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双侧相变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9950发布日期:2018-11-27 21: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双侧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冷凝器,所述蒸发冷凝器以全封闭的高压冷凝筒体(1)为主体,若干根换热管(2)竖直地贯穿所述高压冷凝筒体,所述换热管的上端端口(2-1)与高压冷凝筒体的上壁齐平或者凸出于该上壁,所述换热管的下端端口(2-2)与高压冷凝筒体的下壁齐平或者凸出于该下壁,换热管的管腔形成蒸发侧通道;所述高压冷凝筒体的上壁连接进气管(3),下壁连接出液管(4),并且高压冷凝筒体内部中心保留空腔(5),该空腔与若干根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共同形成冷凝侧通道;每根换热管的外壁竖直均匀地紧贴若干根导热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的两个端口(6-1、6-2)均位于高压冷凝筒体内部并且分别靠近高压冷凝筒体的上壁和下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双侧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双侧相变换热器还包括上水箱(7)和下水箱(8),所述上水箱设置在高压冷凝筒体下方,下水箱设置在上水箱下方,两个水箱连通并在连通处设置电动放水阀(10),所述上水箱设置补水管(9);所有的换热管(2)的下端插入下水箱(8)中,所有的换热管(2)的下端端口(2-2)正对的水箱底部处各自设置一个空气进气口(11),并且换热管的下端端口与空气进气口之间存在间隙即成膜间隙(12),这些下端端口处具有成膜间隙的换热管为升膜换热管;所述高效双侧相变换热器还包括外框,所述高压冷凝筒体设置在外框中,高压冷凝筒体侧壁外表面与外框之间的缝隙为气流通道,高压冷凝筒体侧壁外表面为降膜发生通道;升膜换热管中形成的液膜上升后未蒸发的部分从降膜发生通道回到上水箱中,所述降膜发生通道、升膜换热管、上水箱、下水箱、成膜间隙、补水管、空气进气口和电动放水阀形成升降膜式液膜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双侧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位水箱(18),上水箱(7)和下水箱(8),所述上水箱设置在高压冷凝筒体下方,下水箱设置在上水箱下方,两个水箱连通并在连通处设置电动放水阀(10),所述上水箱设置补水管(9);一部分换热管(2)的下端插入下水箱(8)中,其下端端口(2-2)正对的水箱底部处各自设置一个空气进气口(11),并且换热管的下端端口与空气进气口之间存在间隙即成膜间隙(12),这些下端端口处具有成膜间隙的换热管为升膜换热管;另一部分换热管(2)的下端端口(2-2)下方不设置空气进气口和成膜间隙,并且这部分换热管(2)的上端端口(2-1)与高压冷凝筒体的上壁齐平,下端端口(2-2)与高压冷凝筒体的下壁齐平,这部分换热管(2)为降膜换热管,降膜换热管通过降膜进风管(19)进风;所述高位水箱(18)设置在高压冷凝筒体上方,升膜换热管中形成的液膜上升后未蒸发的部分进入高位水箱,再从降膜换热管回到上水箱中;所述升膜换热管、降膜换热管、高位水箱、上水箱、下水箱、成膜间隙、补水管、空气进气口、降膜进风管和电动放水阀形成升降膜式液膜发生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