热交换部40、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折返集管80和分流器90在炉中利用焊料进行焊接接合,由此,室外热交换器15被组装起来。

(4-1)热交换部40

图9是热交换部40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的x-x线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热交换部40是供室外空气流af和室外热交换器15(后述的传热管41)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部分。具体而言,热交换部40是在室外热交换器15的中央部分处向与室外空气流af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展的部分,占据室外热交换器15的大部分。热交换部40主要具有3个热交换面,在俯视观察时具有大致u字状或大致c字状的形状(参照图8)。

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多个(这里为2个)热交换部40。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上风侧热交换部40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40b作为热交换部40。上风侧热交换部40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40b沿着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相邻地配置。上风侧热交换部40a是位于上风侧(这里为外侧)的热交换部40。下风侧热交换部40b是位于下风侧(这里为内侧)的热交换部40。

各热交换部40主要包含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4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扁平管”)和多个传热翅片42。

传热管41是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411的扁平多孔管。传热管41为铝制或铝合金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状态下,在热交换部40中,97根传热管41沿着上下方向(铅垂方向)并排。传热管4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在俯视观察时,沿着热交换部40的形状延伸。为了便于说明,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中包含的传热管41称为上风侧传热管41a,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中包含的传热管41称为下风侧传热管41b。上风侧传热管41a的一端与第2集管70连接,另一端与折返集管80连接。下风侧传热管41b的一端与第1集管50连接,另一端与折返集管80连接。

传热翅片42是使传热管41和室外空气流的传热面积增大的平板状的部件。传热翅片42为铝制或铝合金制。传热翅片42在热交换部40中以与传热管41交叉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传热翅片42沿上下方向并排地形成多个缺口,传热管41插入于该缺口中。

在图6和图8中,双点划线箭头示出在热交换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双点划线箭头朝向双向是因为制冷剂的流动在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中相反。在正循环运转中,制冷剂从第2集管70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40a(上风侧传热管41a)进行流动后,在折返集管80折返,从折返集管80流入下风侧热交换部40b(下风侧传热管41b)进行流动,到达第1集管50。在逆循环运转中,制冷剂从第1集管50流入下风侧热交换部40b(下风侧传热管41b)进行流动后,在折返集管80折返,从折返集管80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40a(上风侧传热管41a)进行流动,到达第2集管70。

(4-2)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

图11是第1集管50和气体侧集合管60的分解图。第1集管50是上端和下端封闭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中空筒形的部件。第1集管50配置于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一端侧。第1集管50具有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第1集管分隔部件52、集合管侧部件53、多个第1分隔板54和第2分隔板55。

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第1集管分隔部件52和集合管侧部件53在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与集合管侧部件53之间夹着第1集管分隔部件52的状态下,以各自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被组合而一体化。在第1集管50中,利用2张第1分隔板54使上端和下端封闭。此外,在第1集管50中,第2分隔板55配置于下端附近,第1集管50的内部被分割成第1集管主空间s1和第1集管辅助空间s2(参照图32)。如图3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集管主空间s1与96根下风侧传热管41b的一端连通,第1集管辅助空间s2与位于最下方的1根下风侧传热管41b的一端连通。

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第1集管分隔部件52、集合管侧部件53、第1分隔板54和第2分隔板55在炉中利用焊料进行焊接,由此,彼此被接合而一体化。

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是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切断的截面为弧状的部件。在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形成有供传热管41(下风侧传热管41b)的端部插入的下风传热管连接开口511。下风传热管连接开口511的数量是与传热管41的层数相同的数量。

在第1集管分隔部件52形成有多个用于供制冷剂从下风传热管侧部件51向集合管侧部件53流动的开口(图示省略)。

集合管侧部件53的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切断的截面为弧状。在集合管侧部件53形成有供连接管61的一端插入的多个开口531。连接管61是与第1集管50和气体侧集合管60连接的管。开口531的数量是与沿上下方向并排配置的多个连接管61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开口531与第1集管主空间s1连通。此外,集合管侧部件53形成有用于连接分流器90的第2细管94(后述)的第2细管连接开口532。第2细管连接开口532与第1集管辅助空间s2连通。

气体侧集合管6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3管”)是有底的圆筒直管。气体侧集合管60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形成气体侧出入口。具体而言,气体侧集合管60在正循环运转时(后述的分流器90的出入口管91为制冷剂的出口管的情况下)是制冷剂的入口管。此外,气体侧集合管60在逆循环运转时(后述的出入口管91为制冷剂的入口管的情况下)是制冷剂的出口管。气体侧集合管60与第1集管50相邻地配置。第1集管50和气体侧集合管60利用捆束带62捆束。气体侧集合管60在制冷剂回路rc中位于第1集管50与第7配管p7之间。在气体侧集合管60连接有第7配管p7的一端。气体侧集合管60在侧面形成有连接(延伸到第1集管50的)连接管61的另一端的多个开口(图示省略)。

室外热交换器15通过第1集管50、多个连接管61和气体侧集合管60从传热管41(下风侧传热管41b)连通到第7配管p7。

(4-3)第2集管70

图12是第2集管70的分解图。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第2集管7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4放大示出安装有分隔板74和整流板75的第2集管分隔部件72的一部分。图15是从上方观察第2集管70的图。图16是放大了第2集管70的一部分截面的示意图。

第2集管70是上端和下端封闭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中空筒形的部件。第2集管70配置于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一端侧。第2集管70具有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第2集管分隔部件72、分流器侧部件73、多个分隔板74和多个整流板75。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第2集管分隔部件72和分流器侧部件73在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与分流器侧部件73之间夹着第2集管分隔部件72的状态下,以各自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被组合而一体化。在第2集管70中,利用2张分隔板74使上端和下端封闭。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第2集管分隔部件72、分流器侧部件73、分隔板74和整流板75例如在炉中利用焊料进行焊接,由此,彼此被接合而一体化。

