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1963发布日期:2019-12-10 20:1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冷水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冷却水来制造冷水的冷水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冷水制造装置为通过冷却水制造冷水并供应冷水的装置。这种冷水制造装置中装有蓄冰液,通过使在蒸发管中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制冷剂对蓄冰液进行冷却,并通过冷却的蓄冰液对冷水管中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而制造冷水。

在这种结构的冷水制造装置中,由于蓄冰液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因此为了防止冷水制造效率降低,设置有用于搅拌蓄冰液的搅拌单元,以能够使蓄冰液的温度分布均匀。

以往,在这种冷水制造装置中,由于利用搅拌单元搅拌蓄冰液而使蓄冰液的温度分布均匀,因此无法较快速地实现对冷水管中流动的水的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意识到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产生的需求或问题中的至少一者而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一方面在于更快速地实现对冷水管中流动的水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另一方面在于通过搅拌单元使蓄冰液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与用于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冷水制造装置可以包括如下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水制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盛有蓄冰液;蒸发管,所述蒸发管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以用于冷却蓄冰液,并且制冷剂在所述蒸发管的内部流动;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与供水源连接以能够使水在所述冷水管内部流动,并且所述冷水管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使所述冷水管内部流动的水通过蓄冰液冷却成冷水;以及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以用于搅拌蓄冰液,所述冷水管以螺旋形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所述蒸发管以螺旋形状设置在螺旋形状的所述冷水管内侧,所述搅拌单元用于搅拌蓄冰液,以使蓄冰液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蒸发管内侧的空间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蒸发管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在此情况下,由所述蒸发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虚拟中心线可以与由所述冷水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虚拟中心线平行或相同。

另外,由所述蒸发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可以小于由所述冷水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

另外,由所述蒸发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螺距可以大于由所述冷水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螺距。

另外,由所述蒸发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螺距之间可以形成有结冰的空间。

另外,所述搅拌单元可以包括:搅拌构件,所述搅拌构件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以搅拌并循环蓄冰液;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并与所述搅拌构件连接,以用于选择所述搅拌构件。

另外,所述搅拌构件可以包括:轴连接部,所述轴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连接;叶片,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轴连接部上,以搅拌并循环蓄冰液。

另外,设置于所述轴连接部上的所述叶片可以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虚拟线呈一预设角度。

另外,所述预设角度可以为45度以下。

另外,所述叶片可以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冷水管内侧。

另外,所述叶片可以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冷水管内侧,且可以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蒸发管的上方或下方。

另外,当所述叶片在螺旋形状的所述冷水管内侧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蒸发管的上方时,所述叶片可以位于所述冷水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的0.7倍的位置的上方。

另外,当所述叶片在螺旋形状的所述冷水管内侧位于螺旋形状的所述蒸发管的下方时,所述叶片可以位于所述冷水管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的0.3倍的位置的下方。

另外,所述搅拌单元还可以包括循环引导构件,所述循环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以能够使所述搅拌构件位于所述循环引导构件的内部,所述循环引导构件用于引导由所述叶片驱动的蓄冰液的循环。

另外,所述循环引导构件上可以分别开设有用于使蓄冰液流入到所述循环引导构件的内部的流入引导孔及用于从所述循环引导构件的内部排出蓄冰液的排出引导孔。

另外,多个所述流入引导孔可以设置在所述循环引导构件的侧面上,所述排出引导孔可以设置在所述循环引导构件的下表面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通过搅拌单元使蓄冰液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更快速地实现对冷水管中流动的水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在搅拌装置内的搅拌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沿图1中i-i'线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冷水制造装置200:装置主体

