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垂直流换向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09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贯通垂直流换向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有穿流干燥器的变换,是一种新型式的穿流干燥器。
在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穿流换向干燥器”(专利号为98225584.5)中,循环气流是分别穿过各个料盘、加热盘中物料;若料盘设置多的话,就要有足够大的循环风量。本实用新型与此相反,它不需要很大的风量;而对风压却有一定要求,它随料盘数目增加而增高,但风量却无需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又节能而且流量不大的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定时地由上至下以及由下至上的热气流贯通垂直地穿过一个个料层,得以实现以较小的风量来干燥足量的物料。
如上述,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由箱体1、料盘12、循环风机3、换向板9、20、换向机构19、加热器4与配风室2、7构成。在箱体的前部中间布置了一组料盘12(盘底均布小孔),料盘12的两侧与后背用板封闭起来,气流只能贯通垂直地通过。在顶上料盘12的上方与最下面料盘12的下方设置了两组导流板11。在箱体1后部中间安置了一循环风机3,其上、下方设置二个配风室2、7,风机3排送口到二个配风室2、7间为一过渡风道18,在风机3排送口处还设置了一块出口换向板20。风机3进口前方为中部气室15,该气室15内安置一组加热器4,(其可以是电加热器,亦可以是蒸汽加热器)加热器4与料盘12之间有一块进口换向板9。在箱体1的左外侧中部设置一换向机构1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热气流贯通垂直地流过多层物料,使得热气流利用率大大提高。2、定时地改变气流的方向,使得上下各层物料能同步得到干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箱体 2—下配风室 3—循环风机4—加热器5—新风口6—排气管7—上配风室 8—调节板9—进口换向板10—上气室 11—导流板 12—料盘13—门 14—下气室 15—中部气室16—通风孔 17—热电偶 18—过渡风道19—换向机构 20—出口换向板参阅
图1、图2、在正式操作前,先作配风调试,即分别调节上、下配风室2、7的调节板8,使得各通风孔16流量均匀。(此项工作需开风机3、动用一些仪器进行冷态测试,这里不再详述)当料盘12放入物料后,依次启动循环风机3、加热器4。风机3送风通过过渡风道18进入上配风室7,接着气流通过通风孔16流入上气室10;再由导流板11导入上部第一个料盘12,热气流依次由上往下,穿过各个料盘12,最后流入下气室14,通过导流板11进入中部气室15,与加热器4进行换热,尔后被吸入风机3内,增压后再从排送口送出,如此循环。在换向机构19内的定时器调控下,间隔一定时间风机3暂短停转,紧接者出口换向板20与进口换向板9同时进行换向,换向动作一结束,风机3马上自动启动。此时从风机3排出的气流流入下配风室2,气流通过通风孔16,流入下气室14,再由导流板11进入最下面一个料盘,由下往上穿过各个料层。由此物料得到了由上到下,再由下往上的热气流对流,使得物料干燥进入良性循环结果物料快速而又同步得到了干燥。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可广泛用于各种固体颗粒、散状物料的干燥,是一种替代普通盘式烘箱的良好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贯通垂直流换向干燥器,其结构主要由箱体、料盘、循环风机、换向板、换向机构、加热器与配风室构成,其特征在于多层料盘的侧、后面被板封闭起来,气流只有上、下可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垂直流换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循环风机布置在箱体的后部,(其数量可由1台至多台)风机的进、出口处设置了换向板,它们在换向机构的调控下能定时地进行换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垂直流换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循环风机的上、下部安置了配风室,两个配风室间用过渡风道相连接,在配风室的末端间隔地设有一组通风孔与一组调节板。
专利摘要一种贯通垂直流换向干燥器,其主要由箱体、料盘、循环风机、换向板、换向机构、加热器、配风室构成。在操作中各层料盘中的物料定时地受到热气流由上到下以及由下往上贯通垂直地对流换热,其结果既节约能源又同步地得到快速干燥。它是一种替代普通盘式烘箱的良好装置。
文档编号F26B9/10GK2377505SQ99226609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鸿飞 申请人:张鸿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