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5316发布日期:2020-09-29 18:0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需要连续出热水的加热电器中,将发热电阻丝通过绝缘层的包裹或填充,镶嵌于导热系数较好的铸铝中,同时将不锈钢管折弯形成连续的液体流道,镶嵌于铸铝中。

但是现有的圆管加热器中,中心一般嵌入一个塑料水道,但是由于长期加热,容易老化,或者出干烧的时候,塑料容易被烧焦等,然后容易随着水道内的水一起进入到人体,对人体造成损害。原来的加热器中没有使用不锈钢等水道芯,主要是在两头的密封技术上还没有实现很好的密封,因此一直使用了塑料芯。对于上述技术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使用寿命长,密封技术好的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解决现有的圆管加热装置使用塑料芯,容易对水质造成污染,同时两头的密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包括进水口、电极片、封盖、厚膜加热圆管、通水封片、密封圈、水道芯和出水口,所述水道芯套入厚膜加热圆管内,所述通水封片设置在厚膜加热圆管的两端,所述通水封片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封盖盖合在密封圈上并密封设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封盖上,所述电极片与厚膜加热圆管的电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道芯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水道芯包括不锈钢圆筒及设置在不锈钢圆筒外侧的水道环绕壁。

进一步地,两端的封盖通过螺栓和螺丝固定连接,螺丝螺纹固定在螺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厚膜加热圆管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半圆桶壁结构的固定壳,固定壳包裹在厚膜加热圆管的外侧,螺栓穿过固定壳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上设置传感器固定螺柱孔、散热孔和螺栓孔,所述螺栓孔横向设置在固定壳上,所述传感器固定螺柱孔竖直设置在固定壳上,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螺栓柱固定在固定壳的传感器固定螺柱孔上,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电贴在厚膜加热圆管的表面。

进一步地,上述方案还包括接地片,所述接地片与厚膜加热圆管的金属层连接,接地片穿过封盖。

上述方案所述通水封片上设置有通水弧形槽,水弧形槽把水道芯上的水道与进水口或者出水口连通,水弧形槽中间设置为圆形封片,所述圆形封片,密封设置在水道芯的不锈钢圆筒上。

上述方案所述密封圈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设在通水封片的外侧壁上。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通水封片、密封圈和封盖,并在封盖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是的端部的密封效果更好,是的内心可以使用不锈钢水道芯,是的使用寿命更长,出现干烧的时候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不会污染水质等,因此,具有使用寿命长更加安全,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密封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水道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各个部件拆散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进水口;2-电极片;3-接地片;4-封盖;5-螺栓;6-厚膜加热圆管;7-固定壳;7.1-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2-散热孔;7.3-螺栓孔;8-温度传感器;9-螺丝;10-通水封片;10.1-通水弧形槽;11-密封圈;12-水道芯;13-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包括进水口1、电极片2、封盖4、厚膜加热圆管6、通水封片10、密封圈11、水道芯12和出水口13。所述水道芯12套入厚膜加热圆管6内,所述通水封片10设置在厚膜加热圆管6的两端,所述通水封片10上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封盖4盖合在密封圈11上并密封设置,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13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封盖4上,所述电极片2与厚膜加热圆管6的电极电性连接。厚膜加热圆管6用于对流通的水进行加热,水道芯12用于把流入的水环绕流通,厚膜加热圆管6为厚膜加热管。使用ntc进行感应温度。

如图1-2所示,水从进水口1进入

如图5所示,所述水道芯12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水道芯12包括不锈钢圆筒及设置在不锈钢圆筒外侧的水道环绕壁。水道环绕壁与不锈钢圆筒焊接设置,水道环绕壁的顶部与厚膜加热圆管6的内测贴合设置,是的水在水道芯12上环绕流动,与厚膜加热圆管6不停的热交换,是的换热效果更好。

