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3475发布日期:2019-06-15 01:0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暖领域,具体是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住宅,为了自己的生活方便,人们就会对自己的住宅安装各种家用设备,地暖系统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地暖系统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系统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由于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从而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地暖系统包括热源、管道以及相应的辅材,是最舒适健康的家庭独立采暖方式之一,也成为供暖的主流供暖方式之一,传统的暖气片式的供暖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但是目前的地暖产品无论是电采暖还是水地热一般都是采用直热式或者是辐射热方式来达到取暖的效果,这种方式要求热源可以持续的提供热量,这就要求换热站和电力负荷都需要随时应对所需要的热量或者是电力负荷。尤其是对于使用电加热的产品,不能有效的利用峰谷电进行错峰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包括散热层、缓释层、蓄热层、发热层和地面保温层,所述散热层、缓释层、蓄热层、发热层和地面保温层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地面保温层完全包裹蓄热层的底面和侧面,可以防止建筑围护结构对蓄热层的传导,从而有效保证热量从缓释层下缓慢散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散热层的上端还设置有装饰层,具有装饰作用,美观性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热式地暖系统还包括墙暖保温层,墙暖保温层包裹在地面保温层、发热层和蓄热层周围,墙暖保温层与地面保温层配合使用,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地面保温层采用聚氨酯保温板、挤塑保温板、发泡水泥、玻璃棉、泡沫玻璃、岩棉、聚苯板、聚乙烯发泡、pvc发泡、保温涂料、硅酸盐保温材料等众多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发热层包括发热电缆、电热膜、碳晶板、石墨烯加热膜、水暖管、碳纤维加热线和硅胶发热线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散热层采用混凝土、自流平环氧地坪、砂石和石块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蓄热层采用混凝土、矿粉蓄热材料、金属蓄热材料、液态蓄热材料和相变蓄热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作,缓释层采用聚氨酯保温板、挤塑保温板、发泡水泥、玻璃棉、泡沫玻璃、岩棉、聚苯板、保温涂料、聚乙烯发泡、pvc发泡和硅酸盐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装饰层采用木地板、地板革、水泥地面、地砖、复合地板、地毯和石材中的一种或几种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产品设计合理,通过散热层、缓释层、蓄热层、发热层和地面保温层的配合使用,加热一次蓄热层可以提供更加长时间的不间断供暖,有效利用夜间谷电蓄热,可以满足一天24小时内房间的供暖;

本产品由于是采用蓄热式加热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地热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问题造成的事故和损失,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电加热方式采暖的费用,可以大大降低电加热采暖的运行成本,而相比较水地暖而言,因为其采用蓄热层进行加热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水暖的供热效率,即使短时间的水温温度不足也不会对房间的温度造成影响,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如有实验数据请提供)。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热式地暖系统的爆炸图。

其中:1-装饰层,2-散热层,3-缓释层,4-墙暖保温层,5-蓄热层,6-发热层,7-地面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包括散热层2、缓释层3、蓄热层5、发热层6和地面保温层7,所述散热层2、缓释层3、蓄热层5、发热层6和地面保温层7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地面保温层7完全包裹蓄热层5的底面和侧面,可以防止建筑围护结构对蓄热层的传导,从而有效保证热量从缓释层3下缓慢散发。

散热层2的上端还设置有装饰层1,具有装饰作用,美观性好。

蓄热层5采用混凝土、矿粉蓄热材料、金属蓄热材料、液态蓄热材料和相变蓄热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作,缓释层3采用聚氨酯保温板、挤塑保温板、发泡水泥、玻璃棉、泡沫玻璃、岩棉、聚苯板、保温涂料、聚乙烯发泡、pvc发泡和硅酸盐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作。

装饰层1采用木地板、地板革、水泥地面、地砖、复合地板、地毯和石材中的一种或几种制作。

实施例2

一种蓄热式地暖系统,包括散热层2、缓释层3、蓄热层5、发热层6和地面保温层7,所述散热层2、缓释层3、蓄热层5、发热层6和地面保温层7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地面保温层7完全包裹蓄热层5的底面和侧面,可以防止建筑围护结构对蓄热层的传导,从而有效保证热量从缓释层3下缓慢散发。

所述蓄热式地暖系统还包括墙暖保温层4,墙暖保温层4包裹在地面保温层7、发热层6和蓄热层5周围,墙暖保温层4与地面保温层7配合使用,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地面保温层7采用聚氨酯保温板、挤塑保温板、发泡水泥、玻璃棉、泡沫玻璃、岩棉、聚苯板、聚乙烯发泡、pvc发泡、保温涂料、硅酸盐保温材料等众多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作。

发热层6包括发热电缆、电热膜、碳晶板、石墨烯加热膜、水暖管、碳纤维加热线和硅胶发热线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散热层2采用混凝土、自流平环氧地坪、砂石和石块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制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首先在地面铺设地面保温层7,地面保温层7在地面全面铺设,同时地面保温层7将发热层6、蓄热层5与房屋的围护结构进行阻隔。然后在地面保温层7的上面铺设发热层6,在发热层6铺设完成后,将蓄热层5进行铺设,同时使用地面保温层7将发热层6和蓄热层5进行全面包覆,然后铺设缓释层3,使得该蓄热层5的热量可以实现缓慢释放的目的。然后在缓释层3上方铺设散热层2,散热层2可以有效吸收蓄热层5散发的热量,将蓄热层5的热量缓慢的散发出来,然后在该散热层2的基础上安装装饰层1。

本发明和其它地热系统相比,加热一次蓄热层5可以提供更加长时间的不间断供暖。如果有效利用夜间谷电蓄热,可以满足一天24小时内房间的供暖。而且该系统由于是采用蓄热式加热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地热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问题造成的事故和损失。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电加热方式采暖的费用,可以大大降低电加热采暖的运行成本。而相比较水地暖而言,因为其采用蓄热层5进行加热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水暖的供热效率。即使短时间的水温温度不足也不会对房间的温度造成影响。

从运行上看,无论是电采暖还是水暖其转换的热能一般完全用于房间采暖,而墙暖保温层4可以有效的降低这部分热能的损失,从而使得这部分热能可以绝大部分被转移到散热层2来给房间提供加热。

本发明响应了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产品的号召,在使用了该系统后,水地热产品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而电地热产品则可以大大的降低使用的费用。该产品可以提高对于谷电的利用,尤其是在现有的煤改电的形式下,可以对传统的加热方式起到更替作用,同时也不增加居民的采暖费用开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