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1505发布日期:2020-05-08 14:0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烹饪设备,具体是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270294a公开了一种带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的电磁炉,由电磁炉体、面板、温度传感器组成,在电磁炉的面板上的适当位置或支架上,安装带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带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是由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弹性体等组成的。浮动触点由陶塑、塑料、金属、天然石料加工成弧面、斜面、平面及其组合形状的接触面,浮动触点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弹性体上部,弹性体可以是耐高温橡胶、塑料、弹簧。温度传感器的导线穿过弹性体和面板,进入炉体内的温度控制系统。当电磁炉开始工作时,被加热的锅体底部与浮动触点紧密接触,温度传感器把感应的锅体的温度通过导线输送给电磁炉内部的温度控制系统。由于面板上设置有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因此,面板上需要开设有相应的用于容纳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的通孔,浮动触点温度传感器和通孔之间存在缝隙,电磁炉使用过程中,存在液体洒落或者流入缝隙中的情况,液体进入电磁炉内部后严重影响电磁炉的运行,不能保证电磁炉的使用安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炉,其设置的接水盘能够收集落在通孔和温度检测装置之间的液体并通过排水结构将液体排至电磁炉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及设置在面板下部的底壳,面板和底壳之间构成电器腔体,所述电器腔体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面板上对应温度检测装置设有通孔,温度检测装置上部设置在通孔内;

所述面板底部设有用于承接从通孔落入电器腔体内的液体的接水盘,接水盘连接在通孔下部,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接水盘内,接水盘连接有用于将水排出至电磁炉外部的排水结构。

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通道及设置在接水盘上的排水孔;

所述排水通道一端与排水孔连接,排水通道另一端延伸至底壳上。

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接水盘底部,接水盘内底面上设有用于引导液体落入排水孔的导向斜部。

所述排水通道包括排水管和排水座;

所述排水座设置在底壳的底部,排水座上设置有贯通其上部的排水腔体,排水座底部设置有与排水腔体连通的放水口;

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排水孔连接,排水管另一端伸入排水腔体内。

所述排水腔体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液体落入放水口的环形斜部。

所述排水座侧面上设有上环形定位部及间隔设置在上环形定位部下方的下环形定位部;

所述上环形定位部和下环形定位部分别设置在底壳底部的上下两侧。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导热帽及设置在导热帽内并与导热帽顶部连接的感温探头,导热帽上部设置在通孔内。

所述导热帽具有贯通其下部的容纳腔,导热帽内设置有向下伸出容纳腔的安装管,感温探头设置在安装管内。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导热帽向上凸出于面板的弹性驱动机构;

所述弹性驱动机构包括套装在安装管外侧面上的弹簧及设置在接水盘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导向筒体;

所述弹簧下部伸入导向筒体内并与接水盘内底面抵靠接触,弹簧上部伸入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的内顶面抵靠接触;

所述安装管伸入导向筒体内并向下穿出接水盘,安装管下部设有用于与接水盘底面抵靠接触的限位扣,限位扣位于接水盘下方,导热帽套装在导向筒体上。

所述面板的底部设有发热盘,接水盘固接在发热盘的中心,发热盘位于电器腔体内,发热盘通过线路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位于电器腔体内的控制板,温度检测装置通过线路与控制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电磁炉,包括面板1及设置在面板1下部的底壳2,面板1和底壳2之间构成电器腔体,所述电器腔体内设有温度检测装置,面板1上对应温度检测装置设有通孔3,温度检测装置上部设置在通孔3内;

本电磁炉还包括锅体,锅体置于面板1上时,温度检测装置的顶面与锅体底面接触。

所述面板1底部设有用于承接从通孔3落入电器腔体内的液体的接水盘4,接水盘4连接在通孔3下部,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接水盘4内,接水盘4连接有用于将水排出至电磁炉外部的排水结构。

本电磁炉设置的接水盘4能够收集落在通孔3和温度检测装置之间(即通孔3和温度检测装置之间的缝隙)内的液体并通过排水结构将液体排至电磁炉外部,有利于电磁炉的安全运行。

温度检测装置顶部凸出于通孔3或者与面板1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1的底部设有发热盘21,接水盘4固接在发热盘21的中心,发热盘21位于电器腔体内,发热盘21通过线路与控制板22电连接;

所述底壳2上设置有位于电器腔体内的控制板22,温度检测装置通过线路与控制板22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通道及设置在接水盘4上的排水孔5;

所述排水通道一端与排水孔5连接,排水通道另一端延伸至底壳2上,并与电磁炉外部连通,从而实现接水盘4内液体的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5设置在接水盘4底部,接水盘4内底面上设有用于引导液体落入排水孔5的导向斜部6,便于液体及时从接水盘4内排走。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通道包括排水管7和排水座8;

所述排水座8设置在底壳2的底部,排水座8上设置有贯通其上部的排水腔体9,排水座8底部设置有与排水腔体9连通的放水口10;

所述排水管7一端与排水孔5连接,排水管7另一端伸入排水腔体9内,接水盘4内的水通过排水管7和排水座8排出电磁炉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腔体9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液体落入放水口10的环形斜部11,便于液体及时从排水腔体9内排走。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座8侧面上设有上环形定位部12及间隔设置在上环形定位部12下方的下环形定位部13;

所述上环形定位部12和下环形定位部13分别设置在底壳2底部的上下两侧,即上环形定位部12和下环形定位部13分别夹持在底壳2底部的两侧,实现排水座8的安装定位。

上环形定位部12外侧设置有便于排水座8安装的环形斜面部,环形斜面部的外侧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导热帽14及设置在导热帽14内并与导热帽14顶部连接的感温探头15,导热帽14上部设置在通孔3内。

锅体置于面板1上时,导热帽14顶面与锅体底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帽14具有贯通其下部的容纳腔16,导热帽14内设置有向下伸出容纳腔16的安装管17,感温探头15设置在安装管17内。

导热帽14和安装管17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导热帽14向上凸出于面板1的弹性驱动机构;

所述弹性驱动机构包括套装在安装管17外侧面上的弹簧18及设置在接水盘4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导向筒体19;

导向筒体19和排水孔5相互错开,导向筒体19位于接水盘4的中心,排水孔5位于导向筒体19的侧部。

所述弹簧18下部伸入导向筒体19内并与接水盘4内底面抵靠接触,弹簧18上部伸入容纳腔16内并与容纳腔16的内顶面抵靠接触;

所述安装管17伸入导向筒体19内并向下穿出接水盘4,安装管17下部设有用于与接水盘4底面抵靠接触的限位扣20,限位扣20位于接水盘4下方,导热帽14套装在导向筒体19上。

限位扣20呈u型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横向段、弧形段及下横向段,上横向段穿装在安装管17上,上横向段两端分别穿出安装管17的相对两侧,弧形段位于安装管17的侧面上,下横向段位于安装管17的底面上,下横向段中间位置设置有伸入安装管17内的拱起部。

感温探头15的线路向下延伸并穿出安装管17且最终与控制板电连接,安装管17内填充设置有固定胶层,上横向段的中间位置位于固定胶层内,固定胶层的设置实现限位扣20、位于安装管17内的感温探头15及感温探头15线路的固定,避免限位扣20脱离安装管1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