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的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切断的截面为弧状。在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形成有供对应的传热管41(上风侧传热管41a)的端部插入的多个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的数量是与传热管41的层数相同的数量。在分流器侧部件73中,多个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沿着铅垂方向并排。

第2集管分隔部件72是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在第2集管分隔部件72中,以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用于供制冷剂从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向分流器侧部件73流动的开口(参照图16的72a、72b)。

分流器侧部件73的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切断的截面为弧状。此外,在分流器侧部件73形成有多个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这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用于连接对应的第1细管93的一端。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的数量是与第1细管93的数量相同的数量。在分流器侧部件73中,多个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沿着铅垂方向并排。

第2集管70的内部由多个分隔板74分隔,被分割成多个空间(10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和1个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参照图31)。

如图16所示,第2集管70内形成于2张分隔板74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与对应的多根传热管41(上风侧传热管41a)的端部连通。此外,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与对应的第1细管93的端部连通。在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整流板75配置于对应的第1细管93的上方附近。

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形成于第2集管70的下端附近,位于比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靠下方的位置(参照图31)。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与对应的多根(这里为2根)传热管41(上风侧传热管41a)的端部连通。

在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在第2集管分隔部件72,在上侧的分隔板74的下方附近形成有第1连通开口72a,在整流板75的上方附近形成有第2连通开口72b。在整流板75形成有第3连通开口75a。

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使从对应的传热管41和第1细管93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具体而言,在逆循环运转时,从第1细管93流入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制冷剂经由较小的第3连通开口75a向上方流动。流动到上方的制冷剂分开流入位于整流板75与上方的分隔板74之间的多根传热管41(41a)的流路411。此外,流动到上方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形成在第1连通开口72a之后通过第2连通开口72b的环状流动(参照图16的虚线箭头ar)。该制冷剂最终从环状流动分开流入多根传热管41的流路411。此外,在正循环运转时,从对应的传热管41流入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制冷剂通过第3连通开口75a等流入第1细管9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集管70中,沿着铅垂方向形成有14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这里,在第2集管70中,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是由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的一部分、第2集管分隔部件72的一部分、分流器侧部件73的一部分和一对分隔板74包围而形成的。因此,还能够将形成一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上风传热管侧部件71的一部分、第2集管分隔部件72、分流器侧部件73的一部分和一对分隔板74一并解释为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分流部”)。根据该解释,还能够将第2集管70解释为汇集多个形成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而构成的部件。特别地,能够解释为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有多个(参照图31)。

在该解释中,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为铝或铝合金制。此外,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在内部形成有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此外,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形成上风侧热交换部40a与分流器90之间的制冷剂流路。此外,在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形成有用于连接对应的第1细管93的一端的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此外,在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形成有用于连接对应的传热管41的一端的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设置状态下的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的高度位置配置于位于最下方的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供上风侧传热管41a插入的开口)的高度位置以下。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位于第2集管70的上部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称为“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将位于第2集管70的中央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称为“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此外,将位于第2集管70的下部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称为“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参照图31)。

这里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是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多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的、比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靠上方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包含最上层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方数第1个~第4个的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位于比图31的双点划线l4靠上方的位置的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相当于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

这里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中央第2空间”)是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多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的、配置于最上层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与最下层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更具体而言,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至少包含位于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整体的高度尺寸的下端起三分之一以上且从上端起三分之一以下的高度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方数第5个~第8个的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位于图31的双点划线l4与双点划线l8之间的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相当于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

这里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下层侧第2空间”)是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多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的、比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靠下方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包含最下层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方数第9个~第13个的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位于比图31的双点划线l8靠下方的位置的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相当于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

(4-4)折返集管80

图17是折返集管80的立体图。图18是沿着水平方向切断折返集管80的剖视图。图19是放大了沿着铅垂方向切断的折返集管8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折返集管80是上端和下端封闭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中空筒形的部件。折返集管80配置于上风侧热交换部40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另一端侧。

在折返集管80形成有供上风侧传热管41a的另一端插入的多个(与上风侧传热管41a相同数量的)上风侧开口81。此外,在折返集管80形成有供下风侧传热管41b的另一端插入的多个(与下风侧传热管41b相同数量的)下风侧开口82。上风侧开口81和下风侧开口82沿着上风侧热交换部40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相邻的方向相邻。在折返集管80中,多个上风侧开口81和多个下风侧开口82分别以沿上下方向并排的方式配置。

在折返集管80内形成有多个折返空间sp2,该折返空间sp2使从相邻的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折返空间sp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3空间”)是用于使通过了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中的一方的制冷剂向另一方折返的空间(参照图18的虚线箭头ar)。更具体而言,折返空间sp2在正循环运转时(气体侧集合管60为制冷剂的入口管的情况下)是使从下风侧传热管41b的端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上风侧传热管41a的空间。此外,折返空间sp2在逆循环运转时(气体侧集合管60为制冷剂的出口管的情况下)是使从上风侧传热管41a的端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下风侧传热管41b的空间。

在各折返空间sp2中配置有一对上风侧开口81和下风侧开口82。即,在折返空间sp2中,任意一个上风侧传热管41a和对应的下风侧传热管41b连通。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同一层的一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在折返空间sp2中连通。形成于折返集管80的折返空间sp2的数量是与上风侧开口81和下风侧开口82的对的数量相同的数量。

另外,多个折返空间sp2是在折返集管80中设置多个顶部85、底部86和侧部87而构成的(参照图19)。即,能够将形成一个折返空间sp2的顶部85、底部86和侧部87一并解释为折返空间形成部件88。根据该解释,还能够将折返集管80解释为汇集多个形成折返空间sp2的折返空间形成部件88而构成的部件。特别地,能够解释为折返空间形成部件88(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有多个。

