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力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026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压力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属于制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太阳能或汽车余热吸附空调领域。
背景技术
吸附式制冷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及低品位余热作为驱动热源替代压缩机,使用对环境无公害制冷剂替代传统氟利昂,没有噪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目前实用化研究成果来看,吸附制冷技术还存在着単位吸附剂的制冷功率低、系统庞大和造价高、热利用率低等问题,特别是利用汽车尾气、发动机余热进行吸附制冷,对吸附式制冷的传热传质、制冷机的体积及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之一是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还需要进ー步的提高,吸附床换热器结构还需要进ー步紧凑化。原因之ニ是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是运行在负压环境下的,系统的各部件是依靠真空阀门联接的,这样一方面増加了系统的成本,另ー方面系统运行不是很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ー种新型结构的吸附制冷机,不仅提高了系统的传热传质和系统的稳定性,还使得系统更加趋于小型化,适用于汽车余热吸附空调。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压力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制冷机的正面壳体是做成法兰连接的,包括有左吸附床、右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所述左吸附床和冷凝器之间、左吸附床和蒸发器之间、右吸附床和冷凝器之间、右吸附床和蒸发器之间分别通过压カ驱动阀门联接。通过压カ驱动阀门联接的,制冷剂流路阻力大幅减小,增强了吸附系统的传质性能。硅胶填充到微通道换热器中,并用金属网包裹好,制冷机外的循环水路为吸附床的吸附/解析提供驱动热源。当左吸附床的处于解析状态时,右吸附床处于吸附状态。左吸附床和冷凝器之间、右吸附床和冷凝器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为朝冷凝器方向打开的单向阀门;所述左吸附床和蒸发器之间、右吸附床和蒸发器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为朝左吸附床或右吸附床方向打开的单向阀门。吸附床的解析/吸附过程与压カ驱动阀门的开闭相对应,即当吸附床内的压カ大于冷凝器内的压カ时,吸附床和冷凝器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打开,当蒸发器内的压カ大于吸附床内的压カ时,蒸发器和吸附床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打开。所述左吸附床和右吸附床是由微通道换热器制作的。具有传质系数高,换热高效、结构紧凑的优点。大幅度減少了系统的体积。所述冷凝器下端连接有集水器,集水器和蒸发器之间是通过U型管连接。U型管里面存有一定的冷凝水以防止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蒸汽直接联通。冷凝器中冷凝水由漏斗形集水器收集,然后集水器通过U型管联接到蒸发器,U型管内的存液将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了隔离,避免了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蒸汽直接联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ー种带压カ驱动阀门的硅胶/水吸附制冷机,一方面利用微通道换热器做吸附床,提高了系统的传热性能,使得系统较为紧凑,另一方面吸附制冷机的吸附床和冷凝器、吸附床和蒸发器是依靠压カ驱动阀门联接的,没有使用真空阀门,不仅节约了系统的成本,还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ー步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參阅图I所示,一种带压力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包括有左吸附床A、右吸附床B,冷凝器I、蒸发器2,左吸附床A和冷凝器I之间、左吸附床A和蒸发器2之间、右吸附床B和冷凝器I之间、右吸附床B和蒸发器2之间分别通过压カ驱动阀门3联接,左吸附床A、右吸附床B、冷凝器I、蒸发器2集成到一个壳体里面。左吸附床A和冷凝器I之间、右吸附床B和冷凝器I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3为朝冷凝器I方向打开的单向阀门;左吸附床A和蒸发器2之间、右吸附床B和蒸发器2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3为朝左吸附床A或右吸附床B方向打开的单向阀门。循环热水通入左吸附床中,当左吸附床内的压カ达到一定值(制冷剂对应的冷凝压力)时,左吸附床和冷凝器间的压カ驱动阀门打开,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冷凝水被收集到漏斗形集水器中,通过集水器和蒸发器间的U型管进入到蒸发器中蒸发制冷。左吸附床通入热水解析的同时,右吸附床内通入冷却水进行吸附。由于右吸附床的吸附作用和蒸发器内制冷剂蒸汽的蒸发,导致蒸发器内压カ提高,此时蒸发器和右吸附床之间的压力驱动阀门打开,右吸附床开始吸附制冷剂蒸汽。利用双床交替解析/吸附可以实现系统的连续制冷。冷凝器I下端连接有集水器11,集水器11和蒸发器2之间是通过U型管12连接。左吸附床A和右吸附床B是由微通道换热器制作的。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I)左吸附床A解析,右吸附床B吸附。对左吸附床A通入热水,此时左吸附床A压カ増大,当左吸附床A压カ大于冷凝器I内压カ吋,左吸附床A和冷凝器I之间的压力推动阀门3打开,冷凝器I中一直通入冷却水,左吸附床A解析出的水蒸汽在冷凝器I中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U型管进入蒸发器2。右吸附床B中通入冷却水进行吸附,右吸附床B内的压カ逐渐减小,当右吸附床B的压カ小于蒸发器2内的压カ时,右吸附床B和蒸发器2之间的压力推动阀门3打开,这样B吸附床开始吸附蒸发器2中的水蒸汽,实现吸附制冷。(2)右吸附床B解析,左吸附床A吸附。对右吸附床B通入热水,此时右吸附床B压カ増大,当右吸附床B压カ大于冷凝器I内压カ时,右吸附床B和冷凝器I之间的压力推动阀门3打开,冷凝器I中一直通入冷却水,右吸附床B解析出的水蒸汽在冷凝器I中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U型管进入蒸发器2。左吸附床A中通入冷却水,左吸附床A内的压カ减小,当左吸附床A的压カ小于蒸发器2内的压カ时,左吸附床A和蒸发器2之间的压力推动阀门3打开,这样左吸附床A开始吸附蒸发器2中的水蒸汽,实现吸附制冷。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压カ驱动阀门3,其材质为有机玻璃,材料薄,质量适中,密封性好。除了水路的阀门之外,制冷机没有真空阀门,減少了系统的投资,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带压力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包括有左吸附床(A)、右吸附床(B),冷凝器(I)、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附床(A)和冷凝器(I)之间、左吸附床(A)和蒸发器⑵之间、右吸附床⑶和冷凝器⑴之间、右吸附床⑶和蒸发器⑵之间分别通过压カ驱动阀门(3)联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压カ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附床(A)和冷凝器(I)之间、右吸附床(B)和冷凝器(I)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3)为朝冷凝器(I)方向打开的单向阀门;所述左吸附床(A)和蒸发器⑵之间、右吸附床⑶和蒸发器⑵之间的压カ驱动阀门(3)为朝左吸附床(A)或右吸附床(B)方向打开的单向阀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压カ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附床(A)和右吸附床(B)是由微通道换热器制作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压カ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I)下端连接有集水器(11),集水器(11)和蒸发器(2)之间是通过U型管(1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压力驱动阀门的吸附制冷机,包括有左吸附床(A)、右吸附床(B),冷凝器(1)、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附床(A)和冷凝器(1)之间、左吸附床(A)和蒸发器(2)之间、右吸附床(B)和冷凝器(1)之间、右吸附床(B)和蒸发器(2)之间分别通过压力驱动阀门(3)联接。本系统一方面利用微通道换热器做吸附床,提高了系统的传热性能,使得系统较为紧凑,另一方面吸附制冷机的吸附床和冷凝器、吸附床和蒸发器是依靠压力驱动阀门联接的,没有使用真空阀门,不仅节约了系统的成本,还使得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文档编号F25B17/00GK202485269SQ20112037992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卜宪标, 王令宝, 陆振能, 马伟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