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发器的高效节能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917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器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器的高效节能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也是一种间壁式热交换设备。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按操作压力分常压、加压和减压3种。

冷却的方法通常有直接冷却法和间接冷却法两种。直接冷却法是直接将冰或冷水加入被冷却的物料中,最简便有效,也最迅速,但只能在不影响被冷却物料的品质或不致引起化学变化时才能使用,也可将热物料置于敞槽中或喷洒于空气中,使在表面自动蒸发而达到冷却的目的。间接冷却法是水将物料放在容器中,其热能经过器壁向周围介质自然散热,被冷却物料如果是液体或气体,可在间壁冷却器中进行,夹套、蛇管、套管、列管等式的热交换器都适用,冷却剂一般是冷水和空气,或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来确定。

现有的蒸发器冷却装置存在冷却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冷却效率高,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热能的用于蒸发器的高效节能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蒸发器冷却装置存在冷却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蒸发器的高效节能冷却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蒸发器的高效节能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腔、喷雾头、软管、左冷却管道、左活塞、推移装置、右活塞、右支杆、左支杆、右冷却管道、出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保温装置,冷却腔下方的左侧设置有左冷却管道,左冷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左冷却管道内的底部设置有左活塞,左冷却管道外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杆,左冷却管道的上端连接有软管,软管的上端连接有喷雾头,冷却腔下方的右侧设置有右冷却管道,右冷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右冷却管道内的底部设置有右活塞,右冷却管道外的底部设置有右支杆,右冷却管道的上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左支杆和右支杆的下端设置有推移装置,冷却腔的右侧设置有保温装置,出水管的上端与保温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推移装置包括有电动轮、下推杆、下固定块、平皮带、从动轮、上推杆和上固定块,左支杆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电动轮,右支杆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从动轮,电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平皮带的上侧设置有上固定块,上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上推杆,上推杆的右端穿过右冷却管道与右活塞相连接,平皮带的下侧设置有下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左侧连接有下推杆,下推杆的左端穿过左冷却管道与左活塞相连接。

优选地,保温装置包括有吸气罩、进气管、气泵、出气管和保温箱,冷却腔内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罩,冷却腔外的顶部设置有气泵,冷却腔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保温箱,气泵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穿过冷却腔与吸气罩连接,气泵的右侧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下端与保温箱的左侧上端相连接,保温箱的右侧上端开有细孔。

优选地,还包括有摆动装置,左冷却管道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有转轴、轴承座、后卡套、前卡套、弹簧、固定杆、圆盘和把手,左冷却管道上端的右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圆盘和把手,把手设置在圆盘的上方,圆盘上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左端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前卡套,固定杆左端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后卡套,前卡套和后卡套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加冰装置,冷却腔外的顶部设置有加冰装置,加冰装置位于气泵的左侧,加冰装置包括有漏斗、盖板和插块,气泵左侧的冷却腔外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漏斗的右侧上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盖板,漏斗的左侧上端开有插槽,盖板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插块,插槽与插块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海绵,前卡套和后卡套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蒸发器进行冷却时,蒸发器至于冷却腔内,蒸发器工作产生蒸汽,冷却腔的腔体内装有水,将蒸汽冷凝成小水珠,工人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从而小水珠进入到左冷却管道和右冷却管道,当左冷却管道和右冷却管道内蓄水到一定程度后,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工人打开第三阀门,再通过推移装置推动左活塞和右活塞,从而将左冷却管道和右冷却管道内的水分别从喷雾头和出水管排出,喷雾头喷出雾用于降低工作空间的干燥度,提升湿度,资源有效利用,出水管排出的水进入到保温装置,人们可以将待保温物品放置到保温装置内进行保温,充分利用蒸发器散发的热能。当保温装置内有足够的水以及工作空间的湿度适宜不需要喷雾时,关闭第三阀门,推移装置停止工作。