210:主体构件211:容纳空间

220:盖构件221:电机盖

300:蒸发管400:冷水管

500:搅拌单元510:搅拌构件

511:轴连接部511a:轴插入孔

512:叶片520:电机

521:旋转轴530:循环引导构件

531:流入引导孔532:排出引导孔

pe、pc:螺距he、hc:高度

α:角度bt:螺栓

st:温度传感器sl:水位传感器

ic:冰sp:管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助于理解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下对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相关的冷水制造装置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以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的最适合的实施例作为基础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由所描述的实施例限定,而是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如以下描述的实施例所述地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描述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可以实施多种变型,且这样的变型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另外,为了帮助理解以下描述的实施例,对于附图中记载的附图标记,各个实施例中起到相同作用的构成要素中相关联的构成要素用相同或延伸的数字。

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在搅拌单元内的搅拌构件的立体图。

另外,图4为沿图1中i-i'线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剖视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装置主体200、蒸发管300、冷水管400以及搅拌单元500。

如图5所示,装置主体200内部可以装有蓄冰液。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例如可以是水。但是对于蓄冰液并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能够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而用作蓄冰液则可以是任意公知的蓄冰液。

如图1和图2所示,装置主体200可以包括主体构件210和盖构件220。

如图2所示,主体构件210中可以形成有容纳空间211。主体构件210的容纳空间211内可以装有蓄冰液。例如,容纳空间211上部开放,且可以通过容纳空间211的开放的上部将蓄冰液装入容纳空间211。

如图4所示,主体构件210的容纳空间211内可以形成有用于支撑蒸发管300或冷水管400的管支撑部sp。

盖构件220与主体构件210连接而覆盖装有蓄冰液的容纳空间211的开放的上部。另外,主体构件210与盖构件220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构件(未图示)。由此,装入到主体构件210的容纳空间211内的蓄冰液不会向外部排出。如图1所示,盖构件220可通过螺栓bt等与主体构件210连接。然而,对于盖构件200与主体构件210连接的结构并不作特别限定,也可以是通过插入配合等连接的任意公知的结构。

盖构件220上可以设置有包括在搅拌单元500内的后述的电机520。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可以通过电机盖221覆盖盖构件220上设置的电机520。此外,盖构件220上也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st或水位传感器sl等传感器。

蒸发管300可以设置在装置主体200内部。例如,如图4所示,蒸发管300可以设置在装置主体200的容纳空间211内。蒸发管300的一侧可以与制冷循环(未图示)的毛细管(未图示)或者膨胀阀(未图示)连接,且蒸发管300的另一侧可以与制冷循环的压缩机(未图示)连接。由此,冰点以下的制冷剂可以在蒸发管300内部流动。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在蒸发管300内部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制冷剂,对装入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进行冷却。

如图4所示,蒸发管300可以设置在装有蓄冰液的装置主体200内部,例如可以以螺旋形状设置在装置主体200的容纳空间211内。如此,可以通过使蒸发管300以螺旋形状设置在装有蓄冰液的装置主体200内部,从而能够使蒸发管300与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通过在蒸发管300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可使蓄冰液的冷却更加顺畅且快速地实现。

冷水管400的一侧可以与供水源(未图示)连接。由此,能够使供水源的水在冷水管400内部进行流动。例如,冷水管400的一侧可以通过连接管(未图示)等与供水源连接。与冷水管400的一侧连接的供水源可以是过滤水的净水过滤器(未图示)或储存从净水过滤器过滤后的水的储水箱(未图示)。然而,对于与冷水管400的一侧连接的供水源并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能够与冷水管400的一侧连接以使水在冷水管400内部流动,则可以是任意公知的供水源。

冷水管400可以设置在装有蓄冰液的装置主体200内部。例如,如图4所示,冷水管400可以设置在装有蓄冰液的装置主体200的容纳空间211内。由此,可以通过如上所述地通过由在蒸发管300内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制冷剂冷却的蓄冰液,使在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得到冷却而成冷水。冷水管400的另一侧可以与例如水龙头或旋塞等的排水构件(未图示)、冷水箱(未图示)或者需要冷水的碳酸水机(未图示)等连接。另外,可以使在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由蓄冰液冷却而制成的冷水供给至排水构件、冷水箱或者碳酸水机等。

