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2055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室内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风道,所述进风口包括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用于与室外空气连通。同时,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室内机的空调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满足了空调器在使用时为人们提供充足换气量的要求。
【专利说明】
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数人使用空调时都会紧闭门窗,节约用电,提高制冷/制热效果。但紧闭的空间不利于呼吸,房间内二氧化碳气体过多会造成人缺氧、呼吸困难、容易犯困、皮肤干燥等不良现象。虽然现在有部分空调器配备换气部件,但是其换气量过低,不能满足一般人20_30m3/h换气量的要求,且换气部件为另外加装的部件,如此,大大增加了消费成本,于是,消费者往往会选用新风机来实现换气的目的,但是空调机、新风机等家电产品不仅占用大量的室内空间,而且新风机会影响空调机的制冷/制热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消费者换气量的室内机。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室内机的空调器。
[000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风道,所述进风口包括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用于与室外空气连通。
[0007]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包括室内进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用于与室内空气连通。
[0008]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包括空气热交换芯体,所述空气热交换芯体的内部设置有互相进行热交换的室内风道和室外风道,所述室内风道的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连通,所述室外风道的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连通,所述室内风道和所述室外风道的出风口均与壳体上的出风口连通。
[0009]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分为左右两侧的壳体部分,左侧壳体的顶端封闭,右侧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室内进风口。
[0010]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空气热交换芯体设置在右侧壳体内,用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左侧壳体内,并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0011]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空气热交换芯体包括堆叠设置的多层室内风道和多层室外风道,所述室内风道和室外风道间隔分布。
[0012]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室内风道和室外风道内气流的流向相交。
[0013]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每层室内风道均包括多个室内风道单元,每层室外风道均包括多个室外风道单元。
[0014]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室内风道单元和室外风道单元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0015]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室外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装置。
[0016]作为一种室内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室外风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装置。
[0017]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室内机。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9]本发明提出一种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由于室内机具有室外进风口,室外进风口用于与室外空气连通,因此,室外的空气通过室内机的室外进风口进入室内,为人们补充充足的氧气。与现有空调器需要额外装配换气部件来实现换气的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满足了空调器在使用时为人们提供充足换气量的要求。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器同时具有制冷/制热及满足消费者换气量的换气功能,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空气的流向;
[002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室内机右侧壳体的空气流向示意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空气的流向;
[002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室内机左侧壳体的空气流向示意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空气的流向;
[002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热交换芯体的立体图;
[002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热交换芯体的正视图;
[002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空气热交换芯体的侧视图;
[002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热交换芯体的立体图;
[0027]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热交换芯体的正视图;
[002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气热交换芯体的侧视图。
[0029]图中:
[0030]1、壳体;2、室内进风口 ;3、室外进风口 ;4、出风口 ;5、室内换热器;6、空气热交换芯体;
[0031]61、室内风道;62、室外风道;611、室内风道单元;621、室外风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4]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需要额外装配换气部件来实现换气,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消费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如以下所述的室内机。室内机的具体结构详见以下实施例。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实施例提出第一种优选的室内机,如图1至图6所不,该室内机包括壳体I,壳体形成有室内进风口2、室外进风口3、出风口4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4的风道,壳体I内设置有室内换热器5(如:蒸发器)、风叶和空气热交换芯体6。其中,室内进风口2与室内空气相连通,室外进风口 3与室外空气相连通。
[0037]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室内机的壳体I分为左右两侧的壳体部分,室内进风口 2设置在右侧壳体I的顶端,出风口 4设置在壳体I的底端,室外进风口 3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的出管口,与墙体的出墙口一起通向室外。室内换热器5设置在整个壳体I内,空气热交换芯体6设置在右侧壳体I内,并位于室内换热器5的外侧,从而能够将室外空气从右侧壳体I导入左侧壳体I内,并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内部设置有互相进行热交换的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内气流的流向相交。室内风道61的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 2连通,室内风道61的出风口通过右侧壳体I的风道与壳体I上的出风口 4连通;室外风道62的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 3连通,室外风道62的出风口通过左侧壳体I的风道与壳体I上的出风口 4连通。
