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934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路径25的水的流量。温水热敏电阻25c用于检测流经温水路径25的水的温度。温水路径25和混合给水路径26的汇合处与第1混合路径27连接。第1混合路径27中设有混合热敏电阻27a,该混合热敏电阻27a用于检测流经第1混合路径27的混合水的温度。
[0021]储热水单元20具有第1给热水路径29。第1给热水路径29中设有给热水热敏电阻29a。第1给热水路径29的前端与热水龙头60连接。热水龙头60配置于浴室、洗漱间、厨房等(图1中,仅以一个热水龙头60代表这些给热水龙头60)。第1混合路径27的中途和第1给热水路径29的中途由给热水旁路28连接在一起。给热水旁路28中设有旁路控制阀28a。在旁路控制阀28a打开的状态下,流经第1混合路径27后的混合水流入给热水旁路28,在旁路控制阀28a关闭的状态下,流经第1混合路径27后的混合水流入后述的燃气热源单元50的第2混合路径51。
[0022]燃气热源单元50具有换热器52和燃烧器53等。来自储热水单元20的第1混合路径27的混合水经由第2混合路径51,流入换热器52。第2混合路径51中设有入水热敏电阻51a、给热水流量传感器51b和水量控制机构51c。入水热敏电阻51a及给热水流量传感器51b分别用于检测流经第2混合路径51的水的温度及流量。水量控制机构51c用于调整流经第2混合路径51的水的流量。使用燃气的燃烧器53对换热器52进行加热。在换热器52中被加热的水经由第2给热水路径54,流入储热水单元20的第1给热水路径29。第2给热水路径54中,在换热器52的出口附近设有罐体热敏电阻55,在罐体热敏电阻55的下游侧设有出热水热敏电阻56。第2混合路径51中水量控制机构51c的下游侧与热源设备旁路57的一端连接,该热源设备旁路57的另一端连接在第2给热水路径54中罐体热敏电阻55和出热水热敏电阻56之间。第2混合路径51和热源设备旁路57的连接部设有热源设备旁路控制阀58。通过调整热源设备旁路控制阀58的开度,能够使流经第2混合路径51的水的一部分流入热源设备旁路57,并调整流入热源设备旁路57的水的流量。
[0023]控制器11具有CPU、R0M、RAM等。ROM中存储着用于执行各种运转的程序。RAM中暂时存储输入控制器11的各种信号、CPU执行处理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数据。详细而言,上述的各种热敏电阻 25c、26c、27a、29a、35、36、39、48a、49a、51a、55、56 及流量传感器 25b、26b、51b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RAM中,RAM暂时存储这些信息。控制器11的CPU基于ROM或RAM中存储的信息,对储热水单元20、HP热源单元40及燃气热源单元50的各种设备输出起动信号。另外,控制器11与遥控器13连接。遥控器13中设有用于对给热水系统10进行操作的开关16、用于显示给热水系统10的动作状态的液晶显示器17等,用遥控器13设定的信息被输入控制器11。
[0024](蓄热运转)
给热水系统10能够执行蓄热运转,S卩,由热栗40a对储热水槽21的水进行加热,得到高温的温水,并将该温水储存于储热水槽21。
[0025]在蓄热运转的状态下,HP热源单元40中的压缩机41被起动。被压缩机41压缩的冷媒流经第1换热器43的冷媒流路43a,冷媒在流经冷媒流路43时对流经循环水流路43b的循环水进行加热。由膨胀阀44使从冷媒流路43a流出来的冷媒膨胀,并使其冷却,冷却后的冷媒在流经第2换热器45时从外部空气吸热而升温。升温后的冷媒流入压缩机41而再次被压缩,从而进一步升温。
[0026]储热水单元20中,循环栗37工作,储热水槽21内的水从储热水槽21的底部被吸出到循环去路33。被吸出到循环去路33的水在通过HP热源单元40的第1换热器43的循环水流路43b时,被加热而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后的温水流经循环归路34回到储热水槽21上部。通过进行该循环,在储热水槽21中在低温层上部层叠高温层,而形成温度层。高温的温水不断回到储热水槽21,于是,高温层的厚度(深度)逐渐变大,达到最大限度蓄热的状态时,整个储热水槽21中存储的均是高温的温水。储热水槽21中形成有温度层时,即使没有达到最大限度蓄热的状态,也能够向与储热水槽21上部连接的温水路径25送出高温的温水。
[0027](给热水运转)
在给热水运转的状态下,执行第1给热水运转或第2给热水运转,其中,第1给热水运转为,由混合器24将混合水的温度调整到给热水设定温度,调整到给热水设定温度的混合水通过给热水旁路28到达热水龙头60,由热水龙头60供给热水;第2给热水运转为,由混合器24将混合水的温度调整到低于给热水设定温度的温度,由燃气热源单元50对调温后的混合水进行加热,之后由热水龙头60供给热水。