如图4所示,冷水管400可以设置在装有蓄冰液的装置主体200内部,例如可以以螺旋形状设置在装置主体200的容纳空间211内。如上所述,通过使冷水管400以螺旋形状设置在装有蓄冰液的装置主体200内部,从而能够使冷水管400与装入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能够通过装入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使在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的冷却更加顺畅且快速地实现。

另外,如图4所示,在以螺旋形状设置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冷水管400的内侧,可以以螺旋形状设置有蒸发管300。在这种结构中,可以通过如后述且如图5所示的搅拌单元500使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由此,如图5所示,通过蒸发管300内部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冰凉的制冷剂冷却,并且在装置主体200内部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内的蓄冰液朝向在装置主体200内部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外侧的空间内布置的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流动,以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因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而升温的蓄冰液朝向装置主体200内部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流动,从而能够通过在蒸发管300内部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制冷剂再次冷却蓄冰液。因此,通过更加冰凉的制冷剂来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

在此情况下,蒸发管3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虚拟中心线可以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虚拟中心线平行或相同。由此,可以将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及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分别设置在装置主体200内部,以在装置主体200内部形成有能够通过搅拌单元500顺畅地实现蓄冰液的循环的空间。

另外,蒸发管3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e可以小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由此,包括在搅拌单元500内的后述的搅拌构件510可以如后述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并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上方或下方。由此,可以通过搅拌构件510的旋转,使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另外,蒸发管3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螺距pe可以大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螺距pc。由此,可以使具有更大长度的冷水管400设置在装置主体200内部,以将更多的水制成冷水。在此情况下,如图5所示,蒸发管300可以形成为具有螺距pe的螺旋形状,所述螺距pe之间形成有能够形成冰ic的空间。如此,在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之间形成冰ic时,能够使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内流动的蓄冰液更快速地实现冷却。

搅拌装置500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200而能够对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进行搅拌。

搅拌单元500可以对蓄冰液进行搅拌,使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由此,如图5所示,通过蒸发管300内部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冰凉的制冷剂冷却,并且在装置主体200内部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内的蓄冰液,其朝向装置主体200内部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外侧的空间内布置的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流动,以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另外,因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而升温的蓄冰液朝向装置主体200内部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流动,从而能够通过在蒸发管300内部流动的冰点以下的制冷剂再次冷却蓄冰液。因此,通过更加冰凉的制冷剂来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冷却冷水管400内部流动的水。

搅拌单元500可以包括搅拌构件510和电机520。

搅拌构件510可以位于装置主体200内部而能够通过对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进行搅拌而使蓄冰液进行循环。如图3所示,搅拌构件510可以包括轴连接部511和叶片512。

轴连接部511可以与电机520的旋转轴521连接。为此,如图3所示,轴连接部511上可以形成有轴插入孔511a,以能够使电机520的旋转轴521插入并连接到轴插入孔511a内。然而,对于轴连接部511与电机520的旋转轴521连接的结构并不作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任意公知的结构。

叶片512可以设置在轴连接部511上。如图5所示,轴连接部511通过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旋转而旋转,使叶片512对蓄冰液进行搅拌而使蓄冰液循环。如图2至图4所示,多个叶片512可以设置在轴连接部511上。但是对于轴连接部511上设置的多个叶片512的数量并不作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一个。

如图3所示,叶片512可以与垂直于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虚拟线构成预设角度α地设置在轴连接部511上。由此,通过叶片512不仅能够使沿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旋转方向的力作用于蓄冰液,而且还能够使沿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轴向向下的力作用于蓄冰液。由此,如图5所示,叶片512周围的蓄冰液在被搅拌过程中向下流动而使蓄冰液进行循环。

