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240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热交换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热交换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热交换器被广泛的用于家庭及商场、宾馆等地的加热设备系统中。传统热交换器的体积通常比较大,热转换率较低,热量损耗较大。对于热交换器来说,燃气能否在由散热直通管路构成的燃烧腔内充分燃烧,直接影响到热交换器的转换效率。现有热交换器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燃气不能够在燃烧腔内充分燃烧,而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燃气燃烧不充分也浪费燃气能源。另外,现有热交换器的水路循环路径设计的比较复杂,给维护拆洗清理残渣水垢等工作带来不便,维护费用比较高,而且现有热交换器的使用年限也不长,总的来说性价比不高。
[0003]专利号为ZL201110341203.3的冷凝式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中,左右侧板高温区的水流循环区域相对较复杂,在水流区域拐弯处有Z形的凸状物设计,影响到水流的流畅性,降低了水流速度,容易产生大量气泡和噪音。
[0004]专利号为ZL201320708833.4的热交换器用侧板的排气口及泄压阀设置在位于侧板最上方高温区的水流循环区域下方的出水口区域,其并不是排气口设置的最佳位置。
[0005]专利号为ZL201320708833.4的热交换器用侧板,其进、出水口轴线都是平行于侧板,出水口通过出水通道与侧板体的出水区域相连通,出水区域位于高温区,出水口位于低温区,当高温区的热水从出水区域流向低温区的出水口时,会发生热量损,影响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其结构更加紧凑流畅,吸热面积更大,热转换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且噪音小。
[0007]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冷凝式燃气热交换器水路循环结构包括管板单元和连接在管板单元左右侧壁上的具有腔室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其特征是:左侧板被弯曲的隔板分隔成十四个独立的水流区域,所述十四个独立的水流区域用于与管板单元内的散热管件左端连接配合,左侧构成封闭的水流路径,该十四个水流区域按水的流经次序依次为左侧第一进水区域、左侧第二右水流区域、左侧第二左水流区域、左侧第三水流区域、左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左侧第四左水流区域、左侧第五右水流区域、左侧第五左水流区域、左侧第六水流区域、左侧第七水流区域、左侧第八水流区域、左侧第九水流区域、左侧第十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十一出水区域,左侧第一进水区域位于左侧板底端中心位置,左侧第二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二左水流区域对称设置在左侧第一进水区域的两侧,左侧第二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二左水流区域的正上方为左侧第三水流区域,左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四左水流区域对称设置在左侧第三水流区域的两侧,左侧第三水流区域正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左侧第六水流区域、左侧第七水流区域、左侧第八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九水流区域,左侧第七水流区域、左侧第八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九水流区域的正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左侧第十一出水区域和左侧第十水流区域,左侧第五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五左水流区域对称设置在左侧第六水流区域、左侧第十一出水区域)和左侧第十水流区域的两侧;
右侧板被弯曲的隔板分隔成十二个独立的水流区域,所述十二个独立的水流区域用于与管板单元内的散热管件右端连接配合,右侧构成封闭的水流路径,该十二个右侧板的水流循环区域按水的流经次序依次为右侧第一水流区域、右侧第二水流区域、右侧第三右水流区域、右侧第三左水流区域、右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右侧第四左水流区域、右侧第五水流区域、右侧第六水流区域、右侧第七水流区域、右侧第八水流区域、右侧第九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十水流区域,右侧第一水流区域位于右侧板底端,右侧第二水流区域位于右侧第一水流区域正上方,右侧第三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三左水流区域对称设置在右侧第二水流区域两侧,右侧第二水流区域、右侧第三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三左水流区域正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右侧第九水流区域、右侧第八水流区域、右侧第七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六水流区域,右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四左水流区域对称设置在右侧第九水流区域、右侧第八水流区域、右侧第七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六水流区域的两侧,右侧第十水流区域位于右侧第七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八水流区域正上方,右侧第五水流区域位于右侧板顶端。
[0008]进一步的,散热管件按水的流经次序依次为第一散热管组、第二右散热管组、第二左散热管组、第三右散热管组、第三左散热管组、第四散热管组、第五右散热管组、第五左散热管组、第六右散热管组、第六左散热管组、第七右散热管组、第七左散热管组、第八右散热管组、第八左散热管组、第九右散热管组、第九左散热管组、第十散热管组、第十一散热管组、第十二散热管组、第十三散热管组、第十四散热管组、第十五散热管组、第十六散热管组、第十七散热管组、第十八散热管组、第十九散热管组和第二十散热管组,第一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左侧第一进水区域和右侧第一水流区域连通,第二右散热管组和第二左散热管组右端与右侧第一水流区域连通,第二右散热管组和第二左散热管组左端分别与左侧第二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二左水流区域连通,第三右散热管组和第三左散热管组右端与右侧第二水流区域连通,第三右散热管组和第三左散热管组左端分别与左侧第二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二左水流区域连通,第四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二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三水流区域连通,第五右散热管组和第五左散热管组右端分别与右侧第三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三左水流区域连通,第五右散热管组和第五左散热管组左端与左侧第三水流区域连通,第六右散热管组和第六左散热管组右端分别与右侧第三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三左水流区域连通,第六右散热管组和第六左散热管组左端分别与左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四左水流区域连通,第七右散热管组和第七左散热管组右端分别与右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四左水流区域连通,第七右散热管组和第七左散热管组左端分别与左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四左水流区域连通,第八右散热管组和第八左散热管组右端分别与右侧第四右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四左水流区域连通,第八右散热管组和第八左散热管组左端分别与左侧第五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五左水流区域连通,第九右散热管组和第九左散热管组右端与右侧第五水流区域连通,第九右散热管组和第九左散热管组左端分布与左侧第五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五左水流区域连通,第十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五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六水流区域连通,第十一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六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六水流区域连通,第十二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六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七水流区域连通,第十三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左侧第七水流区域和右侧第七水流区域连通,第十四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七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八水流区域连通,第十五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左侧第八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八水流区域连通,第十六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八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九水流区域连通,第十七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左侧第九水流区域和右侧第九水流区域连通,第十八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九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十水流区域连通,第十九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左侧第十水流区域和右侧第十水流区域连通,第二十散热管组两端分别与右侧第十水流区域和左侧第十一出水区域连通。
[0009]进一步的,左侧第五右水流区域和左侧第五左水流区域的拐角处为圆弧状平滑过渡。
[0010]进一步的,左侧第一进水区域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中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