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0221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出风风道结构,包括上盖板(2)及出风框(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板(2)内侧,用于向所述出风框(4)的出风口(41)导风的导风板(3);所述导风板(3)背向所述上盖板(2)的一面为导风面。本发明提供的出风风道结构,由于导风板的导风面需要朝向蒸发器,以便于对经过蒸发器的气流进行导风操作。在将蒸发器安装于出风风道结构内后,导风板位于上盖板与蒸发器之间,以便于对蒸发器上方的气流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风板,使得导风板对蒸发器靠近上盖板的一侧导风,避免气流流入上盖板与出风框之间形成的直角区域,进而顺利流入出风口,有效降低了出风阻力。
【专利说明】
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式室内机及其出风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风管式空调机俗称风管机。空调联接风管向室内送风。
[0003]目前,风管式空调机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蒸发器,蒸发器一般为V形结构。壳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出风框,出风框上设置有出风口 41。由于上盖板与出风框之间形成直角区域,靠近上盖板流动的气流在向出风口41流动过程中,易流入直角区域,无法顺利流入出风口 41,进而使得出风阻力较大。
[0004]因此,如何降低出风阻力,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风道结构,以降低出风阻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风管式室内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风风道结构,包括上盖板及出风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内侧,用于向所述出风框的出风口导风的导风板;
[0008]所述导风板背向所述上盖板的一面为导风面。
[0009]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面为流线型导风面。
[0010]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面为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沿靠近所述出风框的方向向所述出风口倾斜。
[0011]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面靠近所述出风框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的上侧内壁接触。
[0012]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的上侧内壁的接触位置平滑过渡。
[0013]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面靠近所述出风框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上侧内壁的内侧端接触。
[0014]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还包括导风块;
[0015]所述导风板和/或所述出风风道结构的下盖板上设置的接水盘上设置有所述导风块。
[0016]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块的数量为多个。
[0017]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多个所述导风块沿所述出风风道结构内气流的宽度方向排列。
[0018]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多个所述导风块均匀分布。
[0019]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块的棱角为倒圆角结构。
[0020]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板上设置的所述导风块为第一导风块;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块为一体式结构;
[0021]和/或,所述接水盘上设置的所述导风块为第二导风块;所述接水盘与所述第二导风块为一体式结构。
[0022]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板为泡沫导风板。
[0023]优选地,上述出风风道结构中,所述导风板朝向所述上盖板的一面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面相接处。
[00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管式室内机,包括出风风道结构,所述出风风道结构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
[0025]优选地,上述风管式室内机中,所述风管式室内机的蒸发器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接触。
[0026]优选地,上述风管式室内机中,所述蒸发器为“V”型蒸发器。
[0027]本发明提供的出风风道结构,由于导风板的导风面需要朝向蒸发器,以便于对经过蒸发器的气流进行导风操作。导风板背向上盖板的一面为导风面,即,在将蒸发器安装于出风风道结构内后,导风板位于上盖板与蒸发器之间,以便于对蒸发器上方的气流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风板,使得导风板对蒸发器靠近上盖板的一侧导风,避免气流流入上盖板与出风框之间形成的直角区域,进而顺利流入出风口,有效降低了出风阻力。
[00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出风风道结构的风管式室内机。由于上述出风风道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风道结构的风管式室内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管式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风块及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风块及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风风道结构,以降低出风阻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风管式室内机。
[00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风风道结构,包括上盖板2、导风板3及出风框4,导风板3设置于上盖板2内侧,并且,导风板3用于向出风框4的出风口 41导风。其中,导风板3背向上盖板2的一面为导风面。
[003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风风道结构,由于导风板3的导风面需要朝向蒸发器I,以便于对经过蒸发器I的气流进行导风操作。导风板3背向上盖板2的一面为导风面,S卩,在将蒸发器I安装于出风风道结构内后,导风板3位于上盖板2与蒸发器I之间,以便于对蒸发器I上方的气流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导风板3,使得导风板3对蒸发器I靠近上盖板2的一侧导风,避免气流流入上盖板与出风框之间形成的直角区域,进而顺利流入出风口 41,有效降低了出风阻力。
[0039]优选地,导风板3的导风面为流线型导风面。
[0040]可以理解的是,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流线型可以理解为周围的空气沿物体运动。因此,导风面为流线型导风面,使得蒸发器I靠近上盖板2的气流沿导风板3的导风面顺畅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降低了出风阻力。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流线型导风面为由多个弧面平滑过渡连接而成的导风面;也可以使流线型导风面为由至少一个弧面与至少一个平面平滑过渡连接而成的导风面等。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0041]在另一实施例中,导风板3的导风面为倾斜平面。其中,倾斜平面沿靠近出风框4的方向向出风框4的出风口41倾斜。即,该导风面为平面,通过该导风面朝向出风口41倾斜设置,以便于向出风框4的出风口41导风。