叶片512与垂直于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虚拟线构成的预设角度α可以小于等于45度。当叶片512与垂直于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虚拟线构成的预设角度α大于45度时,通过叶片512沿轴向向下作用于蓄冰液的力可能会变得比沿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旋转方向作用于蓄冰液的力小。由此,虽然可以通过叶片512搅拌蓄冰液,但难以使蓄冰液向下流动进而难以实现蓄冰液的循环。因此,优选地,叶片512与垂直于电机520的旋转轴521的虚拟线构成的预设角度α小于等于45度,以能够通过叶片512搅拌蓄冰液的同时使蓄冰液循环。

如图4所示,叶片512可以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另外,叶片512可以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上方。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叶片512也可以位于冷水管400内侧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下方。

由此,可以通过叶片512使蓄冰液在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200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如图4所示,在叶片512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上方的情况下,叶片512可以设置在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的0.7倍的位置的上方。

当叶片512位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的0.7倍的位置的下方时,叶片512下方的冷水管400内侧的空间大小会变小,可能会使具有能够充分冷却所需蓄冰液的大小的蒸发管300无法设置在叶片512下方的冷水管400内侧。

因此,在叶片512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上方的情况下,为了使具有能够充分冷却所需蓄冰液的大小的蒸发管300设置在叶片512下方的冷水管400内侧,优选使叶片512位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的0.7倍的位置的上方。

此外,在叶片512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下方的情况下,叶片512可以位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的0.3倍的位置的下方。

在叶片512位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的0.3倍的位置的上方时,叶片512上方的冷水管400内侧的空间大小会变小,从而可能会使具有能够充分冷却所需蓄冰液的大小的蒸发管300无法设置在叶片512上方的冷水管400内侧。

因此,在叶片512位于螺旋形状的冷水管400内侧且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300的下方的情况下,为了使具有能够充分冷却所需蓄冰液的大小的蒸发管300设置在叶片512上方的冷水管400内侧,优选使叶片512位于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的0.3倍的位置的下方。

另外,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c是以冷水管4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下端部为基准测量的,蒸发管3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高度he是以蒸发管300形成的螺旋形状的下端部为基准测量的。

电机520可以与搅拌构件510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将电机520的旋转轴521插入到搅拌构件510的前述轴连接部511的轴插入孔511a内而连接,使电机520与搅拌构件510连接。然而,对于电机520与搅拌构件510连接的结构并不作特别限定,其可以是任意公知的结构。如图5所示,搅拌构件510通过电机520旋转,从而能够对装入到装置主体200内部的蓄冰液进行搅拌的同时使蓄冰液进行循环。

如图2和图4所示,搅拌单元500还可以包括循环引导构件530。循环引导构件530设置在装置主体200的内部,以能够使搅拌构件510位于循环引导构件530的内部。循环引导构件530可以引导由叶片512驱动的蓄冰液的循环。

如图2和图4所示,循环引导构件530上部开放,从而能够通过开放的上部使搅拌构件510位于循环引导构件530的内部。

循环引导构件530上形成有流入引导孔531和排出引导孔532。如图5所示,蓄冰液能够通过流入引导孔531流入到循环引导构件530的内部。另外,蓄冰液能够通过排出引导孔532从循环引导构件530的内部排出。

如图2和图4所示,流入引导孔531可以为多个且形成在循环引导构件530的侧面上。另外,排出引导孔532可以形成在循环引导构件530的下表面上。然而,对于流入引导孔531和排出引导孔532在循环引导构件530上的形成位置并不作特别限定,只要是使蓄冰液流入到循环引导构件530的内部或者从循环引导构件530的内部排出蓄冰液的位置,则也可以形成在循环引导构件530的任意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循环引导构件530上可以形成有用于支撑蒸发管300的管支撑部sp。

如上所述,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制造装置时,能够通过搅拌单元使蓄冰液在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内侧的空间与装置主体内部的位于螺旋形状的蒸发管外侧的空间之间进行循环。

如上所述说明的冷水制造装置并不仅限定地适用上述的实施例的结构,而是可以通过选择性地结合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来构造而可以使上述实施例实现多种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