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3613发布日期:2019-06-29 01:4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冷剂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扁管,通过扁管两端的集流管实现流路的连通以及制冷剂的分配或汇集,从而实现整个换热过程。由于微通道换热器中多条相对间隔设置的扁管的一端共用一个集流管腔,会使得不同扁管之间的制冷剂很难分配均匀,对换热性能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加设分配装置对制冷剂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每根扁管内的制冷剂都能得到均匀的分配,传统的分配装置由于结构零散,无法适应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冷剂分配装置,制冷剂分配装置结构紧凑,能够适应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需求;如此,采用该制冷剂分配装置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适应使用需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导流管,每根所述第一导流管沿制冷剂供给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相互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所述第一导流段相互贴合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一导流段的进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供液管道连接的第一进液端,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所述第二导流段相互贴合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二导流段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进液端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所有所述第三导流段的出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扁管配合的第一出液端,所述第一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连通。

上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使用时,供制冷剂的供液管道直接与第一进液端连通,从而能够均匀的将制冷剂分配至每根第一导流管的第一导流段中,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后进入相应的扁管中,从而使得制冷剂能够均匀的分配至各个扁管中,从而保证了换热性能;同时,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段相互贴合,相邻的两根第二导流段相互贴合,且所有第一导流段的进液端配合形成了第一进液端,所有的第二导流段配合形成第一流通通道,所有第三导流段的出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各个扁管连接的第一出液端,并且第一进液端、第一流通通道及第一出液端依次连通,从而使得整个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符合微通道的使用需求。相比传统的采用集流管和分流组件进行制冷剂分配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剂分配装置还大大减少了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动的不可逆损失。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段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二导流段设置,所述第三导流段垂直或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二导流段设置。从而可以将多根第一导流管进行贴紧拼合,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符合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导流管的所述第三导流段相对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三导流段之间的中心距与相邻的两根扁管之间的中心距相匹配。可以适应相邻扁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使得相邻的两根第三导流段能够顺利的与相邻的两个扁管实现连通,方便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第三导流段的出液端处于同一平面。使得结构更加标准与统一,每根第三导流段均能与扁管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安装连通,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第一导流管包括至少两根所述第三导流段,至少两根所述第三导流段相对间隔设置,且至少两根所述第三导流段均与同一根所述第二导流段连通。减少了第二导流段的数量,节省材料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剂分配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与所述第一导流管相对设置,每根所述第二导流管沿制冷剂供给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相互呈夹角设置的第四导流段、第五导流段和第六导流段,所述第四导流段与所述第一导流段相对设置,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导流管的所述第四导流段相互贴合设置,所有的所述第四导流段的进液端配合形成第二进液端,且所述第二进液端与所述第一进液端配合形成用于与供液管道相连接的进液接头,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导流管的所述第五导流段相互贴合设置,且所有所述第五导流段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二进液端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每根所述第六导流段与所述第三导流段相对间隔设置,且所有所述第六导流段的出液端配合形成第二出液端,所述第二出液端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出液端配合形成用于与扁管相配合的出液接头。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能够同时对上、下两个方向设置或左、右两个方向设置的扁管进行制冷剂的供给,保证制冷剂在每条扁管内能得到均匀的分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流段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五导流段设置,所述第六导流段垂直或近似垂直于所述第五导流段设置。可以将多根第二导流管进行贴紧拼合,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符合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要求,并且加工工艺简单,节省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接头靠近近地端设置;或所述进液接头靠近所述第二导流段与所述第五导流段的轴对称线设置。能够适应扁管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的情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第二导流管包括至少两根所述第六导流段,至少两根所述第六导流段相对间隔设置,且至少两根所述第六导流段均与同一根所述第五导流段连通。减少了第五导流段的数量,节省材料成本。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述的制冷剂分配装置。