因为推移装置包括有电动轮、下推杆、下固定块、平皮带、从动轮、上推杆和上固定块,左支杆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电动轮,右支杆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从动轮,电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绕有平皮带,平皮带的上侧设置有上固定块,上固定块的右侧连接有上推杆,上推杆的右端穿过右冷却管道与右活塞相连接,平皮带的下侧设置有下固定块,下固定块的左侧连接有下推杆,下推杆的左端穿过左冷却管道与左活塞相连接,所以当需要将左冷却管道和右冷却管道内的水分别从喷雾头和出水管排出时,工人启动电动轮正转,从而通过平皮带带动从动轮正转,从而带动上固定块向右移动,带动下固定块向左移动,随之上固定块通过右推杆带动右活塞向右移动,进而右冷却管道内的水从出水管排出,下固定块通过左推杆带动左活塞向左移动,进而左冷却管道从喷雾头喷出。当不需要将左冷却管道和右冷却管道内的水分别从喷雾头和出水管排出时,工人将电动轮反转,带动从动轮转动,随之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复位,电动轮停止工作。

因为保温装置包括有吸气罩、进气管、气泵、出气管和保温箱,冷却腔内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罩,冷却腔外的顶部设置有气泵,冷却腔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保温箱,气泵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下端穿过冷却腔与吸气罩连接,气泵的右侧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下端与保温箱的左侧上端相连接,保温箱的右侧上端开有细孔,所以当待保温物品需要保温时,将待保温物品放置在保温箱内,然后工人启动气泵开始工作,气泵通过吸气罩和进气管将蒸发器蒸发的部分蒸汽吸收,再通过出气管排入到保温箱内,进而从细孔排出,达到一个循环流通的效果。由于蒸汽的温度较高,这可以使保温箱增温,达到对物品的保温加热的效果。当不需要对物品进行保温时,工人将气泵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摆动装置,左冷却管道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有转轴、轴承座、后卡套、前卡套、弹簧、固定杆、圆盘和把手,左冷却管道上端的右侧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圆盘和把手,把手设置在圆盘的上方,圆盘上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左端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前卡套,固定杆左端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后卡套,前卡套和后卡套之间连接有弹簧,所以当向工作空间进行喷雾降低干燥度时,工人将前卡套和后卡套张开,将软管卡在前卡套和后卡套之间,然后人工摇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圆盘转动,随之带动喷头转动,这样能够达到喷雾的范围更广,加速降低工作空间的干燥度。

因为还包括有加冰装置,冷却腔外的顶部设置有加冰装置,加冰装置位于气泵的左侧,加冰装置包括有漏斗、盖板和插块,气泵左侧的冷却腔外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漏斗的右侧上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盖板,漏斗的左侧上端开有插槽,盖板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插块,插槽与插块配合,所以当在冷凝蒸汽时,工人打开盖板,通过漏斗向冷却腔内加入冰块,加入的冰块适量时,盖上盖板,插块插入插槽内,由此这可加速蒸汽的冷却成小水珠。

