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房间空调器的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838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房间空调器的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房间空调机组的控制箱。
诸如所谓的“窗式房间空调器”之类的空调机组通常是用于住宅和其它类似应用情况,并且通常包括具有一蒸发器和一冷凝器的闭式制冷回路。所述机组通常被一隔板分成一蒸发器部分和一冷凝器部分。所述蒸发器部分与待调节的房间空气相连通,冷凝器部分与诸如室外空气之类的外部空气相连通。制冷剂流过一制冷剂回路,在蒸发器处从房间空气中吸收热量,并在冷凝器处将热能排放至外部空气。传统的制冷回路是通过加设一压缩机、一膨胀装置以及各构件之间的适当连接件而形成的。
这样一种空调机组通常包括一能支承全部构件的基盘和一围设在整个机组周围的外壳。蒸发器的前部,或室内部分包括一室内格栅,所述室内格栅内具有多个用来将温暖的室内空气引入所述蒸发器内的开口以及用来引导空气回到所述房间内的排放开口。所述壳体的室外部分在其侧壁和底壁上具有多个开口,它们起着进入口的作用,用来在空气流过所述冷凝器盘管之后对流入室外部分并向外从其中流出来的空气进行冷却,所述冷凝器盘管垂直地安装在所述室外部分背部内。
所述室内格栅内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板的开口,在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一些控制旋钮、按钮、开关和其它便于调节空调机组功能和温度输出的类似构件。控制板和与之相连的控制构件通常安装于所述机组的一控制箱上,在所述控制箱内容纳有其它一些与所述空调机组的电器系统有关的构件。
由于制造一种结构尽可能紧凑的、具有给定的制冷性能的空调机组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因此,最佳地利用空调器室内部分内的有效空间也应被认为是较理想的。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箱,它构造得能装有一些控制构件和一电容器。所述控制箱包括一呈倒L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一基本垂直部分和一基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具有一由多个周向延伸的边缘形成的敞口前部。一个或多个所述边缘上有与边缘整体形成的连接结构。一用来容纳各控制构件的控制板部分具有一由多个周向延伸边缘形成的敞口背部。所述控制板部分的边缘构造得能与所述水平部分的所述边缘相啮合,并且其上形成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构造得能与所述水平部分的所述连接结构共同协作,从而有助于将所述控制板部分连接于所述水平部分。
控制板部分可以构造得能容纳机电式或电子式控制件。不同的控制板部分可以很方便地与基础控制箱壳体互换使用。所述壳体的垂直部分适于位于空调机组蒸发器部分的后面,而水平部分适于在安装在空调机组内时延伸在所述机组的蒸发器的上方。
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对于本技术领域的那些熟练人员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在各附图中

图1是一具有本发明各特征的房间空调器的立体图;图2是已将外罩和前格栅拆除后的、图1所示空调机组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空调机组的控制箱和安装隔板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沿图3中线4-4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机电式控制箱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电子式控制箱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图5所示控制箱的分解图;图8是图6所示控制箱的分解图;图9是与图4相类似的电子式控制箱的电子模型的剖视图;图10是图5所示控制箱的局部分解图;图11是图5所示控制箱的右视图,其中已将控制板部分从其上拆卸下来并部分剖开以示出附连结构的具体结构;图12是与图11相类似的视图,其中侧部剖开以示出是如何将一电容器安装在内的;以及图13是图5所示控制箱的后视图。
图1示出了一空调机组10,它大体上包括一室内部分12和一室外部分14。房间空调器封装在一基本矩形的壳体16内,并适于定位在一需要冷却的房间的外部或窗子内的一矩形开口内,并且使室内部分12面朝着所述房间,如传统的那样。室内部分12包括一室内格栅部分18,它包括进气百叶窗19和一排气组件20。前格栅18还包括一位于右上角内的门21,所述门遮盖住一用于所述机组的控制板,这将在下文中予以详细描述。
现请参阅图2,室内部分12和室外部分14的构件支承在一矩形基盘24内。室内和室外部分由一垂直延伸的金属隔板26所隔开,在图3、图4和图9中详细示出了所述金属隔板。所述室内部分包括一垂直地设置在其前端的蒸发器盘管28和一位于蒸发器28后面的蒸发器或室内风扇30。
室外部分14包括一垂直地设置在其背端部附近的冷凝器盘管32和一位于所述室外部分内部且邻近于所述冷凝器盘管的冷凝器风扇34。所述机组的压缩机36也位于室外部分14内。冷凝器盘管32以一种传统方式与压缩机36和蒸发器28流体互连,从而为安装有所述机组的房间提供冷却。
