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9822发布日期:2020-06-23 22:3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市场发展,客车对所使用各个部件在轻量化、舒适度上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部件也在向轻量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现有空调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客车在重量和舒适度方面的需求,而作为空调主要部件之一的蒸发器壳体也需要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进行重量降低。

现有空调产品为了满足使用功能需求,大范围使用钣金拼焊、铆钉紧固、涂胶密封的工艺,部分重要部件通过转接装置与壳体连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采用钣金拼焊壳体整体重量较重,不利于空调机组轻量化发展;2、采用铆钉紧固的方式不利于售后维修;3、焊缝及排水管位置涂胶密封,防漏水可靠性不高;4、换热器采用pu海绵进行密封,潮湿环境下容易滋生霉菌,引起异味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空调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包括蒸发芯体和蒸发风机,蒸发风机和蒸发芯体设置在整车车尾顶部,还包括蒸发芯体壳体和导风风道,所述蒸发芯体壳体为上部开口的壳体,导风风道为下部开口的壳体,蒸发芯体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的内部,蒸发芯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顶盖,蒸发风机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的一侧,且该侧的蒸发芯体壳体上设置有加强板,导风风道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的另一侧,导风风道的进风端与蒸发芯体壳体连通,导风风道的出风端与整车风道连接,导风风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控盒的支撑架,导风风道的下部设置有下风道,蒸发芯体壳体和导风风道均为一体化模具制作。

所述顶盖通过自攻螺钉与蒸发芯体壳体连接。

所述导风风道插接在蒸发芯体壳体上,蒸发芯体壳体上设置有与导风风道数量相同的卡槽,卡槽延伸出蒸发芯体壳体的表面,且卡槽为折边形,导风风道的进风端处设置有沿边,导风风道和蒸发芯体壳体组合时,沿边插接在卡槽中,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导风风道为圆弧形,支撑架设置在导风风道的圆弧面上。

所述下风道通过自攻螺钉与导风风道连接。

所述蒸发芯体壳体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蒸发芯体壳体为一体化模具制作。

所述蒸发芯体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侧板。

所述蒸发芯体壳体和导风风道均采用轻量化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壳体采用一体化模具制作,无需对底部排水位置进行打胶密封处理,消除漏水风险,且产品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采用轻量化材料,降低了蒸发器壳体的重量;导风风道上设置支撑架,蒸发芯体壳体上设置加强板,可直接固定电控盒和蒸发风机,无需增加转接零件,减少了风机固定板、电控盒支撑板的使用,不仅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蒸发芯体和蒸发芯体壳体直接相连,无需粘贴海绵进行密封,避免积水产生霉菌,降低异味产生以及投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蒸发器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蒸发芯体壳体和导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蒸发芯体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蒸发壳体和导风风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蒸发风机,2是蒸发芯体壳体,3是导风风道,4是顶盖,5是加强板,6是下风道,7是支撑架,8是排水管,9是可拆卸侧板,10是卡槽,11是沿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用于小型客车内置空调使用,能够降低蒸发器壳体的重量,降低异味产生,包括蒸发芯体和蒸发风机1,蒸发风机1、蒸发芯体设置在整车车尾顶部,还包括蒸发芯体壳体2和导风风道3,蒸发芯体壳体2和导风风道3组成蒸发器壳体,蒸发芯体壳体2和导风风道3均采用轻量化材料,蒸发芯体壳体2为上部开口的壳体,蒸发芯体壳体2上部开口有利于将蒸发芯体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内,导风风道3为下部开口的壳体。

蒸发芯体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内,蒸发芯体与蒸发芯体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蒸发芯体壳体2的上部设置有顶盖4,顶盖4通过自攻螺钉与蒸发芯体壳体2连接,顶盖4与蒸发芯体壳体2组成封闭的壳体,用以减少蒸发能量的损失;蒸发风机1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的一侧,且该侧的蒸发芯体壳体2上设置有加强板5,加强板5有助于直接固定蒸发风机1;导风风道3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的另一侧,导风风道3的进风端与蒸发芯体壳体2连通,导风风道3的出风端与整车风道连接,整车风道设置在客车车厢的两侧,用于为客车车厢内部送风。

导风风道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控盒的支撑架7,导风风道3为圆弧形,支撑架7设置在导风风道3的圆弧面上,两个支撑架7所在的位置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要固定的电控盒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架7连接,可以通过螺栓或是自攻螺钉连接,无需增加转换零件即可安装电控盒;导风风道3的下部设置有下风道6,下风道6通过自攻螺钉与导风风道3连接,下风道6与导风风道3组成密闭的风道,有利于将从蒸发芯体吹出的冷风无损失的送入整车风道。

蒸发芯体壳体2以及蒸发芯体壳体2上的加强板5和导风风道3以及导风风道3上的支撑架7均为一体化模具制作。

进一步的,导风风道3插接在蒸发芯体壳体2上,蒸发芯体壳体2上设置有与导风风道3数量相同的卡槽10,卡槽10延伸出蒸发芯体壳体2的表面,且卡槽10为折边形,导风风道3的进风端处设置有沿边11,导风风道3和蒸发芯体壳体2组合时,沿边11插接在卡槽10中,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蒸发芯体壳体2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水管8,用于排放蒸发芯体蒸发时所产生的水,排水管8与蒸发芯体壳体2为一体化模具制作,可以避免积水产生霉菌。蒸发芯体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侧板9,方便换热器的装配以及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包括蒸发芯体和蒸发风机(1),蒸发风机(1)和蒸发芯体设置在整车车尾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芯体壳体(2)和导风风道(3),所述蒸发芯体壳体(2)为上部开口的壳体,导风风道(3)为下部开口的壳体,蒸发芯体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的内部,蒸发芯体壳体(2)的上部设置有顶盖(4),蒸发风机(1)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的一侧,且该侧的蒸发芯体壳体(2)上设置有加强板(5),导风风道(3)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2)的另一侧,导风风道(3)的进风端与蒸发芯体壳体(2)连通,导风风道(3)的出风端与整车风道连接,导风风道(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控盒的支撑架(7),导风风道(3)的下部设置有下风道(6),蒸发芯体壳体(2)和导风风道(3)均为一体化模具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通过自攻螺钉与蒸发芯体壳体(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风道(3)插接在蒸发芯体壳体(2)上,蒸发芯体壳体(2)上设置有与导风风道(3)数量相同的卡槽(10),卡槽(10)延伸出蒸发芯体壳体(2)的表面,且卡槽(10)为折边形,导风风道(3)的进风端处设置有沿边(11),导风风道(3)和蒸发芯体壳体(2)组合时,沿边(11)插接在卡槽(10)中,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风道(3)为圆弧形,支撑架(7)设置在导风风道(3)的圆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道(6)通过自攻螺钉与导风风道(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芯体壳体(2)的侧面底部设置有排水管(8),排水管(8)与蒸发芯体壳体(2)为一体化模具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芯体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侧板(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芯体壳体(2)和导风风道(3)均采用轻量化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客车用内置空调蒸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芯体壳体和导风风道,所述蒸发芯体壳体为上部开口的壳体,导风风道为下部开口的壳体,蒸发芯体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内,蒸发芯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顶盖,蒸发风机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的一侧,且该侧的蒸发芯体壳体上设置有加强板,导风风道对称地设置在蒸发芯体壳体的另一侧,导风风道的出风端与整车风道连接,导风风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控盒的支撑架,导风风道的下部设置有下风道,蒸发芯体壳体和导风风道均为一体化模具制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器壳体,用于小型客车内置空调使用,能够降低蒸发器壳体的重量,降低异味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段虎;范晓飞;王亚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