[0028]储热水槽21的上部热敏电阻39所检测出的水温在高于由遥控器13设定的给热水设定温度的第1基准温度(例如给热水设定温度+5°C )以上时,执行第1给热水运转。在第1给热水运转的状态下,控制器11使旁路控制阀28a处于打开状态,并使水量控制机构51c处于全闭状态。控制器11调整温水控制阀25a的开度和给水控制阀26a的开度,以使混合热敏电阻27a检测出的水温达到给热水设定温度。被调整到给热水设定温度后的混合水流经第1混合路径27,之后流经给热水旁路28及第1给热水路径29,从而由热水龙头60供给热水。
[0029]另外,上部热敏电阻39检测出的水温未达到第1基准温度时,执行第2给热水运转。在第2给热水运转的状态下,控制器11使旁路控制阀28a处于全闭状态,并将水量控制机构51c的开度设定为规定开度。控制器11调整温水控制阀25a的开度和给热水控制阀26a的开度,以使混合热敏电阻27a检测出的水温达到低于给热水设定温度的第2基准温度(例如给热水设定温度_5°C )。被调整到第2基准温度后的混合水流经第1混合路径27,之后流经燃气热源单元50的第2混合路径51,流入换热器52,被燃烧器53加热。燃烧器53的加热能力被控制为,使设置在换热器52的出口的罐体热敏电阻55检测出的水温在60°C以上。由此,能够抑制配管上产生凝结水。流经第2混合路径51的混合水中的一部分通过热源设备旁路57流入第2给热水路径54,来自换热器52的温度在60°C以上的水与来自热源设备旁路57的温度为第2基准温度的水混合在一起,成为温度为给热水设定温度的水,并被送往第1给热水路径29。如此,温度被调整到给热水设定温度的水通过第1给热水路径29到达热水龙头60,从而由热水龙头60供给热水。由此,即使在第1给热水运转的状态下储热水槽21中储存的温水被用尽时,也能够持续供给温度被调整到给热水设定温度的温水。
[0030](除霜运转)
在冬季等外部气温较低的状态下起动热栗40a时,有时第2换热器45上会结霜。如果第2换热器45上结霜的话,会导致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换热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热栗40a对循环水的加热能力降低。因而,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给热水系统10中,第2换热器45上结霜时,可以实施将霜从第2换热器45上除去的除霜运转。在除霜运转的状态下,HP热源单元40中,在打开除霜阀47a的状态下起动压缩机41。由此,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压缩机41排出的高温冷媒通过除霜路径47流入第2换热器45,然后回到压缩机41,如此循环。通过使高温的冷媒流经第2换热器45,能够将霜从第2换热器45上除去。
[0031](防冻运转)
在冬季等外部气温较低的状态下,没有进行蓄热运转的状态持续很长时间时,有时第1换热器43的循环水流路43b、循环去路33、循环去路连接路径48、循环归路连接路径49及循环归路34内部滞留的循环水会在这些配管的内部发生冻结。如果循环水发生冻结的话,到冻结的循环水融化为止,不能实施蓄热运转。因而,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给热水系统10中,外部温度较低、循环水的温度降低时,可以实施防止循环水冻结的防冻运转。下面,参照图2对给热水系统10所进行的防冻运转进行说明。
[0032]在步骤S202中,对循环水温度是否低于规定温度(例如10°C )进行判断。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循环水温度是指,由去路热敏电阻36检测出的循环去路33内的循环水温度和由入口侧热敏电阻48a检测出的循环去路连接路径48内的循环水温度中,较低一方的温度。当判断结果为循环水温度在规定温度以上时(步骤S202:否),返回开始状态重新从步骤S202开始。当判断结果为循环水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步骤S202:是),进入步骤S204。
[0033]在步骤S204中,对由外部气温热敏电阻35检测出的外部气温是否低于规定温度(例如5°C)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外部气温在规定温度以上时(步骤S204:否),返回步骤S202。当判断结果为外部气温低于规定温度时(步骤S204:是),进入步骤S206。
[0034]在步骤S206中,起动循环栗37。由此,循环水从储热水槽21的下部被吸出,依次流经循环去路33、循环去路连接路径48、第1换热器43的循环水流路43b、循环归路连接路径49、循环归路34,之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