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2003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需要按住5秒才能松手,否则手一松就熄火必须重新点火。目前,为了减少点火时间,燃气灶具上多使用熄火安全保护装置,实现了零秒启动。现有的零秒型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多用双线圈型,由电磁阀、热电偶和接插片组成,接插片通过导线连接到电磁阀的一个端口处,热电偶也通过导线连接到电磁阀的另一个端口处,虽然都起到了零秒启动和安全熄火的作用,但是因电磁阀连接有两个线圈,进一步上增加了电磁阀的结构复杂度,拆装都比较复杂,不适合生产效率和生活使用。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成本低、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的单线圈零秒型热点熄火保护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热电偶、接插片;所述电磁阀接有连接热电偶的导线;所述接插片的导线与热电偶的导线并线连接于电磁阀内;所述电磁阀的端子处接插有塑帽;所述接插片与导线连接端装有护套;所述热电偶与电磁阀连接的导线和接插片与电磁阀连接的导线上都装有绝缘套;所述热电偶的一端还有延伸连接一环形接线片;所述热电偶与环形接线片连接的导线为裸线。
[0006]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热电偶的外部由铜管包裹。
[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0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将原本电磁阀的双线圈改为单线圈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保护装置的结构复杂度,同时在拆卸安装时也方便,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双线圈零秒熄火保护装置;
[0011]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发明实现技术效果的电路图。
[0013]以上附图中:1、电磁阀;2、热电偶;3、接插片;4、端子;5、塑帽;6、护套;7、绝缘套;8、环形接线片;9、裸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参见图2所示:
[0016]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包括电磁阀1、热电偶2、接插片3 ;所述电磁阀I接有连接热电偶2的导线;所述接插片3的导线与热电偶2的导线并线连接于电磁阀I内;所述电磁阀I的端子4处接插有塑帽5 ;所述接插片3与导线连接端装有护套6 ;所述热电偶2与电磁阀I连接的导线和接插片3与电磁阀I连接的导线上都装有绝缘套7 ;所述热电偶2的一端还有延伸连接一环形接线片8 ;所述热电偶2与环形接线片8连接的导线为裸线9 ;所述热电偶2的外部由铜管包裹。
[0017]如图3所示:
[0018]手动按下燃气灶的旋塞,开关闭合,反馈电路连同,向电磁阀供电,电磁阀吸合,导通燃气点火成功,维持3-4秒,脉冲点火器自动切断,此时热电偶已产生热电势,持续向电磁阀供电,实现零秒热点熄火保护。
[0019]本发明结构接单,拆装方便,生产成本低。
[002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阀(1)、热电偶(2)、接插片⑶;所述电磁阀(I)接有连接热电偶⑵的导线;所述接插片⑶的导线与热电偶(2)的导线并线连接于电磁阀⑴内;所述电磁阀⑴的端子⑷处接插有塑帽(5);所述接插片(3)与导线连接端装有护套(6);所述热电偶(2)与电磁阀(I)连接的导线和接插片(3)与电磁阀(I)连接的导线上都装有绝缘套(7);所述热电偶(2)的一端还有延伸连接一环形接线片(8);所述热电偶(2)与环形接线片(8)连接的导线为裸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2)的外部由铜管包裹。
【专利摘要】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包括电磁阀、热电偶、接插片;所述电磁阀接有连接热电偶的导线;所述接插片的导线与热电偶的导线并线连接于电磁阀内;所述电磁阀的端子处接插有塑帽;所述接插片与导线连接端装有护套;所述热电偶与电磁阀连接的导线和接插片与电磁阀连接的导线上都装有绝缘套;所述热电偶的一端还有延伸连接一环形接线片;所述热电偶与环形接线片连接的导线为裸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线圈零秒型热电熄火保护装置将原本电磁阀的双线圈改为单线圈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保护装置的结构复杂度,同时在拆卸安装时也方便,生产成本降低。
【IPC分类】F24C3/12
【公开号】CN104896530
【申请号】CN201510235329
【发明人】李文庆, 朱昆, 殷振远
【申请人】奥可利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