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323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蒸发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当汽车暂时停止时发动机就会停止,则以发动机为驱动源的压缩机也会停止,导致无法继续向蒸发器供给制冷剂,空调制冷能力会急剧降低,车室内温度骤变,人会感觉很不舒服。同时,在蒸发器集流水室分总成上没有设置利于冷凝水排出的结构,导致水蒸气凝结成水后无法更好的排出;并且传统的汽车空调蒸发器芯体两端的集流水室由为D型型材结构的下水室和上水室构成,制造工艺决定了其厚度比较厚,无形中也增加了产品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蓄冷且利于冷凝水排出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芯体总成和两端的集流水室分总成,所述蒸发器芯体总成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芯体单元,该芯体单元由并排设置的扁管和外翅片构成。
[0006]所述芯体单元之间安装有蓄冷部,该蓄冷部可以在汽车发动机暂时停止时仍能靠蓄积在蓄冷部中的冷媒来维持车室内温度舒适。
[0007]所述集流水室分总成的下水室外壁上分布有内凹的下导流槽,所述集流水室分总成的上水室外壁上分布有内凹的上导流槽,该上导流槽的凸出部形成加强筋。通过设置上导流槽和下导流槽,空调冷凝水就会沿着下导流槽和上导流槽排出,而不会造成冷凝水到处流动,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等。同时上导流槽内凹形成的加强筋增强了上水室结构的紧固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蓄冷部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第一蓄冷板和第二蓄冷板,安装于第一蓄冷板和第二蓄冷板之间的内翅片,所述第一蓄冷板和第二蓄冷板扣合后形成接口,在该接口上安装有接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蓄冷板和第二蓄冷板呈倒“L”形结构,其中短边部分为所述接口。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充入蓄冷剂。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内翅片截面呈波浪形结构,其凸出部与所述第一蓄冷板和第二蓄冷板的内侧壁接触。采用以上结构,内翅片能够对第一蓄冷板和第二蓄冷板进行有效的支撑,增加了蓄冷部的安装可靠性,同时,增加了接触面积,能够有很好的传导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导流槽沿长度方向均布于下水室靠近上水室的两侧外壁上,所述上导流槽均匀分布于上水室的外壁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下水室和上水室之间沿长度方向安装有中间隔板,该中间隔板上设有定位翅,该定位翅伸入所述上水室外壁设置的定位孔中。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水室和上水室之间沿宽度方向安装有缩流板,该缩流板上开有第一标识孔和第二标识孔。标示孔可以在对安装缩流板时进行方向的辨别,能有效避免错装现象的发生。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标识孔为圆孔,所述第二标识孔为方孔。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当汽车发动机暂时停止时仍能靠蓄积在蓄冷部中的冷媒来维持车室内温度环境舒适,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并且在蒸发器芯体两端的集流水室下水室和上水室上设置有利于冷凝水排出的下导流槽、上导流槽和加强筋,克服了下水室和上水室为型材结构导致的厚度比较厚和冷凝水的排出问题,结构及制造工艺简单,提高了使用性能,减轻了产品重量,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B-B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的蓄冷部1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集流水室分总成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和图4所示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芯体总成I和两端的集流水室分总成2,所述蒸发器芯体总成I由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芯体单元la、蓄冷部11和侧板14组成,该芯体单元Ia和蓄冷部11并排设置在侧板14之间,所述芯体单元Ia由并排设置的扁管12和外翅片13构成,外翅片13截面为波浪形,在其凸出部与扁管12进行焊接。所述扁管12端部伸入上述集流水室分总成2的下水室21,并在端部连接处以焊接方式固定。所述的集流水室分总成2由下水室21、上水室22、中间隔板23和缩流板24等构成,其中所述下水室21和上水室2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缘焊接,在该下水室21和上水室22之间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固定有中间隔板23和缩流板24,在该下水室21和上水室22两端盖装有水室盖25。上述扁管12两端部伸入所述集流水室分总成2的下水室21,并在端部连接处以焊接方式连接固定。所述中间隔板23两端分别伸入位于两端的水室盖25的缝隙槽25a中,从而实现对中间隔板23两端的固定,上述下水室21在靠近上水室22两侧外壁上分布有内凹形成的下导流槽21a,所述上水室22可通过冲压方式在其侧壁上形成上导流槽22a和凸出的加强筋22b。中间隔板23上设有定位翅23a,该定位翅23a伸入上水室22外壁上所开的定位孔22c中,对中间隔板23的位置进行固定。中间隔板23上的第一豁口 23b与缩流板24上的第二豁口 24c相嵌合,缩流板24中间上部设有可伸入到上水室22外壁上所开的定位孔22c中的定位翅24a。