上述微通道换热器使用时,供制冷剂的供液管道直接与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第一进液端连通,从而能够均匀的将制冷剂分配至每根第一导流管的第一导流段中,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一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和第三导流段后进入相应的扁管中,从而使得制冷剂能够均匀的分配至各个扁管中,从而保证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段相互贴合,相邻的两根第二导流段相互贴合,且所有第一导流段的进液端配合形成了第一进液端,所有的第二导流段配合形成第一流通通道,所有第三导流段的出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各个扁管连接的第一出液端,并且第一进液端、第一流通通道及第一出液端依次连通,从而使得整个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符合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需求。相比传统的采用集流管和分流组件进行制冷剂分配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还大大减少了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动的不可逆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再另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进液接头,11、第一进液端,12、第一流通通道,13、第一出液端,14、第二进液端,110、第一导流管,111、第一导流段,112、第二导流段,113、第三导流段,120、第二导流管,121、第四导流段,122、第五导流段,123、第六导流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导流管110,每根第一导流管110沿制冷剂供给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相互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导流段111、第二导流段112和第三导流段113,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管110的第一导流段111相互贴合设置,且所有第一导流段111的进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供液管道连接的第一进液端11,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管110的第二导流段112相互贴合设置,且所有第二导流段112配合形成与第一进液端11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12,所有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扁管配合的第一出液端13,第一出液端13与第一流通通道12连通。

上述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装置使用时,供制冷剂的供液管道直接与第一进液端11连通,从而能够均匀的将制冷剂分配至每根第一导流管110的第一导流段111中,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一导流段111、第二导流段112和第三导流段113后进入相应的扁管中,从而使得制冷剂能够均匀的分配至各个扁管中,从而保证了换热性能;同时,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段111相互贴合,相邻的两根第二导流段112相互贴合,且所有第一导流段111的进液端配合形成了第一进液端11,所有的第二导流段112配合形成第一流通通道12,所有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各个扁管连接的第一出液端13,并且第一进液端11、第一流通通道12及第一出液端13依次连通,从而使得整个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符合微通道的使用需求。相比传统的采用集流管和分流组件进行制冷剂分配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剂分配装置还大大减少了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动的不可逆损失。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流管110可以由多块隔板相对间隔设置而成;也可以采用注塑一体成型,只需满足能够对制冷剂进行供给即可。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导流段111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第二导流段112设置,第三导流段113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二导流段112设置。由于第一导流段111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二导流段112,优选为第一导流段111垂直于第二导流段112,第三导流段113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二导流段112,优选为第三导流段113垂直于第二导流段112,且第一导流段111与第三导流段113分别设置于第二导流段112的两侧,从而可以将多根第一导流管110进行贴紧拼合,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更加符合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要求,并且加工工艺简单,节省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多根第一导流管110进行贴紧拼合形成模块化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当扁管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块的拼接或拆除即可,简单方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管110的第三导流段113相对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根第三导流段113之间的中心距与相邻的两根扁管之间的中心距相匹配。如此,可以适应相邻扁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使得相邻的两根第三导流段113能够顺利的与相邻的两个扁管实现连通,方便安装;同时相邻的两根第三导流段113之间的中心距与相邻的两根扁管的中心距相匹配,可以进一步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有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处于同一平面。如此,使得结构更加标准与统一,每根第三导流段113均能与扁管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安装连通,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处于同一平面是指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设有第一导向部(未示出)。如此,使得第三导流段113与扁管之间的配合安装更加的方便与紧密,保证不会出现安装偏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向部可以是开设于出液端上的倒角或倒圆角,只需满足能够对第三导流段113与扁管的安装进行导向即可。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每根第一导流管110包括至少两根第三导流段113,至少两根第三导流段113相对间隔设置,且至少两根第三导流段113均与同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连通。每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至少与两根第三导流段113连通,减少了第二导流段112的数量,节省材料成本;当扁管的数量较多时,第一导流管110的数量需相应增加,从而使得第一进液端11的直径增加,如果第一进液端11的直径过大,会导致制冷剂在各根第一导流管110之间的分配不均,而采用每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至少与两根第三导流段113连通的方案可以使得第一导流段111的数量减少,从而减小了第一进液端11的直径,即使扁管的数量增加,第一进液端11的直径不会增加甚至减小,使得制冷剂能够在每根第一导流管110中均匀分配。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第一导流管110包括两根第三导流段113,两根第三导流段113相对间隔设置,且两根第三导流段113均与同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连通。