在该解释中,各折返空间形成部件88(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3分流部”)在内部形成折返空间sp2。此外,各折返空间形成部件88形成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的气体侧出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气体侧集合管60)与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之间的制冷剂流路。

(4-5)分流器9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分流部”)

图20是分流器90的立体图。图21是图20的双点划线包围的a部分的放大图。

分流器90是室外热交换器15中配置于液体侧出入口(即第2集管70与第8配管p8之间)的部件。分流器90使从第2集管70和第8配管p8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具体而言,分流器90是在逆循环运转时使从第8配管p8流出的制冷剂分流并将其送到多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机构。此外,分流器90还是在正循环运转时汇集从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输送的制冷剂并将其送到第8配管p8的机构。分流器90在制冷剂回路rc中主要位于第2集管70与第8配管p8之间。

分流器90主要具有出入口管91、向第2集管70延伸的多个(这里为13根)第1细管93、向第1集管50延伸的第2细管94和分流器主体95。出入口管91、第1细管93、第2细管94和分流器主体95为铝或铝合金制。临时组装的状态的出入口管91、各第1细管93、第2细管94和分流器主体95在炉中利用焊料进行焊接接合,由此构成分流器90。

图22是示意地示出沿铅垂方向切断分流器主体95的截面的放大图。图23是分流器主体95和出入口管91的立体图。

出入口管9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1管”)是一端和另一端开放的圆筒配管。出入口管91的一端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另一端与第8配管p8连接。出入口管91是供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出入的配管,是形成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出入口的配管。特别地,出入口管91形成用于使从分流器主体95和第8配管p8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的流路。出入口管91在制冷剂回路rc中位于分流器主体95与第8配管p8之间。出入口管91在从一端到另一端之间弯曲,呈大致j字状或大致u字状(参照图23)。

第1细管9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管”)是一端和另一端开放的圆筒配管。第1细管93的直径比出入口管91的直径小。第1细管93的一端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第1细管93与任意一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一对一地对应,另一端与配置于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连接。第1细管93形成用于使从分流器主体95和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的流路。第1细管93在制冷剂回路rc中位于分流器主体95与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之间。即,第1细管93形成比出入口管91靠上风侧热交换部40a侧的制冷剂流路。

第2细管94是一端和另一端开放的圆筒配管。第2细管94的直径比出入口管91的直径小。第2细管94的一端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第2细管94的另一端与配置于第1集管辅助空间s2的第2细管连接开口532连接。第2细管94形成用于使从分流器主体95和第1集管辅助空间s2中的一方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另一方的流路。第2细管94在制冷剂回路rc中位于分流器主体95与第1集管辅助空间s2之间。

图24是分流器主体95的立体图。图25是从顶面侧观察分流器主体95的图。图26是从底面侧观察分流器主体95的图。

分流器主体9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主体部”)是在内部形成有主体内部空间sp3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主体内部空间sp3是与出入口管91和各第1细管93的一端连通、且使从出入口管91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分流到)各第1细管93的空间。此外,主体内部空间sp3还是汇集从各第1细管93流出的制冷剂并使其流入出入口管91的空间。

分流器主体95具有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上方的顶面951和面向下方的底面952。分流器主体95在顶面951形成有用于插入出入口管91的第1开口95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开口95a配置于顶面951的中心部分。

分流器主体95在底面952形成有多个(这里为14个)用于插入第1细管93或第2细管94的第2开口95b。各第2开口95b与各第1细管93和第2细管94中的任意一方一对一地对应,被插入对应的细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2开口95b在底面952隔开间隔地呈环状配置。第1开口95a和各第2开口95b分别单独地与主体内部空间sp3连通(参照图22)。

图27是示出从水平方向观察的分流器主体95的周围的放大图。图28是示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图27的状态的放大图。

在分流器90中,出入口管91从分流器主体95的顶面朝向上方延伸(参照图27)。换言之,出入口管91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参照图22)。

此外,在分流器90中,各第1细管93从分流器主体95的底面暂时朝向下方延伸(参照图27和图28)。换言之,各第1细管9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具体而言,各第1细管93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后弯曲,朝向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沿着上方向延伸。更详细地讲,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细管93中的半数以上(这里为9根)的第1细管93是如下的上方弯曲管93a: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后以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将延伸方向转换为上方向,隔开间隔地与分流器主体95相邻并沿着上方向延伸(参照图27、图28)。即,上方弯曲管93a具有至少2个弯曲部分(从下方向上方折返的弯曲部分、以及向上方延伸后朝向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弯曲的弯曲部分)。

此外,该上方弯曲管93a的绝大部分(这里为8根)朝向分流器主体95的中心弯曲,隔开间隔地与出入口管91相邻并沿着上方向延伸(参照图27、图28)。即,该上方弯曲管93a还具有一个弯曲部分(朝向分流器主体95的中心弯曲的弯曲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状态下的俯视观察时,上方弯曲管93a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分流器主体95和出入口管91的周向。换言之,能够解释为:在分流器90中,分流器主体95和从顶面侧向上方延伸的出入口管91的周围由与底面侧连接且弯曲而朝向上方延伸的多个第1细管93(上方弯曲管93a)包围。

但是,分流器主体95具有未被第1细管93包围的外表面部分,该外表面部分作为在分流器90的组装时与在炉中移动时使用的工具抵接的抵接部953发挥功能。即,分流器主体95在被插入有出入口管91、多个第1细管93和第2细管94的状态下,支承于例如图29所示的工具100而在炉中移动。因此,分流器主体95的一部分(即与抵接部953相当的部分)不与第1细管93相邻,以确保由工具100支承的承受面。即,分流器主体95具有与工具抵接的抵接部953。

在分流器90中,在正循环运转时,从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对应的第1细管93,通过第1细管93向分流器主体95(主体内部空间sp3)流出。流入主体内部空间sp3的制冷剂流过出入口管91,向第8配管p8流出。

