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多功能汽化油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76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外线多功能汽化油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燃油炉具。
目前市场已销售的燃油炉具有合成液化气油料专用炉具(专利号为91222043.0),其结构由油料贮存箱及附设的空气贮罐、雾化燃烧器及予热装置、供氧、供油调节阀及炉架、炉盘四部分组成,在管路中间加有减压阀,此种炉具可以利用油料达到燃烧的目的。但是不足之处是结构过于复杂,制作困难,热效率低,使用维修不便。
为解决以上燃油炉具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红外线多功能汽化油炉,利用贮罐内的油直接予热燃汽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直接燃油的不足,达到以油为原料直接加热燃烧,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之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本红外线多功能汽化油炉其结构主要由主付油罐、打气装置、雾化室、三通供油阀及上部燃烧炉盘等部分组成(如


图1所示),其详细结构是下面为一圆形密封罐体主油罐,在主油罐内装有内置式打气筒,打气筒顶杆直接引到外面,打气筒侧面为主油罐加油盖(气筒盖),主油罐内上部装有付油罐,其顶端为付油罐加油盖,上边带有安全阀,主油罐顶端外侧装有三通供油阀,其阀外为三通供油阀旋钮,主油罐正面上方为炉盘支架,中心装有红外线燃烧盘,燃烧盘下面为雾化室,燃烧盘上面水平放置有加热管和火焰调节阀,三通供油阀上联接有细的管路,一路与火焰调节阀联接,另一路与主罐体联接,三通供油阀按钮同时也是电子点火器按钮,电子点火端引到炉盘上,最后在炉盘的上面安有锅支架,组装后整个汽化油炉成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携带方便,采用三通供油阀,简化了装置结构,对于边远地区,液化汽短缺地方使用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之详细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红外线多功能汽化油炉结构原理图。
其结构由附图所示,标注为1.主油罐;2.付油罐;3.内置式打气筒;4.接放油杯;5.主油罐加油盖(气筒盖);6.气压表;7.隔热柱;8.付油罐加油盖(安全阀);9.雾化室;10.混氧孔;11.燃烧盘;12.锅支架;13.火焰调节阀;14.电子打火头;15.三通供油阀;16.三通供油阀旋钮(电子点火器按钮);17.装饰盒。
其工作原理向主油罐内加约5 Kg柴油(煤油、汽油、酒精等可燃液体燃料均可),向付油罐内加约1Kg汽油(供点火用),用内置式打气筒充压0.1~0.35Kg,将三通供油阀开至点火处再开启火焰调节阀同时按动电子点火开关,火焰即刻点燃,待燃烧盘发红(约30秒钟)再将三通供油阀打至″开″处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多功能汽化油炉,其特征是该汽化油炉其结构由主付油罐(1)(2)、打气筒(3)、雾化室(9)、三通供油阀(15)及上部燃烧炉盘(11)等部分组成,其详细结构是下面为一圆形密封罐体主油罐(1),在主油罐(1)内装有内置式打气筒(3),打气筒顶杆直接引到外面,打气筒(3)侧面为主油罐加油盖(气筒盖)(5),主油罐(1)内上部装有付油罐(2),其顶端为付油罐加油盖(8),上边带有安全阀,主油罐(1)顶端外侧装有三通供油阀(15),其阀外为三通供油阀旋钮(16),主油罐(1)正面上方为炉盘支架,中心装有红外线燃烧盘(11),燃烧盘(11)下面为雾化室(9),燃烧盘(11)上面水平放置有加热管和火焰调节阀(13),三通供油阀(15)上联接有细的管路,一路与火焰调节阀(13)联接,另一路与主罐体(1)联接,三通供油阀旋钮(16)同时也是电子点火器按钮,电子点火端引到炉盘上,最后在炉盘的上面安有锅支架(12),组装后整个汽化油炉成一整体。
专利摘要本装置属于一种燃气炉具,其结构由打气装置、雾化器、三通供油阀等主要部分组成,在主油罐内装有副油罐、打气筒,罐体外装有三通供油阀,由管路与罐体和火焰调节阀联接,三通供油阀旋钮同时也是电子点火器按钮,炉内油料通过气压由三通供油阀后加热变成燃气由雾化室供到炉盘,点燃后汽化燃烧。优点: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采用三通供油阀,简化了装置结构,对于边远地区,液化汽短缺地方使用极为方便。
文档编号F24C5/02GK2316581SQ9723023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5日
发明者宋国良 申请人:宋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