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7344发布日期:2020-02-21 19:0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耗能蒸发冷凝器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以其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环境已经为公众所熟知,随着空调使用量的猛增,其对能源消耗量也越来越大。降低空调器的能耗,可以降低居民生活用电负荷,环保节能。同时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直接排到室外,冷凝水的随意排放也会对室外环境造成污染。我们的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不仅能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同时合理的将冷凝水回收利用起来。当前已经存在的相关专利技术有:

1、中国专利cn02290587.1“分体式制冷不滴水空调器”,在排水管的出口上连有分水器,分水器安装在室外机换热器的顶部,将冷却水排到室外机换热器上进行蒸发,以图解决该问题;该方案由于分水器受安装等因素影响很大,限制了其使用效果。

2、中国专利cn03284325.9“高效节能不滴水空调器”在上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加了抽水装置使蒸发剩余的冷凝水循环进入分水器(分配盒),可以较好解决问题,但是循环使用水泵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消耗,影响其使用效果。

3、中国专利cn99238540.7“不滴水空调”利用一种毛细筒特有的溢流缝产生毛细现象来解决冷凝水均匀流到室外机换热器上,增加冷凝水在翅片上滞留时间,但是冷凝水里的杂质很容易将溢流缝堵塞而导致失效,因此还有待改进。

4、中国专利cn99124248.3“利用空调器高低压差为动力的高效蒸发冷却器”提出把冷凝水收集到一个水箱中,利用水自身的压差使得冷凝水雾化。由于冷凝水的量不是很大,产生的压差很小,水的雾化效果不理想,影响了冷凝水的回收利用。为降低生产成本,市场上的大多数空调室外机没有利用冷凝水的功能;而一些能够利用冷凝水的技术,根据前面所述也存在一些应用困难。

在论文《分体空调冷凝器喷雾降温技术实验研究》中作者对冷凝器进行喷雾型蒸发式冷凝器的改造,是在空调室外机的进风侧加装喷雾装置,将水雾化使其在冷凝器表面汽化,汽化后的水蒸气被空气带走。相关工作人员实测了在风冷热泵室外冷凝器加装喷淋降温装置后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压缩机的能耗减少了22.7%。

当前的分体式通风空调在制冷时的冷凝器(空调外机)的换热机制全部是通过室外空气换热达到降温的目的。这种传统的换热机制效率极低,因为在夏季室外空气的温度很高,与冷凝管的温差不大,其次,由于空气自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其带走的热量很少,导致室外机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吸取更多室外空气,达到换热降温的目的,且效果不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包括冷凝水过滤模块、虹吸储水模块和布水蒸发模块,所述冷凝水过滤模块的底端与所述虹吸储水模块连接,所述虹吸储水模块的底部与所述布水蒸发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对冷凝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基本过滤,进而冷凝水过滤处理后送入虹吸储水模块,所述冷凝水过滤模块包括y形过滤器,所述y形过滤器设置在冷凝水过滤模块的顶端。

进一步的,为了对y形过滤器过滤后的冷凝水进行虹吸,进而使冷凝从u型虹吸管流出,所述虹吸储水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水蒸发模块顶端的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虹吸储水器,所述虹吸储水器的一侧设置有u型虹吸管。

进一步的,为了有效将冷凝水均匀的流向复合材料棒,进而可快速蒸发带走热量,所述布水蒸发模块包括设置在盖板底部的布水器,且所布水器的排列呈l字形,所述布水器均通过输水管与所述u型虹吸管连接,所述布水器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一组复合材料棒,所述复合材料棒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漏螺帽盖。

进一步的,为了更有效率的保持液体的冷量,所述y形过滤器与虹吸储水器、u型虹吸管、布水器及输水管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为了利用极大的表面积与外界高流速的空气接触,能够快速的带走冷凝管中的热量,所述复合材料棒设置为六个。

进一步的,为了冷凝书能够均匀的分流,所述布水器设置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提升换热效率和能效比,将空调冷凝水的冷量充分利用,用于冷却冷凝器。与传统的强制通风型空气冷却冷凝器和人们提出的湿帘制冷技术相比,该装置通过冷凝水的蒸发,发生相变吸收更多热量,降低冷凝管温度,且换热温差增大,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提升空调能效比。

2、避免了水资源无序排放和浪费,该装置在利用冷凝水冷量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冷凝水的收集过程,解决了冷凝水乱排乱放问题。

3、运行过程无需外加动力,可依靠重力自流。之前提出的喷淋型蒸发式冷凝器往往需要有水泵来提供动力,然后通过雾化器将水分布到冷凝器上。该装置则在喷淋型蒸发式冷凝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通过使用虹吸原理来达到出水的效果,从而可减去水泵装置,全程不需要外加动力,进一步降低能耗。在冷凝水进入布水器后,可以通过排布在冷凝管上的海绵达到扩散效果,从而分布到冷凝管上。

4、改动幅度小,拆卸更换方便。该蒸发式冷凝器改进装置是在原有空调外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外机盖子是一体化的设计,因此其改动幅度不大,且海绵可方便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的空调外机改装模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

