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煤温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745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煤温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煤采暖温水炉的改进。
在我国北方用来为少量暖气片供水的温水炉,通常炉体为筒形结构,中间用耐火保温材料制成炉芯,由木材下点火,只能烧优质散煤。这种炉点燃后每隔一定时间就需加煤,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优质煤燃烧后,大量的粉尘灰渣形成,污染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粉尘灰渣少,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节能温水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六面带有夹水层(13)的方形炉体(5),是经上夹水层中部通气孔(17)与椎形出气筒(3)相通,锥形出气筒(3)的周壁夹水层底部与炉体上夹水层连接孔(16)相通,炉体(5)四侧面内壁至上夹水层中部的接近圆形通气孔处,为呈坡状的聚热板(12)相接;在炉体(5)内腔四壁均直立设有二次通风管(11),炉体(5)内腔的下部有一托煤架(15),炉体(5)前部的夹水层炉门(8)是用门轴(7)与炉体(5)侧面连接,侧面夹水层(13)与炉门(8)夹水层是通过连接胶管(6)相通,在炉门(8)的下部有一与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挡板(9);锥形出气筒(3)的外壁夹水层上部有一与炉体(5)上面平行的出水管(1),出水管(1)向上垂直相通的是蒸气管(2),炉体(5)带夹水层侧面底部有一与注水盆相接的回水管(4)。
本实用新型出现后,可采用上点火型煤作为燃料,做到燃烧彻底,热量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型煤燃烧时间较长,加入足够的型煤可燃烧24小时以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它不用炉芯,利用二次风来助燃,达到了高效节能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使用方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炉门(8)下部的进风口挡板(9),是通过中部的进风口螺栓(10)来调节位置。炉体(5)内腔直立于四面侧壁的二次通风管(11)是点焊固定到侧壁上的,每个侧壁直立4-10根上下带有通风孔(14)的通风管。炉体(5)底面设有四个支脚。
使用时,事先将暖气片安装完好,把本炉安装在一定位置。接好上水管和回水管接头,往注水盆注水,当暖气片和炉体内水满后,打开炉门,放好托煤架,摆好型煤。点燃后,封闭炉门,进风量通过进风挡板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型煤温水炉,由炉体、炉芯、通风孔和炉门构成,其特征在于六面带有夹水层(13)的方形炉体(5),是经上夹水层中部通气孔(17)与锥形出气筒(3)相通,锥形出气筒(3)的周壁夹水层底部与炉体上夹水层连接孔(16)相通,炉体(5)四侧面内壁至上夹水层中部的接近圆形通气孔处,为呈坡状的聚热板(12)相接;在炉体(5)内腔四壁均直立设有二次通风管(11),炉体(5)内腔的下部有一托煤架(15),炉体(5)前部的夹水层炉门(8)是用门轴(7)与炉体(5)侧面连接,侧面夹水层(13)与炉门(8)夹水层是通过连接胶管(6)相通,在炉门(8)的下部有一与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挡板(9);锥形出气筒(3)的外壁夹水层上部有一与炉体(5)上面平行的出水管(1),出水管(1)向上垂直相通的是蒸气管(2),炉体(5)带夹水层侧面底部有一与注水盆相接的回水管(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温水炉,其特征在于炉门(8)下部的进风口挡板(9),是通过中部的进风口螺栓(10)来调节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温水炉,其特征在于炉体(5)内腔直立于四面侧壁的二次通风管(11)是点焊固定到侧壁上的,每个侧壁直立4-10根上下带有通风孔(14)的通风管。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煤温水炉,其特征在于炉体(5)底面设有四个支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煤采暖温水炉的改进。其特征是六面带有夹水层的方形炉体,是经上夹水层中部通气孔与锥形出气筒相通。在炉体内腔四壁均直立设有二次通风管,炉体内腔的下部有一托煤架,炉体前部的夹水层炉门是用门轴与炉体侧面连接,侧面夹水层与炉门夹水层是通过连接胶管相通,在炉门的下部有一与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口挡板。它用上点火型煤作为燃料,做到燃烧彻底,热量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F24H1/22GK2108871SQ9122218
公开日1992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6日
发明者李辰夫 申请人:李辰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