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2146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它是一种将腐蚀性高温液体的蒸气被抽出并送至冷却工序进行冷却的工艺。需要冷却的腐蚀性高温液体存贮于常压槽罐中,将槽罐抽气口与冷却器进口直接相联,在冷却器不凝气排气口接一风机,将槽罐中的高温蒸汽抽出,送至冷却器进行冷却,热量不断从槽罐顶部蒸发出,以达到整体降温的效果。本工艺降低了腐蚀性高温液体冷却器的材质要求,节约了成本,同时对气体冷却减少了结垢的风险减少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特别是一种将腐蚀性高温液体的蒸气被抽出并送至冷却工序进行冷却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工领域,经常需要将具有腐蚀性的高温液体进行换热,常规做法时用换热器直接换热,但这对换热器的材质要求比较高,价格比较昂贵,有时会在换热器壁上结垢,不易清洗,影响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本工艺可以减少液体循环冷却的功耗,同时可以降低冷却器的材质,节约成本,减少维护。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它是一种将腐蚀性高温液体的蒸气被抽出并送至冷却工序进行冷却的工艺。
[0006]所述的将腐蚀性高温液体的蒸气被抽出并进行冷却的工艺包括下几个步骤:
[0007]I)、将存贮于常压槽罐中的高温腐蚀液体的蒸汽被抽出送至冷却器冷却,冷却器中的不凝气是通过与不凝气出口连接的风机抽出的,冷却介质为清水或冷却循环水;
[0008]2)、冷却器中蒸汽冷却下来的冷凝液流回常压槽罐;
[0009]3)、风机抽出的不凝性气体排空或收集处理;
[0010]4)、冷却介质产生的热水或温水用于工艺或回冷却循环水塔。
[0011]一种用于所述工艺的设备,它包括:冷却器及风机,所述的冷却器的进气口与存有腐蚀性高温液体的常压槽罐抽气口相接,冷却器不凝气排气口与风机相接。
[0012]冷却器可采用列管式冷却器。
[0013]需要冷却的腐蚀性高温液体存贮于常压槽罐中,将槽罐抽气口与冷却器进口直接相联,在冷却器不凝气排气口接一风机,将槽罐中的高温蒸汽抽出,送至冷却器进行冷却,冷却介质根据现场情况使用清水或冷却循环水。凝液流回槽罐,经风机抽出的不凝性气体排空或收集处理。由于槽罐顶部呈负压,高温液体不段汽化,将热量带走,当槽罐上部液体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自然往下沉降,温度高的液体将循环到上部,热量不断被带到液面顶部,从液面顶部以蒸汽的形式将热量带出,以达到整体降温的效果。为了防止槽罐被负压抽瘪,其顶部要装一呼吸阀。
[0014]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工艺降低了腐蚀性高温液体冷却器的材质要求,节约了成本,同时对气体冷却减少了结垢的风险减少维护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示意图
[0016]图1中,I为常压槽罐,1.1为呼吸阀,1.2为抽气口,1.3为回液口 ;2为风机;3为冷却器,3.1为进气口,3.2为冷凝液出口,3.3为不凝气排气口,3.4为温水或热水出口,3.5为清水或冷却循环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这种用于上述工艺的设备,它包括:冷却器3及风机2,所述的冷却器3的进气口与存有腐蚀性高温液体的常压槽罐抽气口相接,冷却器不凝气排气口与风机相接。
[0018]实施例1
[0019]某浆厂碱回收系统中,从碱炉出来的氯液,每小时有100立方米,存于常压槽罐中,温度有95度,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通过风机形成的负压,将氯液的热蒸气抽到冷却器冷却,冷凝水回到槽罐,抽出的不凝气外送统一处理。液体温度降为80度。冷却器用30度的清水冷却,产生30立方的热水,送工艺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将腐蚀性高温液体的蒸气被抽出并送至冷却工序进行冷却的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蚀性高温液体换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腐蚀性高温液体的蒸气被抽出并进行冷却的工艺包括下几个步骤: 1)、将存贮于常压槽罐中的高温腐蚀液体的蒸汽被抽出送至冷却器冷却,冷却器中的不凝气是通过与不凝气出口连接的风机抽出的,冷却介质为清水或冷却循环水; 2)、冷却器中蒸汽冷却下来的冷凝液流回常压槽罐; 3)、风机抽出的不凝气排空或收集处理; 4)、冷却介质产生的热水或温水用于工艺或回冷却循环水塔。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工艺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却器及风机,所述的冷却器的进气口与存有腐蚀性高温液体的常压槽罐抽气口相接,冷却器不凝气排气口与风机相接。
【文档编号】F25D1/02GK103438633SQ201310367447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徐德, 谢亚桐 申请人: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