在工作中,来自于将由所述机组调节的空间的空气藉助蒸发器风扇30的作用、通过进气百叶窗19而吸入,并穿过在该处对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盘管28。经制冷的空气然后通过排气组件20而引回到待制冷的空间内。与此同时,周围空气在冷凝器风扇34的作用下穿过那些形成在壳体16的室外部分内的进气口38,并在离开所述冷凝器盘管的背侧之前穿过冷凝器盘管32。
从图2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控制板形成控制箱40的一部分,所述控制箱与金属隔板26的平面部分42相连。控制箱40基本上包括一呈倒L形的主壳体44。正如可以看到的那样,壳体44包括一位于蒸发器盘管28后面的垂直延伸部分46和一与蒸发器盘管呈部分叠置关系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分48。
控制箱40的两个不同实施例被图示出来,图2-5、图7、图10和图11示出了一机电式实施例,图6、图8和图9示出了一电子式实施例。对于所述机电式实施例和电子式实施例来说,控制箱壳体44都是相同的。而且,用于机电式控制板的壳体50和用于电子式控制板的壳体52就它们与控制箱壳体44的配合而言,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前壁54和56的构造有所不同,这将在下文中作具体描述。
现请看控制箱壳体44,水平延伸部分48包括一基本矩形的箱体,所述箱体分别由底壁58、顶壁60、左侧壁62和右侧壁64,以及一局部敞口的后壁66形成。所述顶壁的前缘68、所述底壁的前缘70以及左、右侧壁的前缘72、74共同形成了水平部分48的敞口前部。
与顶壁60的前端形成一体的是一对彼此隔开的水平延伸的铰销76。每一铰销均由一对向前延伸的销子支承件78支承,使之位于顶壁60的前缘68的前方并与之平行隔开。从图7、图8和图11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壳体部分48的底壁58设置有一水平延伸的闩杆80,它自底壁58的平面起向上隔开。一水平延伸的狭槽设置在底壁58内,位于闩杆80的后方(从图11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
控制箱壳体44的垂直延伸部分46与水平部分48形成一体。所述垂直部分基本上窄于所述水平部分,从图1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所述垂直部分包括一垂直延伸的前壁84,所述前壁藉助一弧形壁部86与所述水平部分的底壁58相互连接。一右壁88与水平部分48的右侧壁64形成一体并与之在同一平面内,且在其后部具有一向外的延伸部90,所述延伸部90形成电源线应变消除通路的一部分。从图1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左侧壁92自它与水平部分底壁58的相交部分94起向下延伸。
垂直部分46的底部包括一第一内壁部96。从图12和图1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当按图13的视图方向观察时,所述内壁在其左后端100具有一不连续部98。而且,从图12和图1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一水平外壁102垂直于应变消除部分90延伸并与之相邻近。外壁102在其右端106处(当按图13的视图方向观察中)具有一不连续部104。而且,从图1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一垂直延伸的壁部108平行于侧壁88的应变消除部分90延伸并与之相隔开。因此,从图13中可见,应变消除部分90、垂直壁108、水平壁102和不连续部104一同形成了所述空调机组的电源线110的应变消除通路。
装在所述壳体的垂直部分48内的还有一与各风扇和压缩机的电动机均有关的大电容器110。所述电容器110是电解型电容器,并具有一必须接地的外金属壳体。请参阅图11和图12,电容器110的安装是通过将所述电容器上端上的周缘延伸唇部112插在一形成在所述垂直部分前壁84的上端内表面内的止动凸起114的下方而完成的。在完成这种卡合之后(如图12所示),使所述电容器的下端旋入所述壳体内,一直到底部115与一直立凸耳116的顶部相啮合为止。凸耳116形成在底壁部分96的前缘上。由于底壁在其不连续端部100处是不固定的,因此,电容器的接触将使得所述底壁和凸耳向下弯曲,一直到所述电容器移入其安装位置为止,如图11和图13所示,藉助凸耳116与电容器的后侧118相啮合,可以将所述电容器可靠地固定在位。
应予理解的是,很多电线与所述控制箱的控制构件以及电容器110相互连接。这些构件延伸穿过控制箱壳体44的敞口背部,并且当控制箱安装于金属隔板26时,如图3和图4所示,电线穿过一形成在金属隔板内的开口120而穿入安装有风扇、电动机和压缩机的空调机组的外部14内。控制箱与隔板的连接是借助一对安装凸耳121来进行的,第一安装凸耳自水平部分48的顶壁60向上延伸,第二安装凸耳自形成垂直部分46的部分底部的应变消除导向壁102起向下延伸。一对适当的螺纹式系固件(未示)穿过各凸耳的开口123并旋入金属隔板42内的匹配开口内,并使控制箱与隔板壁42相连,使一从所述后侧钻孔穿过隔板壁42的凹坑125与电容器在127处相接触,从而使其间建立接地连接。
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除了前壁54和56之外,机电式控制板部分50和电子式控制板部分52是相同的,因此,凡是相同的构件均采用相同的标号予以描述,如附图中指出的那样。每一控制板部分50和52均包括一大致为平面形的顶部122、一大致为平面形的底部124和左、右端126、128。每一壁122、124、126和128均可形成一面朝后的边缘,这些边缘一起配合可形成一矩形的周边开口,它与由边缘68、70、72和74形成的控制箱壳体水平部分48所形成的面朝前的开口是相同的。这些面朝后的边缘由标记130共同标示。位于顶壁122后缘附近的是一对弧形的、面朝前的铰链构件132,从图10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所述铰链构件适于与形成在水平部分48的顶壁60上的水平延伸铰销76相啮合。图中所示的控制箱部分具有与图11中的销子76相啮合的铰链132。
