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44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常压茶浴炊事暖气炉制造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现有的茶浴炊事暖气炉,其炉胆与烟筒的结构设计为串联式结构,其不足点一是耗能高,二是污染环境,三是热能利用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及能够大幅度提高热利用率的新型节能茶浴炊事暖气炉。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1、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在其结构设计上,水箱中的水的直接加热面由炉胆、上胆管、烟筒及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构成三梯式水箱体加热炉胆总成。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设计的目的一是增大水的加热面,便于炉体水箱内的水流充分吸收热源;二是将除尘消烟水箱体设在炉胆中间的上部,反射板设在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底部两侧的目的是,当炉膛内的烟尘、火直串到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的底部时,其烟尘、火受阻而不能直接串入烟筒,在反射板的作用下,二次反入火中将烟尘再次燃烧后经反射板底端反入由反射板、炉胆构成的加热道加热炉胆、上胆管、烟筒,使其热量充分被由外壳、炉胆、上胆管、烟筒构成的水箱中的水吸收而烟尘到最低点,起到了除尘、消烟、热源充分利用的目的。2、新型节能炊事暖气炉,在结构设计上将锅炉结构与家用炊事炉结构融为一体,使其具有锅炉加热取暖、家用炊事炉做饭的功能,为了达到节能、提高热利用率,在炉胆内设置了双层炉条,使煤的燃烧完全充分。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结构设计新颖、简单;二是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及反射板结构的设计,不仅起到了消烟除尘的目的,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热源利用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三是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图1和图2是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新型节能炊事暖气炉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以叙述。
实施例1(图1、图2)一种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热水管与外壳(10)的上部连通,上水管(23)与外壳(10)的底部连通,热水龙头(24)安装在外壳(10)上,蒸气出口(16)和气笛(17)焊接在上盖(18)上,上盖(18)与外壳(10)的上端口沿焊接,水位计(14)安装在外壳(10)的壁上,检修孔(20)安装在外壳(10)上且位于排污孔(21)的上方,排污孔(21,27)安装在外壳(10)的下部,灰斗(2)位于炉座(1)内,拉手(3)安装在灰斗(2)的端面,炉底板(4)的外沿与外壳(10)的内壁密封焊接、内沿与炉胆(9)底部的外壁密封焊接,炉口(8)的外壁分别与外壳(10)和炉胆(9)上的炉口孔呈密封焊接,炉门(7)安装在炉口(8)上,支撑(5)位于炉胆(9)的胆腔底部,炉条(6)位于支撑(5)上,炉胆(9)的上端口装有炉胆上孔板(13)且在炉胆上孔板(13)的孔内固接一上胆管(12),上胆管(12)的上端口装有上孔板(19)且在上孔板(19)的孔内固接一烟筒(15),烟筒(15)的上端与上盖(18)中的孔固接,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安装在炉胆(9)内且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的两端口均与由外壳(10)和炉胆(9)、上胆管(12)、烟筒(15)构成的水箱体连通,两反射板(26)分别固接在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底部的两侧。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园筒形结构且位于炉胆(9)上部中间。上管(28)与外壳(10)、上盖(18)构成凸形结构。
实施例2(图3、图4)一种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热水管与外壳(10)的上部连通,上水管(23)与外壳(10)的底部连通,热水龙头(24)安装在外壳(10)上,蒸气出口(16)和气笛(17)焊接在上盖(18)上,上盖(18)与外壳(10)的上端口沿焊接,水位计(14)安装在外壳(10)的壁上,检修孔(20)安装在外壳(10)上且位于排污孔(21)的上方,排污孔(21,27)安装在外壳(10)的下部,灰斗(2)位于炉座(1)内,拉手(3)安装在灰斗(2)的端面,炉底板(4)的外沿与外壳(10)的内壁密封焊接、内沿与炉胆(9)底部的外壁密封焊接,炉口(8)的外壁分别与外壳(10)和炉胆(9)上的炉口孔呈密封焊接,炉门(7)安装在炉口(8)上,支撑(5)位于炉胆(9)的胆腔底部,炉条(6)位于支撑(5)上,炉胆(9)的上端口装有炉胆上孔板(13)且在炉胆上孔板(13)的孔内固接一烟筒(15),上盖(18)的孔内固接一上管(28),上管(28)的上端口装有盖(29),盖(29)中的烟筒孔与烟筒(15)的外壁密封焊接,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安装在炉胆(9)内且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的两端口均与由外壳(10)、上管(28)和炉胆(9)、烟筒(15)构成的水箱体连通。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园筒形结构且位于炉胆(9)上部中间。上管(28)与外壳(10)、上盖(18)构成凸形结构。
