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7910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生物质炉灶,尤其是烧柴的炉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使用在广大农村的生物质炉灶,尤其是烧柴的炉灶,虽然采用了二次进风的技术,但进风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所开风眼只有一排,且位置不规则,风眼尺寸也不精准,导致二次进风的效果并不理想;添加柴时只能够在炉膛上方通过添柴口往炉膛里添柴,比较麻烦;炉膛的引烟出炉时,是靠直接在炉膛上方的炉壳上开孔来引,没有引烟的烟囱,造成引烟效果不好,使其容易既产生烟雾,也使柴的燃烧不充分,不节能热效率也不尚。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二次进风烧柴炉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二次进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添加柴方便、柴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包括炉体、炉胆、炉桥、二次进风套、炉壳、灶台;本实用新型特征是,二次进风套设为锥形或弧线形筒体,二次进风套的高度为炉胆高度的
0.4?0.6倍,在二次进风套上开设有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在炉体位于二次进风套的位置设有环形空腔并在炉壳对应环形空腔位置开设有一个二次进风孔;在炉胆位于炉桥的上方沿炉体和炉壳开设有一个添柴孔;在二次进风套与灶台之间设为一个由炉壳围成的圆柱形空腔,在炉壳上开设有烟囱孔与圆柱形空腔连通;在炉桥下方设有抽屉式灰箱;在整个炉体底部连接有与灶台平面公称尺寸相适应的支撑座。
[0006]本实用新型二次进风套上的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之间的横向中心间距是18 mm?28 mm,纵向垂直间距是12 mm?20 mm。
[0007]本实用新型二次进风套的弧线形设为对称的抛物线,筒体设为铸铁。
[0008]本实用新型在圆柱体空腔内位于烟囱孔的方向固定有一块圆弧形的档尘片。
[0009]本实用新型在环形空腔连接的二次进风孔外设有一开口向下的进风罩。
[0010]本实用新型添柴孔设为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二次进风套锥形或弧线形筒体的设置,使燃烧火焰沿风套内壁顺势上升,对锅底形成比较大的火力;二次进风套位置环形空腔的设置,使二次进风有了比较大的迂回空间,使二次燃烧得以充分;两排风眼的错位和间距以及风眼的孔径,都使得二次进风充分、合适。侧面设置的向下倾斜的添柴孔也使得在使用中可以随时添加柴火;在整个炉体底部连接有与灶台平面公称尺寸设置相适应的支撑座,使得整个炉体结构稳定、可靠、造型美观。
[001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见图1,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包括炉体1、炉胆2、炉桥3、二次进风套4、炉壳5、灶台6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二次进风套4设为锥形或弧线形筒体,二次进风套4的高度为炉胆2高度的0.4?0.6倍,在二次进风套4上开设有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11 ;在炉体I位于二次进风套4的位置设有环形空腔13并在炉壳5对应环形空腔13位置开设有一个二次进风孔7 ;在炉胆2位于炉桥3的上方沿炉体I和炉壳5开设有一个添柴孔8 ;在二次进风套4与灶台6之间设为一个由炉壳5围成的圆柱形空腔12,在炉壳5上开设有烟囱孔10与圆柱形空腔12连通;在炉桥3下方设有抽屉式灰箱9 ;在整个炉体I底部连接有与灶台6平面公称尺寸相适应的支撑座14。
[0015]本实用新型二次进风套4上的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11之间的横向中心间距是18mm?28 mm,纵向垂直间距是12 mm?20 mm。
[0016]本实用新型二次进风套4的弧线形设为对称的抛物线,筒体设为铸铁。
[0017]本实用新型在圆柱体空腔12内位于烟囱孔10的方向固定有一块圆弧形的档尘片15。档尘片15的设置是为了档住比较大的灰尘。烟囱19连接在烟囱孔10上。
[0018]本实用新型在环形空腔13连接的二次进风孔7外设有一开口向下的进风罩16。进风罩的设置是为了避免烟尘由此上扬。
[0019]本实用新型添柴孔8设为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
[0020]在灶台6上中心设有大锅圈17,并在大锅圈17上再套小锅圈18,以方便各种锅尺寸。
【主权项】
1.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包括炉体(I)、炉胆(2)、炉桥(3)、二次进风套(4)、炉壳(5)、灶台(6);其特征是,二次进风套(4)设为锥形或弧线形筒体,二次进风套(4)的高度为炉胆(2)高度的0.4?0.6倍,在二次进风套(4)上开设有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11);在炉体(I)位于二次进风套(4)的位置设有环形空腔(13)并在炉壳(5)对应环形空腔(13)位置开设有一个二次进风孔(7);在炉胆(2)位于炉桥(3)的上方沿炉体(I)和炉壳(5)开设有一个添柴孔(8);在二次进风套(4)与灶台(6)之间设为一个由炉壳(5)围成的圆柱形空腔(12),在炉壳(5)上开设有烟囱孔(10)与圆柱形空腔(12)连通;在炉桥(3)下方设有抽屉式灰箱(9);在整个炉体(I)底部连接有与灶台(6)平面公称尺寸相适应的支撑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其特征是,二次进风套(4)上的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11)之间的横向中心间距是18 mm?28 mm,纵向垂直间距是12 mm?20 mm 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其特征是,二次进风套(4)的弧线形设为对称的抛物线,筒体设为铸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其特征是,在圆柱体空腔(12)内位于烟囱孔(10)的方向固定有一块圆弧形的档尘片(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其特征是,在环形空腔(13)连接的二次进风孔(7)外设有一开口向下的进风罩(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其特征是,添柴孔(8)设为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0°?45°。
【专利摘要】一种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包括炉体、炉胆、炉桥、二次进风套、炉壳、灶台;本实用新型特征是,二次进风套设为锥形或弧线形筒体,二次进风套的高度为炉胆高度的0.4~0.6倍,在二次进风套上开设有两排相互错位的风眼;在炉体位于二次进风套的位置设有环形空腔并在炉壳对应环形空腔位置开设有一个二次进风孔;在炉胆位于炉桥的上方沿炉体和炉壳开设有一个添柴孔;在二次进风套与灶台之间设为一个由炉壳围成的圆柱形空腔,在炉壳上开设有烟囱孔与圆柱形空腔连通;在炉桥下方设有抽屉式灰箱;在整个炉体底部连接有与灶台平面公称尺寸相适应的支撑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添加柴方便、柴燃烧充分、热效率高的二次进风高效节能柴炉。
【IPC分类】F24B1/191, F24B1/19
【公开号】CN204629594
【申请号】CN201520093412
【发明人】孙佩钢
【申请人】孙佩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