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风车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255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风机风车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室内装置。
目前室内所使用的旧式风车壳,其周围均采用平面设计,所以当送风系统启动使用时,经过此种送风车壳内的“风”仅能沿着其平面部份,直线进入“送风机”内,经过冷却的程序后由送风机出风口“平铺直叙”地吹出,造成出风口的上、下以及四个角落吹不出风来,形成“死角”。这样,就使得所处空间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凉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风车壳结构,提高送风机送风效率,节省时间和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风车壳(1)外侧的上方和左、右方各设计一个三角凹槽(1a)、(1b)、(1c),而这些三角凹槽均是由深至浅的凹陷形状(如附图3)当送风系统启动产生“风”之后,扇叶(4)将会很迅速将风送入风车壳(1)内,于是风便会顺着凹槽(1a)、(1b)、(1c)的引导,而呈广角回旋,放射状的方式扩散进入“送风机”(2)内,经过冷却的程序后由送风机出风口吹出,由于其风向系采用多风向、放射状的扩散方式(如附


图11所示),故可以“面面俱到”,没有死角,充分利用出风口的每一个角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改进风车壳的结构设计,改善了“风”在风车壳和送风机内的传播扩散方式,从而消除了出风口的送风死角,提高了送风机的送风效率,既省时,又省电。

图1 本实用新型右斜视立体图。
附图2 本实用新型左斜视立体图。
附图3 本实用新型左斜视剖面图。
附图4 本实用新型左斜视剖面图。
附图5 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
附图6 本实用新型左视平面图。
附图7 本实用新型与送风机(含扇叶)正视图。
附图8 本实用新型表明扇叶位置剖面图。
附图9 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10 本实用新型与送风机组合结构右侧视平面图。

图11 本实用新型的风向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图1、2给出本实施例风车壳(1)的右、左斜视立体图,附图3、4、5给出了风车壳不用部位的剖面图,附图6给出了风车壳的左侧视平面图。风车壳(1)和电机(5)均固定在送风机(2)上(见附图7、10),风车壳内安装有扇叶(4)(见附图8、9),电机(5)转动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这样,外界的风被迅速吸入到风车壳内,并在风车壳上的三个三角凹槽(1a)、(1b)、(1c)(见附图2)导引下,呈广角回旋,然后以放射状方式经过风车壳出口(3)(参见附图2),扩散进入送风机(2)内,经冷却以后,再由送风机风口吹出,(见附
图11)。
权利要求1.一种送风机风车壳,其特征在于风车壳外侧上方和左、右方各设计有一个三角凹槽,而这些三角凹槽均呈由深至浅的凹陷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送风机风车壳结构的改进设计,其特征在于,风车壳外侧上方和左、右方各设计有一个三角形的由深至浅的凹槽,其作用在于能使通过本风车壳的“风”经过凹槽的引导而扩散至送风机出风口的每一角落。此种面面俱到的功能,可促使送风机发挥最大的送风效率,而使得所处空间能迅速达到舒适程度。
文档编号F24F13/06GK2181647SQ9323747
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1日
发明者林庆森 申请人:林庆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