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防盗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130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换装置630及电源模块640,其中光伏供电装置610和市电供电装置620分别接至供电转换装630输入端,供电转换装630的输出端接至空调器的电源模块640:光伏供电装置610输出交流电,它与市电供电装置620 —起连接到供电转换装630以便选择不同的供电方式,供电转换装630转换后的电力经电源模块640输出至空调器100,以便来驱动空调器100的电机。
[0051]参见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供电装置的原理框图。该太阳能供电装置610包括太阳能电池611、太阳能控制器612、蓄电池613、逆变电路614,太阳能电池611优选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控制器612具有充电电路6121、放电电路6123和控制电路6122,充电电路6121接于太阳能电池611与蓄电池613之间,放电电路6123接于蓄电池613与逆变电路614之间,控制电路6122分别连接充电电路6121、放电电路6123及蓄电池613,逆变电路614接至供电转换装置630。
[0052]在图4中,太阳能电池611本太阳能供电装置610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电机工作。太阳能控制器612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蓄电池613的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0053]参见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薄膜太阳能电池611包括第一导电玻璃基底6111、沉积吸收层6112、缓冲层6113、导电银胶6114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6115,其中:第一导电玻璃基底6111、沉积吸收层6112、缓冲层6113、导电银胶6114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611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导电玻璃基底6111和第二导电玻璃基底6115上引出电极(图未示出),一般是第一导电玻璃基底6111上面引出正电极,第二导电玻璃基底6115上面引出负电极。
[0054]图5中,上述各层的规格可为:第一导电玻璃基底6111、第二导电玻璃基底6115的长度为4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3mm ;沉积吸收层6112为半导体纳米材料制成,长度为3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2X 10_3mm ;缓冲层6113为In2S3材料制成,长度为25mm,宽度为15mm,厚度为4X ;导电银胶6114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15mm,厚度为2X如此设置,材料消耗少,制造能耗低,且在提高电池的电压等性能方面具有优异效果。
[0055]参见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控制器的电路原理框图。该太阳能控制器612包括充电电路6121、放电电路6123、控制电路6122及防雷电路6124,充电电路6121、放电电路6123和蓄电池613并联,防雷电路6124和蓄电池613串联。由于增加了防雷电路6124,流过蓄电池613的雷击电流大为减小。
[0056]本实施例中的防雷电路6124具体为防雷电感,添加该防雷电感后流过蓄电池613的雷击电流大为减小;同时,该防雷电感的感抗远大于蓄电池内阻,由此在蓄电池613两端所分残压也大为减小,这样也增强了系统的防雷能力。此外,也可于充电电路6121、放电电路6123分别串联防雷电感,以进一步改善防雷能力。
[0057]参见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电路原理框图。该蓄电池613包括蓄电池本体6131、电池管理装置6132、数据总线6133、辅助供电总线6135以及辅助充电控制线6134,其中蓄电池本体6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池管理装置6132相连接。进一步说明如下。
[0058]图7中,该电池管理装置6132包括与蓄电池本体6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检测控制单元61321以及与蓄电池本体613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相连接的辅助充电单元61322,检测控制单元61321与辅助充电单元61322相连接;数据总线6133与检测控制单元61321相连接;辅助供电总线6135与辅助充电单元61322相连接;辅助充电控制线6134与检测控制单元61321的输出端相连接;检测控制单元61321,用于实时检测蓄电池本体6131的运行状态,当蓄电池本体6131的实时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由辅助充电单元61322通过辅助供电总线6135对蓄电池本体6131进行充电。
[0059]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单元61321可以检测蓄电池本体6131的状态,并在辅助充电单元61322的协调作用下对该蓄电池本体6131进行充放电操作,从而使得蓄电池整体都保持在理想的电压平衡状态。这样既可以使蓄电池保持活性,又可以达到电压平衡的状态,不至于出现过充或欠充的状态,由此提高了蓄电池的寿命。
[0060]参见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逆变电路的电路原理图。该逆变电路614包括功率管驱动芯片,该功率管驱动芯片接至微处理器电路(MCU/DSP),以便根据微处理器电路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对应的功率管交替导通和关断。具体的,所述的逆变电路614包括六个功率管Ql?Q6,这六个功率管分成三组,每组功率管控至一相交流输出。
[0061]各个功率管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功率管Q1、Q2、Q3的源极共同接直流电源的一端,功率管Q4、Q5、Q6的漏极共同接直流电源的另一端,功率管Ql的漏极和功率管Q4的源极的连接供电转换装置630的U相端子,功率管Q2的漏极和功率管Q5的源极的连接供电转换装置630的V相端子,功率管Q3的漏极和功率管Q6的源极连接供电转换装置630的W相端子;功率管Ql、Q2、Q3、Q4、Q5、Q6的栅极分别接功率管驱动芯片的一个输出端,该功率管驱动芯片的各个输入端分别受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出脉冲宽度调节信号PWM1、PWM2、PWM3、PWM4、PWM5、PWM6中的一路控制。该六个功率管Ql?Q6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对应接入二极管Dl?D6。
[0062]开机时,微处理器根据设定的电机转速产生相应的6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即驱动信号PWMl?PWM6 ;通过功率管驱动芯片驱动逆变器逆变电路614的6个功率管(MOSFET或IGBT)Q1?Q6 ;这些功率管的交替导通和关断,产生三相调制波形,输出电压可调、频率可变的三相交流电,输入至供电转换装置630。
[0063]参见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方框图。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模块700,驱动模块700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640,输出端接空调器100的电机800,该驱动模块700在电源模块640输出电流时,可驱动作为交流负载的电机800运转;该驱动模块700的两端分别接入第一接地元件和第二接地元件,以便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由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0064]本实施例包括二级防雷保护电路,具体是第一接地元件为密闭式火花间隙,接于驱动模块700的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可泄放雷电电流可达20KA ;第二接地元件为放电管,接于驱动模块700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对流经驱动模块700的小部分雷击电流进一步放电,即对进入电机800的残压再作一次限流,使其低于额定的安全范围。这就可使得大部分雷击电流通过驱动模块700输入端的第一接地元件泄放,而驱动模块700输出端设置的第二接地元件则可使得进入负载的残压更小,从而有利于防止负载遭受雷击,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65]上述的第一接地元件、第二接地元件均可选择氧化锌压敏电阻或其它类型的接地电阻代替,同样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在雷电电流较大时,氧化锌压敏电阻被击穿,雷电电流迅速经过氧化锌压敏电阻流入接地端,使得进入电机800的残压被钳制在预定范围内。
[0066]参见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驱动模块的电气原理框图。该驱动模块700的主回路中,三相电源输入线L1、L2、L3经主回路断路器QFl、交流接触器KM接至电机800的三相电机的电机线U1、V1、Wl ;控制回路中,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输入端接三相电源输入线L2、L3,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一输出端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一个接线端,控制回路断路器QF2的另一个输出端经点动按钮SB (1-3)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按下点动按钮SB,交流接触器KM线圈得电吸合,交流接触器KM的三相主触点闭合,电机得电运转,拖动设备工作。按住点动按钮SB的时间即为电机点动运转时间。松开点动按钮SB,交流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交流接触器KM的三相主触点断开,电机失电停止运转,拖动设备停止。
[0067]参见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示意图。该空调器100为壁挂式分体机空调器,其包括室外机110和室内机130,室外机110和室内机130通过连接管120连接。具体是连接管120的一端与室外机110上的两个截止阀拧紧,形成一个密闭空间;连接管120的另一端与室内机130连接,形成另一个密闭的空间。为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可以加长,如下所述。
[006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