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229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箱,尤其是一种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属于移动制冷箱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制冷箱是冷链物流尾端环节必不可少的制冷设备,通过移动制冷箱能满足将冷藏的物品运输到户的需求。目前,制冷箱通常采用普通的压缩机制冷,主要存在功耗大、体积大的问题,且在倾斜、震动、颠簸环境下使用会导致压缩机的损坏,无法使用电池供电来满足制冷要求,即现有的制冷箱无法满足在移动、便携情况下的制冷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其结构紧凑,采用内置电池进行供电,满足在移动便携情况下的制冷工作要求,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包括移动制冷箱体,所述移动制冷箱体包括箱主体以及与所述箱主体适配的上开门盖板;在所述箱主体内的上部设有内胆体,在所述内胆体的下方设置蒸发器以及与所述蒸发器匹配连接的立式压缩机模组,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与用于控制制冷状态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端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的电源端与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连接,所述电池置于箱主体内的底板上。

所述箱主体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电池通过电池仓门能置入箱主体内,置入箱主体内的电池通过电池输出座与箱内电源插座电连接,电池通过箱内电源插座提供控制电路板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的工作电能。

在所述箱主体内的底板上设置用于对电池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在底板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内电池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电池上还设有用于对充电的电池充电座。

在所述箱主体内的下部设置散热器,箱主体上设置散热格栅,散热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在所述箱主体内的上部设有侧壁保温层,所述侧壁保温层包裹在内胆体上,通过在侧壁保温层安装有若干用于检测内胆体内实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的侧壁,且温度传感器测温头端与内胆体侧壁平齐,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在上开门盖板上设置用于信息显示的显示屏以及用于信息输入的按键模块,所述显示屏以及按键模块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上开门盖板内设有用于收纳保温袋的保温袋收纳仓,且在上开门盖板的内表面上铺设有上盖板保温层。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制冷箱控制器,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电源均与制冷箱控制器连接,所述制冷箱控制器还与用于读取温度标签相应温度值的RFID读卡器连接,制冷箱控制器将RFID读卡器读取的温度值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控制电路板上还包括用于获取移动制冷箱体位置信息的定位模块。

控制电路板上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电路板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箱主体内通过立式压缩机模组与蒸发器配合,实现对内胆体的制冷需求,从而能满足电池的供电需求,采用立式压缩机模组能确保在倾斜、震动、颠簸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真正满足在移动便携情况下的制冷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口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电路板、2-扶手、3-上开门盖板、4-保温袋、5-上盖板保温层、6-温度传感器、7-侧壁保温层、8-蒸发器、9-电池充电座、10-电池、11-万向轮、12-电池定位体、13-电池输出座、14-箱内电源插座、15-立式压缩机模组、16-散热风扇、17-箱主体、18-显示屏、19-箱体侧格栅、20-散热器格栅、21-电池仓门、22-存储空间、23-内胆体、24-置入导向板、25-底板、26-无线通讯模块、27-制冷箱控制器、28-按键模块、29-RFID读卡器、30-定位模块、31-定位钢珠以及32-定位弹簧与33-保温袋收纳仓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了能采用内置电池进行供电,满足在移动便携情况下的制冷工作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制冷箱体,所述移动制冷箱体包括箱主体17以及与所述箱主体17适配的上开门盖板3;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上部设有内胆体23,在所述内胆体23的下方设置蒸发器8以及与所述蒸发器8匹配连接的立式压缩机模组15,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用于控制制冷状态的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的电源端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电源端与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池10连接,所述电池10置于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

具体地,箱主体17呈方形或其他所需的形状,上开门盖板3的形状与箱主体17的形状相适配,上开门盖板3位于箱主体17的顶端,上开门盖板3的一端与箱主体17相铰接,通过上开门盖板3能封闭箱主体17的上端,且通过上开门盖板3能向内胆体23放入或拿取需要冷藏输送的物品,上开门盖板3与箱主体17间的具体配合使用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一般地,为了能够实现便携式移动的使用效果,在箱主体17的底端还设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11,箱主体17上还设置扶手2,通过万向轮11能实现整个移动制冷箱体的移动要求;通过扶手2能拉动整个移动制冷箱体的移动。

