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908977阅读:来源:国知局
。“联动模式”中,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对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建立关联,控制从第I吹出口 31吹出的冷气的风量。通过选择“静音”,第2鼓风机控制部108将第2吹出口 56的风量设定为“静音”。第2吹出口 56的风量变得比“微弱”的风量弱。即,室温空气的风量从包含“强”、“弱”、“微弱”的范围脱离而成为更弱。由此,风量减少的结果,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气流122的风音减弱。与此联动地,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解除第I鼓风机27的“自动控制模式”。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将第I吹出口 31的风量设定为“静音”。第I吹出口 31的风量同样减弱。从第I吹出口 31吹出的气流的风音减弱。由此,在室内能够确立安静的环境。
[0100]若室内人员M在室内希望快速冷却时,室内人员M能够选择“速冷”作为风扇单元26的风量。由此,若选择“速冷”,则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及第2鼓风机控制部108同样确立“联动模式”。通过选择“速冷”,第2鼓风机控制部108将第2吹出口 56的风量设置为“超强”。第2吹出口 56的风量变得比“强”的风量强。即,室温空气的风量从包含“强”、“弱”、“微弱”的范围偏离而成为更强。与此联动地,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解除第I鼓风机27的“自动控制模式”。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将第I吹出口 31的风量设定为“超强”。第I吹出口 31的风量同样加强。由此,室内能够快速冷却。
[0101]例如若设定为供暖运行,则制冷和供暖确立部102输出确立供暖运行的动作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供给至压缩机15和膨胀阀17、四通阀18。四通阀18相互连接第2 口18b及第4 口 18d,并相互连接第I 口 18a及第3 口 18c。通过压缩机15的动作,制冷剂在制冷回路19内循环。其结果,在室内热交换器14中生成暖风。暖风的温度至少高于室内空气的温度。根据通过室温传感器114检测出的室温控制压缩机15的动作。例如,若通过人体传感器115在规定期间内检测出不存在室内人员,可停止压缩机15。
[0102]供暖运行中,通过第I鼓风机27的旋转,暖风气流从第I吹出口 31吹出。此时,主体单元控制块103的上下风向板控制部105向上下风向板驱动源36供给控制信号,确立上下风向板32a、32b的姿势为向下。如图15所示,上下风向板32a、32b向下朝向地面引导来自第I吹出口 31的气流131的吹出。暖风气流131从第I吹出口 31向下吹出。
[0103]如图15所示,风扇框体49的姿势设定为比上下风向板32a、32b稍微向上。风扇单元26的风扇框体49确立从高于第I吹出口 31的位置与上下风向板32a、32b同样地向下吹出室温空气的气流122的姿势。而且,如从图11可知,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角度F。、G0 (在此,F。= G0 =80° )小于左右风向板39的角度D°,因此从2个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气流122能够相互靠近的同时沿水平方向扩散。如此一来,风扇单元26的气流122在暖风气流131的上侧空间形成室温空气层。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气流122与暖风气流碰撞而能够控制暖风气流131的方向及动态。风扇单元26的气流122能够在与地面之间夹入暖风。由此,抑制暖风的上升。在室内向所希望的位置送入暖风。室内人员M能够在脚下持续感到温暖。室温虽然低于设定温度但达到特定温度,因此能够根据室温空气的气流122避免室内人员M感到凉意。室内的温度环境得到有效的调整。
[0104]供暖运行时,控制单元101按“正向设定”以及其它的设定分别获取风向基准数据。在每个设定中,对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角度F。、G°与左右风向板39的角度D°建立关联。因此,控制单元101能够根据设定与左右风向板39的姿势联动而调整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姿势。与“ α ”和“ β ”等左右风向板39的倾斜无关地,能够始终维持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角度F°、G°与左右风向板39的角度D°之间的角度差。其结果,能够与左右风向板39的倾斜无关地以重叠于暖风气流131上的方式形成室温空气层。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气流122能够从上侧压住上升的暖风。暖风能够停留在地面附近。由此,能够向室内人员M的脚下送去暖风。尤其,即使暖风的风向受到限制,与此相应地,第2吹出口 56的风向也受到限制。由此,暖风能够可靠地沿着地面压住。
[0105]在此,从第I吹出口 31吹出的气流的风向向水平方向遍及规定的角度范围而摆动。左右风向板39的姿势以“正向设定”的角度D°为中心,在“稍微右向设定”的角度(D° _α )与“稍微左向设定”的角度(D° +α )之间来回。该控制时,主体单元控制块103从存储部116同时获取“稍微右向设定”及“稍微左向设定”的风向基准数据。由此,暖风从第I吹出口 31在较宽的范围内均匀地扩散。
[0106]此时,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气流的风向与从第I吹出口 31吹出的气流的风向联动。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姿势以“正向设定”的角度F°、G°为中心,在“稍微右向设定”的角度(F。_a)、(G。+α)与“稍微左向设定”的角度(F。+a)、(G。-α)之间来回。该控制时,风扇单元控制块107从存储部116同时获取“稍微右向设定”及“稍微左向设定”的风向基准数据。左右风向板控制部111向与左右风向板39相同的方向以相同角度改变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姿势。其结果,能够在暖风气流131与室内空气的气流122之间维持相对的空间位置。因此,即使从第I吹出口 31吹出的气流的风向向水平方向摆动,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内空气的气流122也能够从上侧可靠地压住上升的暖风。暖风能够停留在地面附近。如此,能够可靠地避免在暖风气流131与室内空气的气流122之间的不良碰撞和过度背离。