此外,在逆循环运转时,从第8配管p8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出入口管91,流入分流器主体95(主体内部空间sp3)。流入主体内部空间sp3的制冷剂分开而流过多个第1细管93,流入任意一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

(5)室外热交换器15内的各部的位置关系

图30是示出俯视观察时的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和分流器90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如图30所示,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和分流器90密集地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一端附近。特别地,第2集管70(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和分流器90在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一端附近接近配置。第2集管70(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和分流器90的俯视观察时的直线距离d1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设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紧凑化的观点来看,设定为100mm以下。

(6)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造方法

各部在炉中利用焊料进行焊接接合,由此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5。关于这点,在俯视观察时,室外热交换器15的3个部位大幅弯曲,形成弯曲部b1、b2、b3(参照图8)。另一方面,进行焊接的炉的大小已确定,因此,关于热交换部40,在形成弯曲部b1、b2、b3之前的平坦状态下进行炉中焊接。在进行炉中焊接后,使用规定的辊工具和按压工具构成弯曲部b1、b2、b3。

(7)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路径结构

在以上述这种方式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构成多个路径。这里的“路径”是由分流器90的第1细管93、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对应的1个以上的传热管41(41a和41b)和折返空间sp2构成的制冷剂的路径。

图31是概略地示出从上风侧观察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各路径的示意图。图32是概略地示出从下风侧观察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各路径的示意图。如图31和图32所示,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构成第1路径rp1-第13路径rp13。

第1路径rp1是在设置状态下位于最上方的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1路径rp1是位于比双点划线l1靠上方处的路径。第1路径rp1包含3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1路径rp1是包含位于比双点划线l1靠上方处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最上方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路径。

第2路径rp2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2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2路径rp2是位于双点划线l1与双点划线l2之间的路径。第2路径rp2包含4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2路径rp2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1与双点划线l2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2个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路径。

第3路径rp3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3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3路径rp3是位于双点划线l2与双点划线l3之间的路径。第3路径rp3包含8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3路径rp3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2与双点划线l3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3个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路径。

第4路径rp4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4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4路径rp4是位于双点划线l3与双点划线l4之间的路径。第4路径rp4包含9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4路径rp4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3与双点划线l4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4个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路径。

第5路径rp5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5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5路径rp5是位于双点划线l4与双点划线l5之间的路径。第5路径rp5包含10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5路径rp5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4与双点划线l5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最上方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路径。

第6路径rp6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6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6路径rp6是位于双点划线l5与双点划线l6之间的路径。第6路径rp6包含11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6路径rp6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5与双点划线l6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2个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路径。

第7路径rp7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7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7路径rp7是位于双点划线l6与双点划线l7之间的路径。第7路径rp7包含12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7路径rp7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6与双点划线l7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3个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路径。

第8路径rp8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8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8路径rp8是位于双点划线l7与双点划线l8之间的路径。第8路径rp8包含12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8路径rp8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7与双点划线l8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4个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路径。

第9路径rp9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9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9路径rp9是位于双点划线l8与双点划线l9之间的路径。第9路径rp9包含7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9路径rp9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8与双点划线l9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最上方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路径。

第10路径rp10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10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10路径rp10是位于双点划线l9与双点划线l10之间的路径。第10路径rp10包含6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10路径rp10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9与双点划线l10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2个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路径。

第11路径rp11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11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11路径rp11是位于双点划线l10与双点划线l11之间的路径。第11路径rp11包含6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11路径rp11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10与双点划线l11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3个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路径。

第12路径rp12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12个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12路径rp12是位于双点划线l11与双点划线l12之间的路径。第12路径rp12包含4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12路径rp12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11与双点划线l12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4个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路径。

第13路径rp13是在设置状态下从上方数第13个(最下方)路径。在图31、图32中,第13路径rp13是位于双点划线l12与双点划线l13之间的路径。第13路径rp13包含5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第13路径rp13是包含位于双点划线l12与单点划线a1之间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即从上方数第5个和第6个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路径。第13路径rp13还被分成上侧第13路径rp13a和下侧第13路径rp13b。

上侧第13路径rp13a位于比单点划线a1(图31、图32)靠上方的位置。上侧第13路径rp13a由第1细管93、最下方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3根上风侧传热管41a、折返空间sp2和3根下风侧传热管41b构成。

下侧第13路径rp13b位于比单点划线a1(图31、图32)靠下方的位置。下侧第13路径rp13b由第2细管94、第1集管50内的空间(s1、s2)、从下方数的2根下风侧传热管41b、折返空间sp2、从下方数的2根上风侧传热管41a和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构成。

这样构成的第13路径rp13的流路长度比其他路径的流路长度长。

以上述这种方式构成的各路径(rp1-rp13)在第1集管主空间s1和主体内部空间sp3的一方分流,在另一方汇合。换言之,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各路径平行地构成。即,原则上,通过了各路径(rp1-rp13)中的任意一个路径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而不会流入其他路径。在该观点中,室外热交换器15与通过了任意一个路径的制冷剂向其他路径折返的热交换器不同。

这里,如上所述,关于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部40的室外空气流af,与通过下部分(特别是比中央靠下方的路径)的空气相比,通过上部分(特别是比中央靠上方的路径)的空气的风速较大。因此,在各路径中,与通过下部的路径相比,配置于上部的路径中通过的空气流的风速较大。例如,与通过包含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路径(这里为rp9-rp13)的空气流的风速相比,通过包含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路径(这里为rp5-rp8)的空气流的风速较大。此外,与通过包含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路径(这里为rp5-rp8)的空气流的风速相比,通过包含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路径(这里为rp1-rp4)的空气流的风速较大。