[0023]请参见图2和图3,上述蓄冷部11包括第一蓄冷板111、第二蓄冷板112、内翅片113和接口 114等。所述第一蓄冷板111与第二蓄冷板112扣合后形成接口 114,该接口114位于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的侧部,所述接口 114内安装有接头115,所述接头115为铝材质管。所述内翅片113的截面呈波浪形,其突出部焊接在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扣合后形成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呈倒“L”形结构,其中短边部分为接口 114,由于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的结构不完全相同,为了加强其紧固性,提高使用性能,在第二蓄冷板112外侧设置加强结构。
[0024]由图2还可以看到:上述第一蓄冷板111板壁和第二蓄冷板112板壁截面呈“C”字形,在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边缘设置有向外的平行于该蓄冷板板壁的翻边,并在该翻边处进行焊接。在所述第二蓄冷板112周边上设置有定位翅,在第一蓄冷板111上设置有定位口,该定位翅伸入定位口中,加强了蓄冷部整体结构的紧固性。
【主权项】
1.一种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芯体总成(I)和两端的集流水室分总成(2),所述蒸发器芯体总成(I)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芯体单元(Ia),该芯体单元(Ia)由并排设置的扁管(12)和外翅片(13)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体单元(Ia)之间安装有蓄冷部(11); 所述集流水室分总成(2)的下水室(21)外壁上分布有内凹的下导流槽(21a),所述该集流水室分总成(2)的上水室(22)外壁上分布有内凹的上导流槽(22a),该上导流槽(22a)的凸出部形成加强筋(2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部(11)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安装于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之间的内翅片(113),所述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扣合后形成接口(114),在该接口(114)上安装有接头(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呈倒“L”形结构,其中短边部分为所述接口(1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113)截面呈波浪形结构,其凸出部与所述第一蓄冷板(111)和第二蓄冷板(112)的内侧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槽(21a)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下水室(21)靠近上水室(22)的两侧外壁上,所述上导流槽(22a)均匀分布于上水室(22)的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室(21)和上水室(22)之间沿长度方向安装有中间隔板(23),该中间隔板(23)上设有定位翅(23a),该定位翅(23a)伸入所述上水室(22)外壁设置的定位孔(22c)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室(21)和上水室(22)之间沿宽度方向安装有缩流板(24),该缩流板(24)上开有第一标识孔(24a)和第二标识孔(24b)。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孔(24a)为圆孔,所述第二标识孔(24b)为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蓄冷部的汽车空调蒸发器,包括蒸发器芯体总成和两端的集流水室分总成,蒸发器芯体总成包括蓄冷部,该蓄冷部可以在发动机暂时停止时靠释放蓄积在蓄冷部中的冷媒来维持车室内温度舒适;蒸发器芯体总成两端的集流水室分总成包括下水室和上水室,该下水室上设置有下导流槽,上水室上设置有上导流槽和加强筋,加强了冷凝水的排出效果,提高了使用性能。
【IPC分类】F25B39/02
【公开号】CN204665761
【申请号】CN201520346181
【发明人】唐成林
【申请人】重庆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