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器及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207发布日期:2019-11-16 01:3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线控器及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控器及一种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调多联机领域,室内机组通常会标配线控器或者手操器来替代传统的遥控器。由于人们对装修风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线控器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供线控器外观,对于线控器显示部分,通常会采用液晶屏或触摸屏来提高外观档次,但是这两者的成本比较高。

相关技术中,通过灯罩实现面板分区显示,但需要把双8的每个笔画用灯罩隔开,如果双8尺寸太小,相应的灯罩尺寸很小会导致制造成型不到位,进而出现漏光现象,很难真正实现小尺寸双8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线控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线控器,包括:主控板,主控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及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不位于同一直线上,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不位于同一直线上;灯光罩,灯光罩设置于主控板上,灯光罩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部,第三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相适配,以实现灯光罩与主控板的定位;第一盖体,主控板设置于第一盖体上,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第四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适配,以实现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定位,主控板与灯光罩位于第一盖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控器在主控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在灯光罩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的数量与形状与第一定位部相适配,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的准确定位;在主控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在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第四定位部的数量与形状与第二定位部相适配,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准确定位。根据三角形最稳定原理,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不位于同一直线上,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同样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确保x轴方向和y轴方向固定到位,进而解决线控器漏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控器根据三角形最稳定原理,设置不位于同一直线的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配合,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的准确定位;设置不位于同一直线的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相互配合,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准确定位,解决漏光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线控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中的一个第一定位部不位于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中其余任意两个第一定位部的连线的中垂线上;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第二定位部不位于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中其余任意两个第二定位部的连线的中垂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中的一个第一定位部不位于至少三个第一定位部中其余任意两个第一定位部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即第一定位部在主控板上为非对称分布,构成防呆设计。在安装灯光罩的过程中,可以保证灯光罩与主控板对应的端面相贴合,避免反向安装而损坏电器元件。

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第二定位部不位于至少三个第二定位部中其余任意两个第二定位部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即第二定位部在主控板上为非对称分布,构成防呆设计。在安装主控板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主控板第一盖体对应的端面相贴合,避免反向安装而损坏电器元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中的一个为定位孔,另一个为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将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中的一个设置为定位孔,另一个设置为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定位孔与定位柱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为降低加工制造难度,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主控板周侧的定位孔,第三定位部为设置于灯光罩周侧的定位柱,且定位柱与灯光罩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整体注塑形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中的一个为定位口,另一个为与定位口相适配的定位凸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将第二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中的一个设置为定位口,另一个设置为与定位口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定位口与定位凸起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为降低加工制造难度,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主控板周侧的定位口,第四定位部为设置于第一盖体周侧的定位凸起,且可定位凸起与第一盖体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整体注塑形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安装部,设置于主控板;第二安装部,设置于灯光罩上,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在主控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在灯光罩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且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相适配,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的稳定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为相互适配的卡扣结构;或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中的一个为卡扣结构,另一个为与卡扣结构相适配的卡槽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稳定安装的基础上,将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设置为相互适配的卡扣结构;或将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中的一个设置为卡扣结构,另一个设置为与卡扣结构相适配的卡槽结构。上述连接方式均可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的稳定安装,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第一安装部为设置于主控板的卡扣结构,并设置于主控板的周侧,第二安装部为设置于灯光罩卡扣结构,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相互卡接,以保证主控板与灯光罩的稳定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安装部,设置于主控板上;第四安装部,设置于第一盖体上,第四安装部与第三安装部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在主控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在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四安装部,且第四安装部与第三安装部相适配,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稳定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安装部与第四安装部中的一个为安装孔,另一个为与安装孔相适配的螺纹孔,螺钉穿过安装孔并拧紧于螺纹孔,以实现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稳定安装的基础上,将第三安装部与第四安装部中的一个为安装孔,另一个为与安装孔相适配的螺纹孔,以配合螺钉保证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第三安装部为设置于主控板的安装孔,第四安装部为设置于与第一盖体的螺纹孔。在安装主控板的过程中,螺钉穿过安装孔并拧紧于螺纹孔,实现主控板与第一盖体的稳定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面板,与第一盖体相连接,灯光罩位于主控板与面板之间;第二盖体,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背离面板的一侧相连接以形成有安装腔,面板位于安装腔的外部;印刷电路板,与面板朝向主控板的一侧相连接,位于安装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线控器还包括面板、第二盖体及印刷电路板。具体地,面板与第二盖体分别设置于第一盖体的两侧,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面板覆盖这个开口;印刷电路板与面板朝向主控板的一侧相连接,设置于安装腔内;灯光罩与主控板朝向面板的一侧相连接,并通过主控板安装于安装腔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线控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器设备,因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线控器,因此具有上述线控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线控器的爆炸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线控器中主控板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主控板的后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主控板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线控器中灯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的主视图;