(8)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制冷剂以如下的方式流动。

(8-1)正循环运转时

在正循环运转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一边流动。但是,在制冷循环除霜运转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一边与附着的霜进行热交换一边流动。

具体而言,在正循环运转时,制冷剂从第7配管p7流入气体侧集合管60。流入气体侧集合管60的制冷剂经由多个连接管61流入第1集管50的第1集管主空间s1。流入第1集管主空间s1的制冷剂分开而分别流入各路径(第1路径rp1-第13路径rp13)的下风侧传热管41b,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40b。通过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制冷剂到达折返集管80(更具体而言为对应的折返空间sp2)。

然后,制冷剂在折返空间sp2折返而流入对应的上风侧传热管41a,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40a。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制冷剂到达第2集管70(更具体而言为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

原则上,流入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制冷剂经由对应的第1细管93流入分流器90(主体内部空间sp3)。从第1细管93流入主体内部空间sp3的制冷剂与从其他第1细管93流出的制冷剂汇合,通过出入口管91向第8配管p8流出。

另外,从气体侧集合管60流入第1集管50的第1集管主空间s1的制冷剂中的、流入位于第1集管主空间s1的最下方的下风侧传热管41b(即下风侧热交换部40b中从下方数第2个下风侧传热管41b)的制冷剂流过下风侧热交换部40b。通过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制冷剂在折返空间sp2折返而流入从下方数第2个上风侧传热管41a,流过上风侧热交换部40a。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制冷剂在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中向下方折返,流入最下方的上风侧传热管41a,再次流过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然后,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制冷剂在折返空间sp2折返而流入最下方的下风侧传热管41b,流过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然后,通过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制冷剂流入第1集管辅助空间s2,经由第2细管94流入分流器主体95的主体内部空间sp3。

(8-2)逆循环运转时

在逆循环运转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5的制冷剂一边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一边流动。具体而言,在逆循环运转时,制冷剂从第8配管p8流入出入口管91。通过了出入口管91的制冷剂到达分流器90(主体内部空间sp3),分开而流入多个第1细管93和第2细管94(即流入各路径)。

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流入第1细管93的制冷剂到达第2集管70(更具体而言为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流入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制冷剂流入对应的上风侧传热管41a,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40a。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制冷剂到达折返集管80(更具体而言为对应的折返空间sp2)。然后,制冷剂在折返空间sp2折返而流入对应的下风侧传热管41b,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40b。通过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制冷剂到达第1集管50(更具体而言为第1集管主空间s1)。流入第1集管主空间s1的制冷剂经由多个连接管61到达气体侧集合管60,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

另一方面,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流入第2细管94的制冷剂(即流入下侧第13路径rp13b的制冷剂)到达第1集管50的第1集管辅助空间s2。流入第1集管辅助空间s2的制冷剂流入最下方的下风侧传热管41b,通过下风侧热交换部40b。通过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制冷剂到达折返集管80(更具体而言为对应的折返空间sp2)。然后,制冷剂在折返空间sp2折返而流入最下方的上风侧传热管41a,通过上风侧热交换部40a。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制冷剂在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中向上方折返,流入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从下方数第2个上风侧传热管41a,再次流过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然后,通过了上风侧热交换部40a的制冷剂在折返空间sp2折返而流入从下方数第2个下风侧传热管41b,流过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然后,通过了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制冷剂流入第1集管主空间s1,经由连接管61到达气体侧集合管60,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

(9)室外热交换器15的功能

如上所述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以下的功能。

(9-1)性能提高促进功能

(a)

在分流器主体95中,主体内部空间sp3的与第1细管93连通的连通部分的高度(第1细管93的出口面的高度)h2(参照图27)是压头的基准。当压头差大于流过传热管41的制冷剂的压力时,阻碍制冷剂的流动。特别地,关于配置于热交换部40的下部的传热管41,由于压头的影响,制冷剂的循环量降低,制冷剂容易滞留。

这里,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扁平管被用作传热管41。而且,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进行使用集管(更详细地讲为第2集管70内的多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使制冷剂向各路径分流、即所谓的集管分流。此外,在各路径(rp1-rp10)中包含多个传热管41,在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朝向各传热管41进行分流。特别地,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关于朝向各传热管41的分流,在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形成环状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这样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逆循环运转时,与压头差相关联地,在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流入各传热管41的制冷剂可能产生偏流。即,在与一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连接的各传热管41中,越是下层的传热管41,越容易流过液体制冷剂,越是上层的传热管41,越容易流过气体制冷剂。即,在一个路径内,位于上下位置的多个传热管41容易产生压力损失差。与其相关联地,特别是在制冷循环除霜运转时,在各路径中,容易受到液体压头影响的下方的传热管41容易滞留制冷剂,未被供给热气体而容易产生残留。

关于这点,在不进行集管分流的热交换器中,路径的数量和传热管的数量处于一对一的关系,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时,关于流过最下层的路径的传热管的制冷剂,如果确保强于分流器的液体压头的压力差,则能抑制制冷剂滞留。另一方面,在如室外热交换器15那样进行集管分流的热交换器中,循环量按照每个路径而不同,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时,关于流过最容易受到液体压头影响且循环量容易减小的最下层的传热管41的制冷剂,需要确保强于液体压头的压力差。

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设置状态下的分流器主体95的高度位置比以往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流器主体95的高度位置被控制成:底面952距底框33的上表面的高度h1(参照图27)成为43mm(100mm以内)。

由此,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能够减小被用作冷凝器的情况下由于分流器主体95的设置高度而产生的压头差。与其相关联地,关于流过配置于热交换部40的下部的传热管41(例如第9路径rp9-第13路径rp13中包含的传热管41)的液体制冷剂,确保强于液体压头的压力差而容易流动,促进性能提高。特别是在制冷循环除霜运转时,抑制液体制冷剂滞留,促进除霜。因此,抑制霜的残留,可靠性优异。