实施例3(图5、图6)一种新型节能家用炊事暖气炉,它包括排烟总成(30),灰斗(2)位于炉座(1)内,拉手(3)安装在灰斗(2)的端面,支撑(5)位于炉胆(9)的胆腔底部,炉条(6)位于支撑(5)上,热水管与外壳(10)的上部连通,上水管(23)与外壳(10)的下部连通,排污管(21)位于外壳(10)的下部,外壳(10)与炉底板(4)、炉胆(9)、上胆管(12)构成水箱,并且在水箱侧部开孔装有炉口(8),炉门(7)位于炉口(8)上。在炉条(6)的上方设有支撑和炉条且位于炉口(8)的下方。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茶浴暖气炉,热水管与外壳(10)的上部连通,上水管(23)与外壳(10)的底部连通,热水龙头(24)安装在外壳(10)上,蒸气出口(16)和气笛(17)焊接在上盖(18)上,上盖(18)与外壳(10)的上端口沿焊接,水位计(14)安装在外壳(10)的壁上,检修孔(20)安装在外壳(10)上且位于排污孔(21)的上方,排污孔(21,27)安装在外壳(10)的下部,灰斗(2)位于炉座(1)内,拉手(3)安装在灰斗(2)的端面,炉底板(4)的外沿与外壳(10)的内壁密封焊接、内沿与炉胆(9)底部的外壁密封焊接,炉口(8)的外壁分别与外壳(10)和炉胆(9)上的炉口孔呈密封焊接,炉门(7)安装在炉口(8)上,支撑(5)位于炉胆(9)的胆腔底部,炉条(6)位于支,撑(5)上,其特征是炉胆(9)的上端口装有炉胆上孔板(13)且在炉胆上孔板(13)的孔内固接一上胆管(12),上胆管(12)的上端口装有上孔板(19)且在上孔板(19)的孔内固接一烟筒(15),烟筒(15)的上端与上盖(18)中的孔固接,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安装在炉胆(9)内且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的两端口均与由外壳(10)和炉胆(9)、上胆管(12)、烟筒(15)构成的水箱体连通,两反射板(26)分别固接在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底部的两侧。
2.一种节能茶浴暖气炉,热水管与外壳(10)的上部连通,上水管(23)与外壳(10)的底部连通,热水龙头(24)安装在外壳(10)上,蒸气出口(16)和气笛(17)焊接在上盖(18)上,上盖(18)与外壳(10)的上端口沿焊接,水位计(14)安装在外壳(10)的壁上,检修孔(20)安装在外壳(10)上且位于排污孔(21)的上方,排污孔(21,27)安装在外壳(10)的下部,灰斗(2)位于炉座(1)内,拉手(3)安装在灰斗(2)的端面,炉底板(4)的外沿与外壳(10)的内壁密封焊接、内沿与炉胆(9)底部的外壁密封焊接,炉口(8)的外壁分别与外壳(10)和炉胆(9)上的炉口孔呈密封焊接,炉门(7)安装在炉口(8)上,支撑(5)位于炉胆(9)的胆腔底部,炉条(6)位于支撑(5)上其特征是炉胆(9)的上端口装有炉胆上孔板(13)且在炉胆上孔板(13)的孔内固接一烟筒(15),上盖(18)的孔内固接一上管(28),上管(28)的上端口装有盖(29),盖(29)中的烟筒孔与烟筒(15)的外壁密封焊接,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安装在炉胆(9)内且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的两端口均与由外壳(10)、上管(28)和炉胆(9)、烟筒(15)构成的水箱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节能茶浴暖气炉,其特征是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11)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园筒形结构且位于炉胆(9)上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茶浴暖气炉,其特征是上管(28)与外壳(10)、上盖(18)构成凸形结构。
5.一种新型节能家用炊事暖气炉,它包括排烟总成(30),灰斗(2)位于炉座(1)内,拉手(3)安装在灰斗(2)的端面,支撑(5)位于炉胆(9)的胆腔底部,炉条(6)位于支撑(5)上,热水管与外壳(10)的上部连通,上水管(23)与外壳(10)的下部连通,排污管(21)位于外壳(10)的下部,其特征是外壳(10)与炉底板(4)、炉胆(9)、上胆管(12)构成水箱,并且在水箱侧部开孔装有炉口(8),炉门(7)位于炉口(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家用炊事暖气炉,其特征是在炉条(6)的上方设有支撑和炉条且位于炉口(8)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常压热水炉制造领域。在其结构设计上,水箱中的水的直接加热面由炉胆、上胆管、烟筒及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构成三梯式水箱体加热炉胆总成。除尘消烟加热水箱体设计的目的一是增大水的加热面,便于炉体水箱内的水流充分吸收热源;二是将除尘消烟。新型节能炊事暖气炉,在结构设计上将锅炉结构与家用炊事炉结构融为一体,使其具有锅炉加热取暖、家用炊事炉做饭的功能,为了达到节能、提高热利用率,在炉胆内设置了双层炉条,使煤的燃烧完全充分。
文档编号F24H1/36GK2257594SQ9522441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3日
发明者马俊源 申请人:马俊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