内胆体23位于箱主体17内的上部,通过内胆体23能够形成存储空间22,所述形成的存储空间22能够用于冷藏运输物品的放置,具体实施时,通过上开门盖板3能封闭内胆体23的存储空间22,提高整个内胆体23的冷藏输送效果,降低与外部热量的交换,减低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蒸发器8位于内胆体23的底端,立式压缩机模组15位于蒸发器8的下方,蒸发器8与立式压缩机模组15连接,通过蒸发器8与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内胆体23的制冷需要,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蒸发器8配合实现对内胆体23内物品制冷的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10采用内置在箱主体17的形式,具体地,电池10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均安装于箱主体17的底板25上,电池10提供立式压缩机模组15以及控制电路板1的工作电压,通过控制电路板1能对整个立式压缩机模组15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确保满足对内胆体23内需冷藏运输物品的运输要求。

具体实施时,在采用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蒸发器8配合实现制冷需求时,由于立式压缩机模组15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且功耗低,因此,相比现有采用车载供电的移动制冷箱而言,可选择内置电池10的供电方式,真正实现移动便携的供电要求;此外,由于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特性可知,相比现有采用非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移动制冷箱而言,不会存在倾斜、震动、颠簸环境下使用会损坏的问题,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制冷箱体能满足多种运输状态下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主体17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21,电池10通过电池仓门21能置入箱主体17内,置入箱主体17内的电池10通过电池输出座13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电池10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工作电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仓门21位于箱主体17的下部,通过电池仓门21能打开或封闭箱主体17的下部。当通过电池仓门21打开箱主体17的下部时,能将电池10置入箱主体17内。当电池10置入箱主体17内时,电池10的电极与箱主体17内的电池输出座13接触,由于电池输出座13在箱主体17内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从而能使得电池10与箱内电源插座14的电连接。电池10与箱内电压插座14电连接后,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工作电能,箱内电源插座14与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具体电路连接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满足对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供电需要即可,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设置用于对电池10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24,在底板25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17内电池10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12;电池10上还设有用于对充电的电池充电座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箱主体17的底板25上设置呈竖直分布的置入导向板24,两置入导向板24间的距离与电池10的宽度相适配,从而通过置入导向板24能对电池10的置入过程进行导向,直至电池10与电池输出座13连接配合;此后,可以关闭电池仓门21。

在电池10与电池输出座13连接配合后,为了保证电池10在箱主体17内保持供电的稳定性,利用电池定位体12能对电池10进行定位。如图5所示,为电池10与电池定位体12的配合放大图,其中,电池定位体12包括定位钢珠31以及定位弹簧32,所述定位钢珠31支撑于定位弹簧32的顶端,定位弹簧32位于底板25内,电池10置入箱主体17内后,利用定位弹簧32与定位钢珠31之间的配合,能顶住电池10,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电池10保持与电池输出座13连接的稳定性,即确保电池10供电的稳定性。

电池10可以采用锂电池,置入箱主体17内的电池10还可以利用电池充电座9进行充电,电池充电座9邻近电池仓门21,即当需要对电池10进行充电时,打开电池仓门21,通过电池充电座9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即可,电池10利用电池充电座9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可以通过常用的充电方式对电池10进行充电,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下部设置散热器16,箱主体17上设置散热格栅20,散热器1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16位于箱主体17的底板25上,散热器16靠近立式压缩机模组15,散热格栅20与电池仓门21分别位于箱主体17对应的侧面,通过散热器16对箱主体17内的热量进行有效散热,散热器16的具体工作过程由控制电路板1进行控制,控制电路板1与散热器16间的具体工作配合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在箱主体17上还设置箱体侧格栅19,箱体侧格栅19位于箱主体17的一侧,并邻近散热格栅20。