(b)

此外,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沿着铅垂方向并排形成有13个路径。即,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3个以上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在设置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并排。而且,规定根数的传热管41在各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中连通。

具体而言,3根传热管41与第1路径rp1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连通。4根传热管41与第2路径rp2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连通。8根传热管41与第3路径rp3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连通。9根传热管41与第4路径rp4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连通。

此外,10根传热管41与第5路径rp5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连通。11根传热管41与第6路径rp6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连通。12根传热管41与第7路径rp7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连通。12根传热管41与第8路径rp8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连通。

此外,7根传热管41与第9路径rp9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6根传热管41与第10路径rp10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6根传热管41与第11路径rp11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4根传热管41与第12路径rp12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3根传热管41与第13路径rp13(上侧第13路径rp13a)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的根数为7根以下。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跟与一个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连通的传热管41的数量相比,与一个下层侧第2空间连通的传热管41的数量较少。由此,促进被用作冷凝器的情况下的分流器主体95内(主体内部空间sp3)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头的降低。与其相关联地,在被用作冷凝器时,在与存在液体制冷剂滞留的倾向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即配置于下部的第9路径rp9-第13路径rp13)中,制冷剂容易良好地流动,促进性能提高。特别是在制冷循环除霜运转时,抑制液体制冷剂滞留,促进除霜。因此,抑制霜的残留,可靠性优异。

(9-2)组装性提高功能

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分流器主体95被设置成,出入口管91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上方向延伸,并且多个(这里为10根、即6根以上)第1细管93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关于这点,与分流器主体95以这种方式设置相关联地,在手动进行分流器主体95和第1细管93的焊接接合的情况下,想到作业性显著降低,组装性不佳。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分流器主体95和多个第1细管93为铝或铝合金制,由此,能够通过炉中焊接对两者进行接合而构成分流器90。与其相关联地,促进组装性提高。

(9-3)紧凑性提高功能

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促进紧凑化。即,在分流器90中,各第1细管93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后弯曲,朝向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沿着上方向延伸。更详细地讲,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细管93中的半数以上(这里为9根)的第1细管93是如下的上方弯曲管93a: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后以向下方鼓出的方式弯曲,将延伸方向转换为上方向,隔开间隔地与分流器主体95相邻并沿着上方向延伸(参照图27、图28)。此外,该上方弯曲管93a的绝大部分(这里为8根)朝向分流器主体95的中心弯曲,隔开间隔地与出入口管91相邻并沿着上方向延伸(参照图27、图28)。即,在设置状态下的俯视观察时,半数以上的第1细管93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分流器主体95和出入口管91的周向。换言之,在分流器90中,分流器主体95和从顶面侧向上方延伸的出入口管91的周围由与底面侧连接且弯曲而朝向上方延伸的多个第1细管93(上方弯曲管93a)包围。

分流器90以这种方式构成,由此,能够减小分流器主体95与第1细管93的距离、出入口管91与各第1细管93的距离和/或各第1细管93之间的距离。即,能够确保空隙的同时将各部分接近配置。由此,促进假设配置于狭小空间的分流器90的紧凑化。进而促进室外热交换器15的紧凑化。

(10)特征

(10-1)

以往,公知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热交换部,其包含在设置状态下扁平管沿着铅垂方向并排而成的多个扁平管;分流器,其配置于液体侧端部;以及集管,其配置于热交换部与分流器之间。在该热交换器中,在集管内,以沿着扁平管层叠的方向并排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空间,各空间与对应的扁平管连通。此外,集管内的各空间和分流器由细管连接,形成多个路径(制冷剂流路)。在这种热交换器被用作冷凝器时,与由于分流器的设置高度而产生的压头差相关联地,液体制冷剂容易滞留在配置于最下层附近的扁平管(路径)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设置状态下,3个以上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沿着铅垂方向并排,跟与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位于中央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连通的传热管41的数量相比,与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比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靠下方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连通的传热管41的数量较少。由此,促进被用作冷凝器的情况下的分流器主体95内(主体内部空间sp3)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头的降低。与其相关联地,在被用作冷凝器时,在与具有液体制冷剂滞留的倾向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即配置于下部的第9路径rp9-第13路径rp13)中,制冷剂容易良好地流动,促进性能提高。特别是在制冷循环除霜运转时,抑制液体制冷剂滞留,促进除霜。因此,抑制霜的残留,可靠性优异。

(10-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折返空间形成部件88(第3分流部)形成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与气体侧集合管60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在内部形成有折返空间sp2(第3空间)。折返空间sp2与对应的传热管(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中的一方)的另一端连通,并且,与配置于和传热管41同一层的第2传热管(上风侧传热管41a和下风侧传热管41b中的另一方)的一端连通。

由此,各路径(rp1-rp13)平行地构成。即,原则上,通过了各路径(rp1-rp13)中的任意一个路径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而不会流入其他路径。

(10-3)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设置状态下,跟通过与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的周围的室外空气流af的风速相比,通过与比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靠上方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连通的传热管41的周围的室外空气流af的风速较大。即,关于配置于从侧方吸入室外空气流af并向上方吹出的室外单元10的室外热交换器15,促进性能提高。

(10-4)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配置于设置状态下的热交换部40的整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一以下的高度位置,在与该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即被用作冷凝器时特别具有液体制冷剂滞留的倾向的传热管41)中,制冷剂容易良好地流动,促进性能提高。

(10-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设置状态下位于最下层的传热管41与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在该传热管41(即被用作冷凝器时特别具有液体制冷剂滞留的倾向的传热管41)中,制冷剂容易良好地流动,促进性能提高。

(10-6)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设置状态下,多个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沿着铅垂方向并排,在与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即被用作冷凝器时特别具有液体制冷剂滞留的倾向的传热管41)中,制冷剂容易良好地流动。

