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938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的一种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
目前,一些民用取暖炉大多是从顶都上料,顶部取料,取料时温度高,烟熏火烤,一次一点火,不连续燃烧,温度低,保温差。每次点火都冒黑烟,造成环境污染。一次点火用一个点火层,增加了燃烧成本,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一次点火连续燃烧,下部上料,没有灰尘污染,热效率高的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由燃烧室、上料支承系统、供风系统、炉体组成。燃烧室由聚热板、水套过桥、废气排出口、二次风眼组成。聚热板安装在燃烧室上侧,水套过桥为矩形长体,安装在燃烧室后侧,废气排出口安装在水套过桥内壁,为矩形断面结构。上料支承系统由炉底保温层、限位支架、升降机构、托盘、活动托盘、固定板、调整螺栓、压缩弹簧、顶杆、摆杆组成。炉底安在炉体中部、自行开合限位支架有3个,均布在炉体的四周。在限位支架的下侧安有摆杆,升降机构安在炉体下侧,用螺丝连接在固定板上,托盘在固定板上侧,活动托盘在托盘的上侧,并和托盘活动连接,顶杆压缩弹簧安在托盘内。供风系统由一次风予热室、二次风予热室、进料门、二次风调节门组成。一次风予热室为园柱形结构,二次风予热室为园环形结构,一次风调节门在一次风予热室侧面与进料门合为一体。二次风调节门开在炉体两侧的中部。二次风眼有5个,均布在燃烧室四周。炉体为圆筒型可折式结构,外罩为二半型结构,用螺钉与炉盖和固定板连接,升降机构及炉体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限位支架固定在固定板及炉体上。
本实用新型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结构简单,取消了炉排,使一次风流畅通无阻,型煤受氧面增大,由于实现了炉底部上料,做到了一次点火,连续燃烧,彻底消灭了黑烟,热效率达到55-60%。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的结构示意图。


1——升降机构 2——炉底保温层3——固定板 4——调整螺栓5——定位肖 6——进料口7——进料门 8——一次风予热室9——外罩 10——炉瓦座11——上点火蜂窝煤12——炉瓦13——二次风眼14——二次风予热室15——观测孔 16——炉盖17——聚热板 18——燃烧室
19——二次风调节门20——废气排出口21——水套过桥22——支架23——调节口 24——复位弹簧25——限位支架26——摆杆27——保温层 28——活动托板29——顶杆30——压缩弹簧31——托盘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由燃烧室、上料支承系统、供风系统、炉体组成。燃烧室由聚热板(17)、水套过桥(21)、废气排出口(20)、二次风眼(13)组成。聚热板(17)安装在燃烧室(18)上侧,水套过桥(21)为矩形长体,安装在燃烧室(18)后侧,废气排出口(20)安装在水套过桥(21)内壁,为矩形断面结构。上料支承系统由炉底保温层(2)、限位支架(25)、升降机构(1)、托盘(31)、活动托盘(28)、固定板(3)、调整螺栓(4)、压缩弹簧(30)、顶杆(29)、摆杆(26)组成。炉底安在炉体中部,自行开合限位支架(25)有3个,均布在炉体的四周,在限位支架(25)的下侧安有摆杆(26),升降机构(1)安在炉体下侧,用螺丝连接在固定板(3)上,托盘(31)在固定板(3)上侧,活动托盘(28)在托盘(31)的上侧,并和托盘(31)活动连接,顶杆(29))压缩弹簧(30)安在托盘(31)内。供风系统由一次风予热室(8)、二次风予热室(14)、进料门(7)(含一次风调节门)、二次风调节门(19)组成。一次风予热室(8)为园柱形结构,二次风予热室(14)为园环形结构,一次风调节门(7)在一次风予热室(8)侧面,与进料门合为一体。二次风调节门(19)开在炉体两侧的中部,二次风眼(13)有5个,均布在燃烧室(18)四周。炉体为园筒型可折式结构,外罩为二半型结构,用螺钉与炉盖和固定板(3)连接,升降机构(1)及炉体分别固定在固定板(3)上,限位支架(25)固定在固定板(3)及炉体上,炉底、炉侧面、炉瓦外侧均有保温层。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它由燃烧室、上料支承系统、供风系统、炉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由聚热板、水套过桥、废气排出口、二次风眼组成,聚热板安装在燃烧室上侧,水套过桥为矩形长体,安装在燃烧室后侧,废气排出口安装在水套过桥内壁,为矩形断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其特征在于上料支承系统由炉底保温层、限位支架、升降机构、托盘、活动托盘、固定板、调整螺栓、压缩弹簧、顶杆、摆杆组成,炉底安在炉体中部,自行开合限位支架有3个,均布在炉体的四周,在限位支架的下侧安有摆杆,升降机构安在炉体下侧,用螺丝连接在固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其特征在于托盘在固定板上侧,活动托盘在托盘的上侧,并和托盘活动连接,顶杆压缩弹簧安在托盘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其特征在于供风系统由一次风予热室、二次风予热室、进料门、二次风调节门组成,一次风予热室为园柱形结构,二次风予热室为园环形结构,一次风调节门在一次风予热室侧面与进料门合为一体,二次风调节门开在炉体两侧的中部,二次风眼有5个,均布在燃烧室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其特征在于炉体为圆筒型可折式结构,外罩为二半型结构,用螺钉与炉盖和固定板连接,升降机构及炉体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限位支架固定在固定板及炉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的一种民用顶燃式型煤炉具。它由燃烧室、上料支承系统、供风系统、炉体组成。炉体为圆筒型可折式结构,外罩为二半型结构,升降机构安在炉体下侧,用螺丝连接在固定板上。该产品结构简单,取消了炉排,使一次风流畅通无阻,型煤受氧面增大,由于实现了炉底部上料,做到了一次点火,连续燃烧,彻底消失黑烟,热效率达到55—60%。
文档编号F24B13/02GK2381909SQ99218160
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1日
发明者于连富 申请人:于连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