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4122发布日期:2019-11-05 22:0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新风机一般包括回风风机和新风风机,为了方便对回风风机和新风风机的电机线与电控盒之间的连接,一般需要将其中一个风机的电机线直接穿过热交换芯。然而,当其中一个风机的电机线直接穿过热交换芯时,由于该电机线位于热交换芯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容易对新风机的其它的结构产生干扰,容易导致电机线位置处漏风,新风机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风机,新风机具有改进的第一走线槽结构,避免了第二电机线对其它的结构产生的干扰,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第一走线槽还可以起到定位和保护第二电机线的作用,提高了新风机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盖板,所述顶壳的底壁敞开,所述盖板设在所述顶壳的底壁,所述顶壳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热交换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接触以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侧壁的与所述热交换芯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面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走线槽;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风机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轮转动;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控盒与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热交换芯的同侧,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线不途经所述热交换芯且连接至所述电控盒;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第二风轮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风轮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线从所述第二腔室伸入所述第一走线槽且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走线槽且从所述第一走线槽伸出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线连接至所述电控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通过使得第一侧壁的与热交换芯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面上形成有第一走线槽,第二电机线从第二腔室伸入第一走线槽后沿着第一走线槽的延伸方向布线并容纳在第一走线槽内,而后伸出第一走线槽与电控盒相连,而不会直接穿过热交换芯,从而避免了第二电机线对其它的结构产生的干扰,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第一走线槽还可以起到定位和保护第二电机线的作用,提高了新风机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从所述第一走线槽伸出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线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线汇合连接至所述电控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设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机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线穿过所述第二侧壁连接至所述电控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滤网支撑板,所述滤网支撑板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间隔方向延伸,所述滤网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走线槽,从所述第一走线槽伸出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线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走线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扣,所述定位扣用于定位位于所述第二走线槽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扣包括:两个间隔开设置的定位板,每个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内壁;弧形的连接板,弧形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板的自由端相连以与所述第二走线槽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供所述第二电机线穿过的定位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走线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部以用于定位位于所述第一走线槽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壳包括:外壳体和环形的风道侧板,所述风道侧板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热交换芯设在所述风道侧板内,所述热交换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风道侧板的相对侧壁相连,所述风道侧板的下端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走线槽,所述风道侧板的位于所述第一走线槽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的部分部分向内凸出以限定出所述凸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壳的围设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三走线槽,所述第三走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走线槽相连通,所述第三走线槽的另一端邻近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线从所述第二腔室伸入所述第三走线槽后再伸入所述第一走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走线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电机线的定位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风道件,所述风道件上形成有新风进风通道,所述壳体上设有新风进口,所述风道件连接在所述热交换芯和所述新风进口之间,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信号走线穿过所述风道件的侧壁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后再伸入所述第一走线槽且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走线槽,从所述第一走线槽伸出的部分所述信号走线连接至所述电控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未安装盖板的新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未安装盖板的新风机的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未安装盖板、高效过滤网和第二电机线的新风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滤网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图6所示的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新风机100;

壳体1;顶壳11;第一侧壁111;第一走线槽1111;凸起部1112;第二侧壁112;检修板1121;外壳体113;风道侧板114;第三走线槽115;定位凸起116;第一腔室a;第二腔室b;过线孔117;新风进口c;新风出口d;回风进口e;回风出口f;

热交换芯2;

第一风机3;

电控盒4;

第二风机5;第二电机线51;

滤网支撑板6;第二走线槽61;定位扣62;定位板621;连接板622;

风道件7;

信号走线8;

高效过滤器9;

风道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新风机100可以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环境中,以向室内供入新鲜空气。可选地,新风机100可以仅具有新风功能,当然,新风机100还可以具有其它的功能,例如新风机100具有空调室内机的功能,新风机100上设有冷媒流通通道和室内显热换热器等,新风机100与空调室外机可以组装在一起以实现给室内制冷或制热的作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可以包括壳体1、热交换芯2、第一风机3、电控盒4和第二风机5。热交换芯2、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5可设在壳体 1内。

电控盒4设于壳体1。可选地,电控盒4可以设在壳体1内,当然,电控盒4也可以设在壳体1的外侧。

具体地,壳体1包括顶壳11和盖板,顶壳11的底壁敞开,盖板设在顶壳11的底壁上。例如,盖板可拆卸地设在顶壳11的底壁上。或者在组装新风机100的过程中,先将热交换芯2、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5等结构安装在顶壳11内,之后将盖板不可拆卸地安装在顶壳的敞开侧。

顶壳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热交换芯2设在壳体1内且热交换芯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接触以将壳体1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具体而言,例如,当热交换芯2设在壳体1内时,热交换芯2的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间隔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接触,热交换芯2的朝向顶壳11的内顶壁的一侧表面与顶壳11的内顶壁接触,热交换芯2的朝向盖板的一侧表面与盖板接触,从而将壳体1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