(10-7)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设置状态下,多个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沿着铅垂方向并排。与其相关联地,在与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连通的传热管41中,在被用作冷凝器时液体制冷剂特别容易滞留,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该传热管41中,制冷剂也容易良好地流动。

(10-8)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出入口管91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分流器主体95。第1细管93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分流器主体95。

由此,能够降低设置状态下的分流器90的分流器主体95的高度位置。其结果是,在传热管41以沿着铅垂方向并排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在被用作冷凝器时,能够降低由于分流器的设置高度而产生的压头差。由此,在被用作冷凝器时,在液体制冷剂容易滞留的配置于最下层附近的传热管41(路径)中,也特别抑制液体制冷剂滞留。因此,特别促进性能提高,特别抑制特别是正循环运转(制冷运转或制冷循环除霜运转)时的可靠性降低。

(10-9)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中,与室外热交换器15的功能相关联地,促进性能提高。

(11)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的变形例所示那样适当变形。另外,各变形例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与其他变形例组合应用。

(11-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分流器主体95中,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下方的底面952形成有多个第2开口95b,这多个第2开口95b与第1细管93的一端连结。从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将第1细管93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分流器90以这种方式构成。但是,分流器90的构成方式不必限于此,只要第1细管93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即可,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在分流器主体95中,也可以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侧方的侧面形成有多个第2开口95b的一部分或全部。

(11-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分流器主体95中,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上方的顶面951形成有第1开口95a,该第1开口95a与出入口管91的一端连接。从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将出入口管91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分流器90以这种方式构成。但是,分流器90的构成方式不必限于此,只要出入口管91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与分流器主体95连接即可,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在分流器主体95中,也可以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侧方的侧面形成有第1开口95a。

此外,在分流器主体95中,也可以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下方的底面952形成有第1开口95a,该第1开口95a与出入口管91的一端连接。该情况下,在分流器主体95中,也可以在设置状态下面向上方的顶面951形成有第1开口95a,该第1开口95a与第1细管93的一端连接。在该例子中,出入口管91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分流器主体95,多个第1细管93在设置状态下以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上方向延伸的方式一端被连接于分流器主体95,但是,关于上述“10-1”所记载的作用效果,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实现。

(11-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细管93与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一对一地对应,与对应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连接。但是,关于第1细管93和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对应关系,只要不产生矛盾,能够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例如,各第1细管93也可以与任意一个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地对应。

此外,关于分流器90中包含的第1细管93的根数,不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根数,能够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即,分流器90也可以具有11根以上的第1细管93,还可以具有小于10根的第1细管93。

(11-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分别形成有与对应的传热管41的一端连接的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以及与对应的第1细管93的另一端连接的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在设置状态下,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的高度位置为位于最下方的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的高度位置以下。从抑制在被用作冷凝器时液体制冷剂在各路径中滞留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室外热交换器15以这种方式构成。但是,在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中,第1细管连接开口73a的高度位置不是必须为位于最下方的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711的高度位置以下。

(11-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说明,但是,关于设置状态下的分流器主体95的高度位置,也可以设定成:主体内部空间sp3的与第1细管93连通的连通部分的高度h2位于最下方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以下。由此,进一步抑制在被用作冷凝器时液体制冷剂在各路径中滞留。

(11-6)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解释为汇集多个形成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分流部”)而构成的单一的第2集管70配置于热交换部40与分流器90之间。

但是,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形成与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相当的空间的部件(即与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相当的部件)也可以配置于第2集管70以外。

例如,形成至少一个与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相当的空间的1个以上的部件(例如集管等)也可以代替第2集管70/与第2集管70一起配置于热交换部40与分流器90之间。该情况下,该部件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2分流部”。

此外,例如,使制冷剂分流到多个路径(rp1-rp13)中的任意一方/全部的分流机构也可以代替第2集管70/与第2集管70一起配置于热交换部40与分流器90之间。

(11-7)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形成有10个路径。但是,关于室外热交换器15中形成的路径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例如,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也可以形成11个以上的路径,还可以形成小于10个的路径。此外,关于第2集管70中形成的第2集管内部空间sp1的数量和第1细管9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路径的数量而适当变更。

(11-8)变形例8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路径的形成方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关于各路径中包含的传热管41的数量,只要不与上述(10-1)所记载的思想矛盾,则能够单独地适当变更。此外,例如,形成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数量、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数量和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数量分别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a的数量不限于4个,也可以是1个以上且3个以下,还可以是5个以上。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中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b的数量不限于4个,也可以是1个以上且3个以下,还可以是5个以上。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sc的数量不限于5个,也可以是1个以上且4个以下,还可以是6个以上。

(11-9)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3路径rp13形成为包含上侧第13路径rp13a和下侧第13路径rp13b。但是,第13路径rp13不需要必须以这种方式形成,在第13路径rp13中,也可以省略下侧第13路径rp13b。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第1集管辅助空间s2、第2集管辅助空间spa、第2细管94等。

(11-10)变形例10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各部的配置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和分流器90配置于热交换部40的一端附近,并且,折返集管80配置于热交换部40的另一端附近,但是,也可以是第1集管50、气体侧集合管60、第2集管70和分流器90配置于热交换部40的另一端附近,折返集管80配置于热交换部40的一端附近。此外,例如,也可以调换上风侧热交换部40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40b的配置位置。即,也可以是上风侧热交换部40a配置于下风侧(或内侧),下风侧热交换部40b配置于上风侧(或外侧)。

(11-11)变形例11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气体侧集合管60也可以适当省略。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第1集管50连接有第7配管p7。另外,该情况下,第1集管5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3管”。

(11-12)变形例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2个热交换部40(上风侧热交换部40a和下风侧热交换部40b)。但是,室外热交换器15的构成方式不必限于该方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热交换部40。该情况下,各热交换部40可以沿着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并排,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并排。

