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621发布日期:2019-04-13 00:31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



背景技术:

分液装置在蒸发器中承担着制冷剂均匀分配的重要任务,如果分配不均,会使一些分路制冷剂过多,使蒸发器结霜,如果蒸发不完全,带液流出蒸发器,有些分路制冷剂过少,不能充分利用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总体表现是,制冷能力下降,可能造成吸气带液,严重影响制冷系统性能及可靠性。因此,分液装置对整个制冷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合理选择和设计分液器对制冷系统高效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现有的分液装置在液态冷媒分液过程中,由于冷媒进入分离装置时具有一定的压力,既容易导致不能均匀分配,从而使得冷媒不能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换热,导致换热性能不高,又容易因为长时间工作后而对装置造成部件的损耗而导致装置的工作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该分液装置可使液态冷媒均匀分配并与换热管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性能,而且还能有效缓冲冷媒的压力,提高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口管,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筒体内靠向进口管的一侧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分液板、隔板以及换热管,所述分液板上设置有用于使冷媒均匀分液的细孔,且分液板呈倒V状。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隔板和换热管的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分液板上的细孔均匀分布,且分液板上正对着进口管的位置处不设置所述细孔。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的出气管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可使液态冷媒均匀分配与换热管充分接触,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性能,节约社会资源;而且在分液过程中,由于分液板呈倒V状,分液板除了能够均分进液之外,还可起到起到更好的起到缓冲压力作用,提高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液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液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分液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号为:1-进口管,2-分液板, 3-筒体,4-隔板,5-支撑架,6-换热管,7-出气管;另外,图2中的A为分液板上正对着进口管不设置细孔的区域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3所示,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体3,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口管1,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7,所述筒体内靠向进口管的一侧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分液板2、隔板4以及换热管6,所述分液板上设置有用于使冷媒均匀分液的细孔(如附图2所示),且分液板呈倒V状(如附图3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隔板和换热管的支撑架5。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的出气管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分液板上的细孔均匀分布,且分液板上正对着进口管的位置处不设置所述细孔,如附图2所示。

以下简要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低温液态冷媒从进口管1进入筒体3内,经过分液板2上的细孔被均匀分配,并通过与换热管6充分接触,使得液态冷媒与换热管中的介质发生热量交换,液态冷媒吸收热量变成气态,气态冷媒从件出气管7逸出。在分离过程中,冷媒在从筒体3底部的进口管1进液,冷媒是由下往上冲,因此其具有一定压力,分液板2除了能够均分进液之外,还起到缓冲压力作用,而且分液板呈倒V状设计,使得液体向两侧流出,可进一步地起到缓冲压力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满液式蒸发器分液装置,可使液态冷媒均匀分配与换热管充分接触,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性能,节约社会资源;而且在分液过程中,由于分液板呈倒V状,分液板除了能够均分进液之外,还可起到起到更好的起到缓冲压力作用,提高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