使得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能够同时对两根第三导流段113进行制冷剂的供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第一导流管110包括三根第三导流段113,三根第三导流段113相对间隔设置,且三根第三导流段113均与同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连通。使得一根第二导流段112能够同时对三根第三导流段113进行制冷剂的供给。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制冷剂分配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第二导流管120,第二导流管120与第一导流管110相对设置,每根第二导流管120沿制冷剂供给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相互呈夹角设置的第四导流段121、第五导流段122和第六导流段123,第四导流段121与第一导流段111相对设置,相邻的两根第二导流管120的第四导流段121相互贴合设置,所有的第四导流段121的进液端配合形成第二进液端14,且第二进液端14与第一进液端11配合形成用于与供液管道相连接的进液接头10,相邻的两根第二导流管120的第五导流段122相互贴合设置,且所有第五导流段122配合形成与第二进液端14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未示出),每根第六导流段123与第三导流段113相对间隔设置,且所有第六导流段123的出液端配合形成第二出液端(未示出),第二出液端与第二流通通道连通,且第二出液端与第一出液端13配合形成用于与扁管相配合的出液接头。如此,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能够同时对上、下两个方向设置或左、右两个方向设置的扁管进行制冷剂的供给,保证制冷剂在每条扁管内能得到均匀的分配;进一步的,能够对更多数量的扁管进行制冷剂的均匀供给,同时还能使得整体结构保持紧凑。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四导流段121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第五导流段122设置,第六导流段123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五导流段122设置。由于第四导流段121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五导流段122,优选为第四导流段121垂直于第五导流段122,第六导流段123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五导流段122,优选为第六导流段123垂直于第五导流段122,且第四导流段121与第六导流段123分别设置于第五导流段122的两侧,从而可以将多根第二导流管120进行贴紧拼合,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符合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要求,并且加工工艺简单,节省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多根第二导流管120进行贴紧拼合形成模块化的制冷剂分配装置,当扁管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块的拼接或拆除即可,简单方便。进而当第一导流管110与第二导流管120均采用该种结构时,能够大大提高整个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紧凑性,使得制冷剂分配装置能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与拆卸。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液接头10靠近近地端设置。如此,能够适应扁管水平设置的情形,使得供给给各条水平设置的扁管的制冷剂能够均匀的进行分配。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液接头10靠近第二导流段112与第五导流段122的轴对称线设置。如此,能够适应扁管竖直设置的情形,即进液接头10靠近中间的那根扁管设置,能够使得供给给各条竖直设置的扁管的制冷剂能够均匀的进行分配。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每根第二导流管120包括至少两根第六导流段123,至少两根第六导流段123相对间隔设置,且至少两根第六导流段123均与同一根第五导流段122连通。每一根第五导流段122至少与两根第六导流段123连通,不仅减少了第五导流段122的数量,节省材料成本;当扁管的数量较多时,第二导流管120的数量需相应增加,从而使得第二进液端14的直径增加,如果第二进液端14的直径过大,会导致制冷剂在各根第二导流管120之间的分配不均,而采用每一根第五导流段122至少与两根第六导流段123连通的方案可以使得第四导流段121的数量减少,从而减小了第二进液端14的直径,即使扁管的数量增加,第二进液端14的直径不会增加甚至减小,使得制冷剂能够在每根第二导流管120中均匀分配。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第二导流管120包括两根第六导流段123,两根第六导流段123相对间隔设置,且两根第六导流段123均与同一根第五导流段122连通。使得一根第五导流段122能够同时对两根第六导流段123进行制冷剂的供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根第二导流管120包括三根第六导流段123,三根第六导流段123相对间隔设置,且三根第六导流段123均与第同一根五导流段连通,使得一根第五导流段122能够同时对三根第六导流段123进行制冷剂的供给。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同时采用每根第一导流管110包括至少两根第三导流段113及每根第二导流管120包括至少两根第六导流段123的方案时,当扁管数量较多时,进液接头10的直径仍可以较小,亦能保证制冷剂均匀分配至各根扁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有第六导流段123的出液端处于同一平面。如此,使得结构更加标准与统一,每根第六导流段123均能与扁管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安装连通,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第六导流段123的出液端处于同一平面是指第六导流段123的出液端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相邻的两根第六导流段123之间的中心距与相邻的两根扁管之间的中心距相匹配。如此,可以适应相邻扁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使得相邻的两根第六导流段123能够顺利的与相邻的两个扁管实现连通,方便安装,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六导流段123的出液端设有第二导向部(未示出)。如此,使得第六导流段123与扁管之间的配合安装更加的方便与紧密,保证不会出现安装偏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导向部可以是开设于出液端上的倒角或倒圆角,只需满足能够对第六导流段123与扁管的安装进行导向即可。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管路之间的连接,还可以在第一导流管110的进液端及出液端设置矩形或圆形的转换接头,也可以在第二导流管120的进液端及出液端设置矩形或圆形的转换接头,只需满足能够顺利的与其他管路实现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制冷剂分配装置。

上述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使用时,供制冷剂的供液管道直接与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第一进液端11连通,从而能够均匀的将制冷剂分配至每根第一导流管110的第一导流段111中,制冷剂依次经过第一导流段111、第二导流段112和第三导流段113后进入相应的扁管中,从而使得制冷剂能够均匀的分配至各个扁管中,保证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相邻的两根第一导流段111相互贴合,相邻的两根第二导流段112相互贴合,且所有第一导流段111的进液端配合形成了第一进液端11,所有的第二导流段112配合形成第一流通通道12,所有第三导流段113的出液端配合形成能够与各个扁管连接的第一出液端13,并且第一进液端11、第一流通通道12及第一出液端13依次连通,从而使得整个制冷剂分配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符合微通道换热器的使用需求。相比传统的采用集流管和分流组件进行制冷剂分配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还大大减少了制冷剂在集流管内流动的不可逆损失。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