1、冷凝水过滤模块;2、虹吸储水模块;3、布水蒸发模块;4、y形过滤器;5、虹吸储水器;6、u型虹吸管;7、盖板;8、布水器;9、输水管;10、复合材料棒;11、防漏螺帽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无耗能蒸发式冷凝器改造装置,包括冷凝水过滤模块1、虹吸储水模块2和布水蒸发模块3,所述冷凝水过滤模块1的底端与所述虹吸储水模块2连接,所述虹吸储水模块2的底部与所述布水蒸发模块3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凝水过滤模块1将冷凝水进行基本的过滤,进而利用虹吸原理将冷凝水虹吸到虹吸储水模块2,通过在虹吸储水器5中水位到达虹吸值时,进而虹吸储水器5中含冷量的液体被虹吸布水蒸发模块3,进而在虹吸布水蒸发模块3将冷凝管中的热量随外机气流排放。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冷凝水过滤模块1来说,所述冷凝水过滤模块1包括y形过滤器4,所述y形过滤器4设置在冷凝水过滤模块1的顶端,从而在冷凝水过滤模块1的顶端设置y形过滤器4,从而可对冷凝水中的杂质进行基本过滤,进而将冷凝水过滤处理后送入虹吸储水模块2。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虹吸储水模块2来说,所述虹吸储水模块2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水蒸发模块3顶端的盖板7,所述盖板7的顶部设置有虹吸储水器5,所述虹吸储水器5的一侧设置有u型虹吸管6,从而可对y形过滤器4过滤后的冷凝水进行虹吸,进而使冷凝从u型虹吸管6流出。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布水蒸发模块3来说,所述布水蒸发模块3包括设置在盖板7底部的布水器8,且所布水器8的排列呈l字形,所述布水器8均通过输水管9与所述u型虹吸管6连接,所述布水器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一组复合材料棒10,所述复合材料棒10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漏螺帽盖11。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板7下部安置的三个布水器8,是按照空调外机的内部构造确定的,均设有两处渗水孔,在每个渗水孔的下方,都以中间连接铁丝、四周包裹复合材料的方式进行固定,该组合称为复合材料棒10,进而与冷凝器紧密接触,进而达到冷却冷凝器的目的。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y形过滤器4、虹吸储水器5、u型虹吸管6、布水器8和输水管9来说,所述y形过滤器4与虹吸储水器5、u型虹吸管6、布水器8及输水管9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材料,从而使冷凝水在y形过滤器4、虹吸储水器5、u型虹吸管6、布水器8和输水管9的内部运作,进而可保持液体的冷量。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复合材料棒10来说,所述复合材料棒10设置为六个,从而复合材料棒10的表面积增大,进而可利用极大的表面积与外机中的高流速高温空气接触,进而可达到快速带走冷凝管中的热量。

在一个实例中,对于上述布水器8来说,所述布水器8设置为三个,从而可使冷凝水均匀的流向布水器8,进而可有效将冷凝水均匀的流向复合材料棒10,进而可快速蒸发带走热量。

工作原理:在制冷状态下,当空调送风时,由于蒸发盘管表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空气中水汽在其表面凝结形成冷凝水,通过冷凝水管排出。将空调原有冷凝水排水管接上y形过滤器4,对冷凝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基本过滤。冷凝水过滤净化后,接入虹吸储水器5中,待达到规定水位后,运用虹吸原理,使冷凝水通过u型虹吸管6全部流出,并且当流经盖板7下部的输水管处,被较为均匀地分为三股水流,分别流向盖板7下部的三个布水器8中。其中,盖板7下部安置的三个布水器8,布水器8的底部设置有复合材料棒10,复合材料棒10分布在冷凝器周围,与冷凝器紧密接触,便于冷凝水蒸发吸收热量,达到冷却冷凝器的目的,其下部连接有防漏螺帽盖11,避免该材料吸水饱和以及存在未蒸发完全的冷凝水流至内部设备,对空调外机内部设备的正常运作产生不利影响,在日常使用中可根据需要,含冷量的液体可为夏季冷凝水,也可为外界提供自来水,都可达到在复合材料棒10中蒸发带走热量、提高空调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换热效率和能效比,将空调冷凝水的冷量充分利用,用于冷却冷凝器,与传统的强制通风型空气冷却冷凝器和人们提出的湿帘制冷技术相比,该装置通过冷凝水的蒸发,发生相变吸收更多热量,降低冷凝管温度,且换热温差增大,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提升空调能效比,避免了水资源无序排放和浪费,该装置在利用冷凝水冷量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冷凝水的收集过程,解决了冷凝水乱排乱放问题,运行过程无需外加动力,可依靠重力自流。之前提出的喷淋型蒸发式冷凝器往往需要有水泵来提供动力,然后通过雾化器将水分布到冷凝器上。该装置则在喷淋型蒸发式冷凝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通过使用虹吸原理来达到出水的效果,从而可减去水泵装置,全程不需要外加动力,进一步降低能耗。在冷凝水进入布水器8后,可以通过排布在冷凝管上的海绵达到扩散效果,从而分布到冷凝管上,改动幅度小,拆卸更换方便,该蒸发式冷凝器改进装置是在原有空调外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外机盖子是一体化的设计,因此其改动幅度不大,且海绵可方便拆卸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