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连接装置及用于供热系统调峰蓄热的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9009发布日期:2020-09-18 20:3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连接装置及用于供热系统调峰蓄热的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供热系统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保温连接装置及用于供热系统调峰蓄热的管路。



背景技术:

热电厂的热化系数是小于1的,除了设置用主蒸汽减温减压后供汽的尖峰加热器外,有时供热系统中还设置尖峰热水锅炉和蒸汽蓄热器等调峰设备来满足尖峰热负荷的需要;在供热系统中,不仅要做到热量的稳定,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在热量传递过程中降低热量的散失。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供热系统的连接装置内管采用金属材质,外部裹隔热泡沫,使得连接管的管口不易对接,泡沫与内管易产生脱离;对于较大的出热管,连接装置的对接管口采用卡合结构对接,密封性能较差;对于泡沫外层长久使用会发生损坏,拆装连接管时需要直接触摸泡沫外层,易发生烫伤;连接管下坠处没有过渡装置,管壁易发生折叠,影响供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温连接装置及用于供热系统调峰蓄热的管路,通过在保温内管外部套设连接管并在其之间填充隔热棉,避免了保温内管出现破损导致连接管主体的过度受热,并结合操作把手避免直接接触连接管外壁,从而提高了连接管在安装和更换时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连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内管,用于同轴设置在供热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的外部同轴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保温内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设有隔热棉,用于阻断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把手,所述把手用于接受外力并驱动连接管与内管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外圆周面设有外覆层,所述外覆层用于对接连接管。

进一步的,所述外覆层上设有凸块,凸块上开有对接孔,连接管通过连接件与对接孔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设有挡板和通孔,所述挡板用于抵压在凸块的一侧,用于连接件穿过通孔和对接孔的连接时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一端具有互相连接的直柄段和弯曲段,所述直柄段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连接管的外圆周上,所述弯曲段位于直柄段远离连接管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直柄段的轴线与连接管的直径线共线。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系统调峰蓄热的管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供热管和上述的保温连接装置,所述保温连接装置的内管同轴套设在供热管的外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还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设有螺纹,用于对接供热装置的外壁,所述把手用于驱动连接管相对于供热装置转动实现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远离螺纹部的一端还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为一端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弧形板,用于支撑内管并阻止内管过度弯曲发生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连接装置有多个,依次设置在供热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保温内管外套设连接管替代传统的内管外层直接套接隔热棉,连接管较隔热棉拥有更高的强度,从而避免了隔热棉的损坏,从而提高了整个保温连接装置的使用时长;

(2)保温内管和连接管之间设置外覆层,用于配合连接件实现内管和连接管的配合,在安装前,方便保温内管和连接管的配合套设,在安装后,能够避免保温内管在连接管内的滑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3)保温内管和连接管不直接接触,通过隔热棉进行间隔连接,能够避免保温内管出现破损造成连接管主体的过热,以免发生误触烫伤;另外,在连接装置长时间工作后,会造成连接管外部的裸露部分温度逐渐升高,长此以往,在对连接管进行拆卸或维修时,通过设置把手能够在不接触连接管外壁的情况下对连接管进行拆卸,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4)在内管弯曲处设置过渡板进行辅助支撑,能够避免内管在弯曲部分过度弯曲导致的破裂,为保温内管的弯曲提供一定的弯曲过渡,提高内管弯曲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保温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保温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的保温连接装置与供热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1、连接管,2、外覆层,3、内管,4、凸块,5、挡板,6、连接件,7、把手,8、隔热棉,9、过渡板,10、螺纹部,11、供热装置对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申请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供热系统的连接装置内管采用金属材质,外部裹隔热泡沫,使得连接管的管口不易对接,泡沫与内管易产生脱离;对于较大的出热管,连接装置的对接管口采用卡合结构对接,密封性能较差;对于泡沫外层长久使用会发生损坏,拆装连接管时需要直接触摸泡沫外层,易发生烫伤;连接管下坠处没有过渡装置,管壁易发生折叠,影响供热效率,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保温连接装置及用于供热系统调峰蓄热的管路。

实施例1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提出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保温连接装置。

包括内管3,用于同轴设置在供热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的外部同轴套设有连接管1,所述连接管和保温内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设有隔热棉8,用于阻断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把手7,所述把手用于接受外力并驱动连接管与内管发生相对转动。