其中,第一风机3设在第一腔室a内,第一风机3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风轮转动,第二风机5设在第二腔室b内,第二风机5包括第二风轮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风轮转动。可选地,第一风轮为新风风轮,第二风轮为回风风轮;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可以为回风风轮,第二风轮为新风风轮。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顶壳11形成为大体长方体状,顶壳11 的底壁敞开,盖板设在顶壳11的底壁上,顶壳11上具有新风进口c、新风出口d、回风进口e和回风出口f,其中,新风进口c和回风出口f位于顶壳11的同一侧壁(例如下述的第三侧壁),新风出口d和回风进口e位于顶壳11的同一侧壁(与下述的第三侧壁相对的一侧侧壁),壳体1内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新风通道连通在新风进口c和新风出口d之间,回风通道连通在回风进口e和回风出口f之间,热交换芯2的在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间隔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接触,热交换芯2的朝向顶壳11的内顶壁的一侧表面与顶壳11的内顶壁接触,热交换芯2的朝向盖板的一侧表面与盖板接触,从而将壳体1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热交换芯2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串联在新风通道上,第二气流通道串联在回风通道上,第一风机 3位于第一腔室a内,第二风机5位于第二腔室b内,第一腔室a内设有风道部10,风道部10形成有回风进风通道,风道部10连接在回风进口e与热交换芯2之间以使得回风进风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第二腔室b内设有风道件7,风道件7形成有新风进风通道,风道件7连接在热交换芯2和新风进口c之间以使得新风进风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一腔室a的除去风道部10的其余未设置固体结构的空间构成新风通道的一部分,第二腔室b的除去风道件7的其余未设置固定结构的空间构成回风通道的一部分。

由此,当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转动时,从新风进口c进入的气流首先进入到风道件 7的新风进风通道,接着流向第一气流通道,新风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后流向第一腔室 a并在位于第一腔室a的第一风轮的驱动下进一步从新风出口d排出;从回风进口e进入的室内回风气流首先进入到风道部10的回风进风通道,接着流向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的室内回风气流与第一气流通道的新风之间进行换热,随后室内回风气流从第二气流通道流向第二腔室b,并在位于第二腔室b的第二风轮的进一步驱动下,从回风出口f排出到室外环境中。

再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顶壳11形成为大体长方体状,顶壳11的底壁敞开,盖板设在顶壳11的底壁上,顶壳11上具有新风进口c、新风出口d、回风进口e和回风出口f,其中,新风进口c和回风出口f位于顶壳11的同一侧壁(例如下述的第三侧壁),新风出口d和回风进口e位于顶壳11的同一侧壁(与下述的第三侧壁相对的一侧侧壁),壳体1内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新风通道连通在新风进口c和新风出口d之间,回风通道连通在回风进口e和回风出口f之间,热交换芯2的在第一侧壁 111和第二侧壁112的间隔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接触,热交换芯2的朝向顶壳11的内顶壁的一侧表面与顶壳11的内顶壁接触,热交换芯2的朝向盖板的一侧表面与盖板接触,从而将壳体1内的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热交换芯2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串联在新风通道上,第二气流通道串联在回风通道上,第一风机3位于第一腔室a内,第二风机5位于第二腔室b内,第一腔室a内设有风道部10,风道部10形成有新风出风通道,风道部10连接在新风出口与热交换芯之间以使得新风出风通道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二腔室b内设有风道件7,风道件7形成有回风出风通道,风道件7连接在热交换芯2和回风出口f之间以使得回风出风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第一腔室a的除去风道部10的其余未设置固体结构的空间为回风通道的除去回风出风通道以外的其余部分,第二腔室b的除去风道件7的其余未设置固定结构的空间为新风通道的除去新风回风通道以外的其余部分。

由此,当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转动时,从新风进口c进入的新风流向第二腔室b内,接着进一步流向第一气流通道,新风从第一气流通道流出后流向风道部10的新风出风通道内,进一步从新风出口d排出到室内环境中;从回风进口e进入的回风流向第一腔室a内并在位于第一腔室a的第一风机3的驱动下进一步流向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的室内回风与第一气流通道的新风之间进行换热,随后气流进一步流向风道件7的回风出风通道并从回风出口f排出到室外环境中。

相关技术中,由于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是相互独立的,第一风轮位于第一腔室 a,第二风轮位于第二腔室b,为了方便第一风机3和第二风机5的电机线与电控盒4 之间的连接,一般需要将其中一个风机的电机线直接穿过热交换芯2且该电机线位于热交换芯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然后与另一个电机线汇合后与电控盒4相连。然而,当其中一个风机的电机线直接穿过热交换芯2时,由于该电机线位于热交换芯2与壳体1 的内壁之间,容易对新风机100的其它的结构产生干扰,容易导致电机线位置处漏风,新风机100的可靠性降低。

