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681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
[0002]近些年来,中国兴建了一批大型高端公共建筑,普遍采用了冷水机组中央空调制冷方式,该技术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市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项成熟的技术。但是,随着当今人们越来越关心节能环保等问题,原有的制冷方案的缺点也就渐渐的显露出来。据统计,中央空调的用电量占各类大型建筑总用电量的30%-60%以上,因此,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已经变得十分必要。
[0003]目前,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普遍使用PLC智能变频技术,PLC智能变频技术虽然大大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能力,但是其节能效果还有提升空间,并且其系统本身也存在着受环境干扰较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受环境波动影响小,可提高系统抗干扰性,同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制冷机组、冷却泵、循环泵、晾水塔、压缩机及空调机,冷却泵通过冷却出水管连接晾水塔,晾水塔上方设有冷却风扇,晾水塔下端与冷却回水管相连,冷却回水管与制冷机组相连;循环泵通过冷冻出水管与制冷终端的空调机相连,空调机与冷冻回水管相连,冷冻回水管与制冷机组相连,制冷机组连接冷却泵、循环泵及压缩机,所述冷却回水管上设有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冻回水管上设有冷冻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冻水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A/D转换器连接PLC控制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连接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连接冷却风扇,PLC控制器通过D/A转换器分别连接冷却水变频器和冷冻水变频器,冷却水变频器连接冷却泵,冷冻水变频器连接循环泵。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风扇的数量为4个,同时启动时可快速降低流入晾水塔内的水的温度。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冻水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调理放大模块连接A/D转换器,以便提高信号传递的准确性。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机为离心式压缩机,其处理量大,可快速输出制冷机组内的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调机内设有盘管,盘管分别与冷冻出水管和冷冻回水管相连,盘管可延长冷冻水的行程,达到充分制冷的目的。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调机上设有制冷风扇,可将盘管周围的冷空气迅速吹入空调机所在的房间内。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机组采用的是具有温度检测自动调节负载功能的大型制冷机组,在冷冻回水管上加装冷冻水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温度值通过冷冻水变频器调节循环泵的转速,进而调节冷冻水的温度;在冷却回水管上加装冷却水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温度值通过冷却水变频器调节冷却泵的转速,进而调节冷却水的温度。当冷却水的回水温度超过26摄氏度时,PID控制器会启动冷却风扇为晾水塔内的冷却水降温,冷却水的回水温度每升高一个阙值可以多启动一台冷却风扇,直至4台冷却风扇全部启动,通过冷却风扇的启动,再配合冷却泵的转速来降低回水的温度。通过这部分的设计,可以实现冷却水循环智能控制和冷却风扇自动控制的目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参照图1和图2,该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包括制冷机组1、冷却泵2、循环泵3、晾水塔4、压缩机5及空调机6,冷却泵2通过冷却出水管7连接晾水塔4,晾水塔4上方设有4个冷却风扇8,晾水塔4下端与冷却回水管9相连,冷却回水管9与制冷机组I相连;所述空调机6上设有制冷风扇62,所述空调机6内设有盘管61,循环泵3通过冷冻出水管10与盘管61相连,盘管61与冷冻回水管11相连,冷冻回水管11与制冷机组I相连,制冷机组I连接冷却泵2、循环泵3及压缩机5,所述压缩机5为离心式压缩机。所述冷却回水管9上设有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所述冷冻回水管11上设有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和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分别通过信号调理放大模块21连接A/D转换器14,A/D转换器14连接PLC控制器15,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连接PID控制器20,PID控制器20连接冷却风扇8,PLC控制器15通过D/A转换器17分别连接冷却水变频器18和冷冻水变频器19,冷却水变频器18连接冷却泵2,冷冻水变频器19连接循环泵3。