保温内管在损坏时会发生热量的流失,为了避免保温内管直接接触连接管导致热量被直接传输到连接管上,引起连接管温度迅速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值,在连接管主体与保温内管之间设置了隔热棉,为保温内管提供支撑力,也可以避免保温内管直接接触连接管主体,即使内管破损,流失的热量在保温棉的阻隔下很难传输到连接管上,从而阻断了热量的传递过程,避免了误触烫伤,提高安全保障。

通过保温内管外套设连接管替代传统的内管外层直接套接隔热棉,连接管较隔热棉拥有更高的强度,从而避免了隔热棉的损坏,从而提高了整个保温连接装置的使用时长。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外圆周面设有外覆层2,所述外覆层用于对接连接管;所述外覆层上设有凸块4,凸块上开有对接孔,连接管通过连接件6与对接孔配合固定;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设有挡板5和通孔,所述挡板用于抵压在凸块的一侧,用于连接件穿过通孔和对接孔的连接时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覆层选用套管,套管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的对接孔为螺纹孔,选用对应的连接件为螺钉;为了提高连接管主体和保暖内管之间的连接稳定,在保温内管的外侧固定一层内管外裹层,内管外裹层外侧安装了螺纹孔,与其对应的是贯穿于连接管主体的固定螺钉,拧动固定螺钉与螺纹孔对接,即可实现连接管主体与保温内管之间的连接稳定,而挡板可以为保温内管和连接管的相对位置提供限定,用于螺纹孔的精准定位;

保温内管和连接管之间设置外覆层,用于配合连接件实现内管和连接管的配合,在安装前,方便保温内管和连接管的配合套设,在安装后,能够避免保温内管在连接管内的滑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挡板和凸块的配合形式只是定位方式的一种,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定位方式,比如定位销配合定位孔、凹槽配合止口等,能够辅助螺钉和螺纹孔的对接定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一端具有互相连接的直柄段和弯曲段,所述直柄段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连接管的外圆周上,所述弯曲段位于直柄段远离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的直柄段的轴线与连接管的直径线共线。

采用直柄段和弯曲段两段式设置的把手,使得使用者对把手施力时更为方便,并且减少了周向的占用体积;并且,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将把手可拆卸的安装到连接管上,根据使用的方式配合安装的数量,对于某些角落易发生干扰的位置,能够通过更换把手位置的方式来实现转动;另一方面,在将把手安装到连接管上时,所述的弯曲段能够与直柄段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从而便于从弯曲段施加力,带动直柄段绕其轴线转动完成配合。

保温内管和连接管不直接接触,通过隔热棉进行间隔连接,能够避免保温内管出现破损造成连接管主体的过热,以免发生误触烫伤;另外,在连接装置长时间工作后,会造成连接管外部的裸露部分温度逐渐升高,长此以往,在对连接管进行拆卸或维修时,通过设置把手能够在不接触连接管外壁的情况下对连接管进行拆卸,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实施例2

本申请的另一典型实施例,如图2所示,公开了一种利用实施例1中保温连接装置的管路,所述的管路用于供热系统的调峰蓄热。

在供热系统中,除了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损耗意外,最易发生热量流失的就是各个连接管处,由于每组连接管之间会有一定的缝隙,在进行高压的情况下,各热量易从缝隙中流失,而传统的连接管为了连接便利,使用卡合结构进行连接,在应对较大的连接管口时,卡合结构可能做的并不严谨,造成热量的流失;

本申请所公开的管路包括供热管和上述的保温连接装置,所述保温连接装置的内管同轴套设在供热管的外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还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上设有螺纹,用于对接供热装置的外壁,所述把手用于驱动连接管相对于供热装置转动实现螺纹配合;在连接管主体外侧与供热管壁的内壁实现螺纹连接,连接更加严密,从而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

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的机构进一步叙述:

所述的管路包括供热管、连接管1、过渡板9、把手7、螺纹部10和内管3,保温连接装置的内管同轴套设在供热管的外部,过渡板9通过弧形的过渡可以避免保温内管3在连接管1的右端口发生折叠,这样就不会影响热量的移动,保温内管的弯曲提供一定的弯曲过渡,提高内管弯曲的流畅性;

而连接管1的左端口通过螺纹部10的外螺纹与供热装置对接部11的内螺纹连接,并且将连接管1阻塞在供热装置外侧,避免热量接触连接管1,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连接管1误碰造成的烫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