[0042]进一步地,导风板3的导风面靠近出风框4的一侧与出风口41的上侧内壁接触。使得导风面延伸至出风口41的上侧内壁。即,气流沿导风面向出风框4流动,导风面可以连续对气流进行导向作用,直至气流流动至出风口 41。导风面靠近出风框4的一侧与出风口 41的上侧内壁接触,使得二者接触得整齐,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效果。
[0043]其中,出风口41的上侧内壁为出风口 41靠近上盖板2的一侧的内壁。
[0044]进一步地,导风面与出风框4的上侧内壁的接触位置平滑过渡。即,导风面与出风框4的上侧内壁的接触位置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出风阻力。
[0045]导风面靠近出风框4的一侧与出风口41上侧内壁的内侧端接触。
[0046]其中,出风口41上侧内壁的内侧端为出风口41上侧内靠近导风板3的一侧。即,出风口 41的上侧内壁位于出风框4内侧面上的一端。
[0047]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气流直接导向到出风口 41,避免了导风面伸入出风口 41的情况,方便了导风板3的装配。
[004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出风风道结构还包括导风块;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3和接水盘5上均设置有导风块。其中,接水盘5设置于出风风道结构的下盖板6内。通过设置导风块,以便于引导气流沿导风块方向设置,提高了气流流动稳定性,降低了出风噪音。也可以仅在导风板3或接水盘5上设置导风块。
[0049]如图2及图3所示,导风板3上设置的导风块为第一导风块31。
[0050]如图4及图5所示,接水盘5上设置的导风块为第二导风块51。
[0051]进一步地,导风块的数量为多个。可以理解的是,气流主要在相邻两个导风块之间的缝隙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0052]更进一步地,多个导风块沿出风风道结构内气流的宽度方向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气流的宽度方向即蒸发器I的宽度方向,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导风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以第一导风块31为例,多个第一导风块31沿出风风道结构内气流的宽度方向排列,使得多个第一导风块31沿气流的宽度方向布满导风板3。
[0053]优选地,多个导风块31均匀分布。如图2及图3所示,以第一导风块31为例,多个第一导风块31均勾分布于导风板3上。并且,多个第一导风块31沿出风风道结构内气流的宽度方向排列。通过上述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
[0054]为了确保导风效果,进一步降低出风阻力,导风块具有棱角结构。上述棱角均为倒圆角结构。其中,导风块的棱角包括导风块的棱边及角。
[0055]处于便于组装及降低零件组装安装误差的考虑,导风板3上设置的第一导风块31与导风板3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接水盘5上设置的第二导风块51与接水盘5为一体式结构。通过上述设置,减少了零部件单独组装的情况,并且,避免了因误差而影响导风效果的情况。也可以仅将导风板3上设置的第一导风块31与导风板3为一体式结构;或者,仅将接水盘5上设置的第二导风块51与接水盘5为一体式结构。
[0056]优选地,导风板3为泡沫导风板。由于导风板3为泡沫制成,可以起到隔热作用,进一步防止了上盖板2和出风框4上凝露的产生。
[0057]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导风板3朝向上盖板2的一面与上盖板2的内侧面相接处。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3朝向上盖板2的一面为平面,上盖板2的内侧面(上盖板2朝向内部的侧面)也为平面,通过导风板3朝向上盖板2的一面与上盖板2的内侧面相接处,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3在出风风道结构内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导风板3可以通过朝向上盖板2的一面与上盖板2的内侧面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导风板3与出风框4连接,仅通过导风板3朝向上盖板2的一面与上盖板2的内侧面相接处达到对导风板3定位的作用。
[005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管式室内机,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出风风道结构。由于上述出风风道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风道结构的风管式室内机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0059]进一步地,风管式室内机的蒸发器I靠近上盖板2的一端与导风板3接触。通过上述设置,避免蒸发器I与导风板3之间存在缝隙,使得气流均需要经过蒸发器I再向出风口41流动,提高了换热效率。
[0060]优选地,蒸发器I为“V”型蒸发器。通过上述设置,扩大了蒸发器I的换热面积。
[006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出风风道结构,包括上盖板(2)及出风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板(2)内侧,用于向所述出风框(4)的出风口(41)导风的导风板(3); 所述导风板(3)背向所述上盖板(2)的一面为导风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为流线型导风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为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沿靠近所述出风框(4)的方向向所述出风口(41)倾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靠近所述出风框(4)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41)的上侧内壁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与所述出风口(41)的上侧内壁的接触位置平滑过渡。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靠近所述出风框(4)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41)上侧内壁的内侧端接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块; 所述导风板(3)和/或所述出风风道结构的下盖板(6)上设置的接水盘(5)上设置有所述导风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块的数量为多个。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块(31)沿所述出风风道结构内气流的宽度方向排列。10.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块(31)均匀分布。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块的棱角为倒圆角结构。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上设置的所述导风块为第一导风块(31);所述导风板(3)与所述第一导风块(31)为一体式结构; 和/或,所述接水盘(5)上设置的所述导风块为第二导风块(51);所述接水盘(5)与所述第二导风块(51)为一体式结构。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为泡沫导风板。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朝向所述上盖板(2)的一面与所述上盖板(2)的内侧面相接处。15.—种风管式室内机,包括出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出风风道结构。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管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式室内机的蒸发器(I)靠近所述上盖板(2)的一端与所述导风板(3)接触。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风管式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I)为“V”型蒸发器。
【文档编号】F24F1/00GK106016464SQ20161051419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0日
【发明人】黄华东, 杨亮, 朱江程, 林国游, 张正甫, 冯汇远, 邓晶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