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26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组件,属于电热元器件的改进。
传统的电热技术中一般采用发热丝、电热膜等作发热体,存在使用寿命短,不能自动控制温度等缺点。目前已有许多家用电暖器具上采用较先进的具有省电耐用、安全可靠等优良性能的PTC为发热体,但现有的由PTC为发热体的发热组件都是以条形体为支撑骨骼,PTC元件安装在条形体内,散热片排列安装在条形体外形成鱼骨状结构,由于这种结构形式的散热片较厚,使组件存在体积大,耗用材料多,散热性较差的缺点,影响热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旨在提供一种省材、散热性好、热效率高的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如


图1所示,由PTC发热体(3)、数组散热组件(2)组成,其特点是散热组件(2)包括框架(201)和散热片(202),散热片(202)镶嵌固定在框架(201)内,各个框架(201)之间由绝缘连接物连成一体,PTC发热体(3)装置在各组框架(201)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框架式散热组件,散热片厚度可做得较薄,使单位体积下的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加快,从而实现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202)厚度一般控制在0.2~0.6mm之间。组件视产品的功率大小要求,选定散热组件(2)的组数吸PTC发热体(3)的个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框架镶嵌瓦楞式散热组件结构,与旧式鱼骨状结构相比,有突出的优点一是散热片厚度薄,在相同发热功率前提下,组件体积减少近一半,材料节省一半以上,重量相应也减少;二是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加快,热效率提高;三是安装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空调机(冷热两用)、暖风机、干衣机、干手器等电暖器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本例如
图1所示,包括有三个散热组件(2),其中一个宽度较大,各组件由耐热胶粘接为一体,各组框架之间有绝缘物相隔(本例是耐热胶),只有PTC发热体起导通作用,各个框架(201)都带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插头(1)。每组框架(201)之间设有三片PTC发热体(3),其周围设有起隔离保护作用的保护框(4)。散热片(202)厚度为0.3mm。本例功率为1200W,其与同功率的旧式发热组件比较,体积可减少一半,耗铝量节省280%,且通风空间增大,散热效率提高28%。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发热组件,由PTC发热体(3)、散热组件(2)组成,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2)包括框架(201)和散热片(202),其中散热片(202)镶嵌固定在框架(201)内,各个框架(201)之间由绝缘连接物连成一体,PTC发热体(3)设置在各组框架(20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散热片(202)厚度为0.2mm~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PTC发热体(3)周围设有保护框(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各组框架(201)由耐热胶粘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发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的鱼骨状PTC发热组件,其散热组件包括框架和散热片,其中散热片镶嵌固定在框架内,各个框架之间由绝缘连接物连成一体,PTC发热体安装在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框架式散热组件结构形式,散热片厚度大大降低,从而节省材料,单位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加快,热效率显著提高。另外,其装配工艺简化,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空调机(冷热两用)、暖风机、干衣机等电暖器具。
文档编号F24D13/02GK2110176SQ91218748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日
发明者罗泳杨, 毛君明 申请人:顺德县美的家用电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