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61691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例中密封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仰视图。
[0022]其中:1、炉体;2、炉衬;3、加热元件;4、控制主机;5、导热槽;6、辊轴;7、高温圆管;8、传动皮带;9、电机;10、密封端盖;11、端盖衬里;12、炉架;13、螺栓孔;14、中心孔盖;15、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包括控制主机4、炉架12和安设在炉架12上的炉体1,炉体I呈圆柱形,炉体I中心穿过高温圆管7,高温圆管7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端盖10 ;高温圆管7通过传动皮带8与电机9的电机轴相连,电机9与控制主机4相连,电机9运行时,电机轴通过传动皮带8带动高温圆管7转动;炉体I内壁铺设有炉衬2,形成炉膛,炉衬2耐火耐高温;炉衬2周向均匀布置有加热元件3,加热元件3与控制主机4相连;炉衬2与高温圆管7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辊轴6。
[0025]本实施例中,炉体I的径向和轴向方向上分别安设有与控制主机4相连的热电偶15,热电偶15的测量端位于接近高温圆管7的炉衬2内,以测量高温圆管7的温度。
[0026]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为串联的硅钼棒;炉衬2开设有安装孔,硅钼棒设置在安装孔内,组成加热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孔位于高温圆管7的一侧开设有导热槽5,便于温度的传导。
[0027]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密封端盖10呈U型,扣于高温圆管7的两端;密封端盖10上开设有螺栓孔,密封端盖10内侧设置有耐火耐高温的端盖衬里11,高温圆管7的外壁与端盖衬里11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密封端盖10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中心孔盖14密封(中心孔盖14可开合),中心孔盖14通过螺栓固定在密封端盖10上;中心孔盖14也包括钢制的孔盖外壳和耐火的孔盖衬里。
[0028]本实施例中,炉体I由钢材料制造,炉衬2耐火耐高温;辊轴6由石墨、陶瓷或刚玉质等制成;高温圆管7由石墨、陶瓷或刚玉质等制成;密封端盖10由钢材料制成,端盖衬里11耐火耐高温;传动皮带8由耐火纤维制成。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装配附件,可实现多种用途,如将高温圆管7两端密封端盖10上的中心孔盖拆除,利用螺栓孔13可安装进、出料仓,实现对颗粒、粉体(非金属矿物、活性碳、稀土、催化剂等)的煅烧处理,并可连续进料、出料,实现不间断生产,也可用于金属材料,如钢球的淬火处理;将高温圆管7右侧密封端盖10上的中心孔盖14拆除,可安装通气装置,实现炉内气氛烧结,或安装鼓风装置,实现物料的快速冷却,加快生产节奏。
[0030]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实验设备,配合预热炉,模拟球团矿的生产过程,研究原料性能、焙烧制度等对球团矿冶金性能的影响;在高温圆管7内部沿内壁均匀放置试样,试样与高温圆管7的空隙用耐火纤维填充,在试样围成的空腔内放入研磨介质,可实现不同温度下的回转式材料耐磨性能实验;在高温圆管7内部沿圆周均匀放置试样,试样与高温圆管7的空隙用耐火纤维填充,在试样围成的空腔内放入造渣材料,可实现不同温度下的耐火材料抗渣性能实验。
[00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包括控制主机、炉架和安设在炉架上的炉体,炉体内部穿过高温圆管,高温圆管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端盖;高温圆管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电机与控制主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壁铺设有炉衬,炉衬周向均匀布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与控制主机相连;所述炉衬与高温圆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辊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其特征在于,炉体的径向和轴向方向上分别安设有与控制主机相连的热电偶,热电偶的测量端位于接近高温圆管的炉衬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串联的硅钼棒;所述炉衬开设有安装孔,硅钼棒设置在安装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位于高温圆管的一侧开设有导热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内侧设置有耐火的端盖衬里,端盖衬里与高温圆管的外壁接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中心孔盖密封;所述中心孔盖固定在密封端盖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盖的内侧设置有孔盖衬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回转式电炉,包括控制主机、炉架和安设在炉架上的炉体,炉体内部穿过高温圆管,高温圆管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端盖;高温圆管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电机与控制主机相连;炉体内壁铺设有炉衬,炉衬周向均匀布置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与控制主机相连;炉衬与高温圆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辊轴;炉体的径向和轴向方向上分别安设有与控制主机相连的热电偶,热电偶的测量端位于接近高温圆管的炉衬内。本实用新型在高温圆管与炉膛间设置辊轴,形成轴承式接触,避免了高温圆管转动时与炉衬的磨损;热电偶的测量端位于接近高温圆管的炉衬内,保证了测温准确性的同时,也避免热电偶直接插入高温圆管内与物料接触,造成损坏。
【IPC分类】F27B7/26, F27B7/10, F27B7/42, F27B7/34
【公开号】CN204830829
【申请号】CN201520566890
【发明人】刘黎, 徐国涛, 张洪雷, 周旺枝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