相对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图5所示,电控盒4 与第一风机3位于热交换芯2的同侧,也就是说,电控盒4与第一风机3均位于热交换芯2的远离第二腔室b的一侧,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线不途经热交换芯2且连接至电控盒4,第一侧壁111的与热交换芯2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上凹入的第一走线槽1111,第一走线槽1111沿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线51 从第二腔室b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且部分容纳在第一走线槽1111且从第一走线槽1111 伸出的部分第二电机线连接至电控盒4,由此可知,第二电机线51从第二腔室b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后沿着第一走线槽1111的延伸方向布线并容纳在第一走线槽1111内,而后伸出第一走线槽1111与电控盒4相连,而不会直接穿过热交换芯2,无论是第一电机线还是第二电机线51均与热交换芯2间隔开,从而避免了第二电机线51对其它的结构产生的干扰,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第一走线槽1111还可以起到定位和保护第二电机线51的作用,提高了新风机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通过使得第一侧壁111的与热交换芯2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面上形成有第一走线槽1111,第二电机线51从第二腔室b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后沿着第一走线槽1111的延伸方向布线并容纳在第一走线槽1111内,而后伸出第一走线槽1111与电控盒4相连,而不会直接穿过热交换芯2,从而避免了第二电机线51对其它的结构产生的干扰,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第一走线槽1111还可以起到定位和保护第二电机线51的作用,提高了新风机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一走线槽1111伸出的部分第二电机线51伸入第一腔室a内且与第一电机线汇合后连接至电控盒4,也就是说,从第一走线槽1111 伸出的部分第二电机线51伸入第一腔室a内,位于第一腔室a内的第二电机线51在第一腔室a内与第一电机线汇合,第一电机线与第二电机线51汇合后、二者一起连接至电控盒4。例如,可将第一腔室a内的第一电机线和第二电机线51通过捆扎线捆扎在一起以实现二者的汇合。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对线体的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控盒4位于壳体1的外侧且设在第二侧壁 112上,第二电机线51与第一电机线穿过第二侧壁112连接至电控盒4。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二侧壁112上设有过线孔117,过线孔117在第二侧壁11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二侧壁112,位于第一腔室a的第一电机线和第二电机线51穿过过线孔117伸到壳体1的外侧以与位于壳体1外侧的电控盒4相连。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方便安装。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侧壁112包括本体板和检修板1121,本体板上设有检修口,电控盒4设于本体板,检修口位于电控盒4的邻近第二腔室b的一侧且检修口正对热交换芯2设置,检修板1121用于打开或关闭检修口。当壳体1内的结构存在故障时,可拆卸下检修板1121,人手通过检修口e伸入到壳体11内以对相关结构行维修或更换即可,方便新风机100吊顶安装后对壳体1内部相关结构的维护

在一些示例中,检修板1121可通过螺钉紧固件固定在本体板上。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检修板1121可通过卡扣结构等可拆卸地安装在本体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第一腔室a内设有滤网支撑板6,滤网支撑板6沿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间隔方向延伸,滤网支撑板6上设有第二走线槽61,从第一走线槽1111伸出的部分第二电机线51的部分容纳在第二走线槽61 内。由此,当第二电机线51从第二腔室b内伸入至第一走线槽1111后,第二电机线51 的部分容纳在第一走线槽1111内,而后部分第二电机线51从第一走线槽1111伸入第一腔室a,伸入第一腔室a的部分第二电机线51部分容纳在第二走线槽61内以便于第二走线槽61对该部分第二电机线51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第二电机线51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避免因第二电机线51在第一腔室a内随意耷拉而对其它的结构例如第一风机3的工作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图4-图5所示,第一腔室a的除去上述的风道部10的其余部分形成为新风通道的一部分,第二腔室b的除去上述的风道件7的其余部分形成为回风通道的一部分,一方面第二电机线51的部分可以容纳在位于滤网支撑板6上的第二走线槽61内,另一方面滤网支撑板6用于支撑高效过滤器9,从热交换芯2的上述的第一气流通道流出的新风直接流向位于第一腔室a的高效过滤器9,经过高效过滤器9 的过滤后,进一步在第一风机3的驱动下从新风出口d排出到室内环境中。

具体地,第二电机线51的伸出第二走线槽61的部分与第一电机线汇合后连接至电控盒4。由此,结构简单。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6-图7所示,第二走线槽61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扣62,定位扣62用于定位位于第二走线槽61的部分第二电机线51。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效果,避免第二电机线51从第二走线槽61移位出。

可选地,定位扣62为多个,多个定位扣62沿第二走线槽61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