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的后视图;

图9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的仰视图;

图10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的侧视图;

图11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沿a-a的剖视图;

图12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灯光罩沿b-b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线控器中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的后视图;

图16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的侧视图;

图17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的仰视图;

图18为图14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沿c-c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4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沿d-d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5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沿e-e的剖视图;

图21为图15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体沿f-f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2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线控器,12主控板,122第一定位部,124第二定位部,126第一安装部,128第三安装部,130安装缺口,14灯光罩,142第三定位部,144第二安装部,16第一盖体,162第四定位部,164第四安装部,166安装卡扣,18面板,20第二盖体,22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1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线控器1及电器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线控器1,如图1至图21所示,包括:主控板12,如图2至图4所示,主控板12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部122及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三个第一定位部122不位于同一直线上,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不位于同一直线上;灯光罩14,如图5至图12所示,灯光罩14设置于主控板12上,灯光罩14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部142,第三定位部142与第一定位部122相适配,以实现灯光罩14与主控板12的定位;第一盖体16,如图13至图21所示,主控板12设置于第一盖体16上,第一盖体16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162,第四定位部162与第二定位部124相适配,以实现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定位,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位于第一盖体16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控器1在主控板12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部122,在灯光罩14上设置有第三定位部142,第三定位部142的数量与形状与第一定位部122相适配,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的准确定位;在主控板12上设置有五个第二定位部124,在第一盖体16上设置有第四定位部162,第四定位部162的数量与形状与第二定位部124相适配,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准确定位。根据三角形最稳定原理,三个第一定位部122不位于同一直线上,五个第二定位部124同样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确保x轴方向和y轴方向固定到位,进而解决线控器1漏光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二定位部12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但为保证线控器1的稳定,需设置至少三个。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控器1根据三角形最稳定原理,设置不位于同一直线的三个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三定位部142配合,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的准确定位;设置不位于同一直线的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与第四定位部162相互配合,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准确定位,解决漏光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三个第一定位部122中的一个第一定位部122不位于其余两个第一定位部122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如图3所示,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中的一个第二定位部124不位于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中其余任意两个第二定位部124的连线的中垂线上。

在该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定位部122中的一个第一定位部122不位于其余两个第一定位部122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即第一定位部122在主控板12上为非对称分布,构成防呆设计。在安装灯光罩14的过程中,可以保证灯光罩14与主控板12对应的端面相贴合,避免反向安装而损坏电器元件。

