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848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柜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机身的上半部分,换热器位于机身上半部 分的内部,并且换热器呈面朝出风口的倾斜设置;机身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离屯、风轮,当落 地式空调器运行时,离屯、风轮将外部的空气导入空调柜机的内部并向上吹向换热器,与换 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后由出风口吹出。在此过程中,风从离屯、风轮到出风口的路径较长,沿程 阻力大,风量的衰减较大;另外,对于多排形式的换热器,气流在流经前一排时如果发生分 离、产生满流,对后排的换热器的有效气体流量也会造成较大的衰减。综合上述两点,现有 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柜机在运行时,出风量较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提增加调柜机的出风量。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换热器组件及两风轮,所述壳 体内形成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每个腔室均具有将所述壳体的前面板贯通出风口,两 所述出风口均呈自上向下延伸的长条形设置;两所述出风口之间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 述壳体的风桐,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分别对应 位于两所述腔室的两换热器;两所述出风口用W将由所述风轮导入壳体内的空气导向所述 风桐前端,W使所述风桐内形成负压,进而使所述风桐后端的空气朝前运动。
[0005]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及后壳,所述后壳包括背板和连接所述背板及面板的 两侧板,所述侧板的一边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另一边朝向另一侧板的方向延 伸出翻边板,所述面板与所述翻边板固定连接。
[0006]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中部形成所述风桐,所述出风框 还形成有对应位于所述风桐左右两侧的两第二风道,两所述风轮安装于所述出风框两侧, 所述出风框位于两所述换热器之间,所述风轮用W将所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所述腔室 内,W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由所述出风框导出。
[0007] 优选地,所述出风框包括底框、中框和外框,所述底框具有底框顶板、底框底板和 两导风部,每个所述导风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底框顶板和所述底框底板,两所 述导风部之间形成一进风风道;所述中框包括中框顶板、中框底板和两导风板,每个所述导 风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中框顶板和所述中框底板,两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一导 风风道;外框包括外框顶板和外框底板,W及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框顶板和所述外框底板 的四个间隔设置的隔板,四个所述隔板形成一第一风道和两所述第二风道,两所述第二风 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框、中框和外框依次拼接而使所述进风风道、 导风风道、第一风道相连通而形成所述风桐。
[000引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设置于空调柜机的顶板与换热器之间,并呈U形设置 的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盖板包括第一抵接板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 一抵接板两端的两第二抵接板,所述盖板用W将所述出风框的上端固定卡持。
[0009]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桐内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壳 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挡风板可活动而将所述风桐至少部分封堵。
[0010] 优选地,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风桐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1] 优选地,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 换热器组件下方而支撑所述换热器组件。
[0013]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包括U形槽本体,所述U形槽本体包括两接水槽,W及导流槽, 所述导流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两所述接水槽连通,两所述接水槽分别对应位于两所述 换热器的下方,W接收两所述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0014] 优选地,两所述接水槽内均设置有在所述接水槽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接 水槽具有在该接水槽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壁,所述凸台与所述接水槽两侧壁之间均具有间 隙。
[0015] 优选地,两所述接水槽和所述导流槽共同围合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一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两所述接水槽。
[0016]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两分流器,其中一分流器用W将两所述换热器的 上端口与空调器室外机连通;另一分流器用W将两所述换热器的下端口与空调器室外机连 通。
[0017]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桐均自上向下延伸,两所述出风口的前端宽度均为 Li,所述风桐前端的宽度为L2,其中,0.3 < l2/li < 2。
[001引优选地,两所述风轮的直径均为D,0.68 <^/D< 1.35。
[0019] 优选地,所述风桐后端的宽度为L3,1如2/L3。。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W及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换热器组件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每个腔室均具有将 所述壳体的前面板贯通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均呈自上向下延伸的长条形设置;两所述出 风口之间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所述壳体的风桐,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 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分别对应位于两所述腔室的两换热器;两所述出风口用W将由所 述风轮导入壳体内的空气导向所述风桐前端,W使所述风桐内形成负压,进而使所述风桐 后端的空气朝前运动;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柜机。
[002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出风口和一风桐,当空调器运行时,风轮运转,外部 空气进入腔室内并从两出风口流出;如此,风桐前端的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风桐后端 与风桐前端就存在压强差,位于风桐后端的空气自后向前运动,并与两出风口流出的空气 汇流,从而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的出风量。另外,由于从出风口吹出的风溫度相对室溫较低 (W空调器实施制冷功能为例),而当来自风桐的风与出风口吹出的风汇流时,风感柔和。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 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正视图;
[0025] 图3为图2中空调柜机的侧视图;
[0026] 图4为图2中空调柜机沿A-A线的剖视图;
[0027] 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正视图;
[0028] 图6为图2中空调柜机沿B-B线的剖视图;
[0029] 图7为盖板和接水盘在壳体内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为图1中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为图1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为图8中的接水盘于换热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1为换热器组件、出风框、接水盘和盖板在壳体内的装配方位图;
[0034] 图12为图1中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3为图12中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为图12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5为图12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6为图12中中框和底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7为图12中底框、中框、外框和风轮在客体内的装配方位图;
[0040] 图18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9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0和图21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S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中 风桐被挡风封堵,图21中挡风板在图20的基础上翻转而将风桐打开;
[0043] 图22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3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24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5和图26为安装有挡风板的空调柜机第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5中的 挡风板将风桐大部分封堵,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