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分配器和具有该制冷剂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817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制冷剂分配器和具有该制冷剂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入口管和与入口管相连通的喷淋管;入口管用于向喷淋管中导入制冷剂;喷淋管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喷淋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淋制冷剂的喷淋口单元,且沿喷淋管的轴向间隔分布。制冷剂从入口管流入喷淋管内,并从位于喷淋管底部的喷淋口单元流出,由于喷淋口单元沿喷淋管的轴向间隔分布,因此,制冷剂将从喷淋口单元中均匀地喷淋到蒸发器的换热管束上,从而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专利说明】制冷剂分配器和具有该制冷剂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的制冷剂分配器,特别涉及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和具有该制冷剂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0002]壳管式蒸发器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特别是大型蒸汽压缩机组上。目前应用于大型水冷机组上的壳管式蒸发器一般分为三种:直膨式(dry-expans1n)、满液式(flooded)和降膜式(falling film)。其中,直膨式蒸发器制冷剂在换热管内侧蒸发,冷冻水在换热管外侧冷却。而满液式蒸发器和降膜式蒸发器,冷冻水在换热管内侧冷却,制冷剂在换热管外侧蒸发。具体地,满液式蒸发器的换热管通常淹没在制冷剂液体中以实现制冷剂蒸发;而降膜式蒸发器则在制冷剂入口处设置有制冷剂分配器,制冷剂液体通过该制冷剂分配器均匀分布到换热管表面,形成液膜进行蒸发。
[0003]相对于直膨式和满液式蒸发器而言,降膜式蒸发器具有以下优势:1、换热管不用浸没在液池中,重力压头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利用了薄膜蒸发机理,传热效率更高,制冷剂充注量更少少。通常进入降膜蒸发器制冷剂分配器中的制冷剂状态为汽液两相,制冷剂在蒸发器各换热管之间分配的均匀性制约着蒸发器与机组的性能。如果汽液两相的制冷剂没有均匀的分配到降膜蒸发器的换热管束上,将导致一部分换热管制冷剂供给量过大,而另一部分换热管制冷剂供给量不足,出现“干斑”现象,使得降膜蒸发器的整体传热性能降低。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制冷剂分配器,使制冷剂能够均匀地分配到降膜式蒸发器换热管束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入口管和与所述入口管相连通的喷淋管;
[0008]所述入口管用于向所述喷淋管中导入制冷剂;
[0009]所述喷淋管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所述喷淋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淋所述制冷剂的喷淋口单元,且沿所述喷淋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0010]可选地,所述喷淋管的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喷淋口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口,所述喷淋口单元的至少一个切口贯穿所述喷淋管的底部。
[0011]可选地,每个所述喷淋口单元的切口沿所述喷液管的底部的轴向对称分布。
[0012]可选地,所述喷淋口单元的所述切口形状为倾斜一字形、十字形、X形或者米字形。
[0013]可选地,还包括挡液板,所述挡液板沿所述喷淋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两侧。
[0014]可选地,还包括二次分配器,所述二次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下方,具有多个分配口,用于分配所述喷淋口单元喷淋的制冷剂。
[0015]可选地,所述挡液板沿所述喷淋管两侧向斜下方延伸,所述二次分配器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挡液板上。
[0016]可选地,所述二次分配器为多孔板或钢丝网。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入口管和与该入口管相连通的喷淋管,该入口管用于向喷淋管中导入制冷剂,喷淋管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且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淋制冷剂的喷淋口单元,且多个喷淋口单元沿喷淋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0019]制冷剂从入口管流入喷淋管内,并从位于喷淋管底部的喷淋口单元流出,由于喷淋口单元沿喷淋管的轴向间隔分布,因此,制冷剂将从喷淋单元中均匀地喷淋到蒸发器的换热管束上,从而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00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包括换热管和设置在换热管上的制冷剂分配器,制冷剂分配器为上述的制冷剂分配器,由于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具有上述的制冷剂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使制冷剂能够更加均匀准确的分配到降膜式蒸发器换热管束上,从而保证降膜式蒸发器具有良好的整体换热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的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喷淋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上图中附图标记和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为:
[0028]1入口管;2喷淋管;21喷淋口单元;3挡液板;4 二次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0]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31]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入口管I和与该入口管I相连通的喷淋管2,该入口管I用于向喷淋管2中导入制冷剂,喷淋管2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且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淋制冷剂的喷淋口单元21,且多个喷淋口单元21沿喷淋管2的轴向间隔分布。