因为还包括有海绵,前卡套和后卡套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所以这样能够对软管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快速将蒸汽冷却,充分利用冷却后的水来降低工作空间的干燥度,提升湿度,合理利用能源,有效地利用蒸发器散发的热能对物品进行保温,节约能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摆动装置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冰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摆动装置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冷却腔,2-喷雾头,3-软管,4-左冷却管道,5-左活塞,6-推移装置,61-电动轮,62-下推杆,63-下固定块,64-平皮带,65-从动轮,66-上推杆,67-上固定块,7-右活塞,8-右支杆,9-左支杆,10-右冷却管道,11-出水管,12-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5-保温装置,151-吸气罩,152-进气管,153-气泵,154-出气管,155-保温箱,156-细孔,16-摆动装置,161-转轴,162-轴承座,163-后卡套,164-前卡套,165-弹簧,166-固定杆,167-圆盘,168-把手,17-加冰装置,171-漏斗,172-插槽,173-盖板,174-插块,18-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蒸发器的高效节能冷却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冷却腔1、喷雾头2、软管3、左冷却管道4、左活塞5、推移装置6、右活塞7、右支杆8、左支杆9、右冷却管道10、出水管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和保温装置15,冷却腔1下方的左侧设置有左冷却管道4,左冷却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2,左冷却管道4内的底部设置有左活塞5,左冷却管道4外的底部设置有左支杆9,左冷却管道4的上端连接有软管3,软管3的上端连接有喷雾头2,冷却腔1下方的右侧设置有右冷却管道10,右冷却管道1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3,右冷却管道10内的底部设置有右活塞7,右冷却管道10外的底部设置有右支杆8,右冷却管道10的上端连接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4,左支杆9和右支杆8的下端设置有推移装置6,冷却腔1的右侧设置有保温装置15,出水管11的上端与保温装置15相连接。

推移装置6包括有电动轮61、下推杆62、下固定块63、平皮带64、从动轮65、上推杆66和上固定块67,左支杆9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电动轮61,右支杆8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从动轮65,电动轮61与从动轮65之间绕有平皮带64,平皮带64的上侧设置有上固定块67,上固定块67的右侧连接有上推杆66,上推杆66的右端穿过右冷却管道10与右活塞7相连接,平皮带64的下侧设置有下固定块63,下固定块63的左侧连接有下推杆62,下推杆62的左端穿过左冷却管道4与左活塞5相连接。

保温装置15包括有吸气罩151、进气管152、气泵153、出气管154和保温箱155,冷却腔1内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罩151,冷却腔1外的顶部设置有气泵153,冷却腔1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保温箱155,气泵153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52,进气管152的下端穿过冷却腔1与吸气罩151连接,气泵153的右侧连接有出气管154,出气管154的下端与保温箱155的左侧上端相连接,保温箱155的右侧上端开有细孔156。

还包括有摆动装置16,左冷却管道4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摆动装置16,摆动装置16包括有转轴161、轴承座162、后卡套163、前卡套164、弹簧165、固定杆166、圆盘167和把手168,左冷却管道4上端的右侧设置有轴承座162,轴承座162上设置有转轴161,转轴161上设置有圆盘167和把手168,把手168设置在圆盘167的上方,圆盘167上连接有固定杆166,固定杆166左端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前卡套164,固定杆166左端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后卡套163,前卡套164和后卡套163之间连接有弹簧165。

还包括有加冰装置17,冷却腔1外的顶部设置有加冰装置17,加冰装置17位于气泵153的左侧,加冰装置17包括有漏斗171、盖板173和插块174,气泵153左侧的冷却腔1外的顶部设置有漏斗171,漏斗171的右侧上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盖板173,漏斗171的左侧上端开有插槽172,盖板173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插块174,插槽172与插块174配合。

还包括有海绵18,前卡套164和后卡套163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18。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蒸发器进行冷却时,蒸发器至于冷却腔1内,蒸发器工作产生蒸汽,冷却腔1的腔体内装有水,将蒸汽冷凝成小水珠,工人打开第一阀门12和第二阀门13,从而小水珠进入到左冷却管道4和右冷却管道10,当左冷却管道4和右冷却管道10内蓄水到一定程度后,关闭第一阀门12和第二阀门13,工人打开第三阀门14,再通过推移装置6推动左活塞5和右活塞7,从而将左冷却管道4和右冷却管道10内的水分别从喷雾头2和出水管11排出,喷雾头2喷出雾用于降低工作空间的干燥度,提升湿度,资源有效利用,出水管11排出的水进入到保温装置15,人们可以将待保温物品放置到保温装置15内进行保温,充分利用蒸发器散发的热能。当保温装置15内有足够的水以及工作空间的湿度适宜不需要喷雾时,关闭第三阀门14,推移装置6停止工作。