具体地,如图7所示,定位扣62包括:两个间隔开设置的定位板621和弧形的连接板622,每个定位板621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走线槽61的内壁,弧形的连接板6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板621的自由端相连以与第二走线槽61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供第二电机线51穿过的定位空间。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定位效果好,同时由于两个定位板621间隔开设置,两个定位板621之间的距离可以产生变化以使得连接板622产生弹性形变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第二电机线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走线槽1111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部1112以用于定位位于第一走线槽1111的部分第二电机线51,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效果,避免第二电机线51从第一走线槽1111移位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顶壳11包括:外壳体113 和环形的风道侧板114,风道侧板114设在外壳体113的内侧壁上,即风道侧板114的外周壁与外壳体113的内周壁相连,热交换芯2设在风道侧板114内,热交换芯2的上述两端分别与风道侧板114的相对侧壁相连,也就是说,风道侧板114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其中一个构成第一侧壁111的一部分,风道侧板114的所述相对侧壁中的另一个构成第二侧壁112的一部分,热交换芯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壁1111的由风道侧板114 构成的部分以及第二侧壁112的由风道侧板114构成的部分相连。

风道侧板114的下端面上形成有向上凹入的第一走线槽1111,风道侧板114的位于第一走线槽1111和外壳体113之间的部分部分向内凸出以限定出凸起部1112,由此,可在风道侧板114与外壳体113之间的与凸起部1112对应的位置处形成间隔区域,从而便于在外壳体113的与间隔区域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螺钉孔,由于间隔区域的设置,当螺钉固定外壳体113和风道侧板114时,间隔区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让螺钉的作用,避免螺钉的先端钻入第一走线槽1111内而破坏第二电机线51的结构,保护了第二电机线51。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侧板114的位于第一走线槽1111和外壳体113之间的部分部分向内”的“内”是指朝向靠近风道侧板114的中心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外。

可选地,凸起部1112为多个,多个凸起部1112沿第一走线槽1111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壳11的围设第二腔室b的侧壁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上凹入的第三走线槽115,第三走线槽115的一端与第一走线槽1111相连通,第三走线槽115的另一端邻近第二电机设置,第二电机线51从第二腔室b伸入第三走线槽115 后再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具体而言,例如,第一侧壁111的远离第一风机3的一端和第二侧壁112的远离第一风机3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三侧壁相连,第一侧壁111的位于热交换芯2和第三侧壁之间的部分、第三侧壁以及第二侧壁112的位于热交换芯2和第三侧壁之间的部分共同构成顶壳11的围设第二腔室b的侧壁,第三走线槽115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位于第一侧壁111的下端面上,另外一部分位于第三侧壁的下端面上。从而,第二电机线51从第二腔室b伸入第三走线槽115并部分容纳在第三走线槽115 内后部分容纳在第一走线槽1111内,而不会直接穿过热交换芯2,避免了第二电机线 51对其它的结构产生的干扰,避免了漏风问题,同时第一走线槽1111和第三走线槽115 还可以起到定位和保护第二电机线51的作用,提高了新风机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三走线槽115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定位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凸起116。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提高对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效果,避免第二电机线51从第三走线槽115移位。

可选地,第三走线槽115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定位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凸起 116,多个定位凸起116沿第三走线槽115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第二电机线51的定位效果。

可选地,第三走线槽115设在上述的风道侧板114的下端面上。由此,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腔室b内设有风道件7,风道件7上形成有新风进风通道,壳体1上设有新风进口c,风道件7连接在热交换芯2和新风进口 c之间,新风进风通道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新风的温度,温度检测装置的信号走线8穿过风道件7的侧壁伸入第二腔室b后再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 且部分容纳在第一走线槽1111,从第一走线槽1111伸出的部分信号走线5连接至电控盒4。

具体而言,温度检测装置的信号走线8穿过风道件7的侧壁伸入第二腔室b后再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且部分位于第一走线槽1111,从第一走线槽伸出的部分信号走线与第二电机线51一起连接至电控盒4。也就是说,信号走线8与第二电机线51在伸入第一走线槽1111后的走线路径是相同。由此,结构简单。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回风通道内设有空气质量传感器组件,例如,空气质量传感器组件包括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甲醛传感器、VOC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以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由此,当室内的空气通过回风进口e进入到回风通道时,部分气流可流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组件以便于空气质量传感器组件检测室内回风的空气质量,从而可实时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便于根据室内的空气质量对新风机100进行相应的控制例如当室内有人吸烟时,PM2.5传感器的检测值会大幅上升,此时可以提高上文中提及的回风风轮(例如上述的第二风轮)的转速,使烟尘尽快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壳11与盖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者,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顶壳11内安装好新风机100的相关结构例如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5 和热交换芯2等后,还可以将盖板焊接在顶壳11的底壁上。

具体地,盖板的外边缘与顶壳11的外周壁平齐。从而有利于优化壳体1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