[0033]制冷剂从入口管I流入喷淋管2内,并从位于喷淋管2底部的喷淋口单元21流出,由于喷淋口单元21沿喷淋管2的轴向间隔分布,因此,制冷剂将从喷淋口单元21中均匀地喷淋到蒸发器的换热管束上,改善蒸发器的换热性能。
[003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喷淋管2的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喷淋口单元21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口,喷淋口单元21的至少一个切口贯穿喷淋管2的底部。
[0035]弧形结构朝向喷淋管2的下方弯曲,即朝向蒸发器的换热管弯曲,喷淋口单元21设置在弧形结构上,这样从喷淋管2的横截面方向看去,从喷淋管2中喷淋出的制冷剂呈扇形朝下喷淋,能够在扩大喷淋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喷淋的均匀性。
[0036]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加喷液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中,喷液管2每个喷淋口单元21的切口沿喷液管2的底部的轴向对称分布。
[0037]请参考图3,图3为喷淋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8]如图3所示,上述喷淋口单元21的形状并不局限,可以由多种形式,具体地,根据实际喷淋量的需要选择倾斜一字形、十字形、X形或者米字形等。由于喷淋管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淋口单元21,而喷淋口单元21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口,因此喷淋管2底部的切口可以包括一字形、十字形、X形或者米字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9]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剂分配器还包括挡液板3,该挡液板3沿着喷淋管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喷淋管2两侧,用来防止从喷淋管2喷出的制冷剂不经过换热管直接进入压缩机吸气管。
[0040]请参考图4-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制冷剂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孔板的结构意图。
[0041]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制冷器分配器还包括二次分配器4,该二次分配器4设置在喷淋管2下方,具有多个分配口,用于分配喷淋口单元21喷淋的制冷剂,即对制冷剂进行二次分配。制冷剂经过喷淋口单元21喷淋后通过该二次分配器4的分配口进行二次分配后,到达换热管束的制冷剂由喷淋式变为滴淋式,一方面使得制冷剂的分配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制冷剂对换热管束的冲击力也大大减弱。
[0042]二次分配器4可以由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采用如图5所示的多孔板或钢丝网,可知,多孔板中的孔和钢丝网的缝隙即为二次分配器4的分配口,供喷淋至其上的制冷剂流过,即制冷剂从多孔板中的孔和钢丝网的缝隙中滴淋而下。当然也不局限于上述两种形式,也可以为其他多孔介质材料。
[0043]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挡液板3沿喷淋管2两侧向斜下方延伸,二次分配器4的两端设置在挡液板3上。
[004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包括换热管和设置在换热管上的制冷剂分配器,制冷剂分配器为上述的制冷剂分配器,由于上述制冷剂分配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具有上述的制冷剂分配器的降膜式蒸发器使制冷剂能够更加均匀准确的分配到降膜式蒸发器换热管束上,从而保证降膜式蒸发器具有良好的整体换热性能。
[0045] 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口管和与所述入口管相连通的喷淋管; 所述入口管用于向所述喷淋管中导入制冷剂; 所述喷淋管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所述喷淋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喷淋所述制冷剂的喷淋口单元,且沿所述喷淋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的底部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喷淋口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口,所述喷淋口单元的至少一个切口贯穿所述喷淋管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淋口单元的切口沿所述喷液管的底部的轴向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口单元的所述切口形状为倾斜一字形、十字形、X形或者米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液板,所述挡液板沿所述喷淋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分配器,所述二次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下方,具有多个分配口,用于分配所述喷淋口单元喷淋的制冷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沿所述喷淋管两侧向斜下方延伸,所述二次分配器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挡液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分配器为多孔板或钢丝网。
9.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包括换热管束和设置在所述换热管束上方的制冷剂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分配器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分配器。
【文档编号】F25B39/02GK204063703SQ20142053049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苏秀平, 王利 申请人: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