因为推移装置6包括有电动轮61、下推杆62、下固定块63、平皮带64、从动轮65、上推杆66和上固定块67,左支杆9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电动轮61,右支杆8的下端转动式设置有从动轮65,电动轮61与从动轮65之间绕有平皮带64,平皮带64的上侧设置有上固定块67,上固定块67的右侧连接有上推杆66,上推杆66的右端穿过右冷却管道10与右活塞7相连接,平皮带64的下侧设置有下固定块63,下固定块63的左侧连接有下推杆62,下推杆62的左端穿过左冷却管道4与左活塞5相连接,所以当需要将左冷却管道4和右冷却管道10内的水分别从喷雾头2和出水管11排出时,工人启动电动轮61正转,从而通过平皮带64带动从动轮65正转,从而带动上固定块67向右移动,带动下固定块63向左移动,随之上固定块67通过右推杆带动右活塞7向右移动,进而右冷却管道10内的水从出水管11排出,下固定块63通过左推杆带动左活塞5向左移动,进而左冷却管道4从喷雾头2喷出。当不需要将左冷却管道4和右冷却管道10内的水分别从喷雾头2和出水管11排出时,工人将电动轮61反转,带动从动轮65转动,随之上固定块67和下固定块63复位,电动轮61停止工作。

因为保温装置15包括有吸气罩151、进气管152、气泵153、出气管154和保温箱155,冷却腔1内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罩151,冷却腔1外的顶部设置有气泵153,冷却腔1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保温箱155,气泵153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152,进气管152的下端穿过冷却腔1与吸气罩151连接,气泵153的右侧连接有出气管154,出气管154的下端与保温箱155的左侧上端相连接,保温箱155的右侧上端开有细孔156,所以当待保温物品需要保温时,将待保温物品放置在保温箱155内,然后工人启动气泵153开始工作,气泵153通过吸气罩151和进气管152将蒸发器蒸发的部分蒸汽吸收,再通过出气管154排入到保温箱155内,进而从细孔156排出,达到一个循环流通的效果。由于蒸汽的温度较高,这可以使保温箱155增温,达到对物品的保温加热的效果。当不需要对物品进行保温时,工人将气泵153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摆动装置16,左冷却管道4上端的右侧设置有摆动装置16,摆动装置16包括有转轴161、轴承座162、后卡套163、前卡套164、弹簧165、固定杆166、圆盘167和把手168,左冷却管道4上端的右侧设置有轴承座162,轴承座162上设置有转轴161,转轴161上设置有圆盘167和把手168,把手168设置在圆盘167的上方,圆盘167上连接有固定杆166,固定杆166左端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前卡套164,固定杆166左端的后侧转动式连接有后卡套163,前卡套164和后卡套163之间连接有弹簧165,所以当向工作空间进行喷雾降低干燥度时,工人将前卡套164和后卡套163张开,将软管3卡在前卡套164和后卡套163之间,然后人工摇动把手168,带动转轴161转动,从而带动圆盘167转动,随之带动喷头转动,这样能够达到喷雾的范围更广,加速降低工作空间的干燥度。

因为还包括有加冰装置17,冷却腔1外的顶部设置有加冰装置17,加冰装置17位于气泵153的左侧,加冰装置17包括有漏斗171、盖板173和插块174,气泵153左侧的冷却腔1外的顶部设置有漏斗171,漏斗171的右侧上端通过销轴连接有盖板173,漏斗171的左侧上端开有插槽172,盖板173的左端底部设置有插块174,插槽172与插块174配合,所以当在冷凝蒸汽时,工人打开盖板173,通过漏斗171向冷却腔1内加入冰块,加入的冰块适量时,盖上盖板173,插块174插入插槽172内,由此这可加速蒸汽的冷却成小水珠。

因为还包括有海绵18,前卡套164和后卡套163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18,所以这样能够对软管3起到保护作用,延长软管3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