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8175发布日期:2021-07-27 13:3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隔热炉一般包括耐火层、隔热层、外部罐体,在隔热层的内部安装耐火层,在隔热层的外部安装外部罐体,一般耐火层、隔热层、外部罐体依次一体浇注而成,如此使得拆卸回收以及更换部件都十分的不便利,如此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稳定、装配和拆卸便利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装配和拆卸便利的隔热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热炉,包括隔热炉本体、外连接罐、内耐火层、转动锁定机构;所述外连接罐和隔热炉本体均呈上端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隔热炉本体安装于外连接罐的内部中间;所述内耐火层安装于隔热炉本体的内部;所述外连接罐和隔热炉本体上端通过多个转动锁定机构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块、转动杆、抵接锁定块、锁定螺杆;所述外连接罐的上端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上,转动杆内端安装抵接锁定块;所述抵接锁定块转动并抵接于隔热炉本体的上端面;所述抵接锁定块上设有纵向贯穿的穿接孔;所述隔热炉本体的上端四周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穿接孔与螺纹孔上下位置分别一一对应;所述锁定螺杆穿接于穿接孔内并且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

进一步,所述内耐火层由耐火砖材料制成;所述内耐火层包括底座、多个堆叠环体、顶部环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四周设有对接环体;所述堆叠环体的下端四周设有下连接环槽,堆叠环体的上端四周设有上连接环体;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对接环体与一个堆叠环体的下连接环槽插接连接;所述多个堆叠环体通过上连接环体和下连接环槽自下而上依次堆叠;所述顶部环体的下端设有顶部连接环槽;所述顶部环体通过下端的顶部连接环槽与一个堆叠环体的上连接环体插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隔热炉本体的下方外部中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外连接罐的内部下方中间设有插接槽;所述隔热炉本体通过下方外部中间的定位柱插接于外连接罐内部下方中间的插接槽上;所述隔热炉本体的外侧与外连接罐的内侧之间设有环形间隙。

进一步,所述定位块的内侧设有旋转卡接槽;所述转动杆外端的设有旋转卡接齿;所述转动杆通过外端的旋转卡接齿旋转卡接于定位块内侧的旋转卡接槽上。

进一步,所述隔热炉本体、外连接罐、内耐火层的纵向截面均呈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在定位块上转动,从而使得抵接锁定块转动并抵接于隔热炉本体的上端面,然后将锁定螺杆穿接于穿接孔内并且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如此形成抵接锁定块与隔热炉本体的活动连接,不仅装配快捷而且拆卸便利;本实用新型的内耐火层是自下而上堆积而成,如此安装和拆洗都十分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耐火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转动锁定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一种隔热炉,包括隔热炉本体2、外连接罐1、内耐火层3、转动锁定机构4;所述外连接罐1和隔热炉本体2均呈上端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隔热炉本体2安装于外连接罐1的内部中间;所述内耐火层3安装于隔热炉本体2的内部;所述外连接罐1和隔热炉本体2上端通过多个转动锁定机构4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锁定机构4包括定位块41、转动杆42、抵接锁定块43、锁定螺杆44;所述外连接罐1的上端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定位块41;所述定位块41内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42;所述转动杆42外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41上,转动杆42内端安装抵接锁定块43;所述抵接锁定块43转动并抵接于隔热炉本体2的上端面;所述抵接锁定块43上设有纵向贯穿的穿接孔431;所述隔热炉本体2的上端四周设有多个螺纹孔22;所述穿接孔431与螺纹孔22上下位置分别一一对应;所述锁定螺杆44穿接于穿接孔431内并且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2内。

如图1至4所示,进一步优选,所述内耐火层3由耐火砖材料制成;所述内耐火层3包括底座31、多个堆叠环体32、顶部环体33;所述底座31的上端四周设有对接环体311;所述堆叠环体32的下端四周设有下连接环槽321,堆叠环体32的上端四周设有上连接环体322;所述底座31的上端通过对接环体311与一个堆叠环体32的下连接环槽321插接连接;所述多个堆叠环体32通过上连接环体322和下连接环槽321自下而上依次堆叠;所述顶部环体33的下端设有顶部连接环槽331;所述顶部环体33通过下端的顶部连接环槽331与一个堆叠环体32的上连接环体322插接连接。进一步,所述隔热炉本体2的下方外部中间设有定位柱21;所述外连接罐1的内部下方中间设有插接槽11;所述隔热炉本体2通过下方外部中间的定位柱21插接于外连接罐1内部下方中间的插接槽11上;所述隔热炉本体2的外侧与外连接罐1的内侧之间设有环形间隙12。进一步,所述定位块41的内侧设有旋转卡接槽411;所述转动杆42外端的设有旋转卡接齿421;所述转动杆42通过外端的旋转卡接齿421旋转卡接于定位块41内侧的旋转卡接槽411上。进一步,所述隔热炉本体2、外连接罐1、内耐火层3的纵向截面均呈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42在定位块41上转动,从而使得抵接锁定块43转动并抵接于隔热炉本体2的上端面,然后将锁定螺杆44穿接于穿接孔431内并且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22内,如此形成抵接锁定块43与隔热炉本体2的活动连接,不仅装配快捷而且拆卸便利;本实用新型的内耐火层3是自下而上堆积而成,如此安装和拆洗都十分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炉本体、外连接罐、内耐火层、转动锁定机构;所述外连接罐和隔热炉本体均呈上端开口、四周和底部封闭的结构;所述隔热炉本体安装于外连接罐的内部中间;所述内耐火层安装于隔热炉本体的内部;所述外连接罐和隔热炉本体上端通过多个转动锁定机构进行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锁定机构包括定位块、转动杆、抵接锁定块、锁定螺杆;所述外连接罐的上端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端转动连接于定位块上,转动杆内端安装抵接锁定块;所述抵接锁定块转动并抵接于隔热炉本体的上端面;所述抵接锁定块上设有纵向贯穿的穿接孔;所述隔热炉本体的上端四周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穿接孔与螺纹孔上下位置分别一一对应;所述锁定螺杆穿接于穿接孔内并且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耐火层由耐火砖材料制成;所述内耐火层包括底座、多个堆叠环体、顶部环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四周设有对接环体;所述堆叠环体的下端四周设有下连接环槽,堆叠环体的上端四周设有上连接环体;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对接环体与一个堆叠环体的下连接环槽插接连接;所述多个堆叠环体通过上连接环体和下连接环槽自下而上依次堆叠;所述顶部环体的下端设有顶部连接环槽;所述顶部环体通过下端的顶部连接环槽与一个堆叠环体的上连接环体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炉本体的下方外部中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外连接罐的内部下方中间设有插接槽;所述隔热炉本体通过下方外部中间的定位柱插接于外连接罐内部下方中间的插接槽上;所述隔热炉本体的外侧与外连接罐的内侧之间设有环形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内侧设有旋转卡接槽;所述转动杆外端的设有旋转卡接齿;所述转动杆通过外端的旋转卡接齿旋转卡接于定位块内侧的旋转卡接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炉本体、外连接罐、内耐火层的纵向截面均呈u形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隔热炉,包括隔热炉本体、外连接罐、内耐火层、转动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在定位块上转动,从而使得抵接锁定块转动并抵接于隔热炉本体的上端面,然后将锁定螺杆穿接于穿接孔内并且下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如此形成抵接锁定块与隔热炉本体的活动连接,不仅装配快捷而且拆卸便利;本实用新型的内耐火层是自下而上堆积而成,如此安装和拆洗都十分的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樊秋官;刘春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市港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6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