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7735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沙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规范中和野外使用的各种野营房设计要求中,都需要设计室内通向外部的换气通风口,但是不论是在通风口上加装换气扇还是百叶窗,都无法解决沙尘天气或寒冷天气下沙尘和冷空气从通风口倒灌进入室内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沙尘天气或寒冷天气下沙尘和冷空气倒灌进入室内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包括壳体、连接筒、布袋和挡风板;在壳体的左侧有通孔,在壳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孔,在壳体底部外侧固定有与出风孔相通的连接筒,布袋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筒的外侧,在连接筒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能挡住出风孔的挡风板,在合页处固定有使挡风板呈倾斜状并不能向下转动的限位块。
[0005]作为优选,上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倾斜段与通孔相对应。
[0006]作为优选,上述通孔外侧的壳体上设有膨胀螺栓安装孔。
[0007]作为优选,上述连接筒的外侧设有环槽,布袋的上端通过钢丝或线绳固定在环槽内,在钢丝或线绳外侧的环槽内安装有密封条。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布袋和挡风板,能有效防止风沙和冷空气进入到室内,从而降低了室内被污染的概率,提高了房屋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壳体,2为连接筒,3为布袋,4为挡风板,5为通孔,6为出风孔,7为合页,8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包括壳体1、连接筒2、布袋3和挡风板4 ;在壳体I的左侧有通孔5,在壳体I的底部设有出风孔6,在壳体I底部外侧固定有与出风孔6相通的连接筒2,布袋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筒2的外侧,在连接筒2的顶部通过合页7铰接安装有能挡住出风孔6的挡风板4,在合页7处固定有使挡风板4呈倾斜状并不能向下转动的限位块8。使用时,将壳体I固定安装在外墙体上,通孔5与房屋通风口相对应,在风沙天气时,流动的风及沙尘从外部吹到布袋3上时,布袋3会在风压的作用下发生折叠产生阻断作用,从而防止了风及沙尘从墙面通风口吹入到室内。在长时间经历风沙导致布袋3损坏时,风沙进入到连接筒2内,将挡风板4向上顶起,刚好堵住出风孔6,从而也防止了风及沙尘从墙面通风口吹入到室内。在冬季,由于布袋3在壳体I的下方,寒冷的空气流动具有向下的特性,所以冷空气不会从布袋3下方向上倒流进入到室内。
[0012]如图1所示,壳体I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倾斜段与通孔5相对应。这样,室内通风时,室内空气能更好的从出风孔6出去。
[0013]如图1所示,通孔5外侧的壳体I上设有膨胀螺栓安装孔。这样便于安装。
[0014]根据需要,连接筒2的外侧设有环槽,布袋3的上端通过钢丝或线绳固定在环槽内,在钢丝或线绳外侧的环槽内安装有密封条。这样能更好的保护布袋3。
【主权项】
1.一种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连接筒(2)、布袋(3)和挡风板(4);在壳体(I)的左侧有通孔(5),在壳体(I)的底部设有出风孔¢),在壳体(I)底部外侧固定有与出风孔(6)相通的连接筒(2),布袋(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筒(2)的外侧,在连接筒⑵的顶部通过合页(7)铰接安装有能挡住出风孔(6)的挡风板(4),在合页(7)处固定有使挡风板(4)呈倾斜状并不能向下转动的限位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I)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其倾斜段与通孔(5)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5)外侧的壳体(I)上设有膨胀螺栓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筒(2)的外侧设有环槽,布袋(3)的上端通过钢丝或线绳固定在环槽内,在钢丝或线绳外侧的环槽内安装有密封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筒(2)的外侧设有环槽,布袋(3)的上端通过钢丝或线绳固定在环槽内,在钢丝或线绳外侧的环槽内安装有密封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沙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野外房屋防风沙装置;其包括壳体、连接筒、布袋和挡风板;在壳体的左侧有通孔,在壳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孔,在壳体底部外侧固定有与出风孔相通的连接筒,布袋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筒的外侧,在连接筒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安装有能挡住出风孔的挡风板,在合页处固定有使挡风板呈倾斜状并不能向下转动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布袋和挡风板,能有效防止风沙和冷空气进入到室内,从而降低了室内被污染的概率,提高了房屋的舒适度。
【IPC分类】F24F13/00
【公开号】CN204806613
【申请号】CN201520536523
【发明人】陈锦清
【申请人】陈锦清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