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联箱板换热器的罐连接构造

文档序号:892040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无联箱板换热器的罐连接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具有联箱板的换热器的外壳与罐之间的连接构造,涉及通过铆接进行该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不具有联箱板的换热器。
[0003]该换热器是通过由多个扁平管的层叠体来形成芯部、该芯部的外周被外壳覆盖且在该外壳的两端设有一对罐而成的。而且,向外壳内引导冷却水,使其在扁平管的外周流通,并且使加热流体在各扁平管内流通,从而进行两流体间的换热。
[0004]该换热器的特征在于,由一对形成为槽形的板的嵌合体来形成各扁平管,该扁平管的两端向厚度方向鼓出,在该鼓出部处,层叠有各扁平管。这种无联箱板换热器利用钎焊使各扁平管间、以及各扁平管与外壳及罐钎焊固定为一体。
[0005]接下来,作为利用铆接来连接罐与芯部的构造,具有下述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的结构。这些结构全部具有联箱板。即,该换热器广泛用作发动机冷却水冷却用的散热器等,如图5所示,多个扁平管2与翅片13交替地层叠而形成芯部,在该芯部的两端配置联箱板14,在将各扁平管2的两端插入到该联箱板14的管插通孔的状态下将上述结构钎焊固定为一体。
[0006]在该联箱板14的外周形成环状槽部,在其侧壁的边缘部突出设置有多个卡定爪16。而且,罐主体11的小凸缘部Ila隔着密封件10而落座于联箱板14的环状槽,在按压两者间的状态下,卡定爪16向小凸缘部Ila侧弯折,由此进行联箱板14与罐主体11的连接,形成上述结构之间的液密构造。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3642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66283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50413号公报
[0012]发明概要
[0013]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4]专利文献I所述的无联箱板换热器不具有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所示那样的联箱板。因此,在利用铆接来进行无联箱板换热器的罐的连接的情况下,考虑将专利文献I与专利文献2组合起来。于是形成下述那样的构造。在该无联箱板换热器中,在外壳的外侧连接环状槽构件。在该槽构件的前端预先形成多个卡定爪。而且,将罐主体的小凸缘部隔着密封圈而嵌合到该槽构件,在按压两者的状态下将卡定爪向内侧弯折。
[0015]此时,严格要求环状槽构件与外壳的气密及液密性。与此同时,在进行钎焊的环状槽构件处存在卡定爪,由此对罐主体的小凸缘部进行紧固固定,因此为了确保其紧固强度,需要将该环状槽构件由与外壳同等程度的板厚的较厚牢固的材料来形成。
[0016]另外,上述那样的基于铆接的罐连接构造中,罐的小凸缘部比芯部外周较大地向外侧突出,在此占据空间,而具有难以实现小型化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17]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的铆接的罐连接构造,其能够同时去除由上述各专利文献的组合而形成的各种缺点。
[0018]解决方案
[0019]技术方案I所述的本发明中,无联箱板换热器具有:
[0020]扁平管2,在该扁平管2中,一对形成为槽形的板I使其槽底Ia彼此对置且其两侧壁Ib彼此嵌合,并且在其两开口端部形成朝槽底方向的外侧鼓出的鼓出部3 ;
[0021]芯部4,其通过将多个所述扁平管2以其鼓出部3彼此相接的方式层叠而成 '及
[0022]方形筒状的外壳5,其覆盖所述芯部4的外周,
[0023]所述无联箱板换热器通过将这些各个部件彼此钎焊而成,
[0024]在所述外壳5的开口缘突出设置地形成多个卡定爪5a,所述多个卡定爪5a沿着周向彼此分离,
[0025]呈环状且将横截面设为台阶状的罐支承部7被钎焊固定于所述外壳5的开口端部的内表面,该罐支承部7的位于其径向外侧的上层外表面7a与外壳5的开口端部的内表面匹配,
[0026]在该罐支承部7的位于径向内侧的下层外表面7b及台阶的立起面7c与外壳5的开口端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状槽部9,
[0027]向箱状的罐主体11的一端开口突出设置的小凸缘部Ila隔着环状的具有橡胶弹性的密封件10而落座于所述环状槽部9,所述外壳5的卡定爪5a被按压弯折于小凸缘部Ila外表面。
[0028]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罐连接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0029]罐支承部7的板厚比外壳5的板厚薄。
[0030]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罐连接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0031]罐主体11的小凸缘部Ila的径向上的最外周与所述芯部4的外周匹配,所述卡定爪5a在外壳5的前端部的平面的延长面上延伸,该卡定爪5a被铆接在小凸缘部Ila侧。
[0032]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罐连接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0033]在所述外壳5的长边方向上的开口缘部的四周朝内侧突出设置有罐支承部7的定位焊道12。
[0034]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罐连接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0035]所述罐支承部7的与罐主体11相反的一侧的端缘7d构成所述芯部4的定位件。
[0036]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罐连接构造的基础上,其中,
[0037]罐主体11由树脂材料构成。
[0038]发明效果
[0039]技术方案I所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其在外壳5的内表面钎焊固定有特殊形状的罐支承部7,因此不具有联箱板,能够利用铆接将罐主体11与外壳5可靠地连接。
[0040]S卩,将呈环状且横截面为台阶状的罐支承部7钎焊固定于外壳5的开口端部的内表面。该罐支承部7的上层外表面7a与外壳的开口端部的内表面配合,因此能够在该罐支承部7的带台阶的下层外表面7b及带台阶的立起面7c与外壳5的开口端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状槽部9。在此,首先使向箱状的罐主体11的一端开口突出设置的小凸缘部Ila隔着环状的密封件10而落座于环状槽部9,将外壳5的卡定爪5a向小凸缘部Ila外表面按压弯折,通过铆接,能够将罐与外壳气密或液密地连接。
[0041]此时,小凸缘部Ila与外壳5之间被发生弹性变形的密封件10密封起来,因此不需要罐支承部7与外壳5之间的严密的气密性,仅利用简易的钎焊就足够了。因此,能够提供可靠性较高的气密、液密构造。
[0042]另外,该环状槽部9形成在外壳5的内侧,因此罐的连接部存在于外壳的内侧,成为紧凑的连接构造。另外,构造简单且部件件数较少,具有量产性且能够廉价供给。
[0043]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为罐支承部7的板厚比外壳5的板厚薄。在这种情况下,按压罐主体11而铆接固定的卡定爪5a设于板厚较厚的外壳5,因此充分确保该连接构造的强度,且使连接构造变得简单且容易制造,能够有助于材料的节减。另外,能够提高外壳的耐压性、罐的耐压性。
[0044]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为罐主体11的小凸缘部Ila的径向上的最外周与所述芯部4的外周匹配,所述卡定爪5a在外壳5的前端部的平面的延长面上延伸,该卡定爪5a被铆接在小凸缘部Ila侧。
[0045]因此,罐的外周与芯部4的外周相同,并且不比外壳5的外周向外侧突出,形成紧凑且不占据空间的罐连接构造。
[0046]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为在外壳5的长边方向上的开口缘部的四周向内侧突出设置有罐支承部的定位焊道12,因此能够将罐支承部7定位于外壳5,且对该罐支承部7与外壳5之间容易进行钎焊固定。
[0047]技术方案5所述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