[0015]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经信号调整放大模块21调整放大后传递给A/D转换器14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15,由PLC控制器15经过运算,将运算的结果经D/A转换器17进行数模转换,转换后的模拟信号传递给冷冻水变频器19,由冷冻水变频器19调控循环泵3的转速,通过改变循环泵3的转速来改变从制冷机组I流出的冷冻水的流速,通过冷冻水来冷却盘管61周围的空气,再由制冷风扇62将冷却之后的低温空气送入室内达到制冷效果。从盘管61内流出的被升温的冷冻水经冷冻回水管11再次流回制冷机组I内,如此循环往复对冷冻水进行制冷降温。循环泵3的转速越快,冷冻水的流速就越快,通过空调机6就会产生更多的冷气来降低室内温度。
[0016]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则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与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类似,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经信号调理放大模块21调整放大后传递给A/D转换器14,经A/D转换器14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15,由PLC控制器15经过运算,将运算的结果经D/A转换器17转化成模拟信号传递给冷却水变频器18,由冷却水变频器18调控冷却泵2的转速,通过冷却泵2的转速来调节冷却水的流速;另一部分温度信号经PID控制器处理后,转变成控制晾水塔4上的冷却风扇8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来控制冷却风扇8的启停数目,根据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所采集的温度值的大小,来确定冷却风扇8的启停数目,通过冷却风扇8来降低晾水塔4内的水的温度,降温后的晾水塔4内的水通过冷却回水管9流入制冷机组I内,冷却水从制冷机组I流出后,会从制冷机组I带走热量,从而对制冷机组I进行冷却降温。从制冷机组I内流出的升温之后的冷却水由冷却泵2重新打入晾水塔4内,在由冷却出水管7喷淋下来的时候,由冷却风扇8再次为其进行降温,加快了冷却水和空气热交换的速度,由空气冷却之后的冷却水由冷却回水管9重新流入制冷机组I内,如此循环往复为制冷机组I降温。当冷却水回水温度升高时,冷却泵2转速逐渐加快,冷却风扇8启动的个数也会相应增多,达到给冷却水有效降温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机组(1)、冷却泵⑵、循环泵⑶、晾水塔⑷、压缩机(5)及空调机(6),冷却泵⑵通过冷却出水管(7)连接晾水塔(4),晾水塔(4)上方设有冷却风扇(8),晾水塔(4)下端与冷却回水管(9)相连,冷却回水管(9)与制冷机组⑴相连;循环泵(3)通过冷冻出水管(10)与制冷终端的空调机(6)相连,空调机(6)与冷冻回水管(11)相连,冷冻回水管(11)与制冷机组⑴相连,制冷机组(I)连接冷却泵(2)、循环泵(3)及压缩机(5),所述冷却回水管(9)上设有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所述冷冻回水管(11)上设有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和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分别通过A/D转换器(14)连接PLC控制器(15),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连接PID控制器(20),PID控制器(20)连接冷却风扇(8),PLC控制器(15)通过D/A转换器(17)分别连接冷却水变频器(18)和冷冻水变频器(19),冷却水变频器(18)连接冷却泵(2),冷冻水变频器(19)连接循环泵(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8)的数量为4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温度传感器(12)和冷冻水温度传感器(13)分别通过信号调理放大模块(21)连接A/D转换器(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5)为离心式压缩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6)内设有盘管(61),盘管(61)分别与冷冻出水管(10)和冷冻回水管(11)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6)上设有制冷风扇(62)。
【专利摘要】一种回水负反馈的智能变频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其技术要点:冷却泵通过冷却出水管连接晾水塔,晾水塔上方设有冷却风扇,晾水塔通过冷却回水管连通制冷机组;循环泵通过冷冻出水管与制冷终端的空调机相连,空调机通过冷冻回水管连通制冷机组,制冷机组连接冷却泵和循环泵,冷却回水管上设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冷冻回水管上设冷冻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冻水温度传感器分别经A/D转换器连PLC控制器,冷却水温度传感器连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连冷却风扇,PLC控制器经D/A转换器分别连冷却水变频器和冷冻水变频器,冷却水变频器连接冷却泵,冷冻水变频器连接循环泵。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系统抗干扰性,提升系统稳定性。
【IPC分类】F24F3/00, F24F11/02
【公开号】CN204648533
【申请号】CN201520367580
【发明人】吕艳玲, 滕翀, 陈文海, 刘端增
【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