此外,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仅具有单一的热交换部40。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折返集管80,第1集管50与上风侧传热管41a的端部连接。在该例子中,第1集管50内的空间可以按照每个路径进行分隔(该情况下,被分隔的各空间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3空间”,此外,形成第1集管50的各个空间的各部分相当于“第3分流部”)。

(11-13)变形例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状或大致c字状。即,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热交换部40主要具有与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交叉的3个面。但是,室外热交换器15的构成方式不必限于该方式,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或大致v字状。即,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热交换部40具有与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交叉的2个面。

此外,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i字状。即,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热交换部40具有与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交叉的单一的面。

此外,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热交换部40具有4个以上的与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交叉的面。

(11-14)变形例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传热管41形成有多个流路411。但是,不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形成有单一的流路411的扁平管作为传热管41。

(11-15)变形例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交换部40包含97根传热管41。但是,热交换部40中包含的传热管41的根数能够适当变更,可以是98根以上,也可以小于97根。

(11-16)变形例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室外热交换器15中包含的各部为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情况。但是,不需要室外热交换器15中包含的各部全部为铝制或铝合金制。例如,关于任意一个部分,可以由其他金属(例如钢类等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其他原材料(例如树脂等)构成。

(11-17)变形例1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在设置状态下,分流器90与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的俯视观察时的直线距离d1成为100mm以下。根据提高紧凑性这样的观点,优选将d1设定为较小的值。但是,不必限于此,分流器90与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78的俯视观察时的直线距离d1的值能够适当变更。

(11-18)变形例18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多个第2开口95b隔开间隔地呈环状配置。关于具有多个第1细管93从分流器主体95向下方延伸的分流器90的热交换器,根据确保相邻的第1细管93之间的空隙并使多个第1细管93密集这样的观点,优选多个第2开口95b以这种方式配置。但是,第2开口95b的配置方式不必限于此,能够适当变更。

(11-19)变形例19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多个第1细管93中的半数以上的第1细管93是这样的上方弯曲管93a:在设置状态下从主体内部空间sp3沿着下方向延伸后弯曲,与分流器主体95相邻地沿着上方向延伸。关于这点,上方弯曲管93a的数量不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数量,能够适当变更。即,关于分流器90中包含的上方弯曲管93a的数量,可以是9根以上,也可以小于8根。

(11-20)变形例2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上方弯曲管93a在设置状态下与分流器主体95相邻地沿着上方向延伸后再次弯曲,朝向出入口管91延伸,进而弯曲而与出入口管91相邻地沿着上方向延伸。关于这点,上方弯曲管93a的构成方式不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式,能够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

(11-21)变形例2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俯视观察时,多个上方弯曲管93a在设置状态下沿出入口管91的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根据分流器90的紧凑化这样的观点,优选多个上方弯曲管93a以这种方式配置。但是,上方弯曲管93a的构成方式不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式,能够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

(11-22)变形例22

除此之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室外热交换器15的各部的形成方式(位置、形状、大小等)不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方式,只要不与上述(10-1)所记载的思想产生矛盾即可,能够根据设计规格等而适当变更。

(11-23)变形例23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剂回路rc的构成方式,能够根据设计规格和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代替制冷剂回路rc中包含的设备的一部分/与制冷剂回路rc中包含的设备一起包含图1中未示出的设备。此外,例如,只要不产生障碍,则也可以省略制冷剂回路rc中包含的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气液分离器11等)。

(11-24)变形例2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应用于空气流从侧方流入并向上方流出的室外单元10。但是,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单元。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应用于空气流从侧方流入并向前面侧流出的箱型的室外单元10。此外,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作为室内热交换器22而应用于室内单元20。

(11-25)变形例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室外热交换器15应用于空调系统1的情况。但是,室外热交换器15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冷冻装置(热水供给装置、热泵冷却器等)。

(12)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但是,能够理解到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方式和详细情况的多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热交换器或具有热交换器的空调室内机。

标号说明

1:空调系统(冷冻装置)

10:室外单元

12:压缩机

15: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18:室外风扇

20:室内单元

30:室外单元外壳

40:热交换部

40a:上风侧热交换部

40b:下风侧热交换部

41:传热管(扁平管)

41a:上风侧传热管

41b:下风侧传热管

42:传热翅片

50:第1集管

51:下风传热管侧部件

52:第1集管分隔部件

53:集合管侧部件

54:第1分隔板

55:第2分隔板

60:气体侧集合管(第3管)

61:连接管

62:捆束带

70:第2集管

71:上风传热管侧部件

72:第2集管分隔部件

72a:第1连通开口

72b:第2连通开口

73:分流器侧部件

73a:第1细管连接开口

74、74a:分隔板

75:整流板

75a:第3连通开口

78:第2集管内部空间形成部件(第2分流部)

80:折返集管

81:上风侧开口

82:下风侧开口

88:折返空间形成部件(第3分流部)

90:分流器(第1分流部)

91:出入口管(第1管)

93:第1细管(第2管)

93a:上方弯曲管

94:第2细管

95:分流器主体(主体部)

95a:第1开口

95b:第2开口

100:工具

411:流路

511:下风传热管连接开口

711:上风传热管连接开口

951:顶面

952:底面

953:抵接部

af:室外空气流

p1-p9:第1配管-第9配管

rc:制冷剂回路

rp1-rp13:第1路径-第13路径

rp13a:上侧第13路径

rp13b:下侧第13路径

s1:第1集管主空间

s2:第1集管辅助空间

sa:上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

sb:中央第2集管内部空间(中央第2空间)

sc:下层第2集管内部空间(下层侧第2空间)

spa:第2集管辅助空间

sp1:第2集管内部空间(第2空间)

sp2:折返空间(第3空间)

sp3:主体内部空间(第1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3/160952号公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