两端的封盖4通过螺栓5和螺丝9固定连接,螺丝9螺纹固定在螺栓5的一端。通过螺栓5把两端的封盖4往中间挤压,实现锁紧的效果。螺栓5的数量为4根,如图7所示。

所述厚膜加热圆管6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半圆桶壁结构的固定壳7,固定壳7包裹在厚膜加热圆管6的外侧,螺栓5穿过固定壳7固定设置。所述固定壳7上设置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1、散热孔7.2和螺栓孔7.3,所述螺栓孔7.3横向设置在固定壳7上,所述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1竖直设置在固定壳7上,散热孔7.2的数量为若干个。还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8,两个温度传感器8通过螺栓柱固定在固定壳7的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1上,两个温度传感器8的感应电贴在厚膜加热圆管6的表面。有一种情况,两个温度传感器8可以设置在两端,用于检测两端的温度,即是水的温度(这种情况测量的精度不高)。一般如图1所示,设置在中间的位置,直接检测厚膜加热圆管6的温度,当出现干烧时,温度传感器8检测通知控制装置控制断电。

该实施例还包括接地片3,所述接地片3与厚膜加热圆管6的金属层连接,接地片3穿过封盖4。所述通水封片10上设置有通水弧形槽10.1,水弧形槽10.1把水道芯12上的水道与进水口1或者出水口13连通,水弧形槽10.1中间设置为圆形封片,所述圆形封片,密封设置在水道芯12的不锈钢圆筒上。所述密封圈11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设在通水封片10的外侧壁上。卡槽直接卡在通水封片10上,并通过封盖4的挤压,是的更好的形成密封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1)、电极片(2)、封盖(4)、厚膜加热圆管(6)、通水封片(10)、密封圈(11)、水道芯(12)和出水口(13),所述水道芯(12)套入厚膜加热圆管(6)内,所述通水封片(10)设置在厚膜加热圆管(6)的两端,所述通水封片(10)上设置有密封圈(11),所述封盖(4)盖合在密封圈(11)上并密封设置,所述进水口(1)和出水口(13)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封盖(4)上,所述电极片(2)与厚膜加热圆管(6)的电极电性连接,厚膜加热圆管(6)用于对流通的水进行加热,水道芯(12)用于把流入的水环绕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芯(12)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水道芯(12)包括不锈钢圆筒及设置在不锈钢圆筒外侧的水道环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端的封盖(4)通过螺栓(5)和螺丝(9)固定连接,螺丝(9)螺纹固定在螺栓(5)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膜加热圆管(6)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半圆桶壁结构的固定壳(7),固定壳(7)包裹在厚膜加热圆管(6)的外侧,螺栓(5)穿过固定壳(7)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7)上设置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1)、散热孔(7.2)和螺栓孔(7.3),所述螺栓孔(7.3)横向设置在固定壳(7)上,所述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1)竖直设置在固定壳(7)上,散热孔(7.2)的数量为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温度传感器(8),两个温度传感器(8)通过螺栓柱固定在固定壳(7)的传感器固定螺柱孔(7.1)上,两个温度传感器(8)的感应电贴在厚膜加热圆管(6)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片(3),所述接地片(3)与厚膜加热圆管(6)的金属层连接,接地片(3)穿过封盖(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封片(10)上设置有通水弧形槽(10.1),水弧形槽(10.1)把水道芯(12)上的水道与进水口(1)或者出水口(13)连通,水弧形槽(10.1)中间设置为圆形封片,所述圆形封片,密封设置在水道芯(12)的不锈钢圆筒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1)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设在通水封片(10)的外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水加热装置,属于加热技术领域,包括进水口、电极片、封盖、厚膜加热圆管、通水封片、密封圈、水道芯和出水口,所述水道芯套入厚膜加热圆管内,所述通水封片设置在厚膜加热圆管的两端,所述通水封片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封盖盖合在密封圈上并密封设置,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两端的封盖上,所述电极片与厚膜加热圆管的电极电性连接。通过设置通水封片、密封圈和封盖,并在封盖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是的端部的密封效果更好,是的内心可以使用不锈钢水道芯,是的使用寿命更长,出现干烧的时候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不会污染水质等,因此,具有使用寿命长更加安全,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桂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