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上部设有侧壁保温层7,所述侧壁保温层7包裹在内胆体23上,通过在侧壁保温层7安装有若干用于检测内胆体23内实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23的侧壁,且温度传感器6测温头端与内胆体23侧壁平齐,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控制电路板1内预置有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控制电路板1能将温度传感器6采集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比较;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不匹配时,控制电路板1调节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直至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内胆体23的冷藏效果,需要在内胆体23的外壁包裹侧壁保温层7,侧壁保温层7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保温材料,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目前,对内胆体23内温度的测量一般是直接将温度传感器6与蒸发器8接触,通过蒸发器8的温度间接判断内胆体23内的温度,而这种测温方式无法精确获取内胆体23内的真实温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侧壁保温层7安装温度传感器6,且将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23的侧壁,即使得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能接触到内胆体23内部,为了保证不影响内胆体23的存放物品,需要将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与内胆体23的侧壁平齐。当将温度传感器6采用上述安装布置形式时,需要保证温度传感器6与内胆体23接触部位的密封性能以及对温度传感器6的防水性,确保内胆体23以及温度传感器6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具体密封性以及防水性的措施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形式,只要满足具体的使用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后,能将检测内胆体23的实时温度传输至控制电路板1内。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运输物品的需要,可以在控制电路板1内设置所需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所述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即是满足物品运输过程中的最近温度或最佳温度范围,不同物品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控制电路板1内设定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后,需要将温度传感器6采集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比较;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不匹配,具体是指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不在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范围内,如,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低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或高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控制电路板1通过调节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不同时,能有效改变内胆体23内的当前温度,从而使得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通过调节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使得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匹配时,也能有效节省电池10的供电消耗。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上开门盖板3上设置用于信息显示的显示屏18以及用于信息输入的按键模块28,所述显示屏18以及按键模块28均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18设置于上开门盖板3上,通过显示屏18能够信息显示,通过显示屏18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物品输送的目的地、移动制冷当前温度、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等,通过按键模块28能向控制端电路板1内输入所需的信息,如通过按键模块28向控制电路板1内输入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等,显示屏18、按键模块28以及温度传感器6工作时所需的电能均由电池10提供。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触摸屏同时实现显示屏18以及按键模块28的功能,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上开门盖板3内设有用于收纳保温袋4的保温袋收纳仓,且在上开门盖板3的内表面上铺设有上盖板保温层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袋收纳仓位于上开门盖板3内,通过保温袋收纳仓来收纳保温袋4;在上开门盖板3的端部设有保温袋收纳仓门33,通过保温袋收纳仓门33能够实现保温袋4的拿取或放入。当取出保温袋4时,可以将内胆体23内的物品放入保温袋4内,便于将需冷藏运输的物品运输到移动制冷箱体不便于运行的位置区域。上盖板保温层5覆盖在上开门盖板3的内壁,通过上盖板保温层5能有效提高上开门盖板3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1包括制冷箱控制器27,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15、电源10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所述制冷箱控制器27还与用于读取温度标签相应温度值的RFID读卡器29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将RFID读卡器29读取的温度值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冷箱控制器27可以采用常用的微处理芯片,如单片机、ARM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制冷箱控制器27控制整个制冷箱的工作状态,因此,立式压缩机模组15、电源10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电连接。具体实施时,显示屏18以及按键模块28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电连接,除了可以通过按键模块28向制冷箱控制器27内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外,还可以通过RFID读卡器29读取对应的温度标签的方式向制冷箱控制器27内设置所需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具体实施时,RFID读卡器29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RFID读卡器29能读取不同温度标签的温度值,当读取温度标签所代表的温度值后,制冷箱控制器27将相应读取的标签温度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RFID读卡器29读取温度标签内存储温度值的过程,以及RFID读卡器29与制冷箱控制器27配合实现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控制电路板1上还包括用于获取移动制冷箱体位置信息的定位模块30连接。控制电路板1上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26,控制电路板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30可以采用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定位模块30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可以将定位模块30获取的位置信息通过显示屏18进行显示输出。无线通讯模块26可以采用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3G模块或4G模块等形式,只要能满足无线传输的需求即可。制冷箱控制器27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在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后,能实现制冷箱控制器27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讯。

制冷箱控制器27与云端服务器通讯后,能将移动制冷箱运输过程中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实时位置信息以及电池10等的工作状态全部传输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对整个运输过程的状态进行有效记录与监控,后续可根据运输过程中记录信息进行追溯。定位模块30、无线通讯模块26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也均由电池10提供。

云端服务器还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设置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此外,制冷箱控制器27还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与多种手持终端等连接,手持终端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后,也能调整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即实现多种途径下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设定。云端服务器与制冷箱控制器27无线通信、手持终端与制冷箱控制器27无线通信后,可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得到技术手段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具体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箱主体17内通过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蒸发器8配合,实现对内胆体23的制冷需求,从而能满足电池10的供电需求,采用立式压缩机模组15能确保在倾斜、震动、颠簸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真正满足在移动便携情况下的制冷工作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