从图11中可以最清楚的看到,位于控制板壳体50、52的底壁124内的是一向后延伸的闩锁构件134,它包括一柔性部分136和一闩锁头138。闩锁头适于与形成在水平部分底壁58内的水平延伸闩杆80相啮合,并且一旦啮合因弯曲部分136发生弯曲而适于向下弯曲,从而可以使闩锁头138移动至闩杆80后面的一锁定位置,如图9所示的那样,从而可以将控制板50、52可靠地连接于控制箱壳体44的水平部分48上。
现在来看看机电式控制板50,从图4和图7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前壁54设置有一对圆形凹槽140,每一凹槽内均具有一与控制板50的内部连通的开口142。在控制板50内部、安装在适当的安装构造上的是一功能开关144和一自动调温器146,它们分别具有开关和自动调温器的控制轴148和150,所述控制轴延伸穿过开口142并适于将适当的控制旋钮152和154承接在其上。一自动调温传感器156从所述自动调温器延伸出来并适于将其传感端158如传统的那样定位在进入蒸发器的气流内。
从图8和图9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电子式控制板52的前壁56包括一系列悬臂式安装的柔性构件160,它们适于将其外表面162上的一触觉或触摸输入通过其另一侧面上的驱动件而传送至由电路板170所携带的、适当的压敏机构168,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前壁56后方、电子式控制板52内部。一第二印刷电路板172适于被水平地安装,并使其对置边缘178和180以一种抽屉式方式与形成在水平部分48的侧壁62、64的上内表面内的平行导向件182相啮合,如图4所示的那样。
在机电式和电子式实施例中,采用适当的电线接线法将各控制构件互连起来。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除了在图9中有所图示之外,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这种接线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箱,其构造能容纳一些控制构件和一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改进之处包括一呈倒L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一基本垂直部分和一基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具有一由多个周向延伸的边缘形成的敞口前部,一个或多个所述边缘上形成有连接结构;一用来容纳各控制构件的控制板部分,所述控制板部分具有一由多个周向延伸边缘形成的敞口背部,所述边缘构造得能与所述水平部分的所述边缘相啮合,并且其上形成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构造得能与所述水平部分的所述连接结构共同配合,从而可将所述控制板部分连接于所述水平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构件是机电式构件,并包括一功能开关和一自动调温器,并且所述控制板部分包括一形成一内部空间且具有一前壁的背部敞口式箱体,所述前壁上至少具有两个通孔,每一所述功能开关和所述自动调温器均具有一控制轴,以及用来借助所述内部空间安装所述开关和所述自动调温器的与之相连的装置,并使所述控制轴延伸穿过其中一个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部分包括一具有敞口式背部且基本呈矩形的箱体,所述箱体由多个周向延伸的、面朝后的边缘所围成;所述垂直部分的所述箱体包括形成在其内的安装结构,用来容纳和支承一以猛然卡入方式放置在其内的电容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构件是电子式构件,并包括至少一块构造得能接收触感控制输入信号的印刷电路板;以及所述控制板部分包括一形成一内部空间并具有一前壁的背部敞口式箱体,所述前壁具有多个与之相连的柔性构件,每一所述柔性构件具有一与所述前壁基本共面的接触面和一延伸伸入所述背部敞口式箱体的内部空间的驱动件;而且还包括用来将至少一块印刷电路板支承在所述背部敞口式箱体的内部空间、紧邻所述柔性构件的所述驱动件的装置;因此,一旦用手按压所述柔性构件的所述接触面,所述驱动件将啮合并启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触感控制输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部分包括一具有敞口背部、基本呈矩形的箱体,所述箱体被多个周向延伸、面朝后的边缘所围成;所述垂直部分的所述箱体包括形成在其内的安装结构,用来支承和容纳一以猛然卡入方式放置在其内的电容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箱构造能容纳一些控制构件和一电容器。控制箱包括一形成一基本垂直部分和一基本水平部分的倒L形壳体。水平部分有一由多个周向延伸边缘形成的敞口前部。一个或多个所述边缘上有连接结构。一用来容纳各控制构件的控制板部分具有一由多个周向延伸边缘形成的敞口背部。所述边缘能与水平部分的所述边缘相啮合,且其上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能与水平部分的连接结构共同配合,从而有助于将控制板部分连接于水平部分。
文档编号F24F1/02GK1246601SQ99118179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6日
发明者内斯托尔·埃尔南德斯, 戴维·埃尔南德斯 申请人:开利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