[003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空气热交换芯体6具有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风道,分别为左右流向的室外风道62和内外流向的室内风道61。当室内机整机启动,风叶转动时,由于压差的存在,室外空气由室外进风口3进入壳体I,在室内换热器5的走管处空间可降低或升高温度,之后通过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室外风道62,此时,室内空气由室内进风口 2进入壳体I,并同步通过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室内风道61,室外空气在空气热交换芯体6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此获得温度与室内空气相近的空气进入左侧壳体I的风道。之后,室内空气依次通过室内换热器5和右侧壳体I的风道后最终从出风口 4排入室内。
[0039]而左侧壳体I的顶端封闭,与右侧壳体I顶端(设置有室内进风口2)不同,左侧壳体I的风道的进风口即为从位于右侧的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室外风道的出风口,室外空气依次通过室内换热器5和左侧壳体I的风道后从出风口4排入室内,于是,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室内含较高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门缝、窗缝等排出室内。
[0040]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空调器的风叶,一般风量在500m3/h以上,左侧壳体I的风道拥有一半的风量,即换气量远远满足一般人20-30m3/h的换气量,满足了空调器在使用时为人们提供充足换气量的要求。
[0041]与现有空调器需要额外装配换气部件来实现换气的技术相对比,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能够同时实现制冷/制热及换气功能,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消费者使用现有空调带来的缺氧、呼吸困难及皮肤干燥的问题。
[004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优选的空气热交换芯体6,该空气热交换芯体6采用注塑材料制成,中间夹ER纸,其中,ER纸为薄形无孔全热交换专用纸,薄形纸便于温度和湿度的交换,使热交换达到较高标准,同时无孔纸也避免了污染气体的泄漏。
[0043]具体的,如图4至图6所示,空气热交换芯体6包括堆叠设置的多层室内风道61和多层室外风道62,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间隔分布,即为,一层注塑件形成左右流通的室外风道62,一层注塑件形成前后流通的室内风道61。每层室外风道62均包括多个室外风道单元621,每层室内风道61均包括多个室内风道单元611,室内风道单元611和室外风道单元62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均为矩形。相邻两个风道的空气通过ER纸相互交换温度和湿度,使最终两风道的出风温度湿度相近。由于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内气流的流向相互垂直,因此,两风道的空气通过ER纸能够更加均衡地交换温度和湿度,热交换效率更高。
[0044]本实施例采用纸质制成的空气热交换芯体6可同时实现温度、湿度的交换,运用在该空调器上可解决使用空调导致干燥的问题,即人们常说的空调病问题。
[0045]实施例二
[0046]本实施例提出第二种优选的室内机,该实施例的室内机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室内机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结构和制作材质。
[0047]如图7至图9所示,空气热交换芯体6包括堆叠设置的多层室内风道61和多层室外风道62,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间隔分布,且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内气流的流向相互垂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空气热交换芯体6采用铝箔纸制成,将铝箔纸压制成锯齿形,一层锯齿形铝箔纸形成左右流通的室外通道62,一层锯齿形铝箔纸形成前后流通的室内风道61,且层与层之间由铝箔纸隔层。两个风道的空气通过铝箔纸相互交换温度,使最终两风道的出风温度相近。
[004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述的空气热交换芯体6采用的材质不同,由于铝箔纸为金属材料,温度交换效果较好,但是不能交换湿度,因此,运用在该空调器上出风温度舒适性较好,出风湿度舒适性上左右不平衡,当然也能增加室内湿度。
[0049]实施例三
[0050]本实施例提出第三种优选的室内机,该实施例的室内机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室内机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室内机增设过滤净化装置。
[0051]在本实施例中,在室外进风口3处增设初过滤网,可以对进入室内机的室外空气进行预过滤除尘。为了彻底地净化空气,保证室内空气健康清新,在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室外风道62的进风口处依次增设HEPA过滤网和IFD滤网,充分阻挡空气中的杂质颗粒,滤除对人体有害的颗粒,使该空调器实现净化功能,解决室外雾霾空气质量差的问题。
[0052]实施例四
[0053]本实施例提出第四种优选的室内机,该实施例的室内机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室内机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进风口的设置形式和进风方式。
[0054]本实施例的室内机包括壳体I,壳体I仅形成一个室外进风口3,该室外进风口 3与室外空气相连通,取消了如实施例一所述室内进风口及空气热交换芯体的设置。本实施例可直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机壳体I内,为人们补充充足的氧气。
[005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4)以及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室外进风口(3),所述室外进风口(3)用于与室外空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室内进风口(2),所述室内进风口(2)用于与室内空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热交换芯体(6),所述空气热交换芯体(6)的内部设置有互相进行热交换的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所述室内风道(61)的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2)连通,所述室外风道(62)的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3)连通,所述室内风道(61)和所述室外风道(62)的出风口均与壳体(I)上的出风口(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分为左右两侧的壳体部分,左侧壳体(I)的顶端封闭,右侧壳体(I)的顶端设置有室内进风口(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交换芯体(6)设置在右侧壳体(I)内,用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左侧壳体(I)内,并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交换芯体(6)包括堆叠设置的多层室内风道(61)和多层室外风道(62),所述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间隔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道(61)和室外风道(62)内气流的流向相交。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层室内风道(61)均包括多个室内风道单元(611),每层室外风道(62)均包括多个室外风道单元(62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道单元(611)和室外风道单元(62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进风口(3)处设置有第一空气过滤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道(62)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空气过滤装置。12.—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文档编号】F24F1/00GK106091134SQ201610631223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日 公开号201610631223.7, CN 106091134 A, CN 106091134A, CN 201610631223, CN-A-106091134, CN106091134 A, CN106091134A, CN201610631223, CN201610631223.7
【发明人】王敏燕, 陈君, 孟智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