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8746发布日期:2020-03-24 14:1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热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

传统前进风结构顶置客车空调器为单体冷凝器,受客车车顶宽度与高度等结构的限制,无法充分加大冷凝器几何换热面积的设计,使得空调系统制冷量低,能效比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风扇和设置于冷凝器风扇底部的冷凝器芯体,所述冷凝器芯体包括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芯体和第二冷凝器芯体,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与第二冷凝器芯体呈梯形设置,且第二冷凝器芯体高于第一冷凝器芯体设置,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与第二冷凝器芯体内设有若干u形管和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凝器芯体与第一冷凝器芯体的高度差范围为:5cm-15cm。

进一步地,所述u形管为铜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上设有两个冷凝器风扇,所述第二冷凝器芯体上设有3个冷凝器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和第二冷凝器芯体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翅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通过充分利用冷凝风机与单体冷凝器之间还存在较大空间,设计出局部补充的第二冷凝器芯体,在原空调空间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冷凝器芯体的几何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空调产品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凝器芯体和第二冷凝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气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

1冷凝器风扇;2冷凝器芯体;21左端板;22右端板;23第一冷凝器芯体;24第二冷凝器芯体;25u形管;26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客车顶置空调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风扇1和设置于冷凝器风扇1底部的冷凝器芯体2,所述冷凝器芯体2包括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所述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芯体23和第二冷凝器芯体24,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23和第二冷凝器芯体24呈梯形设置,且第二冷凝器芯体24高于第一冷凝器芯体23设置,所述第二冷凝器芯体24与第一冷凝器芯体23的高度差范围为:5cm-15cm,加大了冷凝器芯体的几何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空调产品的换热性能,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23和第二冷凝器芯体24内设有若干u形铜管25和进气管26。

所述左端板21和右端板22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23上设有两个冷凝器风扇1,所述第二冷凝器芯体24上设有3个冷凝器风扇1,所述第一冷凝器芯体23和第二冷凝器芯体24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翅片。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冷凝器芯体2的基础上,设计出局部补充的第二冷凝器芯体24,在原空调空间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冷凝器芯体2的几何换热面积,从而提高空调产品的换热性能。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