[0107]若左右风向板39的姿势根据安装位置从角度D° ( = 90° )改变为角度Φ° _α),则风扇单元控制块107从存储部116获取“稍微右向设定”的风向基准数据。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基准姿势从角度F。及G。分别改变为角度(F。-α)及(G° +α)。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摆动以“稍微右向设定”的角度(F° -a)、(G° +α)为中心在“右向设定”的角度(F。-f3)、(G° +β)与“正向设定”的角度F°、G°之间来回。该控制时,主体单元控制块103从存储部116同时获取“右向设定”及“正向设定”的风向基准数据。由此,暖风从第I吹出口 31在较宽的范围内均匀地扩散。即使左右风向板39的姿势根据安装位置从角度D°改变为角度(D° -β),也同样能够控制风扇单元风向板57的姿势。
[0108]供暖运行时,室内人员M能够通过遥控器单元的操作调整暖风的风量。室内人员M能够根据喜好从“强”、“弱”、“微弱”中选择暖风的风量。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根据从受光传感器113供给的指令信号选性地设定第I鼓风机27的风量。同时,第2鼓风机控制部108根据从受光传感器113供给的指令信号选择性地设定离心风扇73的风量。S卩,若暖风的风量设定为“强”,则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设定为“强”。若暖风的风量设定为“弱”,则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设定为“弱”。若暖风的风量设定为“微弱”,则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设定为“微弱”。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小于暖风的风量。因此,即使室温空气的气流122与暖风气流131碰撞,也能够避免暖风的散逸。能够维持暖风群。若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大于来自第I吹出口 31的风量,则暖风气流131被室温空气的气流122推开。由此,暖风气流131无法充分地到达地面。室温空气沿着地面流动,室内人员M无法良好地感受到温暖。
[0109]供暖运行时,室内人员M能够通过遥控器单元的操作改变暖风的风量。第I鼓风机控制部104根据从受光传感器113供给的指令信号切换第I鼓风机27的风量。第2鼓风机控制部108随着第I鼓风机27的风量的变化而切换室温空气的风量。由此,从第2吹出口 56吹出的室温空气的风量维持为比暖风的风量小的风量。由此,即使暖风的风量发生变化,暖风也能够可靠地停留在地面附近。室内人员M能够根据体感温度的变化调整暖风的风量,其结果,能够良好地感受到温暖。
[0110]而且,在空调设备11的室内机12中,第2吹出口 56以小于第I吹出口 31的面积开口。因此,与结构体28相比,能够小型地形成风扇框体49。其结果,整个室内机12能够作成小型化。由于第2吹出口 56的风量较小,即使风扇框体49被小型化,也能够避免风音的增大。
[0111]附图标记说明
[0112]12-空调设备(室内机),14-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7-第I鼓风机,28-结构体,31-第I吹出口,49-辅助框体(风扇框体),56-第2吹出口,65-壁体,73-第2鼓风机(离心风扇),101-控制回路(控制单元),104-第I鼓风机控制部,108-第2鼓风机控制部,121-冷气气流,131-暖风气流。
【主权项】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结构体,形成设置时沿水平方向延伸而吹出在热交换器中生成的冷气或暖风气流的第I吹出口,并具有固定于所述第I吹出口的至少一侧的壁体; 辅助框体,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壁体,并形成吹出所引入的室内空气的第2吹出口;及 控制回路,控制成从所述第2吹出口以比从所述第I吹出口吹出的所述冷气或暖风的风速大的风速吹出所述室内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吹出口以小于所述第I吹出口的面积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回路控制成在供暖运行时朝向所述暖风气流的上侧空间从所述第2吹出口吹出所述室内空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回路控制成在所述供暖运行时,改变所述暖风风速时使所述室内空气的风速随着该风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将所述室内空气的风速维持为比所述暖风的风速大的风速。5.一种空调设备用的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回路具备: 第I鼓风机控制部,控制第I鼓风机,从形成于室内机的结构体并在设置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I吹出口以第I风速吹出在热交换器中生成的冷气或暖风气流;及 第2鼓风机控制部,控制第2鼓风机,从形成于辅助框体的第2吹出口以比所述第I风速大的第2风速吹出室内空气的气流,所述辅助框体移动自如地安装于在所述第I吹出口的至少一侧固定于所述结构体的壁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其有效地利用来自第2吹出口的送风。本发明的空调设备(12)具备主体单元(25)及辅助框体(26)。主体单元(25)形成吹出冷气或暖风气流的第1吹出口(31)。辅助框体(26)移动自如地安装于第1吹出口(31)的至少一侧,并形成吹出所引入的室内空气的第2吹出口(56)。控制回路控制成从第2吹出口(56)以比从第1吹出口(31)吹出的冷气或暖风的风速大的风速吹出室内空气。
【IPC分类】F24F13/14, F24F11/04, F24F13/20, F24F13/15
【公开号】CN104884871
【申请号】CN201380067537
【发明人】岩野俊, 河合智文, 德田哲
【申请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7日
【公告号】EP2942579A1, US20150354850, WO2014104275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