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07900阅读:来源:国知局
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2]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室内机100及空调器,圆形室内机100与室外机一起组成空调器,用于调节室内温度。
[0043]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室内机100,可以包括机壳1、换热器组件2、冷媒进管6、冷媒出管和风机3。其中,换热器组件2和风机3均设在机壳I内。
[0044]可选地,机壳I的横截面形成为大体圆形形状,也就是说,机壳I的正对用户的截面为大体圆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大体圆形”是指大体类似于圆形形状,例如可以是边数较多的多边形、或者椭圆形形状、或者是正圆形形状,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类似于圆形的形状。
[0045]机壳I上设有进风口 11和出风口 12,由此,在风机3的驱动下,空气可从进风口 11进入机壳I内,并与换热器组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从出风口 12排出,从而用于调节室内温度。
[0046]具体地,如图4所示,风机3包括电机32和风轮31,电机32与风轮31相连以驱动风轮31转动,从而通过风轮31的转动,驱动空气从进风口 11进入到机壳I内,并从出风口 12排出。
[0047]如图3-图5和图7所示,换热器组件2包括两个形成为大体“L”形的换热器21,两个换热器21限定出大体“U”形的换热器组件2。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换热器组件2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第三部分24和第四部分25,其中,第一部分22连接在第二部分23的左端且向前延伸,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限定出其中一个大体“L”形的换热器21,第四部分25连接在第三部分24的右端且向前延伸,第三部分24和第四部分25限定出另一个大体“L”形的换热器21,第二部分23与第三部分24限定出大体“U”形的换热器组件2的后壁,第一部分22和第四部分25分别限定出大体“U”形的换热器组件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可以理解的是,大体“L”形的换热器21指的是换热器21的横截面形成为大体“L”形的形状。例如,第一部分22垂直于第二部分23设置或者第三部分24垂直于第四部分25设置,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2与第二部分23以及第三部分24与第四部分25之间也可不垂直设置,只要第一部分22与第二部分23限定出的大体“L”形的换热器21与第三部分24和第四部分25限定出的大体“L”形的换热器21可同时限定出大体“U”形的换热器组件2即可。
[0048]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和下文中提及的“前”和“后”、“左”和“右”以及下文中提及的“上”和“下”均是相对的方向且是相对用户而言的,当用户正对圆形室内机100时,朝向用户的方向为前方,远离用户的方向为后方,朝向用户的左手边的方向为左方,朝向用户的右手边的方向为右方,朝向用户的头顶的方向为上方,朝向用户的脚下的方向为下方。
[0049]通过使换热器组件2包括两个形成为大体“L”形的换热器21,并使两个换热器21限定出大体“U”形形状的换热器组件2,有利于优化换热器组件2的结构,增加换热器组件2的迎风面积以及换热器组件2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效率。
[0050]具体地,风机3位于换热器组件2与机壳I限定的空间内。例如,如图3-图4所示,风机3位于换热器组件2的第一部分22和第四部分25之间。由此,通过将风机3设在换热器组件2与机壳I限定的空间内,可使得换热器组件2与风机3之间的设置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效率。
[0051 ]冷媒进管6和冷媒出管7均位于两个换热器21之间(例如,上述的第二部分23和第三部分24之间),冷媒进管6和冷媒出管7分别与每个换热器21相连,由此,不但结构简单、可靠,而且还可以便于冷媒经过冷媒进管6后分别进入到每个换热器21内以实现对冷媒的分流,从而有利于进入到两个换热器21内的冷媒与空气之间的均匀换热。
[0052]具体地,每个换热器21具有邻近另一个换热器21设置的一个冷媒入口 212和两个冷媒出口 211,冷媒进管6与两个换热器21的冷媒入口 212相连,冷媒出管7与两个换热器21的每个冷媒出口 211相连。具体而言,冷媒从冷媒进管6通过两个换热器21的冷媒入口 212分别流向两个换热器21以实现对冷媒的初步分流,进入到每个换热器21内的冷媒在对应的换热器21内再次分流形成两个冷媒流路,每个冷媒流路对应一个冷媒出口 211,冷媒在相应的换热器21内的流动过程中可与空气均匀换热,每个换热器21内换热后的两个冷媒流路中的冷媒从对应的冷媒出口 211流出,并流向冷媒出管7。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通过对冷媒进行两次分流,有利于实现均匀分流以使每个换热器内的冷媒均匀流通,从而有利于每个换热器21内的冷媒与空气的均匀换热和充分换热,进而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效果和换热效率。
[005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室内机100,通过使每个换热器21具有邻近另一个换热器21设置的一个冷媒入口 212和两个冷媒出口 211,并使冷媒进管6与两个换热器21的冷媒入口 212相连,冷媒出管7与每个冷媒出口 211相连,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实现对冷媒进行两次分流,从而有利于实现均匀分流以使每个换热器21内的冷媒均匀流通,进而有利于每个换热器21内的冷媒与空气的均匀换热和充分换热,提高换热器组件2的换热效果和换热效率。
[0054]可选地,进入到每个换热器21的内的冷媒通过第五三通管(未示出)分流。
[005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和图9所示,圆形室内机100还包括第一三通管8a至第四三通管8d,冷媒进管6和两个换热器21的冷媒入口 212分别与第一三通管8a的三个管口相连,由此,可便于从冷媒进管6流出的冷媒经过第一三通管8a分别进入到两个换热器21内以实现对冷媒的初步分流,达到对冷媒均匀分流的目的。
[0056]第二三通管8b的三个管口分别与冷媒出管7和第三三通管8c的一个管口和第四三通管8d的一个管口相连,第三三通管8c的另外两个管口和第四三通管8d的另外两个管口分别与两个换热器21的冷媒出口 211相连。例如,其中一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 211连接至第三三通管Sc和第四三通管Sd中的其中一个的另外两个管口上,另一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 211连接至第三三通管8c和第四三通管8d的另一个的另外两个管口上,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 211可分别连接至第三三通管8c和第四三通管8d。由此,从每个换热器21的冷媒出口 211流出的冷媒可通过第三三通管8c、第四三通管8d和第二三通管8b汇入冷媒出管7,简单可靠。
[0057]具体地,每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211与同一个三通管相连。例如,其中一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 211连接至第三三通管8c的另外两个管口上,另一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 211连接至第四三通管Sd的另外两个管口上,或者其中一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 211连接至第四三通管8d的另外两个管口上,另一个换热器21的两个冷媒出口211连接至第三三通管Sc的另外两个管口上,结构简单可靠。
[0058]根据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