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中的一个第二定位部124不位于五个第二定位部124中其余任意两个第二定位部124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即第二定位部124在主控板12上为非对称分布,构成防呆设计。在安装主控板12的过程中,可以保证主控板12第一盖体16对应的端面相贴合,避免反向安装而损坏电器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及图6所示,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三定位部142中的一个为定位孔,另一个为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将第一定位部122与第三定位部142中的一个设置为定位孔,另一个设置为与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柱。定位孔与定位柱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1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如图2及图6所示,为降低加工制造难度,第一定位部122为设置于主控板12周侧的定位孔,第三定位部142为设置于灯光罩14周侧的定位柱,且定位柱与灯光罩14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整体注塑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及图13所示,第二定位部124与第四定位部162中的一个为定位口,另一个为与定位口相适配的定位凸起。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将第二定位部124与第四定位部162中的一个设置为定位口,另一个设置为与定位口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定位口与定位凸起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1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如图3及图13所示,为降低加工制造难度,第二定位部124为设置于主控板12周侧的定位口,第四定位部162为设置于第一盖体16周侧的定位凸起,且可定位凸起与第一盖体16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整体注塑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及图5至图12所示,还包括:第一安装部126,设置于主控板12;第二安装部144,设置于灯光罩14上,第二安装部144与第一安装部126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在主控板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26,如图5至图12所示,在灯光罩1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44,且第二安装部144与第一安装部126相适配,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的稳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安装部126与第二安装部144为相互适配的卡扣结构;或第一安装部126与第二安装部144中的一个为卡扣结构,另一个为与卡扣结构相适配的卡槽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稳定安装的基础上,将第一安装部126与第二安装部144设置为相互适配的卡扣结构;或将第一安装部126与第二安装部144中的一个设置为卡扣结构,另一个设置为与卡扣结构相适配的卡槽结构。上述连接方式均可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的稳定安装,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1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部126为设置于主控板12的卡扣结构,并设置于主控板12的周侧,如图5至图12所示,第二安装部144为设置于灯光罩14卡扣结构,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相互卡接,以保证主控板12与灯光罩14的稳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及图13至图21所示,还包括:第三安装部128,设置于主控板12上;第四安装部164,设置于第一盖体16上,第四安装部164与第三安装部128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在主控板1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128,如图13至图21所示,在第一盖体16上设置有第四安装部164,且第四安装部164与第三安装部128相适配,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稳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安装部128与第四安装部164中的一个为安装孔,另一个为与安装孔相适配的螺纹孔,螺钉穿过安装孔并拧紧于螺纹孔,以实现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稳定安装的基础上,将第三安装部128与第四安装部164中的一个为安装孔,另一个为与安装孔相适配的螺纹孔,以配合螺钉保证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以提升线控器1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三安装部128为设置于主控板12的安装孔,如图13和图20所示,第四安装部164为设置于与第一盖体16的螺纹孔。在安装主控板12的过程中,螺钉穿过安装孔并拧紧于螺纹孔,实现主控板12与第一盖体16的稳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优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面板18,与第一盖体16相连接,灯光罩14位于主控板12与面板18之间;第二盖体20,第二盖体20与第一盖体16背离面板18的一侧相连接以形成有安装腔,面板18位于安装腔的外部;印刷电路板22,与面板18朝向主控板12的一侧相连接,位于安装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线控器1还包括面板18、第二盖体20及印刷电路板22。具体地,面板18与第二盖体20分别设置于第一盖体16的两侧,第二盖体20与第一盖体16相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面板18覆盖这个开口;印刷电路板22与面板18朝向主控板12的一侧相连接,设置于安装腔内;灯光罩14与主控板12朝向面板18的一侧相连接,并通过主控板12安装于安装腔内。

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控器1为采用双8结构的线控器1,采用亚克力面板作为面板18,采用触摸pcb板(触摸印刷电路板)作为印刷电路板22,第一盖体16作为线控器1前盖,第二盖体20作为线控器1后盖。线控器1由以上六个部分组成,为避免线控器1漏光,采用如下的连接方式:

亚克力面板和线控器1前盖是靠线控器1前面的包边靠着亚克力面板的边缘定位,靠3m胶纸粘合;触摸pcb板与线控器1前盖的配合定位,直接粘合在亚克力面板上;灯光罩14和主控板12是灯光罩14上的三个定位柱定位,用灯光罩14上的四个卡扣固定;主控板12和线控器1前盖是靠线控器1四周的五个定位柱定位,用线控器1前盖的安装卡扣166和两个螺钉固定,线控器1前盖的安装卡扣166与主控板12的安装缺口130相适配;线控器1前盖和线控器1后盖是四周的六个扣位实现定位和固定。其中,灯光罩14和主控板12的连接及主控板12和线控器1前盖的连接解决了双8的漏光问题。

进一步地,为避免灯光罩14、主控板12及线控器1前盖安装错误,第一定位部122在主控板12上为非对称分布,第二定位部124在主控板12上同样为非对称分布,构成防呆设计,避免主控板12上的元器件与其他结构相互干涉,造成元器件损坏。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线控器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器设备,因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线控器1,因此具有上述线控器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器设备为空调多联机的室内机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